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雲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禦史,紫雲無路追尋。淒風寒雨是駸駸。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臨江仙·冬日即事》蘇軾
……
劉展的水師主力駐防在潤州(今js省鎮江),沿著長江,有上下遊兩條去路可供選擇:
其一,劉展的大將傅子昂此時正在橫掃江南西道(今jx省),剛攻下江州(jx省jj市),兵鋒正盛。
劉展的水師順著長江朔流而上,可以經江寧、當塗、蕪湖、潯陽、在江州(jx省jj市)與傅子昂會師。
然後,從江州湖口南下,揮師進入煙波浩渺的鄱陽湖。一旦進入廣闊的鄱陽湖水域,再想找劉展水師決戰,可就費時費力、難上加難。
其二,劉展水師也可以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從江陰入海。
一旦進入東海,既可以沿著海岸線南下,掠奪沿海州郡糧草補給,也可以橫渡東海,躲入流求諸島,成為海盜,伺機騷擾、搶掠南洋諸國抵達大唐的海船。這是唐軍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麵。
如今白複領兵,軍威聲勢浩大,劉展定然會避其鋒芒。
如何防止劉展水師整軍撤退,就成了唐軍行軍司馬撓破頭皮的問題。
白複看著牆壁上碩大的江淮諸道地圖,冥思苦想,牙齒不由自主地咬住手指,身形一動不動,宛如泥塑。白複的親兵都知道,這正是將軍陷入沉思的狀態。
過了許久,白複扭過頭來,露出一絲笑容。
秀才大喜,道:“白龍,可是猜出劉展水師撤退的路線?”
白複慢條斯理、答非所問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乃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王師傳我兵法時,常對我說,兩軍交戰,看似千軍萬馬廝殺,實際上,往往是兩軍主將鬥智鬥勇的結果。
越是決定生死的大決戰,越是兩個主帥之間的單挑。
這才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說。
要想知道劉展水師最終是朔流而上或者順流而下,隻要把劉展領兵打仗的習慣摸清即可。縱然其謀士如雲、猛將如虎,最終還是劉展個人的意誌體現。”
秀才和唐夔對望一眼,深感此言不虛。
白複接著說道:“李靖將軍對太宗皇帝說過,天下最高妙的兵法,無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
猜出劉展的戰術,隻能說是不落下風、不吃敗仗。牽著劉展的鼻子走,才是更高妙的策略。
我要讓劉展的水師,在我定的時間,我選的戰場,打一場我想要的仗。
就像獨孤劍魔傳我的劍法,隻攻不守、生殺予奪!”
秀才隻覺胸中豪氣頓生,急切問道:“決戰之地選在哪裏?”
白複指著地圖上江寧(升州州府所在地,今南京)的赤山湖道:“就在此處決戰!”
秀才和唐夔看著地圖,赤山湖北起句容,南達溧水,上承淮水,下通長江,由於南寬北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葫蘆。毫無疑問,就地形而言這是一個理想的戰場。
唐夔道:“將軍,如何誘使劉展進攻江寧(升州州府所在地,今南京)?”
白複道:“去年十一月八日,劉展攻陷潤州。浙西戰區節度使侯令儀恐懼,把善後事務交給兵馬使薑昌群後,棄城逃走。薑呂群遂派他的部將宗犀晉見劉展投降。
換源app】
十一月十日,劉展占領升州,命宗犀為潤州司馬兼丹陽軍統領,而命薑昌群為升州州長。為監視薑昌群,劉展命其侄劉伯瑛為薑昌群的副手。
隻要我們勸說薑昌群投降朝廷,殺掉劉伯瑛,劉展定會攻打升州,殺掉薑昌群。”
唐夔疑惑不解,問道:“將軍,您是說劉展會因其侄,而攻打升州?”
白複從容笑道:“一旦薑昌群投降我軍,劉展定會攻打升州。但不是為其侄複仇,而是他見不得薑昌群背叛自己。”
唐夔更加困惑了,道:“薑昌群本就是見賊風勢大,才背叛朝廷,投奔劉展的。如今唐軍揮師南下,薑昌群見風使舵,再次獻出城池,投降朝廷,對劉展而言應該不是什麽意想不到的事啊?
怎會為此失去理智,鋌而走險?”
