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初時還以為自個兒聽錯了,直直的看了鳳姐半日,見她滿臉期盼的看著自己,方知她不是頑笑,不禁又羞又惱,漲紅了臉,半日方說出話來,氣惱道:“嫂子你也是糊塗了,竟問出這等話來,我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家,哪裏知道什麽生子秘方,讓人知道了,不但嫂子的名聲沒了,連我也要死無葬身之地了,今兒這話我權當沒聽見,嫂子也不要再提了。”說罷奪手便要出去。
鳳姐見狀忙拽住了她的袖子,求道:“好妹妹,我知道今兒是太造次了些,隻是我也是沒法子,如今大姐兒都好幾歲了,偏我竟再沒個消息,熬油似的熬了這麽些年,背地裏不知多少人閑言碎語,妹妹醫道這般好,就幫幫我罷,你放心,這裏也沒別人,我也絕不會往外說的。”
紫菀見她目中似有淚意,不禁歎了口氣,道:“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無能為力,我不過是看了幾本醫書,學了點子皮毛罷了,頂多照方子配個丸藥,或看一點小病小痛,其餘的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不知鳳姐為何突然這般想要一個孩子,但無論如何她是幫不上忙的,不說她沒有方子,便是有也不可能拿出來,一旦傳出去,她這輩子就完了。
況且鳳姐又不是不能生,隻是素日太好強,又操勞太過,這才沒再懷上,她記得大概三四年後鳳姐便會懷上,還是個男胎,隻可惜她自己不知保養,自恃強壯,逞強攬事,懷了七八個月還是小產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麽秘方,隻要鳳姐肯放下那些事,安心調養一段時日,未嚐不能懷上。隻是以鳳姐的性子,除非要了她的命,否則是無論如何也舍不得放棄到手的權利,君不見原著中她病的起不來床都還在謀劃那些事。
鳳姐聞言,直直的看著紫菀半晌,見她神色不似做偽,方相信她是真的沒有法子,頓時失望不已,想起前番自己在榮禧堂聽到的話,不禁悲從中來,眼中簌簌流下淚來。
鳳姐素來好強,紫菀自打認識鳳姐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她這般脆弱模樣,心下不禁有些不忍,歎道:“我雖沒什麽妙方,不過還是可以給你把把脈,看看你如今的身體狀況。”
鳳姐聞言,忙拭了淚,在桌邊坐下,伸了手腕出來。
紫菀在她身旁坐下,拿了帕子疊了幾疊,放在她腕下,閉目調息了片刻,方開始凝神診脈。先診了右手,數十息之後又換了左手,如是兩次,方收了手。
鳳姐見狀,忙問道:“妹妹,我的身子如何?可要不要緊?”
紫菀看了她一眼,道:“你的身子並無其他病症,隻是心血不足,兼脾虛氣弱,可見是素日操勞太過,又不知保養,方傷了心脾。
幸而還未釀成大症候,隻要放寬心思,吃些健脾養血的丸藥,再飲食方麵多加注意些,好生調養,用不了兩個月就可痊愈了。到時隻要調理好了身子,日後未必不能如願。”
鳳姐聞言先是一喜,隨即想到什麽,喜色又淡了下來,麵有難色的看了眼紫菀,低聲道:“妹妹可還有其他法子麽?”
她看過許多太醫,說辭皆與紫菀差不離,她不是不想調理好身體,隻是這管家之權是她好不容易才到手的,那裏是說方就能放的。
紫菀見狀,便知她是放不下手中的權利,不禁冷笑一聲,道:“我勸你也知足些,俗語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既不想放下管家之權,又奢望能調理好身子,天下哪有這般好的事?
虧你是個明白人,難道不知道二者孰輕孰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先調理好身子,日後什麽事情辦不得?”
鳳姐聞言,沉默半晌,方道:“這管家之事是老太太和太太交於我的,太太又上了年紀,我若推了這擔子,這滿府裏的大大小小的事又交給誰去料理?”
