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到了黛玉院裏,眾人都在,黛玉便笑道:“可是來了,我們都等著你呢。”
湘雲便道:“什麽好字畫,快給我瞧瞧。”
黛玉便讓紫鵑把那兩把古扇拿了過來,湘雲接過古扇,不禁眼前一亮,隻見一副扇麵上繪著寒江獨釣圖,另一副繪的則是江南煙雨圖,皆是大家手筆。
湘雲細細賞玩了半日,品味了一番,方還給了紫鵑,笑道:“果然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尤以這幅寒江獨釣圖為最,立意深,配的詩更是絕妙,真不知前人是如何想來。”
黛玉聞言便笑道:“你也不差什麽,那次在馮姐姐家賞梅時作的那首詩極好,新奇別致,社裏其他人都不及你,假以時日必定不輸大家。”
黛玉去年在紫菀的生日宴上認識了好些閨閣千金,有好幾位誌趣相投的姑娘更時常邀了黛玉去頑,因此如今大家都已經極為熟悉了。
上迴神武將軍之女馮青緗建了個詩社,因慕黛玉湘雲才華,也邀了她二人入社。
湘雲聞言,雙頰一紅,嗔道:“林姐姐慣會打趣人,不過是諸位姐姐們相讓罷了,哪裏就敢這般自傲了,沒得讓人笑話。”
探春聞言,不禁目光一黯,王夫人從不帶她們出門赴宴,她們姊妹隻去了紫菀家兩次,其餘時間都是悶在家裏。
黛玉與湘雲卻時常受邀出去赴宴,與各家姑娘們一道作畫吟詩,極為自在,探春自是羨慕非常。
隻可惜自己出不了門,要是也能去一次就好了,再不然自己建個詩社也可以,探春想到此處,不禁心中一動,便笑道:“可巧今兒春光正好,咱們橫豎無事,不如也來結社作詩罷?”
不等他人說話,湘雲與寶玉便拍著手笑道:“這個主意極好,有趣得很,橫豎大家都會作詩,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建一個詩社,也不必邀外人,咱們這麽些人就已經足夠了。”
黛玉自是無異議,寶釵卻笑道:“你們隻管起社,可別叫上我,我才疏學淺,可是不敢的,況咱們都是女孩兒家,放著正經事不做倒做起詩來,讓人知道了還不笑話死。”
探春聞言便道:“不過是咱們的小玩意兒,橫豎不會傳到外頭去,姐姐大可放心。”
寶玉也笑道:“寶姐姐也太謙了,你都不敢,那我們就更不敢了。”
湘雲也道:“都別你謙我讓的,快快想題目是正經。”
黛玉聞言笑道:“你急什麽,既是作詩,那大家都是詩翁了,自然要把這些姐姐妹妹的稱唿改了,不然豈不俗了。”
寶玉忙笑道:“妹妹說的很是,咱們都想個別號,稱唿起來也雅致。”
探春聞言也極讚同,一時眾人便聚在一處商議起來。
紫菀此時還沒迴過神來,這探春結社之事明明是在幾年後,如今怎的提前了這麽多?難道又是蝴蝶效應?
片刻後,眾人都已想好了的別號,唯獨紫菀站在旁邊呆呆出神,迎春見狀,不禁笑道:“姐姐怎的還在發愣?可想好了沒有?”
紫菀方迴過神來,想了想道:“我也不大會作詩,不過是白起個號湊熱鬧,有了,我最喜陶淵明,就叫南山客罷。”之後寶玉等人也都說了別號,都與原著中無異。
之後又議定了以蘭花為題,不限韻,以一炷香為限。一時眾人都思索起來。
探春與迎春坐在樹蔭下下棋,惜春對著那株蘭花在作畫,寶釵與寶玉在一旁觀看,黛玉與湘雲立在一處牡丹花叢中賞花,不時說笑幾句。
林晟與林佑卻在蹲在地上看螞蟻,其餘丫頭們也坐在花叢旁低聲說笑,襯著明媚的春光,真像一幅畫兒般,紫菀不禁看住了。
黛玉心內早已和成,抬頭便見紫菀倚在欄上看著她們笑,便走了過來,挽了她的手,笑道:“姐姐怎的在這裏發起愣來了,詩題想好了?”
紫菀笑道:“你素來知道我的,於詩詞一道上平平,哪裏作的出什麽詩。”
她的思想早就固定住了,即便再怎麽學,於詩詞一道上也沒什麽靈性,學了這麽些年,也隻能勉強算是中規中矩罷了。
黛玉對此也深知,不禁莞爾一笑。正欲說話,忽想起一事,便道:“上次春雨姐姐來看我和弟弟,送了好些東西,聽說她家與人合夥開的鋪子已經料理妥當了,預備這個月就開張,如今可怎麽樣了?可定了日子沒?”
