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埊仰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裏拿著這本古書,很薄,隻有十多頁,書寫著密密麻麻的繁體古文字,不知道怎麽保存的,手裏的這本書,至少也有幾百年的曆史了,卻還像新的一樣,紙張柔軟細膩,觸摸起來顯得很光滑,也很有韌性。


    書皮和書頁,是暗黃色的。沒有找到發潮後變色和汙漬,看來這本書,要麽就是保存的人很注意防護,要麽就是本身的材料有問題。


    普通的古書,放到現在,就算保存的再好,也多多少少會有些瑕疵。


    於埊的手指在紙張上錯動,略微感覺出有些光滑,不是普通書頁的那種光滑,而且不是蠟製的手法。


    這時候羅真道人也在旁邊插話


    “這本書的材質不尋常,但是我看不出來,隻能感覺是沒有見過的材料特製的”。


    聽到這,於埊想了想,直接開啟了燃靈之眼,尋常眼光看不出來,那我試試不一樣的!


    開啟了特殊能力,果然就發現了不同尋常之處


    通常我們讀書的紙張,都是用木漿經過多層過濾壓合而成,所以放大後,會看到排列不整齊的各種條條細絲。


    這本書也是一樣有條紋,但是每一條漿絲,包括書寫的文字,都包裹著一層沒有輻射的不明物質,這種物質顆粒極其均勻細膩,表麵光滑反射著四處照射來的光線,將木漿絲和書寫文字的礦物質,完完全全的包裹起來。


    單純的觸摸,確實分辨不出來有什麽不一樣,但是最大的特點,就是於埊觀察了半天,也沒有發現這種物質有絲毫分子逸散的現象。


    有這層東西包裹著,書本的頁麵和文字,自然也不會有逸散的分子顆粒。


    這就很神奇了,足以讓於埊和羅真都驚詫許久,目前所知,世間大部分的事物,不管是生物,植物,還是金屬物體,都會存在分子結構的潰散問題,有的時間久,有的時間短,這是一種自然分解的常理或者規律


    可是現在這本書?有點違背常理了啊?


    最起碼羅真活了幾百年,都還沒有見過分子結構不潰散的東西


    於埊自然不信邪,像眼睛注入更多的靈氣,更專注的看了起來。


    每一頁都仔仔細細的翻看過去,終於在幾處紙頁的邊緣,有了發現,這幾處的條紋是存在缺口的,這就像幹幹淨淨的白紙,突然發現了幾個黑點,就是這樣顯眼。


    雖然隻是零零星星的幾個小缺口,代表了少有的幾個缺失點,但終究是形成了缺口。


    於埊撤掉了靈力的灌輸,讓發澀的眼睛休息一會,同時腦子裏則快速的運轉不停,看來這種材料很罕見,雖然並不是完完全全的堅實,但分子流散的頻率非常非常低,低到無法察覺的地步。


    換任何一個人,都可能無法像於埊這樣,發現缺失的部分。


    按照這幾個痕跡和書籍內容分析出來的時間,這本書至少有400年左右,可能幾十年才會偶爾有一個分子顆粒脫落。這就是不同的地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不管是金屬,石頭,樹木或者元素,都是有分子結構的崩解脫落的,尤其是生物,幾乎每一天都有百萬級的細胞死去,脫離身體。


    認知裏,就算是隕石,經過外太空低溫壓縮到極限,然後再經過地球大氣層高溫煉化到極其堅固,每一天也都是有分子結構在剝落。


    單憑這個,完全分析不出到底是材質本身的特殊,還是這種材料是經過人工處理達到的,當然,也有一種可能,就是兩者都有。


    從材料上找不到答案,於埊果斷的放棄了繼續深究的想法,轉而觀看書裏的內容。


    翻開第一頁,是豎排的三個大字“李生記”。


    第二頁開始,是正文,內容是遊記的形式,講述的事一個叫李生的人,十六歲以前生活在一個小山村裏,日出耕作日落習字,平平無奇,十六歲的時候外出遊曆,但走了三個臨城後,就返迴家裏的故事。


    第一個臨城叫湖鏡城,因為城鎮邊上有一座湖,湖水清澈,人憑著身子去看,能照映出自己的影子來,書中大概描述了一些這個城鎮的風土人情,小鎮的特色美食,待了三個月後,就繼續出發。


