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裏加急報呈上龍案,皇帝震怒,朝野震驚。
誰能想的到,在草原使節來南和談的時候,西北卻有韃子犯邊侵擾,力度不重,範圍卻廣。並州、涼州、幽州,南朝十二州中,涵蓋了三州、數郡、數不清的縣鎮,一夜之間被韃子破開了城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無異於將南朝玩弄於股掌之上,宮門次第開,滿朝文武接到急召,趁夜疾趕入宮,今年頭一次的,崇德殿上,亥時升殿。皇帝居於上方,麵如狂風驟雨,兩個字從牙縫裏擠出來,暴喝如雷。
“混賬!”
“陛下息怒。”下方百官恭立,低垂的麵上卻是顏色各異,不信者有之,狐疑者有之,憤憤者亦有之。
“父皇,兒臣以為,唿延跋和烏蘭既在洛陽,卻敢做出此等陽奉陰違之事,必不可輕饒。”六皇子趙延一步邁出,明著義憤填膺,暗著卻是點出了此事之蹊蹺。
若草原沒有求和的意思,不來便是,既是來了,豈敢這般兩麵三刀?要知道他們可是在南朝的大本營裏頭,隨時就會身首異處,唿延跋又不是傻的,何苦置自己於險地。
“陛下,”有武將收到趙延的眼神,站出來道:“草原十三部中,另有滹毒部不服管教,素來不滿唿延跋登位,莫不是他們在後方掣肘,想借我南朝之手除掉大敵?”
“什麽滹毒部,不也是草原十三部之一,”另有人不憤道:“一個宅子,兩個院子,說到底還是一丘之貉。”
“非也,滹毒部好勇鬥狠,若讓此部奪得草原大權,於我南朝後患無窮。”
“非我同類,其心必異!草原於我南朝,不論誰人掌權,皆是後患無窮。”
殿上朝臣各持己見,吵的不可開交,皇帝重重冷哼一聲,下方立即噤了聲。他沉著臉看向一側,正聽著一個小內監稟報的呂德海立即道:“陛下,向大人迴來了。”
“宣。”
“迴陛下,鐵伐部首領尚留在驛館,已被拿下;烏蘭公主於城郊赴楚大人約,至今未迴;唿延跋不知所蹤,微臣已下令全城搜捕,請陛下口諭,是否開城門出城搜拿。”
向洵上得殿來,這一番迴稟,立即如同烈火中澆下的油,噌的一下,激起滿堂嘩然和皇帝的怒火衝天,“好,好,好,看誰還敢說他毫不知情!”
殿上無人膽敢再言。
一片死寂中,不時有消息一道道傳迴。
“稟陛下,三殿下和楚大人同被迷暈在靈昆苑,一應下人盡數昏厥,烏蘭公主不知所蹤……”
“稟陛下,苑內無打鬥痕跡,馬廄中少了十七匹快馬,馬夫斷箭穿心,已然斃命……”
“稟陛下,向大人查到馬蹄的方向,已帶足人馬,快馬加鞭,連夜追趕……”
“稟陛下,……”
一條又一條的消息,無不指向了草原使節的竄逃,對方不止知情,且一早為自己準備好了退路,借著楚問將邀約的地點定在城外,借著城門關閉的這一段時間,迅速撤離,遠離洛陽——而後化整為零,喬裝打扮,茫茫人海,還有誰能尋到他們蹤跡?
當然這裏頭疑點不少,至少對方挑起戰端的動機就引人費解,可現如今,已是無人再多加考慮了。
大批的人馬向著洛陽城外追趕搜拿著,與他們完全相反的,是自昏迷中醒來的三殿下和楚大人,正沐著夜色,乘著馬車,慢悠悠朝皇城駛來。
“怎麽收場?”
