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穿透薄霧,傾灑在大地之上,驅走了夜的寒冷。
此時的狼牙寨下,眾人齊聚,卻已是告別之際。從狼牙寨到轘轅關僅有四十餘裏,荀門眾人有了一幹遊俠兒護衛,前路可謂坦蕩,況且史阿的劍術黃粱已是見識過了,自然不必擔心。身為黃巾陣營,黃粱部眾肯定是不能靠近關口的,雖然他依舊難舍賢才離去,卻也自好就此作別。
“文若先生,今日一別,此生或難再見。惟夢自知位卑名淺,先生未必入眼,但傾慕之心,天地可鑒。還望先生得知,吾輩雖為黃巾,非為擅殺劫掠之賊,亦有救國扶民之願。荀君保重。”黃粱施禮道。
“我知校尉素懷仁義之心,文若甚為敬服。但你我心道既異,恕難同流。荀門銘記校尉恩情,不敢輕忘,且容日後報答。隻望校尉不忘初心,善待潁陰之民。”荀彧微微動容答道。
“荀君寬心。不獨潁陰之民,惟夢但願天下之民皆無疾苦饑寒。”黃粱答道,又轉向史阿道:“荀門此去洛陽,有勞史少俠一路多為照看。”
史阿遊俠性情,一口允諾下來。
幾人正待作別各自離去,忽有一位遊俠少年出列,拜倒在史阿麵前道:“史大哥,今日阿福就此作別,還望眾位哥哥恕罪。阿福與眾位哥哥任俠鄉裏,雖然也是逍遙快意,但卻難了心中之願。黃校尉曾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阿福深以為然,故求依附而去。”
“阿福,你若是去意已決,哥哥們又怎會為難。隻是你天賦出眾,若是精習劍術,持之以恆,早晚必成一方大家,就此放棄,豈不可惜?”史阿見阿福突然辭別,頗為驚訝。要知道這小子雖然年齡最小,個頭也不大,但天賦異稟,而又素有膽氣,本是修習劍道不可多得的好料子,半途而廢著實可惜得緊。
“多謝哥哥厚愛,但劍道非我本願,若是勉力修習,日後恐亦難得大成。今日一別,山高水遠,眾位哥哥多多保重!”那阿福言罷重重磕了三個響頭,答謝兄弟恩情。
史阿心中雖自惋惜不已,卻也隻好作罷,轉而拜托黃粱好生照看少年一番。眾位遊俠一一話別,阿福的那位好友“石頭”很是不舍,執手與其聊了許久,才肯離去。
黃粱等人目送荀門眾人走遠,這才打量起眼前這位少年。而那少年也是目送一幹遊俠兒遠去之後,這才拜倒黃粱麵前道:“草民長社徐福拜見校尉。前番得聞校尉所言‘俠之大者’,心中方才醒悟。阿福亦望救萬民水火之中,行真正大俠之事。還望校尉勿嫌阿福出身草莽。”
“叮!徐福慕名而投,請問您是否接受?”
黃粱看這少年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算是遊俠兒中年齡最小的了,麵色饑黃,身體削瘦,不似有過人之處。但史阿卻言其在劍道頗有天賦,可見少年不可欺。再仔細一看,少年雖然瘦弱,但眉目端正,雙瞳神采奕奕,的確還算一表人才。
這一趟忍痛割愛送走了荀家高才荀彧,難道這位少年徐福是係統安排的安慰獎?不管怎樣,既然有人主動投靠,哪有拒絕的道理,黃粱自然接受下來。
“叮!遊俠徐福相投,恭喜您獲得聲望80!
