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朱淑真(宋)
……
江寧之名寓意為“江外無事、寧靜於此、江南安寧”。
要想占有天下,必須要占據王氣之地。江寧就是這麽一個地方。
紫金山蜿蜒南北,形似巨龍潛伏;石頭山臨江峭立,狀如猛虎盤踞,可謂背山麵水、龍蟠虎踞。
江寧不僅地勢險要,而且富足,憑借運河之利,成為南北商賈雲集中心。附近更是重要的產糧區,稻米熟,江淮熟。
劉展水師朔江而上,將巨艦開到江寧城靠江的城牆邊,試圖利用巨艦高聳的船尾登上城垣的水門,奪取城池。
對此,白複早有防備。同下蜀城一樣,白複改建了江寧沿江的城牆,將水門後移,與長江河道拉開距離。
除水關外,江寧城的其他城牆原本就離長江很遠,劉展這種戰術難以奏效。
沒有了巨艦的協同作戰,劉展隻能依靠步兵攻城。
江寧城城高牆堅,比下蜀城更難攻打。
劉展久攻不下,傷亡慘重。隻能采用圍城戰術,將江寧城團團圍住。
背叛這口氣咽不下,劉展誓要困死守城的唐軍將士,尤其是背叛自己的江寧太守薑昌群和五千宋州老兵。
……
赤水湖與淮水的交匯處就在湖口城邊上,湖口迤南還有一條約百裏長的狹長水道,過了石門山,湖麵豁然開朗。
進了赤水湖,就能通過水路,抵達江寧城,並與江寧城上遊的長江連通。
湖口到石門山這段狹長水道是從淮水進入江寧的必經之路。劉展大軍占領了湖口,防備卻很鬆懈。
劉展這一疏忽,馬上被白複抓住戰機。
唐軍水師立刻西進,兵不血刃進占湖口。
白複派嶽虎竹領一支人馬,守住赤水湖與淮水的交匯處湖口城,又派裴破空率一支人馬守住南湖嘴。
南湖嘴是湖口到石門山這段水道的最狹窄之處。
白複另傳尉遲驃騎率安西鐵騎抵達句容,防止偽常州太守李可封由陸路從常州方向趕來。有這支強大的安西鐵騎坐鎮,可以確保證長江左岸,沒有哪支步騎兵能在陸路對江寧構成威脅。
……
從戰術上來說,謹慎起見,劉展強攻不下江寧,就應該立即把大軍調往湖口。
扼住這個湖口咽喉要道,唐軍水師能不能進赤水湖就盡在劉展的掌握之中。
反之,如果江寧戰況不利,劉展水師也可以從湖口入淮水,多一條撤退的路線。
劉展因為惱羞成怒,過度沉迷於攻打江寧,忽略了湖口的重要性,沒有派親信把守,導致唐軍一來,湖口守軍立刻不戰而降。
等到白複拿下湖口後,劉展才追悔莫及。
劉展即刻分兵,調動水師一部分兵力,進入赤水湖,試圖通過石門山到湖口這段水道,重新奪迴湖口。
……
正月三十日,赤水湖之戰正式打響。
“嗚——”戰鼓擂響,號角聲響徹天空。
五千劉展水師在偽潤州太守許嶧的率領下,一艘艘戰船緩緩駛出水營,向湖麵駛去。
湖麵上早有唐軍斥候發現了情況,通過鴿信和“赤馬”小艇向唐軍水師大營不斷傳遞信息……
得到稟報,白複和十數名將領登上樓船,遠眺對岸。
赤水湖湖麵極寬,湖麵上隱隱現出的小黑點逐漸變大,乃是百艘戰船,而且都是千石戰船。
片刻間,劉展水師來到近前,旌旗招展、帆幔蔽江。
不等白複開口,丁九曲大步上前,一施軍禮,朗聲道:“末將願領軍出戰,給叛軍迎頭一擊。”
白複點點頭,首戰涉及軍心士氣,非精通水戰的將領不可。
他對丁九曲道:“丁將軍,我給你三千棹卒(水兵),戰船百艘,給我痛擊叛軍。
首戰,務必要打出我軍的氣勢!”