    第二個城鎮叫土阿城,名字來源不詳,但是鎮子建在一座土山腳下,也是一樣描述了一些當地的風土人情,待了4個月左右,就繼續出發,到達了第三個城鎮,叫川歸鎮。


    講到這裏的時候,並沒有像之前一樣,記錄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故事,而是描述了一個現象。


    有幾個在當地備受尊崇的人,掌握一種特殊的金石雕刻之法,可以用一些特殊的器物,刻畫陣法後,讓死去的鬼魂住進去,並可以隨時召喚出來。


    小的是可以容納單個鬼魂,大的可以住下十幾二十幾個鬼魂,並且互相之間並不衝突。


    文字裏用拗口的繁體語句,記錄了操作的過程,現代人在看繁體字和古籍的時候,大部分時候是用猜測和推測的方式來翻譯,經常會有誤解或者文字不通順的情況,甚至有時候會完全曲解原作的意思。


    幸好於埊在羅真道人的幫助下,從小就學習繁體文,並且在後來小學的時候,那位鬼魂李老師也講了很多繁體文的細節,讓於埊對繁體文的理解程度很高。


    快速的閱讀著古書裏的內容,於埊很快就翻譯出來具體講的是什麽。


    這個城鎮人口並不大,也就是幾千人,這裏從很早之前,就有一個習俗,就是隻要有新的嬰兒出生,家人就會再孩子出生之前,尋找品相優質的玉石備用,讓當地幾個特殊輩分的人,在石頭上雕刻出陣法。


    采取嬰兒三滴頭血滴在玉石上,之後隨著嬰兒成長,每隔一歲就會用孩子的鮮血浸泡玉石,好在一般玉石都不是很大,隻需要取適量的鮮血浸泡透玉石就可以,對孩子沒有什麽太多的影響。


    直至成年後,每一年都要保持這個習俗,沒有一個人可以拒絕。


    等這個人不管是老死病死,還是意外身亡,待死後身體冰冷氣息全無,就會掏出心髒,把玉石放到心髒裏,然後擱置在城中一口古井裏存放七天。


    七天後拿出玉石,就會發現,死者的亡魂,已經能夠自由出入這塊玉石,而且,隻要玉石不受到破損,靈魂就可以一直存在,不會消亡。


    這個叫李生的人,在這個城鎮待了好幾年,不但熟悉了這個城鎮的一切,也見到了許多已經死去上千年的鬼魂,這些不但能夠自由出入一些玉器,還能夠和李生交流。


    當然,也在這些鬼魂的幫助下,李生學會了這門秘法。


    城鎮中的老人,也不知道這個秘法叫什麽,李生在書中,給它起了個名字“拓空之法”。


    之後的內容,就是這個李生在學會了這門秘法後,直接返迴了自己的村子,書籍的內容也到此為止。


    “拓空之法?”


    於埊喃喃自語的看著這四個字,然後看向旁邊的羅真。


    “感覺這本書和你的時代有點相近,你之前沒有聽過嗎?”


    羅真已經看了好些遍這本書了,自然知道於埊的想法


    “沒有印象,甚至都沒聽說過。道門秘術千千萬,總會有一些大家都不太熟知的秘法,要不然為啥叫秘法呢!”


    隨後羅真繼續說道


    “你也知道,我生前並不是大的門派或者宗門的弟子,跟著師尊修煉,師尊教的東西也並不多,後來受限於靈體狀態,不能直接和修道人士接觸,就導致我知道的東西,並不太多”


    “就是這麽尷尬”!


    然後羅真雙手一攤,肩頭聳動,嘴角也是一撇。


    於埊已經習慣羅真現在這個樣子了,古擇….古擇也有點適應了,但每次都還是會掉一地雞皮疙瘩。


    “那前幾天那個鬼魂,你是怎麽把他弄到古董瓷瓶裏的?書上不是說,必須是玉器嗎?”


