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正鋒進入鶴林已經三個月了。蒼茫的大山,急勇的瀑布,落日餘暉閃耀在樹林之間,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在此間練武,習文。


    每次練完之後,正鋒總是渾身濕透,瀑布的巨大壓力讓練功難度倍增,但同時又有助於內力的修煉。正鋒脫下衣服,將其擰幹,拿著書本往迴走。不久,來到竹木屋。


    師傅早已在此等候。見正鋒迴來了,師傅喚正鋒過來。師傅:“鋒兒,從明天開始,為師就教你我鶴林的無極劍術,這也是本門最精髓的功夫。鶴林功夫中的極風腿與極幻拳隻是最基本的武功,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為學無極劍術做鋪墊。無極劍術講究快,天下武功亦是唯快不破。出劍的速度是由出手和出腳的速度共同決定的。經過這幾個月的辛苦練習,你出手和腳的速度已經相當不錯,所以為師認為是到教你無極劍術的時候了。”正鋒:“師傅,那從明天開始我還要練習極風腿與極幻拳嗎?”鶴林道人:“不用了,從明天開始,你就專攻無極劍術。”正鋒:“是,師傅。”


    兩人走出小院,來到一處樹林。鶴林道人將手中的兩把寶劍之一給了正鋒。鶴林道人:“你站在為師右邊看著為師,記住認真的記下每一個動作。”正鋒:“是,師傅。”就這樣,正鋒聚精會神的看著他師傅的每一個動作,而後自己跟著練習。接下來的一些日子裏,正鋒雖然遇到一些困難,但在自己的琢磨和師傅的指導下,正鋒一一攻克難關。


    不知不覺,又過數月。


    畫麵轉向帝都。鐵府內,一少年正在努力練習劍法。他就是鐵忠林,今年已經十六歲了。這十幾年來,在父親的悉心照顧下,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今儼然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但忠林的性格隨鐵瀟,和中不乏剛猛。一劍一式,約摸半個時辰後,此時的忠林已經大汗淋漓,這時忠林的母親過來了。


    梅依蘭:“忠兒,快過來休息一下。”忠林將劍尖朝下,向母親走了過去。近些年,梅依蘭也為鐵瀟生了一個女兒,名曰映荷。季芳也為鐵瀟產下一女,名曰映月。所幸梅依蘭和季芳兩人相處的很好,孩子們也玩得很愉快。忠林見到季芳,也會很自然的叫她一句“二娘”。由於忠林的孝順,季芳也很喜歡她。總而言之,鐵府一家其樂融融。梅依蘭為忠林擦汗,滿臉盡是欣慰。


    這時候,一七八歲的小女孩跑過來。映荷:“母親,大哥。”一路小跑過來,映荷已經是額頭冒出汗珠,梅依蘭連忙把她拉到身邊,為其擦汗。映荷:“大哥,二哥和三姐在後院踢毽子,他們叫你過去玩。”忠林:“嗯,好,我們一起過去吧!”說完,忠林轉向梅依蘭,“母親,我和妹妹過去玩了。”梅依蘭:“好,小心一點。”兩兄妹點點頭。


    鐵家的後院,四兄妹玩得很開心。


    畫麵轉向鶴林。一山林處,正鋒正在練習劍法-,這路劍法其招精妙,出劍的力道更是十分講究。突然,一人持劍刺了過來,正鋒反應迅速,迴頭拿劍擋住。兩人進入激戰狀態。兩人皆是使用對戰。,持劍者空間迅速移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致對手一死命。若在劍法上無較高修為,必死無疑。


    但師傅畢竟是師傅,正鋒練習此劍法才不過數月,怎可能敵得過他師傅呢?約十分鍾,正鋒被師傅將劍擊落,鶴林道人一劍即指向正鋒的喉嚨。正鋒已然冒出冷汗。瞬間,鶴林道人將劍收起。


    鶴林道人:“鋒兒,這數月的練習,你進步很大,為師看在眼裏,喜在心頭。但鋒兒,師傅要告誡你的是,習劍切記不可冒進,否則,輕則走火入魔,重則武功盡失。古語雲十年磨一劍,你雖對劍式已經完全了解,但仍需要不斷練習。經年累月,方有所成。”正鋒認真聽著,頻頻點頭。


    有一個黃昏,正鋒跟隨師父迴到小院。鶴林道人示意正鋒坐下,兩人便對坐而談。鶴林道人:“鋒兒,我們的糧食已經不夠了,明天你下山一趟,去買糧食百斤帶上山來。”正鋒:“徒兒知道了,師傅。”鶴林道人:“記住,不可在山下多耽擱,明日酉時為師在山口等你。”正鋒點頭:“是,師傅。”


