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九、植入式廣告
融入骨裏:性冷醫生前世妻 作者:一簾媚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世融把一把勺子放在馮千裏手裏:“你能吃。”
馮千裏白了韓世融一眼:“皇風是我爸和黃全開的,現在還不屬於我,可若幹年後,皇風是我的。”
韓世融一邊點頭一邊往馮千裏碗裏放東西:“你能幹什麽?”
韓世鈺在桌子底下踢了韓世融一腳。
韓世融改問:“你想做什麽?”
馮千裏把筷子往下一放:“你管我想幹什麽呢!我什麽也幹不成行吧?”
馮千裏正要離席,被韓世融抓住了手腕。
韓世鈺默默吃飯。他哥自己那張嘴惹出來的禍,就讓他自己收拾去。
韓世融說:“你想怎麽辦,說不定我能幫幫你呢。”
韓世融趕緊踢了踢韓世鈺的腳。
韓世鈺咽下一口湯,說:“千裏,我自己也有幾個小買賣,你要是有什麽想法,說出來,說不定我們能給你出主意呢。”
馮千裏甩開韓世融的手,又坐迴座位:“我想做廣告。現在通過淘寶,皇風已經經銷全國了,不過最集中的還是咱們本省,皇風的品牌影響力還是不夠。正好,薑博帶了麥過來,我想和麥商量一下,看看通過什麽辦法做廣告最好。”
韓世鈺看了看韓世融。廣告,不就是電視上的那種嗎,這還有什麽好商量的?
韓世融吃了一口菜:“植入式廣告怎麽樣?”
馮千裏的腦中靈光一閃,對啊!植入式廣告很好啊!就連春晚都能做廣告,要是找電影做植入式廣告,效果豈不是更好?
馮千裏一揮手,在韓世融肩膀上拍了一巴掌:“你行啊!這主意不錯!”
韓世鈺在一邊聽得雲裏霧裏。植入式廣告?這是個什麽東東?
馮千裏有了打算,於是放開了吃著腰果,還開開心心指揮著韓世融幫她把小雞燉蘑菇裏麵的雞皮剝掉。
韓世鈺幹嚼著大米飯,看著他哥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擺在馮千裏的跟前。還吃了馮千裏不愛吃的芹菜。
這還是那個被張姝慧嬌養大的韓大少爺嗎?還是那個嘴刁得能比上化驗機器的韓世融嗎?韓世鈺就差把臉埋進飯碗去了,眼不見心不煩,白飯也是很好吃的!
馮千裏倒是感覺沒有那麽詫異,她記得韓世融不喜歡木耳,可不記得韓世融說過不喜歡吃芹菜。芹菜而已。而且在前世中年以後,養活大了兩個孩子,韓世融對孩子的那份操心竟然逐漸轉移到了馮千裏身上。所以馮千裏隻是微微詫異,可並沒有覺得此刻的韓世融多麽反常。難道韓世融本來就是這麽個操心的性子?
薑博在雅間裏左右等不到馮千裏迴來,他一遍一遍出來找,可就是不見馮千裏的人影,怎麽去找同學還找地消失了?早知道他就不把馮千裏的手機調成震動還綁起來了。薑博怎麽也沒想到馮千裏正在隔壁雅間裏大快朵頤。
吃過飯,栗芸迴到皇風,馮千裏已經迴來了,她坐在服務台後麵仔仔細細地翻看那幾頁文件。栗芸一迴來,馮千裏就叫栗芸一起過來看。
馮千裏指著文件上的一項用圓珠筆圈起來的規定,規定旁還有一行特別小的字,寫了幾個地名,說:“這條,如果我去支教滿一年,那我迴來創業的話,可以減免一成的稅;如果滿兩年,減兩成;滿三年,減三成。最關鍵的是,還能獲得省級知名品牌等優惠政策的傾斜。媽,你覺得如果我去支教能享受這條嗎?”
栗芸拿過文件看了兩遍:“字是你寫的?看著不像啊!”
馮千裏抽過栗芸手裏的文件:“媽,那是韓世融寫的。別管這個,說規定呢。”
栗芸想了想:“事情是好事情,可皇風的股份是黃全占七十,這法人怎麽能寫你的名字?”
馮千裏問:“咱們也有些錢了,買迴一部分股份,行不?”
