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說到楊顯讓族人帶路,來接應舒恆。
於是當楊顯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眼尖的士兵發現了楊顯,道:“都尉大人,有人從山上下來了!”
“哦,來了啊,引他過來。”舒恆便等在原地。
楊顯跟著前來引路的小兵來到了舒恆麵前,看著前方俊俏的少年郎,卻是這支部隊的統領,看來有些實力,而且之前落下的周氏族人少說也有七八千人,但現在卻一個都不剩,而且還隻是用了五百騎兵。楊顯看到這點,他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陳淵訓練的軍隊和世家的家兵,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陳淵訓練的軍隊的強大,讓楊顯更確定他的站位。
“草民楊顯,見過都尉大人!”楊顯既然叫出舒恆為都尉大人,舒恆也不覺得奇怪,之前他有讓他的兵去引路,途中提到也不奇怪,楊顯怎麽叫自己有理了。
不過,楊顯卻是猜的,他知道陳淵軍中有名俊都尉,現在這人俊俏,又領軍在外,多是那俊都尉的舒恆了,不過還有一點,陳淵軍中多為都尉,校尉以上的人少。所以楊顯也沒有把話說滿,並沒有開口叫舒恆為舒都尉,而是籠統的喚為都尉大人。
不過此時的舒恆聽到那人叫做楊顯,而且年紀和自己父親相差不大,人長得也很堅實,人高馬大的。這讓舒恆想到了一個人,那便是江油的楊氏族長,於是舒恆問道:“你可是江油楊氏中人?”
“正是!”
“楊氏族長可名為楊顯?”
“正是小人,想不到都尉卻知道小人啊!”
“按輩分,我該喚你一聲楊叔父,那楊叔父在此,可是為了阻截周氏族人?”舒恆指著前方的山穀,問楊顯道:“叔父可是立了一大攻啊。”
“不敢當,不敢當,要說這周氏,現在卻頑固得很,我放下不少亂石,取走了近半的周氏族人,然後派出兩千精壯漢子,卻也一時拿不完周氏一族,而且那兩千漢子也傷亡過半了,正無人可派之時,大人便來了,正是天要亡了周氏啊。”楊顯說著說著,臉上便展開了笑容。
“我也正愁如何入山呢,叔父可識得此間之路?”舒恆聽說周氏還沒有滅完,想到陳淵的死,於是便急著上山。
“識得識得,你們隨我來便是了。”楊顯可不是派不出兵了,而是看到舒恆的到來,於是楊顯便保全住楊氏的人,讓舒恆帶兵下去,又能滅了周氏,又可以讓楊氏族人少傷亡,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山地戰,確實不適合騎兵,舒恆帶兵上去之後,才發現,騎兵很難往下衝,而且到了山頭之後,舒恆發現,楊顯身邊還有一百多人個個精神飽滿,看上去那百來號人都很有魄力,想來是楊顯的精銳部隊吧。舒恆想到陳淵便是讓世家給害的,於是舒恆便留上了點心,又因為騎兵真不好往下衝,舒恆便隻有等後續的一千五百步兵了。
“族長,要需些人,便能全殲周氏了。”楊顯的一族人迴來報道。
之前舒恆表過態,要等步兵來,但是現在的這個機會楊顯可是不會放過的,誰叫周楊兩家是世仇呢。
楊顯計劃沒有得逞,沒辦法,自己親自上陣。
不過舒恆還是不錯的,怕他人少,讓兩百騎兵下馬,雖說下了馬後,他們的實力會降低,但是現在都到了“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草”了,舒恆才派出這兩百人。
又一股新的力量加入到了戰場之中,周誌等人卻累得不行了。
很快,周誌便出現在楊顯的眼中,而且周誌現在還在和一人努力搏鬥之中,楊顯可不管陰險不陰險,直直往周誌的後背心便是一槍,周誌不可思議的迴了一下頭,看到了楊顯,嘴裏道了一個“你”字,兩眼一瞪,便倒了下去。
之後便開始打掃戰場,舒恆的那千多人步兵這才趕到。
滅周一戰便如此結束了,成不了氣候的周氏一族便消失在益州這一個舞台,不僅如此,以後的眾多周氏族人,要麽就改名換姓的繼續生活著,要麽就默默的躲進了偏僻的小山村之中。
楊顯和舒恆先迴了江油縣城,此戰過後,原本楊顯派下去的兩千人,便隻剩下了三百來人,對於死去的那麽多人,楊顯用家族實力,分發給死者的親人糧草、布匹或者是耕牛。