“遵令!”丁九曲領命,快步離去。
丁九曲並非匹夫之勇,他戰前仔細分析了叛軍船隻的弱點,與盛海流等水師將領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準備給劉展水師沉重的一擊。
丁九曲的主力戰船,名為“走舸”,也稱“海鰍”。
海鰍為求航速,犧牲防禦功能,把箭樓之類的防禦體係全省,僅在船舷上建有女牆,勉強供士兵擋箭掩蔽。
海鰍船體更小、重量更輕,構造精簡、航速極快,類似馬戰中的輕騎兵。
憑借迅往返如飛的航速,在主力戰艦的掩護下,海鰍能夠在水戰成焦灼的狀態之下,出其不意、神出鬼沒的迅速接近敵軍主力戰艦,通過閃電奇襲,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不同於以往,丁九曲的海鰍在戰前由馬待封率領的軍械監進行了升級,統一改裝成了“床弩海鰍”。
升級後的床弩海鰍有兩個秘密武器:海鰍的艇尾裝有螺旋槳,與艇身的機括相連。棹夫(槳手)腳踩踏板,就可以給螺旋槳上弦。關鍵時刻,扳下機括,槳弦釋放,螺旋槳快速轉動,能讓海鰍在浪尖上疾馳,快如飛魚。雖然一次上弦,隻能讓螺旋槳轉動一炷香的時間,但在千鈞一發之際,這一炷香的時間足夠避開巨艦上的投石機,或者發動雷霆般的進攻。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個秘密武器是弩箭。軍械監把連發床弩——“流星連弩”安裝在海鰍上。
“流星連弩”操作便捷,裝填手一人即可完成裝箭入膛、拉弓上弦的一係列輔助動作。射弩手隻需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瞄準、射擊的關鍵一擊。
尋常三五人操作的床弩,一炷香時間能發射三箭。“流星連弩”在火力不減的情況下,一炷香時間能連射三十箭。
操作簡便,速射連發,讓“流星連弩”的火力格外強悍。五台“流星連弩”就能夠在陣前編織出一道箭網。
……
丁九曲的主力戰船,除了“床弩海鰍”外,還有馬待封改裝後,升級版的“霹靂海鶻”。
海鶻是一種特殊的戰艦,頭低尾高,前大後小,便於平衡與轉向,更特別的是船身兩側設有浮板,形似海鳥展翅飛翔而得名。
加了浮板的海鶻,其浮力與穩定性都更勝其他戰船,提升了整艘戰艦的抗風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水上作戰中能夠體現出巨大的優勢。
水戰中,投石機威力巨大,一旦巨石砸中船身,往往能令敵船沉沒。但因為投石機炮架笨重,而且作為拋竿的炮梢一般長約二至三丈,所以僅有“五牙”巨艦才列裝投石機。
鑒於海鶻強大的平衡與轉向能力,馬待封借鑒三國時曹操的霹靂車,將其改裝成能發射石炮的霹靂船。
與尋常的單梢、雙梢、旋風、虎蹲等投石機不同,霹靂海鶻上的投石機相對小巧,不用人拉炮索,而是在梢端綁一塊巨大的石塊,在炮架上安裝鐵鉤,鉤住炮杆。
發射石炮時,隻要把鉤拉開,巨石立即下墜,將炮梢壓下,同時百十斤重的石彈猛然拋出。這種設計,節省人力,使用方便。
此外,海鶻改裝的霹靂船,投石機發射的石炮除了石彈,還有裝滿火油的瓦罐。
瓦罐落在甲板上碎裂,罐內火油就會流出。一旦被火箭點燃,立刻就會燃起熊熊烈火。
……
丁九曲本就是追風逐浪的操舟高手,有了這些新式武器,丁九曲對於戰勝劉展的水師,信心百倍。