“用不著我收場,靈昆苑裏一切的痕跡都抹了幹淨,唿延跋就是想指我,也無人會信。”
這倒是真的,一切的證據都指向了唿延跋,他便是大喊大叫著說趙闕陷害他,又有幾人會信?他若不傻,便不會抖出今天的事來,而是給自己編個理由方是正經。
文初暗道這廝陰險,靠在晃晃悠悠的車壁上,斜眼看他,“犯邊的韃子,是那一萬五千人喬裝的吧。”
趙闕嗯一聲,把玩著阿瘸的小爪子,看著這小奶狗被嚇的一動不敢動,哆哆嗦嗦的模樣挺逗趣兒,“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漫不經心的一句話,算是默認了。
“那麽燒殺搶掠……”
“你覺得我會下這樣的命令?”趙闕抬起頭來,文初撇撇嘴,“難說。”
她一臉的不相信,不由讓趙闕氣笑了,沒好氣兒地道:“不過是打個幌子,雷聲大雨點小,邊關天高皇帝遠,沒人去查,地方官上報的慘重,得到的撥款也多。”
和她相處多了,趙闕也算摸到點兒竅門——說話必要說到清清楚楚,有些誤會一旦生成,就是一夜迴到解放前的下場。難得今兒個她妥協了一迴,他心裏歡喜著,尤不願被語焉不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文初也和他一樣,知道他說的應是真的,可一萬五千人,斷不會形成急報上那般大的規模。這裏頭,一定還有其他人的參與,然而她卻不想問了,難得的有一次不針鋒相對,何苦打破這短暫的和諧呢。
一時馬車裏無人說話,文初拉開簾子,看著外頭夜色靜好,揀了案上的點心來吃。吃她還不好好吃,非要把花生米拋到半空張口接住,也不知這項絕技練了多久,一接一個準,準頭十分了得。
外頭護送兩人的衙役看的傻眼,許是沒想到堂堂楚大人,也有這麽兒戲的時候。趙闕倒是覺得有趣,知道不經意間,她努力壓著的那個性格便會跳出來,春天摸魚,夏天偷懶,秋天進山打獵,冬天也閑不住,裹的嚴嚴實實滿洛陽竄竄。
他有些後悔當初沒認識那個活潑又爛漫的文初,瞧著她不時露出的紈絝習性,便不自覺地心頭發軟,雙眼含笑。
就這麽看著她把一碟子花生米吃完,迴過神來,連自己都苦笑了一下,真是瘋了。他搖搖頭,伸手入懷,摸出把匕首擱在了案上。
文初眨眨眼,“給我的?”
趙闕便下巴一抬,示意她看,“可喜歡。”
恍然間想起來,當日在籬笆院兒裏,這人就說過府裏有一把空置的短刃,想來就是這一把了。匕首瞧著很是樸素,黑褐色的鞘,顏色發烏,無甚特別之處。
她拿起來把玩著,手中的分量不重,對內力沒剩下多少的她來說,正正好的趁手。
嚓!
白刃出鞘,寒氣逼人。
輕輕在案上一揮,隔著尚有半寸距離,隻聽哢嚓一聲,案幾應聲而裂。
阿瘸嗷嗚一聲跳起來,文初相信若它有毛,這會兒必定已炸開了。她撈起這嚇的撲騰的小奶狗,彈著鋒刃吹了聲口哨,趙闕既已拿了出來,她也不矯情,“好東西,謝了。”
“當是補你的及笄禮了。”
“別人送及笄禮,送琴,送墨,總歸是些風雅的事物。殿下倒是好,拿把匕首打發我。”文初揶揄著收了起來,趙闕不由嗤笑道:“送琴你得會彈,送墨……你的字可拿的出手?”
這人毒舌不是一天兩天,文初咬咬牙,當沒聽見,隨口問道:“你的生辰是哪天,倒是從沒聽說過。”
“已過了,”趙闕默然少許,淡淡道:“七月半。”
七月半,中元節,百姓裏亦稱之為鬼節——傳說這日地府大開,鬼魂遊街,民間大行祭祀活動,而朝堂上,亦是祭祖的日子——而他的生辰在這一天,想必二十多年來,從未過過吧。
她一時怔怔,半晌沒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噗嗤笑道:“我還道自己命硬,你這生辰,難怪你父皇不待見。”
趙闕已習慣了這句話後的憐憫和安慰,然眼前的女子從不按常理出牌,一句玩笑話輕飄飄地帶過去。斜眼睨來的模樣,像是一朵盛開的小花,靜靜綻在這夜色裏,也無聲無息地,填滿了他空洞洞的心口。
有的傷如大浪滔天,風平浪靜之後,天地依舊;有的傷是滄海桑田,不論過去多久,天地翻覆——從前趙闕一直以為自己是後者,而這一刻,他忽然覺得,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
趙闕也笑起來,“嗯,天上一對,地上一雙。”
文初接著間歇性失聰,咦了聲道:“那不正是我府裏喬遷的那日?”