楊顯晚上宴請舒恆入府喝酒,但是舒恆心情不好,他見到在穀內眾多周氏族人的死,其中有很多很多的無辜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姓周,於是便被殺了,這都是他們有個不聰明的族長,舒恆覺得自己父親的選擇似乎是正確的,完全把家族勢力交給了陳淵將軍,陳淵將軍於是讓自己保護他,讓自己的兄長去成都當官,還有幾個族中的人也在當官,父親的選擇說明父親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和周誌看到的都不一樣,現在自己根本就沒有好好想過家族的未來,而父親為了家族更長久的保全下去,交給他信任的人手上了。周誌應該和父親看法相同吧,不過他信任的人是梓潼的鄭家。
來到此地的舒恆得知,鄭德已經發兵攻打江油了,現在正由江油集結的五千多人守在江油前的那小關處,已經打了不下三天了,雙方都有所傷亡,不過鄭德的攻勢弱下來不少,用兩千人搶取一座有五千人的關,若不是訓練有素的兵,怕是一時半會也攻不下來吧。
舒恆想到,楊謙在他統領那兩千兵之時,就交給他一個錦囊,而且楊謙要求舒恆在完成任務之後,也就是滅了周氏之後,再打開看。
舒恆本是楊謙任命統領這支部隊的,現在成功的完成了滅周之戰,舒恆便打開了這錦囊。錦囊之中有一帛書,其文道:
“舒恆都尉,若你開了此錦囊,說明你已經為陳淵將軍報仇了,那麽你便暫且忘記陳淵將軍之死吧。當然你到江油之時,你也發現那兒的楊氏族人會幫忙著除去周氏吧,他們世世代代都是記恨對方,不用感到奇怪楊氏會如此。楊氏幫助你為將軍報了仇,現在他們應該被鄭氏攻打了吧,如果你覺得應當幫一下楊氏,那麽便幫吧,楊氏能人不少,這期間你肯定認識不少人呢,如果你便迴去給王司馬複命,這也沒錯,現在你是這支部隊真正的統領了,我自認為自己還很年幼,無法真正統領兵馬,所以把兵交給你之後,我便離開劍閣了,多遊曆一番益州風景,日後再相見吧。王司馬知道我的為人,他想讓我好好呆著,才讓我去宋善鵬都尉那做的隨軍文書,不過現在就算是他,也攔不住我了。現在你要如何去做,你就得問你自己了。”
舒恆於是在江油多呆了幾天,從江油百姓處得知楊氏是如此如此之好,於是舒恆便決定幫助楊氏抵禦鄭氏。
鄭氏為益州最大的勢力,鄭氏雖然人數也少,但梓潼郡整個郡的人,每戶需要有至少一人出來當兵,所以鄭德的實力就很強大了,所以要打過鄭氏,當然要集合相當的實力,才能和鄭氏一絕高低。
現在江油的楊氏,和綿竹的張浩都隻是在拖延這時間,等其他部隊的到來。
幾天之後,張亦得到了王平的信,信中大概內容為:“我的大侄兒,你的義父陳淵在劍閣被害,是我保護不周,但是現在不能因為你義父不在了就沮喪,你需要振作起來,現在的益州無首,於是我便想到你為你義父的大子,所以益州之主便由你來擔任,還有你的幾個義弟,你盡可能根據他們的能力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現在是你們兄弟齊心之時,益州的未來就交到你們的手中了。現在,周誌帶著族人造反了,我已經派人前去滅掉周氏,給你義父報仇,但是不應該僅僅就周氏一族,其實真正的主謀想必應該是鄭氏才對,你義父就是知道他們有動作了才準備返迴成都的,卻被途中的周氏殺害,還有武陽的張紀應該也是參與到他們之中的,江州的李太守,和我交情頗深的,能用得到他的時候,想必他應該會幫忙的,就算不幫忙,他也不應該出手,不管怎麽樣,你要好好保住成都,若我能提早取迴漢中,便揮兵迴來,助你滅掉鄭德以及張紀。”
張亦閉上眼睛,雖然他之前從張浩那得到了義父死去的消息,但真正從王平這得到的時候,他知道,這不會有錯了。
手中的信掉落在地,潘傅看到張亦的表情,於是拿起書信一看,看來他已經猜出了不少,既然王平讓張亦擔任這益州之主,而且讓眾兄弟齊心、如此,潘傅對這張亦抱拳下跪道:“益州不可無主,即日起,主公便是益州之主,潘傅願效犬馬之勞。”
而且潘傅拿起書信,想太守府的眾位展示一番,道:“陳淵將軍遭到歹人迫害,死於非命,益州不可無主,王司馬以推舉張亦接替陳淵之職,為益州之主。”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終於知道怎麽一迴事了,於是道:“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於是當楊顯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眼尖的士兵發現了楊顯,道:“都尉大人,有人從山上下來了!”