紫菀見她隻是一味找借口,不禁越發失望,歎了口氣道:“你也別說這話,難道滿府裏就隻你能幹不成?即便太太沒精力,還有大嫂子、三姑娘她們呢,哪個管不得?隻是你自己舍不得放手罷了!
你如今累死累活,死命攥著這些東西不放,將來身子垮了,又有什麽用?況你終究是大老爺那邊的,早晚要迴去,將來寶玉娶了親,你又當如何呢?你細想想罷。”
鳳姐聞言,身子一震,不知想到了什麽,臉色頗為難看。
紫菀見狀也沒再說什麽,她雖喜鳳姐爽利的性子,又佩服她殺伐決斷的本事,但鳳姐有些方麵又太過狠毒了些,雖出身富貴,卻秉性貪婪,為了錢財什麽都幹得出來,毫無道德底線,又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她如今言盡於此,鳳姐若是不聽她也不會再管。
鳳姐呆呆坐著發愣,過了半晌方迴過神來,看了紫菀一眼,歎道:“好妹妹,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才說了這番掏心窩子的話,你放心,我會好好想想的。”
兩人正說著話,忽聽見外麵傳來寶玉的聲音:“林妹妹,聽說鳳姐姐到你這兒來了,可還在麽?老太太正找她呢。”
鳳姐在裏麵聽見,忙應了一聲,便攜了紫菀的手出去了。
出了裏間,隻見寶釵寶玉都在,正與黛玉說話,見她兩個一道出來,也沒有多想,隻笑道:“我說怎的沒看到鳳姐姐呢,原來和趙姐姐躲到裏間說體己話去了。”
鳳姐聞言笑道:“我們方才鬧著頑,把發髻弄散了,這才借林妹妹的妝奩梳洗了一番。”
寶玉也並沒懷疑,便轉了身同黛玉說話,寶釵卻眼尖,發現鳳姐眼圈微紅,似是哭過的模樣,心中頗有些疑惑。
不過她素來安分守拙,不幹己事不開口,當下隻是搖著團扇微笑不語,並未說什麽。
鳳姐便問寶玉:“老太太找我做什麽?”
寶玉笑道:“方才東府珍大嫂子和蓉哥兒媳婦來了,說後兒是珍大哥哥的生日,東府裏已預備好了戲酒,請咱們後日去熱鬧熱鬧,老太太便叫姐姐過去一起商議此事。”
鳳姐聞言,忙帶了丫頭去了。
鳳姐一去,紫菀也丟開了這事,隻與黛玉寶釵等人一道說笑。她並未想到今日之言竟改變了鳳姐原本的命運,亦無意中救了一雙有情人,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富貴時光容易過,一轉眼又到了秋日,黃花滿地,丹桂飄香。
這日,天朗氣清,楊提督夫人設了螃蟹宴,下了帖子,請各家夫人並千金前來賞桂花吃螃蟹,史氏也在受邀之列。
史氏自然歡喜不已,楊提督位高權重,前去赴宴的夫人誥命也多是身份不凡,這可是結交人脈的好機會,若表現得好,也可以在各家夫人麵前露個臉,留個好印象,有了好名聲,將來也能說門好親。
史氏其實是不想帶紫菀去的,但不管怎麽說,紫菀畢竟是她名義上的女兒,她即便再不喜,明麵上還是要表現的不偏不倚,若此次不帶紫菀,那趙瑛也就不能去了。為了女兒的將來,史氏便是有再大的不滿也隻能忍了。
因此一大早便梳洗打扮了一番,帶著紫菀與趙瑛前去赴宴。
才到了楊提督府二門上,就碰巧遇上了陳夫人和陳玥母女二人,因此兩家便一道走了。
及至到了內院,各家誥命夫人亦帶著自家姑娘來了,皆是十來歲的年紀,個個生的鮮花嫩柳一般
。楊提督夫人見了喜歡的不行,攜著手好生誇讚了一番,方命人帶著她們去了隔壁的小花廳吃果子。
這廂眾位夫人廝見了一番,方坐下說話。
她們坐在一處也沒什麽話好說,左不過是說些衣裳首飾,家務人情並自家兒女等等。
楊提督夫人此次辦這螃蟹宴,一是為結交人脈,二卻是受了自家妹妹之托,為自家那個還未定許人的外甥女相看人家。