    “介個…介個嘛,也是湊巧,我也沒想到真的能成”


    說著,羅真開始講起當時發生的事。


    那個鬼魂托了好幾層的關係找到古擇,古擇對這種所謂道門秘法的東西,第一時間想到的當然是羅真,就陪羅真過去,把那本書拿了過來。


    羅真看完書後,感覺確實是有些門道,詢問那個鬼魂,他說自己不喜歡玉石,唯獨愛瓷器,而且中年時期看到那本書後,不知道腦袋哪根筋轉不過來,每年也都會往瓷瓶上麵抹血。


    是抹血,當然不是泡,一方麵是他也不是很信那本書的內容,另外一個就是瓷瓶有點大,要是泡透的話,估計人先死的透透的。


    羅真不明白書本裏的秘法是怎麽操作的,但是之前自己可是用過鎖妖的乾坤袋的,稍微改變了一下手法,給瓷瓶刻畫了一個陣法,把那個鬼魂往瓷瓶裏一扔,沒想到就真的成了。


    以至於羅真都蒙圈了好長時間。


    “就這麽簡單?”於埊聽到這,也一樣蒙圈。


    “就這麽簡單!”羅真道人雖然迴複的硬氣,但是,感覺話音比平時虛了好多…..隨後還是補充的說道。


    “不過,我明顯感覺,書裏說的東西,和我操作的術法,肯定不是一個東西,乾坤袋也好,封魂傘也罷,他們使用的陣法,其實是很簡單的,這樣導致陣法持續的時間,最長也不過十年,可書中說,有些鬼魂在玉器裏住了上千年,這區別可是大了”


    於埊當然知道羅真道人的意思,迴應著說


    “這當然大,我也是自己做過乾坤袋的,當然知道什麽情況”


    說著說著,於埊隨手拿起沙發邊上的一個布袋,這還是前幾天小於叒來玩的時候,落下的裝玩具的小袋子。


    淩空使用靈氣,在布袋上麵,開始刻畫一道看似繁瑣,卻也蘊含一定規律的陣法,等最後一筆畫完的時候,陣法突然爆發出一道光亮,融入了小布袋裏。


    於埊把布袋拿起來,精神沉浸其中,布袋外觀還沒有手掌大,但是精神探知到的,布袋裏麵至少有一個籃球大小,於埊隨後拿起一個玩具扔了進去。


    玩具當然是比布袋要大一些,但是就這麽從那個小小的口子扔到了裏麵,打開袋口,有點像從小小的井口看向井底,也有點像從貓眼看向門外的感覺,裏麵的空間遠比觸摸到的範圍大的多。


    羅真從於埊手中拿過這個簡單製作的乾坤袋,把那個玩具從裏麵掏出來,又看了看,說道


    “這個袋子,本身的材質就一般,所以最多半個月,就沒法維持這個陣法了,畢竟陣法屬於空間秘術,不管使用什麽材料,都會加速材料本身的損耗”


    “那難道,隻要是用血液浸泡,不管什麽材料,都可以讓自己的靈魂與材料貼合?然後通過這種方式,死後的鬼魂就可以住進去?”


    古擇剛才一直都沒有說話,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羅真想了一會,才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


    “當然不是這麽簡單,用血液滋養器物,或者隨身攜帶玉器等,確實能讓器物與自己的生物頻率貼合,然後在死後,可以讓靈魂注入器物裏,這種很常見,別說道門法術了,就是很多普通老百姓都知道”


    “前幾天那個鬼魂,我就是結合他生前一直用血液滋養瓷瓶,然後結合乾坤術法,把他放到瓷瓶裏的,但是這幾天我想了又想,感覺和書裏描述的,還是不一樣,越來越覺得區別很大”


    三個人就這麽在屋子裏沉默,等過了一會,陳鬆、周二都迴來之後,就換成了一屋子人沉默。不知不覺的,時間已經到了半夜11點多。


    “咕”


    一道聲音傳出,讓屋子裏的眾人都抬起了頭,於埊看向自己的肚子,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就在這時,於埊腦袋裏突然靈光一閃,想起來一件事,然後在眾人的好奇眼光下,快速拿起書,翻到了臨近結尾的一頁。


    這一頁的內容,是李生和那個城鎮的眾多鬼魂交流,並給這個秘法起了個名字,叫“拓空之法”。


    於埊仔細的看著這四個字的時候,並沒有什麽感覺,但是開啟了染靈之眼後,就感覺到了異常的地方,用這種方式看這四個字,眼睛總會感覺有些空洞恍惚。


    最初於埊用燃靈之眼,主要是為了觀察書本的材質,隻是瞥了一眼這四個字,當時略微有些恍惚感,並沒有特別在意,所以就給錯過去了。


    於埊趕緊把自己的感覺告訴了羅真和幾位靈體,羅真也發動了自己的一些道門術法,但是看這幾個字,並沒有什麽異常,那就不用提其他的幾位靈體了,他們更沒有什麽反應。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看到於埊略微有些發白的臉,還是決定先讓於埊吃飯,恢複一下體力。等於埊體力恢複好了,再加強靈力試一下。


