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縣,劍閣在益州是個大縣,所以各有縣丞和縣尉各兩人。此縣縣長是名為文金君的青年,今年不過也才二十歲;文金君雖說是劍閣縣的縣令,但在劍閣,文金君卻不能發揮自己


    的才能,因為劍閣真正說了算的就周氏的家主周誌。文金君是成都人士,在成都之時,文金君曾擔任過太倉令,看管著成都的糧倉,後來原劍閣縣令因年事過高,文金君在就職期間還是可圈


    可點的,文金君又和張亦交好,為了不讓周誌像鄭德這般瘋狂發展,也就是想限製一下周誌,所以才讓這小夥前往劍閣擔任縣令。文金君有一副手,名叫冉曉歡,在成都之時也是他的副手,


    現在在劍閣擔任左縣丞,右縣丞是周誌的族人擔任。還有兩縣尉,其中一人也是從成都便跟隨文金君到劍閣的人,成都之時眾人便喚那人為周能使,到了劍閣,便喚周縣尉,具體叫什麽,又


    有誰知道呢,所以都隻知道他姓周。


    雖然周縣尉也姓周,但是不是這劍閣的周氏族人那還真不好說了,周縣尉早年就到處流浪,除了知道自己是周姓之外,他自己也不知道有過多少個名頭了。不過如果現在讓周縣尉“


    認祖歸宗”的話,也不太可能的,因為當年如果不是文金君收留周縣尉,現在他是生是死都說不清,所以文金君便成了周縣尉唯一的親人了,就連後來才跟隨文金君的冉曉歡,周縣尉都沒有


    把他列入他的親人名單之中。


    不過文金君的這對下屬,都能同舒家兄弟有得一比了,比的不是他們的能力,而是他們的體型。周縣尉一副尖嘴猴腮想,瘦的不成樣,就像一個還到處漂流的浪人一般,而且還遠不


    如此,一位普通百姓都要比他好上許多,如此瘦弱的身軀總覺得應該是一文職才對,不料卻是這武職,雖然沒人見識過他的武藝,但當上武職應該也算他有一定的本事吧。再來說說那冉曉歡


    ,負責記錄文事的縣丞,但卻人高馬大,身材魁梧,長得有又精神,真說不上為什麽這樣的人會是文事。雖然比不上舒遊的身型,卻也非普通武將有得一拚的。


    在說說文金君此人,雖與張亦交好,卻不似張亦那般充滿正氣,文金君時常會耍些小聰明,投機取巧之事也屢屢發生,但為人也算挺仗義的。正因為這樣,陳淵才把他調來劍閣擔任


    這個縣令。文金君是成都人,卻不是那些名門世家之後,相反文金君出生貧寒,幼年時也常常為了生存下去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直到黃巾起義之後,馬相攻入了成都,那時的文金君十六歲


    ,為了活命還加入了黃巾軍,但是在賈龍攻破了那群黃巾軍後,由於文金君本是成都人,於是他便躲迴了他的家,雖然破爛,卻總比死了強。之後陳淵安撫成都居民,大開糧倉,文金君也得


    到了一些糧草,讓快餓死的他有能夠繼續活下去,所以他前去陳淵軍中參軍,於是在軍中結交了和他年齡相仿的張亦,而且他並不知道張亦的身份,一年之後他才得知,張亦通過這一年的時


    間,認識到了可不止文金君一人,但卻也非常欣賞文金君,時常也拿陳淵的兵書去和文金君討論來著,不僅如此,後來張亦更是帶文金君到過陳淵的書房,文金君多次進出陳淵的刺史府,讓


    陳淵也注意到了他,經過陳淵考察之後,破格升文金君為益州的太倉令,也是文金君在升太倉令之後,看到快餓死了的周縣尉,這才收留周縣尉,文金君擔任太倉令,看管成都的糧草,後來


    冉曉歡才來,之後的189年年底,陳淵這才把文金君調到了劍閣擔任縣令。


    劍閣縣是益州的一個大縣,此縣共有五萬多戶,其中周氏族人就有一萬多戶,就算一戶人家有四五口人,那周氏也有五六萬人之多了,就光是論世家本身的人,可以算是益州人數最


    多的世家了。周誌是現任的周氏家主,由於周氏族人眾多,所以也有很多分支,不過算真真周氏直係的是周誌及其弟,但是周誌和他弟都沒有生出一男丁出來,周誌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周美


    ,今年十八了,早到了出閣的年紀了,小女兒還小,才十歲,周誌他弟有一女兒,名為周萍,十六了。周誌弟弟又在之前與楊氏一族的爭鬥之中死去,現在的周誌家又遲遲不出男丁,周誌本