因此眾人說了會話,楊夫人便不動聲色把話頭往兒女親事上帶,眾人也不覺奇怪,這種場合本來就時常說這些,況又想到楊提督正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變都以為楊夫人是想給自家女兒相看人家。
楊家極富貴,楊提督身為九門提督,位高權重,幾家姻親亦都是顯赫之家,家中又隻二子一女,聽說楊提督夫妻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十分寵愛,若能攀上他家,那可是有受用不盡的好處。
在場的許多夫人頓時都心動起來,即便自家沒有適齡的兒子,親戚家說不定有,一時便都暗自盤算起來。
楊夫人一麵同眾人說笑,一麵暗自搖頭,如今這些官員女眷們雖多是來自京城數一數二的人家,但家中有適齡公子的卻不多,即便有幾家年齡合適的,不是訂了親便卻都是依靠祖蔭,不思上進之徒。
自家外甥女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模樣人品俱是極出挑的,家境也不差,又有自家這門顯赫的親戚,當初若不是因為意外,也不會耽擱到如今,即便如此,也不是這些人可以配得上的。
正暗自發愁,忽一眼看見端坐在左邊末端微笑的陳夫人,不禁心中一動,想起她家似乎正有一個適齡的兒子。
當下細細迴想了一番她家的情況,陳家雖然幾年前壞了事,但如今已經慢慢起來了,當初抄沒的家產也多數發還了,雖然不比以往,但相較一般人家來說還是頗為殷實的。
陳大人在與陳家大公子都在南邊為官,陳家姑娘她早就聽說過,方才也見了,是個知書達理的,相貌也出挑。
既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想來陳家公子也差不到哪兒去,而且陳家公子似乎才十九歲,如今已是五品的品階在身了,聽說這半年在與韃子數次對戰中屢立奇功,在北疆威名遠播。
前些時日聖上都當著眾大臣的麵親口誇讚了一番,看樣子迴來後必定又要升個幾級,況且入了當今的眼,隻要不出意外,陳家公子來日的前程定差不到哪兒去。
雖然陳家門第差了些,還有陳家公子退過親這點不大好聽,不過他是男子倒沒什麽妨礙。
況且若這門親事能成,自家外甥兒女嫁過去便有了誥命的身份,可是極體麵的,再者陳夫人的為人她也頗為了解,性子寬厚大方。
她方才故意把話說的含糊些,眾人都在打算盤,唯有陳夫人不動如山,可見其品性。想來不會是個苛待兒媳的婆婆,小姑又和氣,如此四角俱全的好人家,想來便是自家那個挑剔的外甥女兒也沒話說。
殊不知陳夫人雖然心急自家兒子的婚事,卻沒想過要娶高門大戶的姑娘,自家與楊家門第相差太大,況她對楊家素日的行事也知道幾分,這般人家教養出來的姑娘,並不是自己兒子的良配,因此根本沒有心動。
楊夫人並不知陳夫人所想,又細想了一遍,覺著並無什麽不妥的,況先前聽說陳夫人在給她兒子張羅人家,自然沒有定親,當即便對陳夫人笑道:“聽說令公子前些時日又立了大功,連聖上都在朝堂上親口嘉獎,像令公子這般年紀輕輕就如此出息的少年公子可真真罕有,夫人真是好福氣。”
陳夫人聞言一怔,不知楊夫人是何意,見眾人都看著自己,隻得答道:“夫人謬讚了,犬子不過是一時僥幸罷了,真正有功的還是那些在戰場奮勇殺敵的將士們。”
楊夫人見她如此謙遜,麵上不見絲毫得意之色,更是暗自點頭不已,越發覺得自己沒看走眼,便笑道:“令公子這般年少有為,不知可曾定親了?若沒有,不如我給你們做媒,準給你們說一門極好的人家。”