去年春雨同她丈夫進京一是送貨,二是這兩年見南貨在京城走俏,她丈夫便想著在京城開家南貨店,專門賣江南時新的胭脂香粉、香扇繡品並首飾綢緞等物。
如今已經買好了鋪子,因在京城沒甚根基,是與人合夥開的,如今貨物已差不多預備好了,隻等著擇日開張。
紫菀聞言也笑道:“這些日子忙亂的很,不是你提醒,我都要把這事給忘了,我明兒便打發人去問問,若定了日子,咱們雖不能親自前去恭賀,也該送份禮過去。”
這京城魚龍混雜,什麽人都有,在京城若沒點靠山,這鋪子想平平安安開下去隻怕難得很。
春雨她們家又是外地來的,在京城沒什麽背景,與她家合夥的人據說隻是個五品京官的親戚。
這身份在地方上能鎮住些人,在京城卻完全不夠看了,這京城裏,丟塊磚頭都可能砸出個皇親國戚,一旦遇到什麽事,區區一個五品京官實在派不上什麽用場。
將軍府的權勢雖然比不上那些侯門公府,到底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惹得,紫菀雖然幫不了春雨什麽,但至少可以打發人去給她家撐撐場麵,讓她有個底氣,不至於被那些不長眼的人欺上門去。
黛玉點點頭道:“很是,既如此,我明兒便讓雪雁先備好一份禮,到時麻煩姐姐幫我一道送去。”
春雨在林母身邊時對黛玉也頗為周到,兩人處的不錯,況如今都在京城,自然更加親近。
兩人正說著,忽聽湘雲笑道:“林姐姐,趙姐姐,你們在說什麽呢,我怎麽恍惚聽到開鋪子什麽的,你們誰要開鋪子?”
黛玉聞言一笑,道:“偏你耳朵尖,不是我們要開鋪子,說的是原先我們家出去的一位姐姐,他家如今在京城與人合夥開了間南貨鋪,我與姐姐正商議給她送賀禮呢。”說罷把春雨的事說了。
湘雲聞言,便點頭讚歎道:“這位姐姐倒有骨氣。”
此時寶玉也走了過來,聞言不禁惋惜,道:“這位姐姐怎的不在姑媽家待著,反而要出去呢?若還在姑媽家,雖然不能錦衣玉食,至少也不用這般拋頭露麵,辛苦養家。”
紫菀見寶玉憐香惜玉的毛病又犯了,不禁搖頭一笑,道:“她們家雖不是官宦人家,倒也頗為殷實,如今又開了新鋪,雖然辛苦些,但一家子和和樂樂,極是樂業。”
探春也笑道:“二哥哥你也是,人家願意出去當良民百姓,自然是好事,總比為奴為婢要好。”
寶釵也點頭笑道:“三妹妹說的是,這位姐姐雖說如今苦了些,但隻要好生教導子孫,來日未必不能得個鳳冠霞帔。”
寶玉聞言,瞅了寶釵一眼,便抿了嘴不再說話。
一時,一炷香燒完,眾人便把自己作的詩都寫了出來,黛玉與寶釵才華相當,春蘭秋菊各勝其場,眾人商議了一番,最後裁定二人並列第一,湘雲次之。
眾人品鑒完,見紫菀還未動筆,不禁笑道:“姐姐可得快點寫出來,不然可是要受罰的。”
紫菀搖頭苦笑道:“我於詩詞一道實在不通,雖有了一首,卻不好,大家可別笑話我。”
說罷提筆寫出來,眾人一看,果然中規中矩,並無甚出彩之處,隻比惜春與迎春略強些,連林晟與林佑作的的都比她有靈性,不禁都笑道:“這字極好,可拔得頭籌,這詩卻要居末位了。”
連寶玉也笑道:“趙姐姐這般神仙似的人物,又寫得一筆好字,怎的在詩詞上卻這般中規中矩,真是可惜了!”
寶釵聞言笑道:“這也沒什麽,橫豎詩詞隻是小道,又不是什麽正經事,俗語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紡績針黹才是你我的本等。”
寶玉聞言便不大喜歡,皺了皺眉,隻是看了寶釵一眼,到底沒說什麽。
黛玉卻忍不住,冷笑道:“姐姐這話也太好笑了些,既如此,那姐姐也不該讀書,怎的姐姐就博聞強記,無書不知,迴頭卻又說不應該讀書,這不是自打嘴巴麽?”