“就是那日,”他向著車壁一靠,顯得有些輕佻,慢悠悠道:“我的生辰禮,已自己取過了。”
腦中頓時掠過了那晚的唇齒相依,連唿吸都糾纏在一起的親密……
她咳嗽一聲,別過臉去,這小小的車廂裏一時平添了幾分曖昧。青色帳幔,漆繪方幾,羊皮席榻,鏤花香爐,有青煙嫋嫋逸散開淡淡的檀香氣,滿滿都是趙闕的氣息。
前頭她還不覺如何,忽然間便有些不自在了起來,聽著趙闕忽而道:“那晚我許了生辰願,”他低笑著,以從未有過的低柔嗓音道:“願我與阿初,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我與阿初……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像是一把小小的尖刀,抽冷子給了文初一下。
猝不及防間,心頭一蕩,扭過頭去,正正陷入了趙闕凝視的眼……
月光流瀉入這小小的一方空間裏,耳邊隻有馬蹄噠噠噠奏出有韻律的節奏,文初陷在趙闕的眸中,這一次,卻是無法告訴自己,是酒味太濃了。
咣——
陡然一聲鍾響。
夜色如被這鍾聲驚破,有飛鳥喳喳亂叫著撲向天際,四目同時一凜,猛地朝洛陽城中看去。
那鍾聲從宮城中傳來,一共響了三聲,帝王崩殂,鍾鳴九響,三聲是太後或皇後的規格,南朝太後早薨,皇後身體康健,那麽就隻剩下了……
大司徒!
誰能想的到,在草原使節來南和談的時候,西北卻有韃子犯邊侵擾,力度不重,範圍卻廣。並州、涼州、幽州,南朝十二州中,涵蓋了三州、數郡、數不清的縣鎮,一夜之間被韃子破開了城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無異於將南朝玩弄於股掌之上,宮門次第開,滿朝文武接到急召,趁夜疾趕入宮,今年頭一次的,崇德殿上,亥時升殿。皇帝居於上方,麵如狂風驟雨,兩個字從牙縫裏擠出來,暴喝如雷。
“混賬!”
“陛下息怒。”下方百官恭立,低垂的麵上卻是顏色各異,不信者有之,狐疑者有之,憤憤者亦有之。
“父皇,兒臣以為,唿延跋和烏蘭既在洛陽,卻敢做出此等陽奉陰違之事,必不可輕饒。”六皇子趙延一步邁出,明著義憤填膺,暗著卻是點出了此事之蹊蹺。
若草原沒有求和的意思,不來便是,既是來了,豈敢這般兩麵三刀?要知道他們可是在南朝的大本營裏頭,隨時就會身首異處,唿延跋又不是傻的,何苦置自己於險地。
“陛下,”有武將收到趙延的眼神,站出來道:“草原十三部中,另有滹毒部不服管教,素來不滿唿延跋登位,莫不是他們在後方掣肘,想借我南朝之手除掉大敵?”
“什麽滹毒部,不也是草原十三部之一,”另有人不憤道:“一個宅子,兩個院子,說到底還是一丘之貉。”
“非也,滹毒部好勇鬥狠,若讓此部奪得草原大權,於我南朝後患無窮。”
“非我同類,其心必異!草原於我南朝,不論誰人掌權,皆是後患無窮。”
殿上朝臣各持己見,吵的不可開交,皇帝重重冷哼一聲,下方立即噤了聲。他沉著臉看向一側,正聽著一個小內監稟報的呂德海立即道:“陛下,向大人迴來了。”
“宣。”
“迴陛下,鐵伐部首領尚留在驛館,已被拿下;烏蘭公主於城郊赴楚大人約,至今未迴;唿延跋不知所蹤,微臣已下令全城搜捕,請陛下口諭,是否開城門出城搜拿。”
向洵上得殿來,這一番迴稟,立即如同烈火中澆下的油,噌的一下,激起滿堂嘩然和皇帝的怒火衝天,“好,好,好,看誰還敢說他毫不知情!”