鳳姐見狀忙拽住了她的袖子,求道:“好妹妹,我知道今兒是太造次了些,隻是我也是沒法子,如今大姐兒都好幾歲了,偏我竟再沒個消息,熬油似的熬了這麽些年,背地裏不知多少人閑言碎語,妹妹醫道這般好,就幫幫我罷,你放心,這裏也沒別人,我也絕不會往外說的。”
紫菀見她目中似有淚意,不禁歎了口氣,道:“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無能為力,我不過是看了幾本醫書,學了點子皮毛罷了,頂多照方子配個丸藥,或看一點小病小痛,其餘的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不知鳳姐為何突然這般想要一個孩子,但無論如何她是幫不上忙的,不說她沒有方子,便是有也不可能拿出來,一旦傳出去,她這輩子就完了。
況且鳳姐又不是不能生,隻是素日太好強,又操勞太過,這才沒再懷上,她記得大概三四年後鳳姐便會懷上,還是個男胎,隻可惜她自己不知保養,自恃強壯,逞強攬事,懷了七八個月還是小產了。
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麽秘方,隻要鳳姐肯放下那些事,安心調養一段時日,未嚐不能懷上。隻是以鳳姐的性子,除非要了她的命,否則是無論如何也舍不得放棄到手的權利,君不見原著中她病的起不來床都還在謀劃那些事。
鳳姐聞言,直直的看著紫菀半晌,見她神色不似做偽,方相信她是真的沒有法子,頓時失望不已,想起前番自己在榮禧堂聽到的話,不禁悲從中來,眼中簌簌流下淚來。
鳳姐素來好強,紫菀自打認識鳳姐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她這般脆弱模樣,心下不禁有些不忍,歎道:“我雖沒什麽妙方,不過還是可以給你把把脈,看看你如今的身體狀況。”
鳳姐聞言,忙拭了淚,在桌邊坐下,伸了手腕出來。
紫菀在她身旁坐下,拿了帕子疊了幾疊,放在她腕下,閉目調息了片刻,方開始凝神診脈。先診了右手,數十息之後又換了左手,如是兩次,方收了手。
鳳姐見狀,忙問道:“妹妹,我的身子如何?可要不要緊?”
紫菀看了她一眼,道:“你的身子並無其他病症,隻是心血不足,兼脾虛氣弱,可見是素日操勞太過,又不知保養,方傷了心脾。
幸而還未釀成大症候,隻要放寬心思,吃些健脾養血的丸藥,再飲食方麵多加注意些,好生調養,用不了兩個月就可痊愈了。到時隻要調理好了身子,日後未必不能如願。”
鳳姐聞言先是一喜,隨即想到什麽,喜色又淡了下來,麵有難色的看了眼紫菀,低聲道:“妹妹可還有其他法子麽?”
她看過許多太醫,說辭皆與紫菀差不離,她不是不想調理好身體,隻是這管家之權是她好不容易才到手的,那裏是說方就能放的。
紫菀見狀,便知她是放不下手中的權利,不禁冷笑一聲,道:“我勸你也知足些,俗語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你既不想放下管家之權,又奢望能調理好身子,天下哪有這般好的事?
虧你是個明白人,難道不知道二者孰輕孰重?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你先調理好身子,日後什麽事情辦不得?”
鳳姐聞言,沉默半晌,方道:“這管家之事是老太太和太太交於我的,太太又上了年紀,我若推了這擔子,這滿府裏的大大小小的事又交給誰去料理?”
紫菀見她隻是一味找借口,不禁越發失望,歎了口氣道:“你也別說這話,難道滿府裏就隻你能幹不成?即便太太沒精力,還有大嫂子、三姑娘她們呢,哪個管不得?隻是你自己舍不得放手罷了!