眾人聞言,都默不作聲。
寶釵聽了這話也不生氣,隻搖了搖頭笑道:“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就招了你這一車子話,真真是讓我無言以對了。”
紫菀見狀,不禁暗歎一聲,果然好氣度。
因還要處理府中事務,紫菀在賈府也沒有久住,次日便迴來了。
之後每日仍是如往常一般,料理完事務便自個兒看書練字,或偶爾出去會友赴宴,倒也無甚可記之處。
這日,紫菀正在茜紗窗下練字,忽見綠雲帶人抬著幾盆花過來,不禁疑惑道:“你這是從哪弄來的?”
綠雲命人把花盆擺在廊下,方笑道:“是王媽媽送來的,說是她家有個親戚是專門侍弄花草的,特地挑了幾盆上好的孝敬姑娘。”
紫菀放下筆墨,來至廊下,細看了兩眼,隻見是兩盆蘭花,兩盆海棠,品相都極好,頗為難得。
紫菀輕輕撫了撫手下的花瓣,不禁微微一笑,這王和家的倒越來越會奉承了。
這大半年下來,紫菀把將軍府料理的妥妥當當,在府裏的地位比之當初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上下人等都對她既敬且畏,再無人敢輕視怠慢於她,王和家的更是小心翼翼,時不時尋些新鮮玩意送來。
紫菀細細觀賞了一會,想起陳玥素來喜歡海棠,便對綠雲道:“你打發人把這兩盆白海棠給陳姑娘送去,還有方才大廚房送來的那幾樣點心,你揀那甜而不膩,又好克化的裝兩樣,也一並送過去。”
綠雲領命,命人取了兩個五彩掐死的小食盒過來,揀了兩色細點,給紫菀過了目,方道:“我這就吩咐孫媽媽送去,姑娘可還有什麽話要帶給陳姑娘?”
紫菀聞言,細想了想,道:“沒有了,隻說替我向夫人問好便是。”
綠雲答應了一聲,自去料理不提。
紫菀見這兩盆蘭花開的甚好,正欲讓人給她搬到窗台上去,忽見
個小丫頭匆匆跑來,氣喘籲籲道:“姑娘,您快去前頭罷!”
紫菀見狀,疑惑道:“可是出了什麽事?還是有人拌嘴打架了?”
那小丫頭聞言,頭搖得像撥浪鼓,急道:“不是,是太太迴來了!”
湘雲便道:“什麽好字畫,快給我瞧瞧。”
黛玉便讓紫鵑把那兩把古扇拿了過來,湘雲接過古扇,不禁眼前一亮,隻見一副扇麵上繪著寒江獨釣圖,另一副繪的則是江南煙雨圖,皆是大家手筆。
湘雲細細賞玩了半日,品味了一番,方還給了紫鵑,笑道:“果然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尤以這幅寒江獨釣圖為最,立意深,配的詩更是絕妙,真不知前人是如何想來。”
黛玉聞言便笑道:“你也不差什麽,那次在馮姐姐家賞梅時作的那首詩極好,新奇別致,社裏其他人都不及你,假以時日必定不輸大家。”
黛玉去年在紫菀的生日宴上認識了好些閨閣千金,有好幾位誌趣相投的姑娘更時常邀了黛玉去頑,因此如今大家都已經極為熟悉了。
上迴神武將軍之女馮青緗建了個詩社,因慕黛玉湘雲才華,也邀了她二人入社。
湘雲聞言,雙頰一紅,嗔道:“林姐姐慣會打趣人,不過是諸位姐姐們相讓罷了,哪裏就敢這般自傲了,沒得讓人笑話。”
探春聞言,不禁目光一黯,王夫人從不帶她們出門赴宴,她們姊妹隻去了紫菀家兩次,其餘時間都是悶在家裏。
黛玉與湘雲卻時常受邀出去赴宴,與各家姑娘們一道作畫吟詩,極為自在,探春自是羨慕非常。
隻可惜自己出不了門,要是也能去一次就好了,再不然自己建個詩社也可以,探春想到此處,不禁心中一動,便笑道:“可巧今兒春光正好,咱們橫豎無事,不如也來結社作詩罷?”