    第二日,鶴林道人早早的送正鋒下山采辦糧食。鶴林道人輕功了得速度極快,不一會兒便將正鋒送到來時的山口,交代兩句便上山去了。或許對於正鋒來說,獨自的迴到竹木屋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正鋒往師傅走的方向望了望,便出發了。


    而在山下等候多時的襄王府近衛看到正鋒下山,自是高興不已。四人暗中跟蹤保護,並派兩人迴去報信。跟隨著正鋒的腳步,正鋒來到不遠處的一座小城-百月城。進入城中,還是上午,城裏熱鬧非凡。


    帝都永陽,皇宮內。和帝正與朝中群臣商議國政。丞相荊毅:“皇上,今日定川司送來情報,說楚國正集結兵馬欲進攻梁國,此事我齊國作何態度?”和帝點點頭,問道:“眾卿有何看法?”眾大臣各自闡述自己的想法,到太子發言了。太子張德耀道:“梁國是北方的一個小國,其國土橫跨漓江兩岸,梁國一旦淪陷,我定川司的曲岩城就暴露在楚國的眼前。所以,兒臣認為我們齊國也可以出兵瓜分梁國,占得漓江以東的梁國國土,進而保證我曲岩城的絕對安全。我齊國已然失去荊襄,斷不可讓楚國吞並梁國。”聽聞此言,襄王坐不住了,也立刻向和帝進言。襄王張德遠道:“父皇,斷不可如此而為!”和帝:“哦,遠兒,你有話就直說。”襄王:“我齊國向以德服人,千百年來,齊國向來睦鄰友邦。四十餘年前,我齊國遭楚國進攻,又逢國土分裂,梁國、撻原國、宋國,及其它一些鄰國皆未對我齊國發難,這便是我齊國睦鄰友邦最好的迴報。所以,兒臣堅決反對出兵瓜分梁國。”


    此時一些大臣又議論紛紛,討論站在誰這一邊。突然,大將軍鐵瀟發話了,“皇上,微臣認為襄王言之有理,臣建議,我齊國立即出兵攻打襄陽城,緩解梁國壓力。”


    “報,梁國國使求見!”一士兵快速跑入殿中稟報,和帝:“傳!”不一會兒,梁國國使走入殿中,向和帝行禮後,使者:“陛下,我梁國正遭到楚國猛烈進攻,依梁國實力,不久便是要淪陷啊,陛下。我王派臣前來,即是希望齊國立即發兵救我梁國。微臣懇求陛下了。”梁國國使立刻雙膝跪地。和帝急忙讓使者起來說話。和帝略作思考,即下令命鐵瀟領兵五萬增援梁國,另命襄王領兵十萬進攻荊襄。散朝後,太子憤憤離開。


    夜幕落下,襄王府內,襄王寢殿之中。此時的襄王妃正在為襄王收拾行裝,襄王也看出了她的緊張與憂慮,忙安慰道:“雪兒,別太擔心我了,此一戰我隻不過是為鐵將軍那邊減壓罷了,等到楚軍調兵迴援荊襄,我軍立刻撤退,不會打很久的。”襄王妃:“你說的這些我又何嚐不明白呢?可是,現如今你又要出去打仗,鋒兒又沒有消息,叫我怎能放心的下啊!”


    說話間,一人來報,說跟隨長公子正鋒去的人迴來了,襄王夫婦連忙去見他們,六個人迴來了兩個。襄王:“怎麽樣,有鋒兒的消息嗎?”其中一人:“稟王爺,我等按您吩咐暗中保護長公子,但跟隨到一處山口,那位道長叫我們別跟了,轉眼便消失。開始我們試著去山中尋找,可始終都找不到,所以我們隻得放棄,在山口守候,果然,今日一早,那位道長送公子下山,看樣子是讓公子下山采辦。我們一得到消息,就趕緊迴來稟報。另外四人跟著公子去了。”襄王妃:“那鋒兒近日可好?”另一人道:“公子看上去武功修為提升了不少,但山野之間,沒有好吃好喝的,公子確實是瘦了不少。”此時襄王妃臉上盡是心疼之態。襄王讓他們倆迴去繼續盯著,有任何情況隨時來報。


    太子府中,太子身邊一人說到:“殿下,現在鐵瀟和襄王走的是越來越近了,咱們是不是該有點動作。”太子張德耀:“十多年前襄王遇刺一案父皇就下了嚴令,眾王若敢再明爭暗鬥,他必定嚴懲不怠。放心,德遠可以拉近鐵瀟,那咱們就把兵部司丞拉到咱們這邊,也能和他進行對抗。隻要我不犯什麽錯,父皇就沒有理由廢掉我。”“是,殿下英明。”


    畫麵轉向百月城。眼前的百月城,似乎有些什麽東西在等著張正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子麒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子麒麟並收藏亂世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