你如今累死累活,死命攥著這些東西不放,將來身子垮了,又有什麽用?況你終究是大老爺那邊的,早晚要迴去,將來寶玉娶了親,你又當如何呢?你細想想罷。”
鳳姐聞言,身子一震,不知想到了什麽,臉色頗為難看。
紫菀見狀也沒再說什麽,她雖喜鳳姐爽利的性子,又佩服她殺伐決斷的本事,但鳳姐有些方麵又太過狠毒了些,雖出身富貴,卻秉性貪婪,為了錢財什麽都幹得出來,毫無道德底線,又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她如今言盡於此,鳳姐若是不聽她也不會再管。
鳳姐呆呆坐著發愣,過了半晌方迴過神來,看了紫菀一眼,歎道:“好妹妹,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才說了這番掏心窩子的話,你放心,我會好好想想的。”
兩人正說著話,忽聽見外麵傳來寶玉的聲音:“林妹妹,聽說鳳姐姐到你這兒來了,可還在麽?老太太正找她呢。”
鳳姐在裏麵聽見,忙應了一聲,便攜了紫菀的手出去了。
出了裏間,隻見寶釵寶玉都在,正與黛玉說話,見她兩個一道出來,也沒有多想,隻笑道:“我說怎的沒看到鳳姐姐呢,原來和趙姐姐躲到裏間說體己話去了。”
鳳姐聞言笑道:“我們方才鬧著頑,把發髻弄散了,這才借林妹妹的妝奩梳洗了一番。”
寶玉也並沒懷疑,便轉了身同黛玉說話,寶釵卻眼尖,發現鳳姐眼圈微紅,似是哭過的模樣,心中頗有些疑惑。
不過她素來安分守拙,不幹己事不開口,當下隻是搖著團扇微笑不語,並未說什麽。
鳳姐便問寶玉:“老太太找我做什麽?”
寶玉笑道:“方才東府珍大嫂子和蓉哥兒媳婦來了,說後兒是珍大哥哥的生日,東府裏已預備好了戲酒,請咱們後日去熱鬧熱鬧,老太太便叫姐姐過去一起商議此事。”
鳳姐聞言,忙帶了丫頭去了。
鳳姐一去,紫菀也丟開了這事,隻與黛玉寶釵等人一道說笑。她並未想到今日之言竟改變了鳳姐原本的命運,亦無意中救了一雙有情人,此是後話,暫且不表。
富貴時光容易過,一轉眼又到了秋日,黃花滿地,丹桂飄香。
這日,天朗氣清,楊提督夫人設了螃蟹宴,下了帖子,請各家夫人並千金前來賞桂花吃螃蟹,史氏也在受邀之列。
史氏自然歡喜不已,楊提督位高權重,前去赴宴的夫人誥命也多是身份不凡,這可是結交人脈的好機會,若表現得好,也可以在各家夫人麵前露個臉,留個好印象,有了好名聲,將來也能說門好親。
史氏其實是不想帶紫菀去的,但不管怎麽說,紫菀畢竟是她名義上的女兒,她即便再不喜,明麵上還是要表現的不偏不倚,若此次不帶紫菀,那趙瑛也就不能去了。為了女兒的將來,史氏便是有再大的不滿也隻能忍了。
因此一大早便梳洗打扮了一番,帶著紫菀與趙瑛前去赴宴。
才到了楊提督府二門上,就碰巧遇上了陳夫人和陳玥母女二人,因此兩家便一道走了。
及至到了內院,各家誥命夫人亦帶著自家姑娘來了,皆是十來歲的年紀,個個生的鮮花嫩柳一般
。楊提督夫人見了喜歡的不行,攜著手好生誇讚了一番,方命人帶著她們去了隔壁的小花廳吃果子。
這廂眾位夫人廝見了一番,方坐下說話。
她們坐在一處也沒什麽話好說,左不過是說些衣裳首飾,家務人情並自家兒女等等。
楊提督夫人此次辦這螃蟹宴,一是為結交人脈,二卻是受了自家妹妹之托,為自家那個還未定許人的外甥女相看人家。