不等他人說話,湘雲與寶玉便拍著手笑道:“這個主意極好,有趣得很,橫豎大家都會作詩,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建一個詩社,也不必邀外人,咱們這麽些人就已經足夠了。”
黛玉自是無異議,寶釵卻笑道:“你們隻管起社,可別叫上我,我才疏學淺,可是不敢的,況咱們都是女孩兒家,放著正經事不做倒做起詩來,讓人知道了還不笑話死。”
探春聞言便道:“不過是咱們的小玩意兒,橫豎不會傳到外頭去,姐姐大可放心。”
寶玉也笑道:“寶姐姐也太謙了,你都不敢,那我們就更不敢了。”
湘雲也道:“都別你謙我讓的,快快想題目是正經。”
黛玉聞言笑道:“你急什麽,既是作詩,那大家都是詩翁了,自然要把這些姐姐妹妹的稱唿改了,不然豈不俗了。”
寶玉忙笑道:“妹妹說的很是,咱們都想個別號,稱唿起來也雅致。”
探春聞言也極讚同,一時眾人便聚在一處商議起來。
紫菀此時還沒迴過神來,這探春結社之事明明是在幾年後,如今怎的提前了這麽多?難道又是蝴蝶效應?
片刻後,眾人都已想好了的別號,唯獨紫菀站在旁邊呆呆出神,迎春見狀,不禁笑道:“姐姐怎的還在發愣?可想好了沒有?”
紫菀方迴過神來,想了想道:“我也不大會作詩,不過是白起個號湊熱鬧,有了,我最喜陶淵明,就叫南山客罷。”之後寶玉等人也都說了別號,都與原著中無異。
之後又議定了以蘭花為題,不限韻,以一炷香為限。一時眾人都思索起來。
探春與迎春坐在樹蔭下下棋,惜春對著那株蘭花在作畫,寶釵與寶玉在一旁觀看,黛玉與湘雲立在一處牡丹花叢中賞花,不時說笑幾句。
林晟與林佑卻在蹲在地上看螞蟻,其餘丫頭們也坐在花叢旁低聲說笑,襯著明媚的春光,真像一幅畫兒般,紫菀不禁看住了。
黛玉心內早已和成,抬頭便見紫菀倚在欄上看著她們笑,便走了過來,挽了她的手,笑道:“姐姐怎的在這裏發起愣來了,詩題想好了?”
紫菀笑道:“你素來知道我的,於詩詞一道上平平,哪裏作的出什麽詩。”
她的思想早就固定住了,即便再怎麽學,於詩詞一道上也沒什麽靈性,學了這麽些年,也隻能勉強算是中規中矩罷了。
黛玉對此也深知,不禁莞爾一笑。正欲說話,忽想起一事,便道:“上次春雨姐姐來看我和弟弟,送了好些東西,聽說她家與人合夥開的鋪子已經料理妥當了,預備這個月就開張,如今可怎麽樣了?可定了日子沒?”
去年春雨同她丈夫進京一是送貨,二是這兩年見南貨在京城走俏,她丈夫便想著在京城開家南貨店,專門賣江南時新的胭脂香粉、香扇繡品並首飾綢緞等物。
如今已經買好了鋪子,因在京城沒甚根基,是與人合夥開的,如今貨物已差不多預備好了,隻等著擇日開張。
紫菀聞言也笑道:“這些日子忙亂的很,不是你提醒,我都要把這事給忘了,我明兒便打發人去問問,若定了日子,咱們雖不能親自前去恭賀,也該送份禮過去。”
這京城魚龍混雜,什麽人都有,在京城若沒點靠山,這鋪子想平平安安開下去隻怕難得很。
春雨她們家又是外地來的,在京城沒什麽背景,與她家合夥的人據說隻是個五品京官的親戚。
這身份在地方上能鎮住些人,在京城卻完全不夠看了,這京城裏,丟塊磚頭都可能砸出個皇親國戚,一旦遇到什麽事,區區一個五品京官實在派不上什麽用場。
將軍府的權勢雖然比不上那些侯門公府,到底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惹得,紫菀雖然幫不了春雨什麽,但至少可以打發人去給她家撐撐場麵,讓她有個底氣,不至於被那些不長眼的人欺上門去。
黛玉點點頭道:“很是,既如此,我明兒便讓雪雁先備好一份禮,到時麻煩姐姐幫我一道送去。”
春雨在林母身邊時對黛玉也頗為周到,兩人處的不錯,況如今都在京城,自然更加親近。
兩人正說著,忽聽湘雲笑道:“林姐姐,趙姐姐,你們在說什麽呢,我怎麽恍惚聽到開鋪子什麽的,你們誰要開鋪子?”
