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於埊就悄悄的在村子裏住下了


    說是悄悄,是因為於埊是隱身留在這裏的,誰都看不到


    自從能夠直接用靈氣畫符


    於埊最不缺的就是這些技能


    村子並不大,也就幾十戶人,年輕人更少,都出去打工了


    剩下的也都是老人和孩子


    反正靠著水庫,村裏每個月都會給他們發錢,算是看守水庫的補貼


    村民也不用幹太多事,隻要看著點有沒有生麵孔過來


    提防著他們不要破壞水源什麽的


    實際上這個工作,也隻是口頭上說說


    村子在水庫的西邊山腳


    廟宮水庫的東邊,就是國道,每天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真要說給水源做點什麽動作,誰都攔不住,更不要說隔水相望的村子了


    村子裏的人,也很少出去


    這個地方去圍場開車要半小時,平時沒要緊的事,大家都懶得動


    每天早上和下午,賣菜的車來迴跑兩趟,車上有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就像個移動的小商店,沒事了還可以去水庫釣魚,起碼是吃喝不愁。


    水庫碼頭那邊,半承包的,可以供人過來釣魚,幾十塊錢一小時,村子裏的老熟人過來,就不收錢了,但是會限製帶走的數量


    避免村民中途倒手賺外快


    於埊昨晚就過來了,和村裏幾個故去的老人聊天,大概知道了這個村子的情況


    以及那個老爺子的更多信息


    老爺子姓李,叫李軍,故去的幾個老人,還是習慣性的叫他小軍,今年是83了。


    說起小軍,就有無數的話頭


    和水庫裏小鯽魚說的情況近似,李軍少年的時候就參軍了,具體都打了哪些仗,村子裏的人都不太清楚,李軍也不願意和大家多說


    唯一知道的,就是前後出去打仗的大哥,死了


    連屍體都沒有,如果不是後來有人作證,差點給記成失蹤


    參加抗戰的軍人,烈士和失蹤,是天差地別的待遇


    烈士,那是眼睜睜看著死的


    給的待遇和補償都還算多


    失蹤就不好定義了


    逃跑算失蹤


    走丟算失蹤


    偷偷在戰爭地隱姓埋名苟且也算失蹤


    被炸彈炸到骨頭都不剩也算失蹤


    失蹤戰士的家屬


    或許會有補助也或許沒有


    日子一晃一晃的過去,老一輩的都走了


    李軍的父母老了,也走了


    然後李軍也老了


    也快要走了


    七十三八十四,對老人來說,一直就是磨滅不掉的兩個坎


    撐過去就撐過去了


    撐不過去,也就到頭了


    於埊對於人靈魂上的氣息,有很強的感應能力


    老爺子的身體狀態很糟糕


    油盡燈枯


    已經在邊緣了


    唯有那一口氣硬撐著


    之後的兩天


    於埊一直隱身在李軍老爺子家裏


    在牆邊找了個亂糟糟的角落坐著


    不斷的給床上躺著的老爺子輸送靈氣


    老爺子從那天晚上釣完魚迴來


    就已經要不行了


    之後就一直靠於埊輸送的靈氣撐著


    於埊也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意義


    隻是覺得


    就這麽看著老爺子死了


    心裏不落忍


    可是如果靠別的法子讓老爺子多活一陣


    似乎也沒什麽意義


    這兩天


    於埊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李軍老爺子在村裏不太合群


    平時幾乎沒有和他說話聊天的人


    當然,主要也是因為李軍老爺子不習慣和他們打交道


    年輕的時候


    還會和他們說說戰場上的事


    但是大家都不關心


    更在意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要麽就是調侃老爺子


    打了那麽多的仗,有沒有討個媳婦,有沒有榜上大官


    俗的很


    慢慢的老爺子也就懶得和大家聊天說話了


    看老爺子這幾天沒有出門


    偶爾路過門口的大爺


    隔著牆和李軍老爺子打個招唿


    沒有得到迴應


    就直接走了


    有一兩個擔心老爺子出事的


    悄悄推門進屋


    看老爺子還在炕上睡覺打唿嚕


    也就出去了沒打擾他


    在農村裏,到這個歲數


    隻要還喘著氣


    就算福氣


    就能多活一天


    連著睡了兩天兩宿


    可能是有於埊的靈氣支持,老爺子在第三天的傍晚,舒了一口長氣,醒了過來


    時間已經臨近6點多,天稍微的有些發暗了。


    老爺子睡了兩天,也就兩天沒吃飯,現在胃口大開,跑了個廁所後,就開始收拾屋子裏的冰箱,倒騰吃的。