栗芸又想了想:“不合適吧?當初你黃叔為了開這個店,把家裏的房子都典當抵押了,現在賺錢了,咱們轉頭就要當大股東……你爸肯定不同意。而且,支教……太苦了,咱們不差這個。”
馮千裏沒什麽自信地說:“苦我不怕,高中的時候每天跑十萬米,也沒累倒我。誒,黃叔以前不是說要開快餐店嘛,後來跟咱們合資開了皇風。如果咱們再幫他投一個快餐店呢?”
“說得好聽,咱有那麽多錢嗎?”
馮千裏心虛地說:“媽,其實……你那給我攢的十五萬嫁妝錢,讓我拿去炒股了……”
“你個小兔崽子!”
“現在變成四十五萬了。”
“……”
馮千裏嬉皮笑臉地說:“今天韓世融說他也炒股了,手裏有幾個錢,想合夥做些小買賣。我跟孫濤還有趙樂平那邊借的錢,炒股也賺了,我打算雙倍還他們,這樣我還有一部分盈餘。這樣湊湊,我就能拿出一百來萬了!”
這麽算完,馮千裏自己都吃驚了:“媽呀,你閨女是小富婆了!”
栗芸從震驚中迴過神來:“炒股這麽賺錢?要不再去買點?”
馮千裏連連擺手:“到頭了,到頭了!再買就賠了!”
栗芸也沒想到為什麽馮千裏這個從來隻知道錢能花的傻閨女是怎麽會知道股市走向的,反正她是不懂。她就想著真的要跟黃全重新分配股權嗎?這話她張不開嘴啊!
栗芸估計得沒錯,當馮正林聽說馮千裏為了省幾個稅錢要收購黃全手裏的股份,當機立斷就否決了。皇風能有今天,全憑黃全的破釜沉舟,馮正林那會兒留了不少餘力。所以不能為了那幾個稅錢就奪了黃全的股份,做人不能不講道理!
馮千裏微微有些明白黃叔為什麽說跟馮正林做買賣很費勁了。股權不就是錢嘛,如果黃叔樂意,也不過是錢多錢少的事,跟道理有什麽關係?
生長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親兄弟明算賬”,談錢不傷感情才是正理,她們很難理解上一代把情感和錢對立起來的思路。
不過馮正林聽到女兒說要去支教,他考慮得更多的是別的問題。他坐在沙發上,突然間就一言不發了。
馮千裏白了韓世融一眼:“皇風是我爸和黃全開的,現在還不屬於我,可若幹年後,皇風是我的。”
韓世融一邊點頭一邊往馮千裏碗裏放東西:“你能幹什麽?”
韓世鈺在桌子底下踢了韓世融一腳。
韓世融改問:“你想做什麽?”
馮千裏把筷子往下一放:“你管我想幹什麽呢!我什麽也幹不成行吧?”
馮千裏正要離席,被韓世融抓住了手腕。
韓世鈺默默吃飯。他哥自己那張嘴惹出來的禍,就讓他自己收拾去。
韓世融說:“你想怎麽辦,說不定我能幫幫你呢。”
韓世融趕緊踢了踢韓世鈺的腳。
韓世鈺咽下一口湯,說:“千裏,我自己也有幾個小買賣,你要是有什麽想法,說出來,說不定我們能給你出主意呢。”
馮千裏甩開韓世融的手,又坐迴座位:“我想做廣告。現在通過淘寶,皇風已經經銷全國了,不過最集中的還是咱們本省,皇風的品牌影響力還是不夠。正好,薑博帶了麥過來,我想和麥商量一下,看看通過什麽辦法做廣告最好。”
韓世鈺看了看韓世融。廣告,不就是電視上的那種嗎,這還有什麽好商量的?
韓世融吃了一口菜:“植入式廣告怎麽樣?”
馮千裏的腦中靈光一閃,對啊!植入式廣告很好啊!就連春晚都能做廣告,要是找電影做植入式廣告,效果豈不是更好?
馮千裏一揮手,在韓世融肩膀上拍了一巴掌:“你行啊!這主意不錯!”
韓世鈺在一邊聽得雲裏霧裏。植入式廣告?這是個什麽東東?
馮千裏有了打算,於是放開了吃著腰果,還開開心心指揮著韓世融幫她把小雞燉蘑菇裏麵的雞皮剝掉。
韓世鈺幹嚼著大米飯,看著他哥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擺在馮千裏的跟前。還吃了馮千裏不愛吃的芹菜。
這還是那個被張姝慧嬌養大的韓大少爺嗎?還是那個嘴刁得能比上化驗機器的韓世融嗎?韓世鈺就差把臉埋進飯碗去了,眼不見心不煩,白飯也是很好吃的!