姓名:徐福
表字:無
稱號:遊俠兒
官階:無
忠誠:80
功勳:95
等級:12
武力:63
智力:78
統率:36
魅力:48
體力:100
防禦:8
特性:悟道(學習與領悟能力極高)
必殺技:連刺決(高級)、破浪訣(高級)
武將技:無
陣法:無
裝備:俠客裝:防禦+8;青銅劍:武力+10;褐鬃馬:速度+25,武力+3
總的來說,屬性還算不錯,武力與智力相對均衡,悟道的特性暫時無法理解,最突出的還是兩種刀劍係短兵必殺技居然都是高級!這少年這麽小的年紀能修習到如此地步,果然不愧為史阿口中的劍道奇才。
收了徐福,黃粱手下總計已有四位部將了,分別為:李當、戲鳶、淳於瓊、徐福,光這四人就占用了20點統禦值。黃粱之前升14級時雖然將5點自由屬性都加在統禦之上,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吃緊。陣前拚殺的確過癮,但招賢納士也很重要,真可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黃粱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今後升級加點以統禦屬性優先。隱隱之間,他的本願已從遊戲中掙點錢的想法,轉變為真正在遊戲中成就一番偉業。黃粱暗暗思道,這世上沒什麽東西是不可以想的,若是想都不敢想,又怎會有所作為?何況自己手中還有戲誌才這樣的頂尖人物。
送走荀彧,眾人便折返潁陰,一路平坦無話,次日中午便已達到,因無荀門眾人拖累,迴程倒是比去程快了許多。
城中早有人通報消息,眾頭目盡數在縣衙之中等候。此時楊雄也已重入遊戲,黃粱到後先將其裝備盡數交還,兩人私底下免不了互相嘲諷一番。
而後黃粱又大讚淳於瓊在剿匪一戰中的勇猛表現,連何曼周倉也頗為佩服。此後又將新收服的部屬徐福介紹給眾人,眾頭目見這少年不過十四五歲年紀,心生不屑。
何曼看其身材瘦弱,譏笑道:“這般黃口小兒收來作甚?隻怕連杆長槍都舞不動。”
那徐福本是遊俠少年出生,性子高傲,哪裏經得住激,隻是礙於初入陣營,不便發作,強自隱忍。
周倉見其不答話,還以為他膽小怯懦,也接口道:“依我看,非但無力,而且無膽。”
徐福何曾受過這般臉色,雙眉一抖,冷冷道:“阿福初入黃巾,本不欲多生事端,況且好勇鬥狠非我所願。隻是眾位頭領多有輕視,說不得隻好展露一二。”言罷,隨手拿起身邊一塊竹片拋起,腰間長劍出鞘入鞘,隻在眨眼之間,那竹片卻已在空中分作六節!
這一手功夫快如閃電,頓時震住眾人,可見其劍術何其高超!而黃粱心中更是雪亮,方才那一手功夫分明是連刺訣必殺技。修習到高級階段的連刺訣的確可以連刺五次,所以能將竹片刺成六節並不神奇,神奇的是五次連刺,看起來隻是轉瞬之間的一擊而已,這刺擊速度令人咂舌!
“好好好!英雄出少年,的確好手段。”一人撫掌大笑道,開口的居然是文文弱弱的戲鳶。不過那戲鳶讚了一句後,忽又轉口道:“我聽主公所言,你意欲做俠之大者。若有此宏願,單憑劍道之技恐怕還不足。”————————————————————————————————————————————————————————————年尾雜事纏身,前兩日忙忙碌碌,未及更新,敬請諒解。
此時的狼牙寨下,眾人齊聚,卻已是告別之際。從狼牙寨到轘轅關僅有四十餘裏,荀門眾人有了一幹遊俠兒護衛,前路可謂坦蕩,況且史阿的劍術黃粱已是見識過了,自然不必擔心。身為黃巾陣營,黃粱部眾肯定是不能靠近關口的,雖然他依舊難舍賢才離去,卻也自好就此作別。
“文若先生,今日一別,此生或難再見。惟夢自知位卑名淺,先生未必入眼,但傾慕之心,天地可鑒。還望先生得知,吾輩雖為黃巾,非為擅殺劫掠之賊,亦有救國扶民之願。荀君保重。”黃粱施禮道。
“我知校尉素懷仁義之心,文若甚為敬服。但你我心道既異,恕難同流。荀門銘記校尉恩情,不敢輕忘,且容日後報答。隻望校尉不忘初心,善待潁陰之民。”荀彧微微動容答道。
“荀君寬心。不獨潁陰之民,惟夢但願天下之民皆無疾苦饑寒。”黃粱答道,又轉向史阿道:“荀門此去洛陽,有勞史少俠一路多為照看。”
史阿遊俠性情,一口允諾下來。
幾人正待作別各自離去,忽有一位遊俠少年出列,拜倒在史阿麵前道:“史大哥,今日阿福就此作別,還望眾位哥哥恕罪。阿福與眾位哥哥任俠鄉裏,雖然也是逍遙快意,但卻難了心中之願。黃校尉曾言‘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阿福深以為然,故求依附而去。”
“阿福,你若是去意已決,哥哥們又怎會為難。隻是你天賦出眾,若是精習劍術,持之以恆,早晚必成一方大家,就此放棄,豈不可惜?”史阿見阿福突然辭別,頗為驚訝。要知道這小子雖然年齡最小,個頭也不大,但天賦異稟,而又素有膽氣,本是修習劍道不可多得的好料子,半途而廢著實可惜得緊。
“多謝哥哥厚愛,但劍道非我本願,若是勉力修習,日後恐亦難得大成。今日一別,山高水遠,眾位哥哥多多保重!”那阿福言罷重重磕了三個響頭,答謝兄弟恩情。
史阿心中雖自惋惜不已,卻也隻好作罷,轉而拜托黃粱好生照看少年一番。眾位遊俠一一話別,阿福的那位好友“石頭”很是不舍,執手與其聊了許久,才肯離去。
黃粱等人目送荀門眾人走遠,這才打量起眼前這位少年。而那少年也是目送一幹遊俠兒遠去之後,這才拜倒黃粱麵前道:“草民長社徐福拜見校尉。前番得聞校尉所言‘俠之大者’,心中方才醒悟。阿福亦望救萬民水火之中,行真正大俠之事。還望校尉勿嫌阿福出身草莽。”
“叮!徐福慕名而投,請問您是否接受?”