見秀才和唐夔臉現困惑之情,白複解釋道:“這似乎是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但如果仔細分析劉展的性格,就不難理解。
劉展的性格弱點注定了他一定會為懲處薑昌群這個叛將而進攻升州。
我仔細研究過劉展成長的履曆,他本是黑雲寨的二當家,因殺掉黑雲寨大當家,率黑雲寨全體嘍囉投降陳留唐軍,才獲得軍職。
此後,無論是擔任試汝州刺史、滑州刺史、宋州刺史,還是淮西節度副使,他都是靠架空頂頭上司、踩著恩人的鮮血晉升的。
曆任淮西節度使都對他和李銑這兩個桀驁不馴、狂妄自大的家夥深惡痛絕。所以新任淮西節度使王仲升才徹底動了殺機。
劉展是一個腦生反骨、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生活在背叛和欺騙中。按理說,他對背叛和欺騙並不陌生。
但從人性上來說,一個人最厭惡的事往往就是他自己最擅長的,最討厭的人往往就是跟自己最類似的人。
因此,像劉展這樣的反骨仔最忌諱的就是被人背叛。
在劉展看來,攻下升州,砍下薑昌群的頭顱,就可以教訓那些心懷鬼胎的下屬,讓他們懂得,對我劉展要絕對忠誠!
隻許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是這類梟雄的通病。”
白複呷了口茶,繼續說道:“剛才是從劉展的性格分析的,從目前江淮的局勢來看,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劉展這種倉促起兵的政權有個致命的弱點:州郡的軍事力量掌握在諸路將領的手中,尤其是城池守將的手中。他們和劉展的關係以私人忠誠維係,在劉展順風順水時便服從他,但如果劉展倒了黴,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另尋出路。
到目前為止,劉展僅僅丟了楚州和揚州,江淮不少州郡還在其麾下將領手中。倘若人人都效彷薑昌群,見風使舵,才是劉展最大的災難。
所以,對叛將血腥報複,避免麾下將領蛇鼠兩端,最符合劉展的利益。
當然了,攻下江寧還有很多好處,此處可以作為拱衛江淮的門戶,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與唐軍交戰不利,也可以依仗長江天險,控製下遊,徐圖再戰。”
白複言之戳戳。秀才與白複並肩作戰多年,對白複的判斷深信不疑,唐夔卻依然將信將疑。
數日後,江淮戰局的走勢,正沿著白複預判的路線,紛至遝來,一幕幕精彩呈現。
……
聞道分司狂禦史,紫雲無路追尋。淒風寒雨是駸駸。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臨江仙·冬日即事》蘇軾
……
劉展的水師主力駐防在潤州(今js省鎮江),沿著長江,有上下遊兩條去路可供選擇:
其一,劉展的大將傅子昂此時正在橫掃江南西道(今jx省),剛攻下江州(jx省jj市),兵鋒正盛。
劉展的水師順著長江朔流而上,可以經江寧、當塗、蕪湖、潯陽、在江州(jx省jj市)與傅子昂會師。
然後,從江州湖口南下,揮師進入煙波浩渺的鄱陽湖。一旦進入廣闊的鄱陽湖水域,再想找劉展水師決戰,可就費時費力、難上加難。
其二,劉展水師也可以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從江陰入海。
一旦進入東海,既可以沿著海岸線南下,掠奪沿海州郡糧草補給,也可以橫渡東海,躲入流求諸島,成為海盜,伺機騷擾、搶掠南洋諸國抵達大唐的海船。這是唐軍最不願意見到的局麵。
如今白複領兵,軍威聲勢浩大,劉展定然會避其鋒芒。
如何防止劉展水師整軍撤退,就成了唐軍行軍司馬撓破頭皮的問題。
白複看著牆壁上碩大的江淮諸道地圖,冥思苦想,牙齒不由自主地咬住手指,身形一動不動,宛如泥塑。白複的親兵都知道,這正是將軍陷入沉思的狀態。
過了許久,白複扭過頭來,露出一絲笑容。
秀才大喜,道:“白龍,可是猜出劉展水師撤退的路線?”
白複慢條斯理、答非所問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乃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王師傳我兵法時,常對我說,兩軍交戰,看似千軍萬馬廝殺,實際上,往往是兩軍主將鬥智鬥勇的結果。
越是決定生死的大決戰,越是兩個主帥之間的單挑。
這才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說。
要想知道劉展水師最終是朔流而上或者順流而下,隻要把劉展領兵打仗的習慣摸清即可。縱然其謀士如雲、猛將如虎,最終還是劉展個人的意誌體現。”
秀才和唐夔對望一眼,深感此言不虛。
白複接著說道:“李靖將軍對太宗皇帝說過,天下最高妙的兵法,無外乎‘致人而不致於人’。
猜出劉展的戰術,隻能說是不落下風、不吃敗仗。牽著劉展的鼻子走,才是更高妙的策略。
我要讓劉展的水師,在我定的時間,我選的戰場,打一場我想要的仗。
就像獨孤劍魔傳我的劍法,隻攻不守、生殺予奪!”