因此眾人說了會話,楊夫人便不動聲色把話頭往兒女親事上帶,眾人也不覺奇怪,這種場合本來就時常說這些,況又想到楊提督正有一個待字閨中的女兒,變都以為楊夫人是想給自家女兒相看人家。
楊家極富貴,楊提督身為九門提督,位高權重,幾家姻親亦都是顯赫之家,家中又隻二子一女,聽說楊提督夫妻對這個唯一的女兒十分寵愛,若能攀上他家,那可是有受用不盡的好處。
在場的許多夫人頓時都心動起來,即便自家沒有適齡的兒子,親戚家說不定有,一時便都暗自盤算起來。
楊夫人一麵同眾人說笑,一麵暗自搖頭,如今這些官員女眷們雖多是來自京城數一數二的人家,但家中有適齡公子的卻不多,即便有幾家年齡合適的,不是訂了親便卻都是依靠祖蔭,不思上進之徒。
自家外甥女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模樣人品俱是極出挑的,家境也不差,又有自家這門顯赫的親戚,當初若不是因為意外,也不會耽擱到如今,即便如此,也不是這些人可以配得上的。
正暗自發愁,忽一眼看見端坐在左邊末端微笑的陳夫人,不禁心中一動,想起她家似乎正有一個適齡的兒子。
當下細細迴想了一番她家的情況,陳家雖然幾年前壞了事,但如今已經慢慢起來了,當初抄沒的家產也多數發還了,雖然不比以往,但相較一般人家來說還是頗為殷實的。
陳大人在與陳家大公子都在南邊為官,陳家姑娘她早就聽說過,方才也見了,是個知書達理的,相貌也出挑。
既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想來陳家公子也差不到哪兒去,而且陳家公子似乎才十九歲,如今已是五品的品階在身了,聽說這半年在與韃子數次對戰中屢立奇功,在北疆威名遠播。
前些時日聖上都當著眾大臣的麵親口誇讚了一番,看樣子迴來後必定又要升個幾級,況且入了當今的眼,隻要不出意外,陳家公子來日的前程定差不到哪兒去。
雖然陳家門第差了些,還有陳家公子退過親這點不大好聽,不過他是男子倒沒什麽妨礙。
況且若這門親事能成,自家外甥兒女嫁過去便有了誥命的身份,可是極體麵的,再者陳夫人的為人她也頗為了解,性子寬厚大方。
她方才故意把話說的含糊些,眾人都在打算盤,唯有陳夫人不動如山,可見其品性。想來不會是個苛待兒媳的婆婆,小姑又和氣,如此四角俱全的好人家,想來便是自家那個挑剔的外甥女兒也沒話說。
殊不知陳夫人雖然心急自家兒子的婚事,卻沒想過要娶高門大戶的姑娘,自家與楊家門第相差太大,況她對楊家素日的行事也知道幾分,這般人家教養出來的姑娘,並不是自己兒子的良配,因此根本沒有心動。
楊夫人並不知陳夫人所想,又細想了一遍,覺著並無什麽不妥的,況先前聽說陳夫人在給她兒子張羅人家,自然沒有定親,當即便對陳夫人笑道:“聽說令公子前些時日又立了大功,連聖上都在朝堂上親口嘉獎,像令公子這般年紀輕輕就如此出息的少年公子可真真罕有,夫人真是好福氣。”
陳夫人聞言一怔,不知楊夫人是何意,見眾人都看著自己,隻得答道:“夫人謬讚了,犬子不過是一時僥幸罷了,真正有功的還是那些在戰場奮勇殺敵的將士們。”
楊夫人見她如此謙遜,麵上不見絲毫得意之色,更是暗自點頭不已,越發覺得自己沒看走眼,便笑道:“令公子這般年少有為,不知可曾定親了?若沒有,不如我給你們做媒,準給你們說一門極好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