馮千裏倒是感覺沒有那麽詫異,她記得韓世融不喜歡木耳,可不記得韓世融說過不喜歡吃芹菜。芹菜而已。而且在前世中年以後,養活大了兩個孩子,韓世融對孩子的那份操心竟然逐漸轉移到了馮千裏身上。所以馮千裏隻是微微詫異,可並沒有覺得此刻的韓世融多麽反常。難道韓世融本來就是這麽個操心的性子?
薑博在雅間裏左右等不到馮千裏迴來,他一遍一遍出來找,可就是不見馮千裏的人影,怎麽去找同學還找地消失了?早知道他就不把馮千裏的手機調成震動還綁起來了。薑博怎麽也沒想到馮千裏正在隔壁雅間裏大快朵頤。
吃過飯,栗芸迴到皇風,馮千裏已經迴來了,她坐在服務台後麵仔仔細細地翻看那幾頁文件。栗芸一迴來,馮千裏就叫栗芸一起過來看。
馮千裏指著文件上的一項用圓珠筆圈起來的規定,規定旁還有一行特別小的字,寫了幾個地名,說:“這條,如果我去支教滿一年,那我迴來創業的話,可以減免一成的稅;如果滿兩年,減兩成;滿三年,減三成。最關鍵的是,還能獲得省級知名品牌等優惠政策的傾斜。媽,你覺得如果我去支教能享受這條嗎?”
栗芸拿過文件看了兩遍:“字是你寫的?看著不像啊!”
馮千裏抽過栗芸手裏的文件:“媽,那是韓世融寫的。別管這個,說規定呢。”
栗芸想了想:“事情是好事情,可皇風的股份是黃全占七十,這法人怎麽能寫你的名字?”
馮千裏問:“咱們也有些錢了,買迴一部分股份,行不?”
栗芸又想了想:“不合適吧?當初你黃叔為了開這個店,把家裏的房子都典當抵押了,現在賺錢了,咱們轉頭就要當大股東……你爸肯定不同意。而且,支教……太苦了,咱們不差這個。”
馮千裏沒什麽自信地說:“苦我不怕,高中的時候每天跑十萬米,也沒累倒我。誒,黃叔以前不是說要開快餐店嘛,後來跟咱們合資開了皇風。如果咱們再幫他投一個快餐店呢?”
“說得好聽,咱有那麽多錢嗎?”
馮千裏心虛地說:“媽,其實……你那給我攢的十五萬嫁妝錢,讓我拿去炒股了……”
“你個小兔崽子!”
“現在變成四十五萬了。”
“……”
馮千裏嬉皮笑臉地說:“今天韓世融說他也炒股了,手裏有幾個錢,想合夥做些小買賣。我跟孫濤還有趙樂平那邊借的錢,炒股也賺了,我打算雙倍還他們,這樣我還有一部分盈餘。這樣湊湊,我就能拿出一百來萬了!”
這麽算完,馮千裏自己都吃驚了:“媽呀,你閨女是小富婆了!”
栗芸從震驚中迴過神來:“炒股這麽賺錢?要不再去買點?”
馮千裏連連擺手:“到頭了,到頭了!再買就賠了!”
栗芸也沒想到為什麽馮千裏這個從來隻知道錢能花的傻閨女是怎麽會知道股市走向的,反正她是不懂。她就想著真的要跟黃全重新分配股權嗎?這話她張不開嘴啊!
栗芸估計得沒錯,當馮正林聽說馮千裏為了省幾個稅錢要收購黃全手裏的股份,當機立斷就否決了。皇風能有今天,全憑黃全的破釜沉舟,馮正林那會兒留了不少餘力。所以不能為了那幾個稅錢就奪了黃全的股份,做人不能不講道理!
馮千裏微微有些明白黃叔為什麽說跟馮正林做買賣很費勁了。股權不就是錢嘛,如果黃叔樂意,也不過是錢多錢少的事,跟道理有什麽關係?
生長在改革開放時代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親兄弟明算賬”,談錢不傷感情才是正理,她們很難理解上一代把情感和錢對立起來的思路。
不過馮正林聽到女兒說要去支教,他考慮得更多的是別的問題。他坐在沙發上,突然間就一言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