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已近正午,楊廣正在大業殿內與楊昭宇文化及商量如何削弱世家影響的事情,“剛才卿家所言殺雞儆猴。難道卿家已經有了辦法。”
宇文化及露出陰狠的眼神,嘴角冷笑,低聲道:“隴西貴族李家,河東世家裴家,在朝中影響地位都很高,殺他們來警告其餘世家貴族效果正好。”
楊廣低頭沉思,一副猶豫的樣子,嘴裏喃喃道:“李家,裴家。。。”內心正在計較利益得失,殺李家與裴家,勢必導致朝中根基不穩,但是削弱的效果也十分明顯,一時難以做決定。
宇文化及似是知道楊廣有所顧慮,繼續慫恿道:“可以先裴再李。”
楊廣意有所動,似是要采納宇文化及的意見,但還是轉頭問了下楊昭:“太子覺得如何?”
楊昭內心大恨:宇文化及此計狠毒。楊廣一旦采納,既斬斷了那些想要投靠於我的世家大族的念想,又除去了宇文老賊的政敵,也符合楊廣的利益。先裴後李,難道這就是宇文老賊的毒計?想到此處,便不再多想,應聲答道:“父皇,兒臣認為不妥。”楊廣見楊昭不同意有點慍怒,楊昭神色平常,繼續緩聲道:“裴李兩家並無大罪,無緣無故的擅殺裴李兩家,其餘世家則會自危,屆時他們聯合起來,對科舉武舉實施不利,殺了他們,朝中將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狀況。兒臣認為可事先在皇城實施科舉武舉,選拔到有用的人才,再貶斥兩家即可。”
宇文化及應聲附和:“太子所慮周全,臣同意太子殿下的意見。”楊廣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楊昭心感納悶,這宇文老賊事事順我,難道他還留有後手?楊昭可不會認為宇文化及會真心的順從自己,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六月炎熱的氣息彌漫在洛陽城上,熱氣席卷了洛陽的街道。本是為生活而忙碌的人卻被官兵禁足在家中,“快,快挨家挨戶的搜,一家都不許放過。”
一隊又一隊的官兵橫衝直撞的正在搜查每一條街,每一家住戶,每一個店鋪,絲毫不得線索。
司馬德戳在這酷暑的影響下,心情煩悶,大聲喝罵著,半天了還沒任何線索,難道刺客已經離開洛陽城,屆時自己該如何交差?想起今天的早朝,司馬德戳後怕不已。
忽然一支帶著信封的箭矢朝司馬德戳所在位置後方的牆上射去,司馬德戳被這突如其來的一箭嚇得直哆嗦,嘴裏罵道:“看什麽看,還不快去追。”
司馬德戳取出箭矢上的信,打開信封,看到信上隻有四個字:“刺客,裴家。”心下雖然疑惑:這支箭是誰射的呢?嘴角卻喊道:“等等,別追了,去裴家。”
一支箭宛如躲在黑暗中的月光不經意地晃出身影,悄悄地拉開了一場新陰謀的序幕。
裴家眾人正在大廳裏聚餐,裴翠雲看著被表掛在大廳正中央牆上的詩,睹物思人道:“爺爺,您說太子殿下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裴元慶搶先道:“是姐姐的心上人唄,嘿嘿。”
裴翠雲見自己弟弟敢調侃自己,朝裴元慶追去,臉紅道:“別跑。”
裴元慶雖然武猛,在家裏誰都不怕,但就是害怕自己的姐姐,見姐姐追來,笑哈哈的道:“我又不是傻子,站在那邊讓你打。”
“好了好了,你們兩別鬧了,太子殿下是個難得的英主。論手段,氣度還有才識均不遜於秦皇漢武。翠雲要是能被太子殿下看上,是翠雲的福氣。”裴高定撚須大笑道。
裴翠雲見自己爺爺也這麽說,翻眼嗔道:“爺爺,你也欺負我。”頭也不迴的往內屋去了。
裴家眾人樂道:“翠雲害臊了。哈哈哈。”
“開門,開門,開門。。。”陣陣敲門聲打破了裴家和諧的氛圍。
裴高定並不知道裴家正在一步步踏入宇文化及精心設計的陰謀,心中惱火道:“元慶,去看看是誰在敲門?”