(ps:為讓水戰情節更連貫,今晚十二點再更一章。)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馳逐。爭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朱淑真(宋)
……
江寧之名寓意為“江外無事、寧靜於此、江南安寧”。
要想占有天下,必須要占據王氣之地。江寧就是這麽一個地方。
紫金山蜿蜒南北,形似巨龍潛伏;石頭山臨江峭立,狀如猛虎盤踞,可謂背山麵水、龍蟠虎踞。
江寧不僅地勢險要,而且富足,憑借運河之利,成為南北商賈雲集中心。附近更是重要的產糧區,稻米熟,江淮熟。
劉展水師朔江而上,將巨艦開到江寧城靠江的城牆邊,試圖利用巨艦高聳的船尾登上城垣的水門,奪取城池。
對此,白複早有防備。同下蜀城一樣,白複改建了江寧沿江的城牆,將水門後移,與長江河道拉開距離。
除水關外,江寧城的其他城牆原本就離長江很遠,劉展這種戰術難以奏效。
沒有了巨艦的協同作戰,劉展隻能依靠步兵攻城。
江寧城城高牆堅,比下蜀城更難攻打。
劉展久攻不下,傷亡慘重。隻能采用圍城戰術,將江寧城團團圍住。
背叛這口氣咽不下,劉展誓要困死守城的唐軍將士,尤其是背叛自己的江寧太守薑昌群和五千宋州老兵。
……
赤水湖與淮水的交匯處就在湖口城邊上,湖口迤南還有一條約百裏長的狹長水道,過了石門山,湖麵豁然開朗。
進了赤水湖,就能通過水路,抵達江寧城,並與江寧城上遊的長江連通。
湖口到石門山這段狹長水道是從淮水進入江寧的必經之路。劉展大軍占領了湖口,防備卻很鬆懈。
劉展這一疏忽,馬上被白複抓住戰機。
唐軍水師立刻西進,兵不血刃進占湖口。
白複派嶽虎竹領一支人馬,守住赤水湖與淮水的交匯處湖口城,又派裴破空率一支人馬守住南湖嘴。
南湖嘴是湖口到石門山這段水道的最狹窄之處。
白複另傳尉遲驃騎率安西鐵騎抵達句容,防止偽常州太守李可封由陸路從常州方向趕來。有這支強大的安西鐵騎坐鎮,可以確保證長江左岸,沒有哪支步騎兵能在陸路對江寧構成威脅。
……
從戰術上來說,謹慎起見,劉展強攻不下江寧,就應該立即把大軍調往湖口。
扼住這個湖口咽喉要道,唐軍水師能不能進赤水湖就盡在劉展的掌握之中。
反之,如果江寧戰況不利,劉展水師也可以從湖口入淮水,多一條撤退的路線。
劉展因為惱羞成怒,過度沉迷於攻打江寧,忽略了湖口的重要性,沒有派親信把守,導致唐軍一來,湖口守軍立刻不戰而降。
等到白複拿下湖口後,劉展才追悔莫及。
劉展即刻分兵,調動水師一部分兵力,進入赤水湖,試圖通過石門山到湖口這段水道,重新奪迴湖口。
……
正月三十日,赤水湖之戰正式打響。
“嗚——”戰鼓擂響,號角聲響徹天空。
五千劉展水師在偽潤州太守許嶧的率領下,一艘艘戰船緩緩駛出水營,向湖麵駛去。
湖麵上早有唐軍斥候發現了情況,通過鴿信和“赤馬”小艇向唐軍水師大營不斷傳遞信息……
得到稟報,白複和十數名將領登上樓船,遠眺對岸。
赤水湖湖麵極寬,湖麵上隱隱現出的小黑點逐漸變大,乃是百艘戰船,而且都是千石戰船。
片刻間,劉展水師來到近前,旌旗招展、帆幔蔽江。
不等白複開口,丁九曲大步上前,一施軍禮,朗聲道:“末將願領軍出戰,給叛軍迎頭一擊。”
白複點點頭,首戰涉及軍心士氣,非精通水戰的將領不可。
他對丁九曲道:“丁將軍,我給你三千棹卒(水兵),戰船百艘,給我痛擊叛軍。
首戰,務必要打出我軍的氣勢!”