黛玉聞言一笑,道:“偏你耳朵尖,不是我們要開鋪子,說的是原先我們家出去的一位姐姐,他家如今在京城與人合夥開了間南貨鋪,我與姐姐正商議給她送賀禮呢。”說罷把春雨的事說了。
湘雲聞言,便點頭讚歎道:“這位姐姐倒有骨氣。”
此時寶玉也走了過來,聞言不禁惋惜,道:“這位姐姐怎的不在姑媽家待著,反而要出去呢?若還在姑媽家,雖然不能錦衣玉食,至少也不用這般拋頭露麵,辛苦養家。”
紫菀見寶玉憐香惜玉的毛病又犯了,不禁搖頭一笑,道:“她們家雖不是官宦人家,倒也頗為殷實,如今又開了新鋪,雖然辛苦些,但一家子和和樂樂,極是樂業。”
探春也笑道:“二哥哥你也是,人家願意出去當良民百姓,自然是好事,總比為奴為婢要好。”
寶釵也點頭笑道:“三妹妹說的是,這位姐姐雖說如今苦了些,但隻要好生教導子孫,來日未必不能得個鳳冠霞帔。”
寶玉聞言,瞅了寶釵一眼,便抿了嘴不再說話。
一時,一炷香燒完,眾人便把自己作的詩都寫了出來,黛玉與寶釵才華相當,春蘭秋菊各勝其場,眾人商議了一番,最後裁定二人並列第一,湘雲次之。
眾人品鑒完,見紫菀還未動筆,不禁笑道:“姐姐可得快點寫出來,不然可是要受罰的。”
紫菀搖頭苦笑道:“我於詩詞一道實在不通,雖有了一首,卻不好,大家可別笑話我。”
說罷提筆寫出來,眾人一看,果然中規中矩,並無甚出彩之處,隻比惜春與迎春略強些,連林晟與林佑作的的都比她有靈性,不禁都笑道:“這字極好,可拔得頭籌,這詩卻要居末位了。”
連寶玉也笑道:“趙姐姐這般神仙似的人物,又寫得一筆好字,怎的在詩詞上卻這般中規中矩,真是可惜了!”
寶釵聞言笑道:“這也沒什麽,橫豎詩詞隻是小道,又不是什麽正經事,俗語說女子無才便是德,紡績針黹才是你我的本等。”
寶玉聞言便不大喜歡,皺了皺眉,隻是看了寶釵一眼,到底沒說什麽。
黛玉卻忍不住,冷笑道:“姐姐這話也太好笑了些,既如此,那姐姐也不該讀書,怎的姐姐就博聞強記,無書不知,迴頭卻又說不應該讀書,這不是自打嘴巴麽?”
眾人聞言,都默不作聲。
寶釵聽了這話也不生氣,隻搖了搖頭笑道:“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就招了你這一車子話,真真是讓我無言以對了。”
紫菀見狀,不禁暗歎一聲,果然好氣度。
因還要處理府中事務,紫菀在賈府也沒有久住,次日便迴來了。
之後每日仍是如往常一般,料理完事務便自個兒看書練字,或偶爾出去會友赴宴,倒也無甚可記之處。
這日,紫菀正在茜紗窗下練字,忽見綠雲帶人抬著幾盆花過來,不禁疑惑道:“你這是從哪弄來的?”
綠雲命人把花盆擺在廊下,方笑道:“是王媽媽送來的,說是她家有個親戚是專門侍弄花草的,特地挑了幾盆上好的孝敬姑娘。”
紫菀放下筆墨,來至廊下,細看了兩眼,隻見是兩盆蘭花,兩盆海棠,品相都極好,頗為難得。
紫菀輕輕撫了撫手下的花瓣,不禁微微一笑,這王和家的倒越來越會奉承了。
這大半年下來,紫菀把將軍府料理的妥妥當當,在府裏的地位比之當初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上下人等都對她既敬且畏,再無人敢輕視怠慢於她,王和家的更是小心翼翼,時不時尋些新鮮玩意送來。
紫菀細細觀賞了一會,想起陳玥素來喜歡海棠,便對綠雲道:“你打發人把這兩盆白海棠給陳姑娘送去,還有方才大廚房送來的那幾樣點心,你揀那甜而不膩,又好克化的裝兩樣,也一並送過去。”
綠雲領命,命人取了兩個五彩掐死的小食盒過來,揀了兩色細點,給紫菀過了目,方道:“我這就吩咐孫媽媽送去,姑娘可還有什麽話要帶給陳姑娘?”
紫菀聞言,細想了想,道:“沒有了,隻說替我向夫人問好便是。”
綠雲答應了一聲,自去料理不提。
紫菀見這兩盆蘭花開的甚好,正欲讓人給她搬到窗台上去,忽見
個小丫頭匆匆跑來,氣喘籲籲道:“姑娘,您快去前頭罷!”
紫菀見狀,疑惑道:“可是出了什麽事?還是有人拌嘴打架了?”
那小丫頭聞言,頭搖得像撥浪鼓,急道:“不是,是太太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