裴元慶打開大門氣勢洶洶道:“你們知不知道這是尚書府?是誰讓你們在這裏吆喝。”
司馬德戳見來人是一白袍少年,懶得跟他廢話:“本官接到舉報,尚書府窩藏刺客,給我搜。“大手一揮,官兵便要衝進去進行搜查。
裴元慶將官兵攔在大門口,”我看你們誰敢?“一聲怒吼,雙眼怒爭,竟然嚇得官兵待在原地,不敢稍動。司馬德戳見少年如此囂張:”我是奉旨搜查刺客,你想抗旨嗎?”
裴高定已從大廳走出來,見來人是司馬德戳,哈哈大笑道:“元慶不得無禮,司馬將軍奉旨追查刺客,我們配合便是,隻是內堂女眷眾多,還望司馬將軍不要驚嚇了她們。”
“裴尚書,請放心。我讓他們搜查的時候動靜小點,不會破壞這裏的一草一木。”
話畢,官兵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一路一路的搜查,隻是一會兒,東西兩路搜查的官兵均無所獲,“啟稟大人,沒有刺客。”
司馬德戳心想:自己在城中跟別人無冤無仇,又沒什麽值得利用的地方,誰會看不慣自己呢?戲弄自己呢?
“啟稟大人,沒有發現刺客,但是北屋柴房裏發現了很多沾滿血跡的黑衣服,還有許多名為黑月的令牌,刺客估計跑了。”司馬德戳旋即大喜,任務終於可以交差了,而且居然是惡貫滿盈的黑月,這可立了大功,“尚書大人勾結黑月,意圖行刺太子,證據確鑿,來人將其以及家人拿下,封鎖尚書府。”
裴高定也是愣住了,北屋柴房裏怎麽可能出現這些東西,明顯有人栽贓嫁禍,”光以這些物證就說我刺殺太子,未免太過果斷了。要想審問,抓我便可,請放了我的家人。“
司馬德戳隻是武將不會考慮很多,自己的小命還竄在楊廣手裏,現下交任務最好,冷哼道:”證據在此,休想狡辯,全部帶走。“
裴高定對著裴元慶低音急道:”我們被人陷害了,你與你姐姐趁他們還沒封鎖的時候,從後門走,去東宮找太子殿下。“
宇文化及露出陰狠的眼神,嘴角冷笑,低聲道:“隴西貴族李家,河東世家裴家,在朝中影響地位都很高,殺他們來警告其餘世家貴族效果正好。”
楊廣低頭沉思,一副猶豫的樣子,嘴裏喃喃道:“李家,裴家。。。”內心正在計較利益得失,殺李家與裴家,勢必導致朝中根基不穩,但是削弱的效果也十分明顯,一時難以做決定。
宇文化及似是知道楊廣有所顧慮,繼續慫恿道:“可以先裴再李。”
楊廣意有所動,似是要采納宇文化及的意見,但還是轉頭問了下楊昭:“太子覺得如何?”
楊昭內心大恨:宇文化及此計狠毒。楊廣一旦采納,既斬斷了那些想要投靠於我的世家大族的念想,又除去了宇文老賊的政敵,也符合楊廣的利益。先裴後李,難道這就是宇文老賊的毒計?想到此處,便不再多想,應聲答道:“父皇,兒臣認為不妥。”楊廣見楊昭不同意有點慍怒,楊昭神色平常,繼續緩聲道:“裴李兩家並無大罪,無緣無故的擅殺裴李兩家,其餘世家則會自危,屆時他們聯合起來,對科舉武舉實施不利,殺了他們,朝中將會陷入無人可用的狀況。兒臣認為可事先在皇城實施科舉武舉,選拔到有用的人才,再貶斥兩家即可。”
宇文化及應聲附和:“太子所慮周全,臣同意太子殿下的意見。”楊廣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
楊昭心感納悶,這宇文老賊事事順我,難道他還留有後手?楊昭可不會認為宇文化及會真心的順從自己,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六月炎熱的氣息彌漫在洛陽城上,熱氣席卷了洛陽的街道。本是為生活而忙碌的人卻被官兵禁足在家中,“快,快挨家挨戶的搜,一家都不許放過。”