“哦,來了啊,引他過來。”舒恆便等在原地。
楊顯跟著前來引路的小兵來到了舒恆麵前,看著前方俊俏的少年郎,卻是這支部隊的統領,看來有些實力,而且之前落下的周氏族人少說也有七八千人,但現在卻一個都不剩,而且還隻是用了五百騎兵。楊顯看到這點,他明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陳淵訓練的軍隊和世家的家兵,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而且陳淵訓練的軍隊的強大,讓楊顯更確定他的站位。
“草民楊顯,見過都尉大人!”楊顯既然叫出舒恆為都尉大人,舒恆也不覺得奇怪,之前他有讓他的兵去引路,途中提到也不奇怪,楊顯怎麽叫自己有理了。
不過,楊顯卻是猜的,他知道陳淵軍中有名俊都尉,現在這人俊俏,又領軍在外,多是那俊都尉的舒恆了,不過還有一點,陳淵軍中多為都尉,校尉以上的人少。所以楊顯也沒有把話說滿,並沒有開口叫舒恆為舒都尉,而是籠統的喚為都尉大人。
不過此時的舒恆聽到那人叫做楊顯,而且年紀和自己父親相差不大,人長得也很堅實,人高馬大的。這讓舒恆想到了一個人,那便是江油的楊氏族長,於是舒恆問道:“你可是江油楊氏中人?”
“正是!”
“楊氏族長可名為楊顯?”
“正是小人,想不到都尉卻知道小人啊!”
“按輩分,我該喚你一聲楊叔父,那楊叔父在此,可是為了阻截周氏族人?”舒恆指著前方的山穀,問楊顯道:“叔父可是立了一大攻啊。”
“不敢當,不敢當,要說這周氏,現在卻頑固得很,我放下不少亂石,取走了近半的周氏族人,然後派出兩千精壯漢子,卻也一時拿不完周氏一族,而且那兩千漢子也傷亡過半了,正無人可派之時,大人便來了,正是天要亡了周氏啊。”楊顯說著說著,臉上便展開了笑容。
“我也正愁如何入山呢,叔父可識得此間之路?”舒恆聽說周氏還沒有滅完,想到陳淵的死,於是便急著上山。
“識得識得,你們隨我來便是了。”楊顯可不是派不出兵了,而是看到舒恆的到來,於是楊顯便保全住楊氏的人,讓舒恆帶兵下去,又能滅了周氏,又可以讓楊氏族人少傷亡,一舉兩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山地戰,確實不適合騎兵,舒恆帶兵上去之後,才發現,騎兵很難往下衝,而且到了山頭之後,舒恆發現,楊顯身邊還有一百多人個個精神飽滿,看上去那百來號人都很有魄力,想來是楊顯的精銳部隊吧。舒恆想到陳淵便是讓世家給害的,於是舒恆便留上了點心,又因為騎兵真不好往下衝,舒恆便隻有等後續的一千五百步兵了。
“族長,要需些人,便能全殲周氏了。”楊顯的一族人迴來報道。
之前舒恆表過態,要等步兵來,但是現在的這個機會楊顯可是不會放過的,誰叫周楊兩家是世仇呢。
楊顯計劃沒有得逞,沒辦法,自己親自上陣。
不過舒恆還是不錯的,怕他人少,讓兩百騎兵下馬,雖說下了馬後,他們的實力會降低,但是現在都到了“最後一根壓死駱駝的草”了,舒恆才派出這兩百人。
又一股新的力量加入到了戰場之中,周誌等人卻累得不行了。
很快,周誌便出現在楊顯的眼中,而且周誌現在還在和一人努力搏鬥之中,楊顯可不管陰險不陰險,直直往周誌的後背心便是一槍,周誌不可思議的迴了一下頭,看到了楊顯,嘴裏道了一個“你”字,兩眼一瞪,便倒了下去。
之後便開始打掃戰場,舒恆的那千多人步兵這才趕到。
滅周一戰便如此結束了,成不了氣候的周氏一族便消失在益州這一個舞台,不僅如此,以後的眾多周氏族人,要麽就改名換姓的繼續生活著,要麽就默默的躲進了偏僻的小山村之中。
楊顯和舒恆先迴了江油縣城,此戰過後,原本楊顯派下去的兩千人,便隻剩下了三百來人,對於死去的那麽多人,楊顯用家族實力,分發給死者的親人糧草、布匹或者是耕牛。