“遵令!”丁九曲領命,快步離去。
丁九曲並非匹夫之勇,他戰前仔細分析了叛軍船隻的弱點,與盛海流等水師將領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準備給劉展水師沉重的一擊。
丁九曲的主力戰船,名為“走舸”,也稱“海鰍”。
海鰍為求航速,犧牲防禦功能,把箭樓之類的防禦體係全省,僅在船舷上建有女牆,勉強供士兵擋箭掩蔽。
海鰍船體更小、重量更輕,構造精簡、航速極快,類似馬戰中的輕騎兵。
憑借迅往返如飛的航速,在主力戰艦的掩護下,海鰍能夠在水戰成焦灼的狀態之下,出其不意、神出鬼沒的迅速接近敵軍主力戰艦,通過閃電奇襲,給予敵軍致命一擊。
不同於以往,丁九曲的海鰍在戰前由馬待封率領的軍械監進行了升級,統一改裝成了“床弩海鰍”。
升級後的床弩海鰍有兩個秘密武器:海鰍的艇尾裝有螺旋槳,與艇身的機括相連。棹夫(槳手)腳踩踏板,就可以給螺旋槳上弦。關鍵時刻,扳下機括,槳弦釋放,螺旋槳快速轉動,能讓海鰍在浪尖上疾馳,快如飛魚。雖然一次上弦,隻能讓螺旋槳轉動一炷香的時間,但在千鈞一發之際,這一炷香的時間足夠避開巨艦上的投石機,或者發動雷霆般的進攻。
換源app,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二個秘密武器是弩箭。軍械監把連發床弩——“流星連弩”安裝在海鰍上。
“流星連弩”操作便捷,裝填手一人即可完成裝箭入膛、拉弓上弦的一係列輔助動作。射弩手隻需要將全部精力集中在瞄準、射擊的關鍵一擊。
尋常三五人操作的床弩,一炷香時間能發射三箭。“流星連弩”在火力不減的情況下,一炷香時間能連射三十箭。
操作簡便,速射連發,讓“流星連弩”的火力格外強悍。五台“流星連弩”就能夠在陣前編織出一道箭網。
……
丁九曲的主力戰船,除了“床弩海鰍”外,還有馬待封改裝後,升級版的“霹靂海鶻”。
海鶻是一種特殊的戰艦,頭低尾高,前大後小,便於平衡與轉向,更特別的是船身兩側設有浮板,形似海鳥展翅飛翔而得名。
加了浮板的海鶻,其浮力與穩定性都更勝其他戰船,提升了整艘戰艦的抗風浪性能,在惡劣氣候條件下,水上作戰中能夠體現出巨大的優勢。
水戰中,投石機威力巨大,一旦巨石砸中船身,往往能令敵船沉沒。但因為投石機炮架笨重,而且作為拋竿的炮梢一般長約二至三丈,所以僅有“五牙”巨艦才列裝投石機。
鑒於海鶻強大的平衡與轉向能力,馬待封借鑒三國時曹操的霹靂車,將其改裝成能發射石炮的霹靂船。
與尋常的單梢、雙梢、旋風、虎蹲等投石機不同,霹靂海鶻上的投石機相對小巧,不用人拉炮索,而是在梢端綁一塊巨大的石塊,在炮架上安裝鐵鉤,鉤住炮杆。
發射石炮時,隻要把鉤拉開,巨石立即下墜,將炮梢壓下,同時百十斤重的石彈猛然拋出。這種設計,節省人力,使用方便。
此外,海鶻改裝的霹靂船,投石機發射的石炮除了石彈,還有裝滿火油的瓦罐。
瓦罐落在甲板上碎裂,罐內火油就會流出。一旦被火箭點燃,立刻就會燃起熊熊烈火。
……
丁九曲本就是追風逐浪的操舟高手,有了這些新式武器,丁九曲對於戰勝劉展的水師,信心百倍。
(ps:為讓水戰情節更連貫,今晚十二點再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