    而且,外麵還有一個李阿姨呢,不把那邊的事情解決了,萬一中間出現什麽變故,也是個麻煩。


    門外,李阿姨如常坐在門口附近的一條台階上,看到於埊出來並沒有像之前一樣衝過去,而是略顯尷尬的往遠處挪了挪,看來還是對於埊有些後怕的。


    人啊,鬼啊都一樣,好多時候就是這樣的後反勁,遇到衝突的時候,不管是贏了還是輸了,或者輸的有多徹底,都會有些倔脾氣的,通過一些話語耀武揚威或者找迴場子,等迴去一琢磨,越想越害怕越想膽越慫。


    就像有時候看鬼片,看的時候津津有味,但是迴去被別人嚇一嚇,那膽子都得飛出去好幾裏。


    李阿姨現在就是,白天的時候,跟於埊那叫一個難纏,尤其是有其他鬼魂背後支招,對於埊是一句客氣話沒有,總覺得不把於埊扒掉一層皮,對不起自己的折騰,現在看到於埊,連話都不敢說一句。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聽到於埊可以幫忙,但是要錢,自己又沒有,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看到李阿姨的狀態,於埊心底略微的歎了一口氣


    好人難做,老好人更難做,一輩子的壞人做一次好事會被大家誇上天,一輩子的好人做一次壞事,就會被人罵上幾十年。


    人性永遠是這樣的利己。


    沒意思,真的挺沒意思的。


    隻是,人生不就是這樣麽。


    所以,於埊開門見山的和李阿姨說


    “李阿姨,想讓你兒子將來過的好點,我可以幫這個忙,但不要覺得是我好心,忙也不能白幫,天下從來就沒有這樣的義務。既然你拿不出東西,你兒子也沒錢,那也簡單,就用苦難來抵消,起碼讓我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你兒子和你兒媳婦,都得受一場災難,雖然不致死,但也覺不好受,你自己做決定吧”


    說完,於埊也坐在了台階上,手拄著下巴發呆,耐心的等著迴複。


    反正小城市,冬天這個點,幾乎看不到行人,平時車也少,於埊也不怕別人看見。


    過來好一會,估計得有個半小時,李阿姨終於唯唯諾諾的迴複於埊


    “誰沒受過苦呢,要是受點苦也能過好日子,那也值了,我就替我兒子和兒媳婦答應了,就麻煩於小仙師了”


    於埊從不在意別人怎麽稱唿自己,好的稱唿不會讓自己更開心,壞的稱唿也不會讓自己更難受,隻是一個象征而已,對自己的本心並沒有什麽影響,所以聽到李阿姨這麽稱唿自己,沒有一點情緒。


    所以,聽到李阿姨的確認,於埊起身迴屋,起身的同時對李阿姨說


    “那你迴去吧,太長時間脫離骨灰盒的住所,會讓你迷失自己,失去了安身之所的鬼,遲早要變成孤魂野怪,要麽自己死,要麽被其他鬼魂吃掉,你兒子的事我會處理的”


    說完就轉身迴了屋子,剛才陳鬆阿姨就已經招唿自己飯菜做好了,迴去趕緊吃飯補充體力去。


    第二天晚上,李阿姨兒子家那邊,劉天賜做好了飯菜,叫李美出來吃飯。


    李美還是一樣的暴脾氣,穿好睡衣出來的時候還罵罵咧咧的,但可能是因為太胖,或者是沒有站穩,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腦袋剛好磕到了平時吃飯桌子的一角,頓時血流如注。


    劉天賜看著暈倒在地上的李美,慌神了將近半小時,才突然反應過來應該打120叫救護車…..