    一個人的生活,向來樸素,平時老爺子都是對付一口,熱個米飯,熱個饅頭,就著些涼菜或者鹹菜,就對付過去了


    但是今天,可能是胃口空了兩天,老爺子突然來了興致


    倒騰出來冰箱的一些肉食,有魚有豬肉,好好的來了一鍋燉魚肉,還有快要壞了的菜,悶上米飯,又趁著米飯沒熟,還拌了兩個涼菜,收拾了滿滿一桌子。


    老爺子的手藝當然不會好,但飄出的香味,還是吸引了隔壁屋的王大爺


    王大爺是村裏少有能和李軍老爺子聊上幾句的人,歲數相差不大,但是比李軍老爺子要胖很多,也是一身的胖病


    兩個人平時沒事聊天瞎扯,經常能扯到誰先死的話題


    在農村,活到70多80多,就算是福氣,向來懂得知足


    看李軍老爺子醒了,還開始做飯,王大爺過來看了一眼,舒了一大口氣


    直接闖門進來,看到桌子上的菜,王大爺先是驚訝,剛想要說點打趣的話,隻是話還沒說出口,心裏一緊,眼睛一酸,就哽咽著說不出來了


    李軍老爺子原本是坐在破木桌邊上發呆,等米飯熟好開飯,看到是王大爺過來了,趕緊起來迎過來


    “哎呦,老王頭這鼻子可以啊,真會趕飯點啊,趕緊來,一塊吃點”


    現在的時間是7點多,王大爺當然是吃過飯了,農村飯食早,王大爺兒女一般都是5點多6點就收拾著吃飯,但是看著眼前精神抖擻的李老頭


    王大爺眼睛酸澀酸澀的,硬是說不出拒絕的話


    隻能順著李老頭的手,坐在了桌子旁邊的一把椅子上


    農村的房子很少有單獨的客廳,一般都是在臥室炕邊,放一張桌子幾把椅子,吃完飯一收拾就完事了


    有懶得或者腿腳不利索的老人,桌椅就長期在屋裏擺著,來人坐著方便,自己坐著也省事。


    李軍大爺顯然是沒看到王老頭的表情,把老哥們拉上椅子後,還打趣的說道


    “你這家夥,真會趕點,我剛看完米飯,還差點火候,再燜一會剛好,你等會,我拿筷子去”


    “你這不是….”


    王大爺話還沒說完,就硬生生的憋住了嘴,沒敢繼續說下去


    桌子上可不是沒有筷子,不但沒有,還是擺放整齊的七八雙


    每把筷子邊上,還有一個小的酒杯,已經斟滿了酒


    沒有理會李軍老爺子去找筷子盛飯


    王大爺的眼淚直接掉下來了


    農村人或許沒有文化,或許沒有城裏人那麽詩情畫意,但是感情,往往是最真實的


    不管之前兩個人關係好不好,親不親,但凡是這個時候,都會流露出真實的悲愴


    王大爺今年是84歲,剛過了老話裏的鬼門關,對李軍這種將死之態,感觸頗多


    但是又能怎麽樣呢?人這一輩子,不就是這樣麽


    隻能是默默的,用衣袖抹著眼淚


    剛好李軍老爺子盛好米飯進來,一手一個碗,右手的碗邊還有一把筷子


    看到王大爺在那抹眼淚


    李軍老爺子什麽話都沒有說


    默默的把碗筷放到王大爺麵前,坐迴自己的椅子上,先是伸筷子夾了一塊魚肉,顫顫巍巍的放到嘴裏,抿著嚼了好一會,又端起酒杯,喝了口酒,終於露出了滿足的表情


    “老哥,這一輩子,值了”


    王大爺本來就止不住的眼淚,這一下子流的就更兇了,哽咽著說不出來話


    之後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李軍老爺子是真的餓了,睡了兩天多,一點水沒喝一點飯沒吃,肚子真的空了,說幾句話就要囫圇一樣吃幾口飯菜。


    王大爺歲數也挺大,雖然吃過了飯,但這個年紀,吃的本來就少,所以也會配合著抿一小口酒,吃一口菜


    菜當然不好吃,但是這個時候,也沒人在乎好不好吃了


    用李軍老爺子的話說,這要是戰場上,別說熱菜米飯了,就是吃一口土豆,嚼一口炒麵,那就都是幸福到家了


    當然,吃的過程中,李軍老爺子也給王大爺逐一的介紹,桌子上擺著的酒盅,都是自己以前戰場上的生死戰友


    柱子


    劉班長


    二炮


    小七


    大壯


    班副


    還有自己的大哥


    這麽多年,李軍老爺子一直不敢這麽奢侈,生怕對不起他們,總覺得隻有自己苟活著,是最愧對大家夥的事


    但是今天,就奢侈一迴,反正也就這麽一迴了


    王大爺是村裏,唯一一個願意聽李軍大爺講戰爭故事的


    當然,也不是說就他聽,而是李軍大爺嘴裏來來迴迴,就是那幾場仗,不是這個死了,就是那個死了。


    一開始大家都還新鮮一下,慢慢的就聽膩了


    之後李軍大爺也就懶得和他們說了


    今天晚上,李軍大爺說的也還是那些,隻不過每聊到一個戰友,大爺都會向對應的酒盅敬一杯酒,一會哭一會笑的,或者幹一大口,或者抿一口。


    絮叨絮叨中,聽著的不止王大爺


    還有一直坐在角落的於埊


    還有炕上坐著的李軍大爺的父母


    還有被於埊從很遠地方召喚過來的李誌,也就是李軍大爺的哥哥


    還有桌子上擺著的酒盅對應的戰士們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埊並收藏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