楊顯晚上宴請舒恆入府喝酒,但是舒恆心情不好,他見到在穀內眾多周氏族人的死,其中有很多很多的無辜的人,他們因為自己姓周,於是便被殺了,這都是他們有個不聰明的族長,舒恆覺得自己父親的選擇似乎是正確的,完全把家族勢力交給了陳淵將軍,陳淵將軍於是讓自己保護他,讓自己的兄長去成都當官,還有幾個族中的人也在當官,父親的選擇說明父親看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和周誌看到的都不一樣,現在自己根本就沒有好好想過家族的未來,而父親為了家族更長久的保全下去,交給他信任的人手上了。周誌應該和父親看法相同吧,不過他信任的人是梓潼的鄭家。
來到此地的舒恆得知,鄭德已經發兵攻打江油了,現在正由江油集結的五千多人守在江油前的那小關處,已經打了不下三天了,雙方都有所傷亡,不過鄭德的攻勢弱下來不少,用兩千人搶取一座有五千人的關,若不是訓練有素的兵,怕是一時半會也攻不下來吧。
舒恆想到,楊謙在他統領那兩千兵之時,就交給他一個錦囊,而且楊謙要求舒恆在完成任務之後,也就是滅了周氏之後,再打開看。
舒恆本是楊謙任命統領這支部隊的,現在成功的完成了滅周之戰,舒恆便打開了這錦囊。錦囊之中有一帛書,其文道:
“舒恆都尉,若你開了此錦囊,說明你已經為陳淵將軍報仇了,那麽你便暫且忘記陳淵將軍之死吧。當然你到江油之時,你也發現那兒的楊氏族人會幫忙著除去周氏吧,他們世世代代都是記恨對方,不用感到奇怪楊氏會如此。楊氏幫助你為將軍報了仇,現在他們應該被鄭氏攻打了吧,如果你覺得應當幫一下楊氏,那麽便幫吧,楊氏能人不少,這期間你肯定認識不少人呢,如果你便迴去給王司馬複命,這也沒錯,現在你是這支部隊真正的統領了,我自認為自己還很年幼,無法真正統領兵馬,所以把兵交給你之後,我便離開劍閣了,多遊曆一番益州風景,日後再相見吧。王司馬知道我的為人,他想讓我好好呆著,才讓我去宋善鵬都尉那做的隨軍文書,不過現在就算是他,也攔不住我了。現在你要如何去做,你就得問你自己了。”
舒恆於是在江油多呆了幾天,從江油百姓處得知楊氏是如此如此之好,於是舒恆便決定幫助楊氏抵禦鄭氏。
鄭氏為益州最大的勢力,鄭氏雖然人數也少,但梓潼郡整個郡的人,每戶需要有至少一人出來當兵,所以鄭德的實力就很強大了,所以要打過鄭氏,當然要集合相當的實力,才能和鄭氏一絕高低。
現在江油的楊氏,和綿竹的張浩都隻是在拖延這時間,等其他部隊的到來。
幾天之後,張亦得到了王平的信,信中大概內容為:“我的大侄兒,你的義父陳淵在劍閣被害,是我保護不周,但是現在不能因為你義父不在了就沮喪,你需要振作起來,現在的益州無首,於是我便想到你為你義父的大子,所以益州之主便由你來擔任,還有你的幾個義弟,你盡可能根據他們的能力給予他們一定的權力,現在是你們兄弟齊心之時,益州的未來就交到你們的手中了。現在,周誌帶著族人造反了,我已經派人前去滅掉周氏,給你義父報仇,但是不應該僅僅就周氏一族,其實真正的主謀想必應該是鄭氏才對,你義父就是知道他們有動作了才準備返迴成都的,卻被途中的周氏殺害,還有武陽的張紀應該也是參與到他們之中的,江州的李太守,和我交情頗深的,能用得到他的時候,想必他應該會幫忙的,就算不幫忙,他也不應該出手,不管怎麽樣,你要好好保住成都,若我能提早取迴漢中,便揮兵迴來,助你滅掉鄭德以及張紀。”
張亦閉上眼睛,雖然他之前從張浩那得到了義父死去的消息,但真正從王平這得到的時候,他知道,這不會有錯了。
手中的信掉落在地,潘傅看到張亦的表情,於是拿起書信一看,看來他已經猜出了不少,既然王平讓張亦擔任這益州之主,而且讓眾兄弟齊心、如此,潘傅對這張亦抱拳下跪道:“益州不可無主,即日起,主公便是益州之主,潘傅願效犬馬之勞。”
而且潘傅拿起書信,想太守府的眾位展示一番,道:“陳淵將軍遭到歹人迫害,死於非命,益州不可無主,王司馬以推舉張亦接替陳淵之職,為益州之主。”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終於知道怎麽一迴事了,於是道:“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