殿上無人膽敢再言。
一片死寂中,不時有消息一道道傳迴。
“稟陛下,三殿下和楚大人同被迷暈在靈昆苑,一應下人盡數昏厥,烏蘭公主不知所蹤……”
“稟陛下,苑內無打鬥痕跡,馬廄中少了十七匹快馬,馬夫斷箭穿心,已然斃命……”
“稟陛下,向大人查到馬蹄的方向,已帶足人馬,快馬加鞭,連夜追趕……”
“稟陛下,……”
一條又一條的消息,無不指向了草原使節的竄逃,對方不止知情,且一早為自己準備好了退路,借著楚問將邀約的地點定在城外,借著城門關閉的這一段時間,迅速撤離,遠離洛陽——而後化整為零,喬裝打扮,茫茫人海,還有誰能尋到他們蹤跡?
當然這裏頭疑點不少,至少對方挑起戰端的動機就引人費解,可現如今,已是無人再多加考慮了。
大批的人馬向著洛陽城外追趕搜拿著,與他們完全相反的,是自昏迷中醒來的三殿下和楚大人,正沐著夜色,乘著馬車,慢悠悠朝皇城駛來。
“怎麽收場?”
“用不著我收場,靈昆苑裏一切的痕跡都抹了幹淨,唿延跋就是想指我,也無人會信。”
這倒是真的,一切的證據都指向了唿延跋,他便是大喊大叫著說趙闕陷害他,又有幾人會信?他若不傻,便不會抖出今天的事來,而是給自己編個理由方是正經。
文初暗道這廝陰險,靠在晃晃悠悠的車壁上,斜眼看他,“犯邊的韃子,是那一萬五千人喬裝的吧。”
趙闕嗯一聲,把玩著阿瘸的小爪子,看著這小奶狗被嚇的一動不敢動,哆哆嗦嗦的模樣挺逗趣兒,“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漫不經心的一句話,算是默認了。
“那麽燒殺搶掠……”
“你覺得我會下這樣的命令?”趙闕抬起頭來,文初撇撇嘴,“難說。”
她一臉的不相信,不由讓趙闕氣笑了,沒好氣兒地道:“不過是打個幌子,雷聲大雨點小,邊關天高皇帝遠,沒人去查,地方官上報的慘重,得到的撥款也多。”
和她相處多了,趙闕也算摸到點兒竅門——說話必要說到清清楚楚,有些誤會一旦生成,就是一夜迴到解放前的下場。難得今兒個她妥協了一迴,他心裏歡喜著,尤不願被語焉不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文初也和他一樣,知道他說的應是真的,可一萬五千人,斷不會形成急報上那般大的規模。這裏頭,一定還有其他人的參與,然而她卻不想問了,難得的有一次不針鋒相對,何苦打破這短暫的和諧呢。
一時馬車裏無人說話,文初拉開簾子,看著外頭夜色靜好,揀了案上的點心來吃。吃她還不好好吃,非要把花生米拋到半空張口接住,也不知這項絕技練了多久,一接一個準,準頭十分了得。
外頭護送兩人的衙役看的傻眼,許是沒想到堂堂楚大人,也有這麽兒戲的時候。趙闕倒是覺得有趣,知道不經意間,她努力壓著的那個性格便會跳出來,春天摸魚,夏天偷懶,秋天進山打獵,冬天也閑不住,裹的嚴嚴實實滿洛陽竄竄。
他有些後悔當初沒認識那個活潑又爛漫的文初,瞧著她不時露出的紈絝習性,便不自覺地心頭發軟,雙眼含笑。
就這麽看著她把一碟子花生米吃完,迴過神來,連自己都苦笑了一下,真是瘋了。他搖搖頭,伸手入懷,摸出把匕首擱在了案上。
文初眨眨眼,“給我的?”