一隊又一隊的官兵橫衝直撞的正在搜查每一條街,每一家住戶,每一個店鋪,絲毫不得線索。
司馬德戳在這酷暑的影響下,心情煩悶,大聲喝罵著,半天了還沒任何線索,難道刺客已經離開洛陽城,屆時自己該如何交差?想起今天的早朝,司馬德戳後怕不已。
忽然一支帶著信封的箭矢朝司馬德戳所在位置後方的牆上射去,司馬德戳被這突如其來的一箭嚇得直哆嗦,嘴裏罵道:“看什麽看,還不快去追。”
司馬德戳取出箭矢上的信,打開信封,看到信上隻有四個字:“刺客,裴家。”心下雖然疑惑:這支箭是誰射的呢?嘴角卻喊道:“等等,別追了,去裴家。”
一支箭宛如躲在黑暗中的月光不經意地晃出身影,悄悄地拉開了一場新陰謀的序幕。
裴家眾人正在大廳裏聚餐,裴翠雲看著被表掛在大廳正中央牆上的詩,睹物思人道:“爺爺,您說太子殿下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裴元慶搶先道:“是姐姐的心上人唄,嘿嘿。”
裴翠雲見自己弟弟敢調侃自己,朝裴元慶追去,臉紅道:“別跑。”
裴元慶雖然武猛,在家裏誰都不怕,但就是害怕自己的姐姐,見姐姐追來,笑哈哈的道:“我又不是傻子,站在那邊讓你打。”
“好了好了,你們兩別鬧了,太子殿下是個難得的英主。論手段,氣度還有才識均不遜於秦皇漢武。翠雲要是能被太子殿下看上,是翠雲的福氣。”裴高定撚須大笑道。
裴翠雲見自己爺爺也這麽說,翻眼嗔道:“爺爺,你也欺負我。”頭也不迴的往內屋去了。
裴家眾人樂道:“翠雲害臊了。哈哈哈。”
“開門,開門,開門。。。”陣陣敲門聲打破了裴家和諧的氛圍。
裴高定並不知道裴家正在一步步踏入宇文化及精心設計的陰謀,心中惱火道:“元慶,去看看是誰在敲門?”
裴元慶打開大門氣勢洶洶道:“你們知不知道這是尚書府?是誰讓你們在這裏吆喝。”
司馬德戳見來人是一白袍少年,懶得跟他廢話:“本官接到舉報,尚書府窩藏刺客,給我搜。“大手一揮,官兵便要衝進去進行搜查。
裴元慶將官兵攔在大門口,”我看你們誰敢?“一聲怒吼,雙眼怒爭,竟然嚇得官兵待在原地,不敢稍動。司馬德戳見少年如此囂張:”我是奉旨搜查刺客,你想抗旨嗎?”
裴高定已從大廳走出來,見來人是司馬德戳,哈哈大笑道:“元慶不得無禮,司馬將軍奉旨追查刺客,我們配合便是,隻是內堂女眷眾多,還望司馬將軍不要驚嚇了她們。”
“裴尚書,請放心。我讓他們搜查的時候動靜小點,不會破壞這裏的一草一木。”
話畢,官兵分別從東西北三個方向一路一路的搜查,隻是一會兒,東西兩路搜查的官兵均無所獲,“啟稟大人,沒有刺客。”
司馬德戳心想:自己在城中跟別人無冤無仇,又沒什麽值得利用的地方,誰會看不慣自己呢?戲弄自己呢?
“啟稟大人,沒有發現刺客,但是北屋柴房裏發現了很多沾滿血跡的黑衣服,還有許多名為黑月的令牌,刺客估計跑了。”司馬德戳旋即大喜,任務終於可以交差了,而且居然是惡貫滿盈的黑月,這可立了大功,“尚書大人勾結黑月,意圖行刺太子,證據確鑿,來人將其以及家人拿下,封鎖尚書府。”
裴高定也是愣住了,北屋柴房裏怎麽可能出現這些東西,明顯有人栽贓嫁禍,”光以這些物證就說我刺殺太子,未免太過果斷了。要想審問,抓我便可,請放了我的家人。“
司馬德戳隻是武將不會考慮很多,自己的小命還竄在楊廣手裏,現下交任務最好,冷哼道:”證據在此,休想狡辯,全部帶走。“
裴高定對著裴元慶低音急道:”我們被人陷害了,你與你姐姐趁他們還沒封鎖的時候,從後門走,去東宮找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