    人還納了多房妾,目前也不見起色。


    所以周誌可是很擔心自己這一支在整個家族的地位,還在努力造人呢。


    周誌便是這劍閣中的地頭蛇,而且實力雄厚。


    文金君來劍閣上任的時候,陳淵是給了他千餘人馬,到劍閣之後,又有近五百人來投靠文金君,但這麽點兵馬又不是經過訓練的兵馬,怎麽能鬥得過周誌呢,所以文金君到了劍閣之


    後就一直隱忍著。


    …………


    話說周誌府內,一下人正對周誌悄聲匯報著他打探而來的消息,之所以悄聲匯報,那是因為在周誌府內不僅僅隻有周誌一人,現在府內周氏一族有頭有臉的人可都來了。


    下人道完後便悄悄下去了,周誌臉上露出了陰險的笑容,眾人紛紛揣測周誌為什麽笑了,而且笑得還很難看。


    周誌笑完過後,這才開始對在座的眾人說道:“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我為什麽會笑。”就算眾人都說不想,想必周誌還是會繼續說下去,但是為了迎合這家主嘛,還是會有人提出想


    ,這樣周誌就會繼續說下去了。果不其然,在座的其中一人道:“家主有何開心的事,不妨說出來,也好讓眾夥開心開心啊。”


    周誌有嗬嗬低笑了幾聲:“好,我就說出來和大夥一同樂樂。”


    周誌清了清嗓門,這才道:“聽說啊,這刺史大人要迴成都拉。”


    說完,周誌停下來看眾人的表現。


    陳淵迴成都,哪裏算什麽好事啊?既然陳淵迴成都了,那是不是漢中的仗就打完了,可也沒聽說漢中已經收複了啊。就算真打完了,迴去就迴去唄,有什麽可高興開心的,難不成這


    家主和陳淵一條心,陳淵打勝了仗,自然替陳淵高興……


    眾多疑惑一個接著一個,這時一族人起身問道:“家主,這刺史大人迴成都,算什麽好事啊?”


    “我知道!”隻見又一族人站起身來迴道:“家主是想招刺史大人的那幾位公子為女婿。”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時一年長的人也起身,製止了剛才那人“胡鬧!”有對大笑的眾人道:“休得無禮!”這才迴位跪坐起來。


    “無妨無妨,玩笑話而。”周誌罷了罷手,這才繼續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刺史大人如若迴成都,那他會不會走劍閣呢?”


    剛才說家主要招女婿的那人道:“漢中到成都,又不止這一條路迴得去,不過這路要比其他路好走許多,刺史多半是會走這邊的。”


    又一人符合道:“是啊是啊,刺史在這邊新修的這條大道,想必就是要從這邊迴去了,那邊又沒修路,不會走那邊的。”


    這時周誌又道:“既然你們也覺得刺史大人多半走這條路的多,那麽當刺史大人路過這裏的時候,我們好好設一宴,宴請刺史大人,酒宴之上,如能被刺史看得上,混個官來當當也


    是不錯的吧。”


    聽到周誌如此說來,也符合情理,實在不行,暗中使點手段,送些金銀細軟或者一些美女奴仆,那也應該是有戲的。


    “那刺史大人離此地還有多少路程,我們也好好好宴請大人啊。”又一人起身說道。


    “想必有個三五日就能到了,我們就在此好好設宴一番。”


    “家主說怎樣就怎樣。”眾人起身應道。


    “不過……”周誌這時故意拖慢了說詞,雙眼一直打量眾人的表現。


    “家主有何難言之隱,說來眾夥也好給家主排解排解。”


    “哎,說來就是那新來的縣令啊。”周誌就是要這樣的效果。


    “家主,這縣令是刺史大人親命而來,我們也不能殺掉他吧。”一族人以為周誌要殺掉那新上任的縣令,好似要勸說周誌一般。


    “哎一,誰說家主要殺掉那小縣令啊,家主的意思是說,刺史大人要路過劍閣之時,如果那縣令先邀請了刺史大人,我們這裏的這一宴就很難請到刺史大人了,是吧,家主?”看來


    還是有了解周誌的人的。


    見到周誌認同了自己的話,那人頓時神氣起來,一邊嘴角高高掛起。


    “他說得不錯,不僅如此,如果刺史路過這的消息傳到那小縣令那兒,無論是他先請還是後請,刺史都會前往他那,而不會來這邊。”周誌慢慢說道。


    “所以家主的意思是不能讓那小縣令知道了?”


    “正是如此,如果要不讓縣令知道,那就想辦法把他困住。”周誌迴應道。


    “家主,這個不難,那小縣令膽小怕事,從擔任縣令到現在,就一直呆在他那城中的南營裏,城中四門都是我周氏把手,如果到刺史大人來的時候,我去找他下棋,這樣他就更加不


    知道刺史大人來到劍閣縣城之中了。”一中年男子起身建議道。


    “這個可行,不過不用到刺史大人來了之後才去,應當從明天開始,每天一早便去找他,想來他也不敢拒接,如此數日,他定不會有所懷疑了。”周誌感覺這個方法不錯,於是交給


    了剛才提意見的那人。


    “既然如此,今日的族會就到此結束了,各位都下去準備吧。”周誌發話了,眾人這才紛紛離開了周誌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而生的英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彧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彧子並收藏亂世而生的英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