秀才隻覺胸中豪氣頓生,急切問道:“決戰之地選在哪裏?”
白複指著地圖上江寧(升州州府所在地,今南京)的赤山湖道:“就在此處決戰!”
秀才和唐夔看著地圖,赤山湖北起句容,南達溧水,上承淮水,下通長江,由於南寬北窄,形狀像一個巨大的葫蘆。毫無疑問,就地形而言這是一個理想的戰場。
唐夔道:“將軍,如何誘使劉展進攻江寧(升州州府所在地,今南京)?”
白複道:“去年十一月八日,劉展攻陷潤州。浙西戰區節度使侯令儀恐懼,把善後事務交給兵馬使薑昌群後,棄城逃走。薑呂群遂派他的部將宗犀晉見劉展投降。
換源app】
十一月十日,劉展占領升州,命宗犀為潤州司馬兼丹陽軍統領,而命薑昌群為升州州長。為監視薑昌群,劉展命其侄劉伯瑛為薑昌群的副手。
隻要我們勸說薑昌群投降朝廷,殺掉劉伯瑛,劉展定會攻打升州,殺掉薑昌群。”
唐夔疑惑不解,問道:“將軍,您是說劉展會因其侄,而攻打升州?”
白複從容笑道:“一旦薑昌群投降我軍,劉展定會攻打升州。但不是為其侄複仇,而是他見不得薑昌群背叛自己。”
唐夔更加困惑了,道:“薑昌群本就是見賊風勢大,才背叛朝廷,投奔劉展的。如今唐軍揮師南下,薑昌群見風使舵,再次獻出城池,投降朝廷,對劉展而言應該不是什麽意想不到的事啊?
怎會為此失去理智,鋌而走險?”
見秀才和唐夔臉現困惑之情,白複解釋道:“這似乎是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但如果仔細分析劉展的性格,就不難理解。
劉展的性格弱點注定了他一定會為懲處薑昌群這個叛將而進攻升州。
我仔細研究過劉展成長的履曆,他本是黑雲寨的二當家,因殺掉黑雲寨大當家,率黑雲寨全體嘍囉投降陳留唐軍,才獲得軍職。
此後,無論是擔任試汝州刺史、滑州刺史、宋州刺史,還是淮西節度副使,他都是靠架空頂頭上司、踩著恩人的鮮血晉升的。
曆任淮西節度使都對他和李銑這兩個桀驁不馴、狂妄自大的家夥深惡痛絕。所以新任淮西節度使王仲升才徹底動了殺機。
劉展是一個腦生反骨、心黑手狠的人,一直都生活在背叛和欺騙中。按理說,他對背叛和欺騙並不陌生。
但從人性上來說,一個人最厭惡的事往往就是他自己最擅長的,最討厭的人往往就是跟自己最類似的人。
因此,像劉展這樣的反骨仔最忌諱的就是被人背叛。
在劉展看來,攻下升州,砍下薑昌群的頭顱,就可以教訓那些心懷鬼胎的下屬,讓他們懂得,對我劉展要絕對忠誠!
隻許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是這類梟雄的通病。”
白複呷了口茶,繼續說道:“剛才是從劉展的性格分析的,從目前江淮的局勢來看,也能得出類似的結論。
劉展這種倉促起兵的政權有個致命的弱點:州郡的軍事力量掌握在諸路將領的手中,尤其是城池守將的手中。他們和劉展的關係以私人忠誠維係,在劉展順風順水時便服從他,但如果劉展倒了黴,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另尋出路。
到目前為止,劉展僅僅丟了楚州和揚州,江淮不少州郡還在其麾下將領手中。倘若人人都效彷薑昌群,見風使舵,才是劉展最大的災難。
所以,對叛將血腥報複,避免麾下將領蛇鼠兩端,最符合劉展的利益。
當然了,攻下江寧還有很多好處,此處可以作為拱衛江淮的門戶,進可攻,退可守,如果與唐軍交戰不利,也可以依仗長江天險,控製下遊,徐圖再戰。”
白複言之戳戳。秀才與白複並肩作戰多年,對白複的判斷深信不疑,唐夔卻依然將信將疑。
數日後,江淮戰局的走勢,正沿著白複預判的路線,紛至遝來,一幕幕精彩呈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