    好在救護車來的也快,劉天賜幫著兩位醫生,費勁了力氣才將李美抬上救護車,跟著到了醫院。


    等把李美送進檢查室,劉天賜第一次有了著急的心態,腦袋上開始滲出汗珠,這是母親去世了都沒有的一種感覺,心慌意亂之下,眼前一黑,也暈了過去。


    之後就是一係列的檢查,劉天賜隻是精神緊張導致的暈厥,所以很快就恢複了,李美看似很嚴重,但做完了檢查,發現除了外傷破皮,流了不少血之外,也沒有什麽別的問題。


    最後診斷了一個輕微腦震蕩和皮外傷,在醫院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讓他們迴去了。


    第二天走的時候,醫生擔心李美有什麽腦部損傷,還特意做了個頭顱ct,也沒有異常。


    當然沒有異常了,因為李美腦垂體邊上的瘤子,已經被於埊偷偷的給取出來了。


    隻是單純的檢查,兩個人也沒花多少錢就迴了家,隻是迴家之後,李美就開始出現嗜睡,厭食的症狀,許多天都吃不下飯,身體也跟著肉眼可見的速度瘦了下來。


    劉天賜迴去後還是一樣木訥的上班,早晚給李美做完飯,該上班上班,該睡覺睡覺,甚至都沒反應過來,李美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


    李美也無心計較這些瑣碎,吃不下飯,可是也不餓,每天就是睡覺,床單上全是汗水浸染的白色結晶,滿屋子都是難聞的味道,可劉天賜也不在意,或者說沒感覺。


    有將近半個月左右,李美終於逐漸的恢複了食欲,每天都能吃些飯菜,可相比較以前的食量已是天差地別,少的貓糧似的,相對應的,就是在這短短的半個月,李美莫名奇妙的受了將近70斤,從原來的一個胖胖的圓桶,變的開始有身材的輪廓。


    李美也不知道,自己這70多斤肉是怎麽沒的,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隻知道現在每天都要換洗一套床單被罩,否則屋裏全是難聞的腥臊味道。


    還沒等李美研究完自己的變化,劉天賜不知道是哪根神經被撥亂了,在某一天早上起來後,突然決定請假不上班了,要在家陪媳婦。


    並且在媳婦震驚的眼神中,開始幫著李美收拾家務,把屋子打掃的幹幹淨淨,還邊幹活邊聊一些家常,更多的是講自己以前和母親的生活,也有工作上的一些事。


    這讓李美對自己這個一直以來都一知半解的男人,開始有了些新的認知和轉變,也開始和劉天賜,講述自己過去的一些事情,講述自己因為胖受人冷眼,說著自己的苦。


    兩個人的感覺,就這麽突然的,在這種莫名其妙的感覺中,逐漸的升起溫度。


    直到半年後,當所有認識這對夫妻的人在看到他們,兩人已經完全變成了另外的模樣,劉天賜穿著幹淨利索,頭發修剪的整整齊齊,眼神也不在是木訥,多了些光彩。


    而李美,也真的如她的名字一樣,是一個相貌美麗動人的女孩,165的個子,體重也就是100斤左右,不顯高但身材勻稱,凹凸有致,梳著齊肩的短發,更襯托一張笑臉的可愛,眼睛總是笑眯眯的,就像那片飄在天頂的月牙。


    李美的家裏人,以前雖然也會和李美聯係,但見麵的次數很少,就算是聯係,也多是爭吵。現在不一樣,老人經常會過來看看這兩個孩子,一家人坐在一塊吃吃飯聊聊天,其樂融融、。


    迴到家裏,老人每天都要拜一拜家裏供奉的佛像,感謝蒼天有眼,讓兩個孩子重煥新生,並祈禱懷孕2個月的女兒,能生下一個胖小子,傳宗接代。


    畢竟劉天賜那邊就他自己,自己這邊也就這一個女兒,傳宗接代的重任,就靠這倆年輕人了。


    蒼天當然不會插手幹涉人的生活,而且敬蒼天的多是道家,供奉的是佛,兩家自己的架都打不過來,哪還有功夫管普通人的死活。


    所以,這一切,自然都是於埊的手段。


    後來,於埊再次找到了李阿姨,問她願不願意投胎到自己兒媳婦的胎中,那是一對雙胞胎,一兒一女,如果李阿姨願意,趁著3個月內胎兒還沒生成神智,李阿姨可以投胎進去。


    李阿姨當然是百般願意,因此於埊洗掉了李阿姨的記憶,使其變成一團純粹的意識能量,注入到胎兒中,之後兩個胎兒會健康發育成長,直至出生。


    了解了一場夙願,之後這家人怎麽過日子,於埊就不會插手幹預了,他又不是爛好人,絕對不會真的平白無故給這一家一筆錢,何必為難自己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埊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於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於埊並收藏埊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