黃粱看這少年約莫十三四歲的樣子,算是遊俠兒中年齡最小的了,麵色饑黃,身體削瘦,不似有過人之處。但史阿卻言其在劍道頗有天賦,可見少年不可欺。再仔細一看,少年雖然瘦弱,但眉目端正,雙瞳神采奕奕,的確還算一表人才。
這一趟忍痛割愛送走了荀家高才荀彧,難道這位少年徐福是係統安排的安慰獎?不管怎樣,既然有人主動投靠,哪有拒絕的道理,黃粱自然接受下來。
“叮!遊俠徐福相投,恭喜您獲得聲望80!
姓名:徐福
表字:無
稱號:遊俠兒
官階:無
忠誠:80
功勳:95
等級:12
武力:63
智力:78
統率:36
魅力:48
體力:100
防禦:8
特性:悟道(學習與領悟能力極高)
必殺技:連刺決(高級)、破浪訣(高級)
武將技:無
陣法:無
裝備:俠客裝:防禦+8;青銅劍:武力+10;褐鬃馬:速度+25,武力+3
總的來說,屬性還算不錯,武力與智力相對均衡,悟道的特性暫時無法理解,最突出的還是兩種刀劍係短兵必殺技居然都是高級!這少年這麽小的年紀能修習到如此地步,果然不愧為史阿口中的劍道奇才。
收了徐福,黃粱手下總計已有四位部將了,分別為:李當、戲鳶、淳於瓊、徐福,光這四人就占用了20點統禦值。黃粱之前升14級時雖然將5點自由屬性都加在統禦之上,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還是吃緊。陣前拚殺的確過癮,但招賢納士也很重要,真可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黃粱思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今後升級加點以統禦屬性優先。隱隱之間,他的本願已從遊戲中掙點錢的想法,轉變為真正在遊戲中成就一番偉業。黃粱暗暗思道,這世上沒什麽東西是不可以想的,若是想都不敢想,又怎會有所作為?何況自己手中還有戲誌才這樣的頂尖人物。
送走荀彧,眾人便折返潁陰,一路平坦無話,次日中午便已達到,因無荀門眾人拖累,迴程倒是比去程快了許多。
城中早有人通報消息,眾頭目盡數在縣衙之中等候。此時楊雄也已重入遊戲,黃粱到後先將其裝備盡數交還,兩人私底下免不了互相嘲諷一番。
而後黃粱又大讚淳於瓊在剿匪一戰中的勇猛表現,連何曼周倉也頗為佩服。此後又將新收服的部屬徐福介紹給眾人,眾頭目見這少年不過十四五歲年紀,心生不屑。
何曼看其身材瘦弱,譏笑道:“這般黃口小兒收來作甚?隻怕連杆長槍都舞不動。”
那徐福本是遊俠少年出生,性子高傲,哪裏經得住激,隻是礙於初入陣營,不便發作,強自隱忍。
周倉見其不答話,還以為他膽小怯懦,也接口道:“依我看,非但無力,而且無膽。”
徐福何曾受過這般臉色,雙眉一抖,冷冷道:“阿福初入黃巾,本不欲多生事端,況且好勇鬥狠非我所願。隻是眾位頭領多有輕視,說不得隻好展露一二。”言罷,隨手拿起身邊一塊竹片拋起,腰間長劍出鞘入鞘,隻在眨眼之間,那竹片卻已在空中分作六節!
這一手功夫快如閃電,頓時震住眾人,可見其劍術何其高超!而黃粱心中更是雪亮,方才那一手功夫分明是連刺訣必殺技。修習到高級階段的連刺訣的確可以連刺五次,所以能將竹片刺成六節並不神奇,神奇的是五次連刺,看起來隻是轉瞬之間的一擊而已,這刺擊速度令人咂舌!
“好好好!英雄出少年,的確好手段。”一人撫掌大笑道,開口的居然是文文弱弱的戲鳶。不過那戲鳶讚了一句後,忽又轉口道:“我聽主公所言,你意欲做俠之大者。若有此宏願,單憑劍道之技恐怕還不足。”————————————————————————————————————————————————————————————年尾雜事纏身,前兩日忙忙碌碌,未及更新,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