趙闕便下巴一抬,示意她看,“可喜歡。”
恍然間想起來,當日在籬笆院兒裏,這人就說過府裏有一把空置的短刃,想來就是這一把了。匕首瞧著很是樸素,黑褐色的鞘,顏色發烏,無甚特別之處。
她拿起來把玩著,手中的分量不重,對內力沒剩下多少的她來說,正正好的趁手。
嚓!
白刃出鞘,寒氣逼人。
輕輕在案上一揮,隔著尚有半寸距離,隻聽哢嚓一聲,案幾應聲而裂。
阿瘸嗷嗚一聲跳起來,文初相信若它有毛,這會兒必定已炸開了。她撈起這嚇的撲騰的小奶狗,彈著鋒刃吹了聲口哨,趙闕既已拿了出來,她也不矯情,“好東西,謝了。”
“當是補你的及笄禮了。”
“別人送及笄禮,送琴,送墨,總歸是些風雅的事物。殿下倒是好,拿把匕首打發我。”文初揶揄著收了起來,趙闕不由嗤笑道:“送琴你得會彈,送墨……你的字可拿的出手?”
這人毒舌不是一天兩天,文初咬咬牙,當沒聽見,隨口問道:“你的生辰是哪天,倒是從沒聽說過。”
“已過了,”趙闕默然少許,淡淡道:“七月半。”
七月半,中元節,百姓裏亦稱之為鬼節——傳說這日地府大開,鬼魂遊街,民間大行祭祀活動,而朝堂上,亦是祭祖的日子——而他的生辰在這一天,想必二十多年來,從未過過吧。
她一時怔怔,半晌沒說話,過了好一會兒才噗嗤笑道:“我還道自己命硬,你這生辰,難怪你父皇不待見。”
趙闕已習慣了這句話後的憐憫和安慰,然眼前的女子從不按常理出牌,一句玩笑話輕飄飄地帶過去。斜眼睨來的模樣,像是一朵盛開的小花,靜靜綻在這夜色裏,也無聲無息地,填滿了他空洞洞的心口。
有的傷如大浪滔天,風平浪靜之後,天地依舊;有的傷是滄海桑田,不論過去多久,天地翻覆——從前趙闕一直以為自己是後者,而這一刻,他忽然覺得,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
趙闕也笑起來,“嗯,天上一對,地上一雙。”
文初接著間歇性失聰,咦了聲道:“那不正是我府裏喬遷的那日?”
“就是那日,”他向著車壁一靠,顯得有些輕佻,慢悠悠道:“我的生辰禮,已自己取過了。”
腦中頓時掠過了那晚的唇齒相依,連唿吸都糾纏在一起的親密……
她咳嗽一聲,別過臉去,這小小的車廂裏一時平添了幾分曖昧。青色帳幔,漆繪方幾,羊皮席榻,鏤花香爐,有青煙嫋嫋逸散開淡淡的檀香氣,滿滿都是趙闕的氣息。
前頭她還不覺如何,忽然間便有些不自在了起來,聽著趙闕忽而道:“那晚我許了生辰願,”他低笑著,以從未有過的低柔嗓音道:“願我與阿初,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我與阿初……
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像是一把小小的尖刀,抽冷子給了文初一下。
猝不及防間,心頭一蕩,扭過頭去,正正陷入了趙闕凝視的眼……
月光流瀉入這小小的一方空間裏,耳邊隻有馬蹄噠噠噠奏出有韻律的節奏,文初陷在趙闕的眸中,這一次,卻是無法告訴自己,是酒味太濃了。
咣——
陡然一聲鍾響。
夜色如被這鍾聲驚破,有飛鳥喳喳亂叫著撲向天際,四目同時一凜,猛地朝洛陽城中看去。
那鍾聲從宮城中傳來,一共響了三聲,帝王崩殂,鍾鳴九響,三聲是太後或皇後的規格,南朝太後早薨,皇後身體康健,那麽就隻剩下了……
大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