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7章錯了一千年


    承上,我們繼續來領教一番蘇軾和粉蘇的腦殘。


    在《蘇軾治西湖》一文中,有言,說,“南北徑三十裏,為長堤以通行者。”意,所建之蘇公堤長三十裏!


    另,在與古文《蘇軾治西湖》一樣同為浙江省高中語文教材的散文《宋朝的雨》中,有言:“蘇東坡的這篇奏議,時隔900年,再來分析,依舊充滿一位政治家的深謀遠慮。我們現在看到的也許隻是一條如詩如畫的長堤,當年的蘇東坡卻從民生大計出發,改變了西湖的命運。挖葑泥築堤是蘇東坡疏浚西湖最精彩的一筆。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裏記載了蘇東坡天才的構想。‘今欲去葑田,葑田如雲,將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裏,環湖往來,終日不達。若取葑田積之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除而行者便矣’。”


    這裏,《宋朝的雨》一文也認可了文中蘇轍在《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裏的說法,明確指出了蘇公堤“湖南北三十裏”,這與《蘇軾治西湖》一文“南北徑三十裏”相合。


    此兩文的“三十裏”之說,嗬嗬,把西湖又撐大了五倍多!五級腦殘!


    這“三十裏”之說,比較前文民間傳說中的“沿湖要走三十三”,這兩高中教材中的“三十裏”說則要更加荒唐地3.14乘2倍!


    前文的腦殘的“三十三”是“沿湖”繞行的弧長,是大於360度的弧長。而《蘇軾治西湖》中的“南北徑三十裏”和《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中的“湖南北三十裏”是直徑!是弦長!嗬嗬,腦殘不?西湖有多大?西湖東西寬約2.8千米,西湖南北長約3.2千米,千百年來,大致如此。實量蘇堤長2797米,約五裏半,六裏還不到,所以,依百度百科言,《蘇軾治西湖》係蘇軾作;《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係蘇軾之弟蘇轍作。這兩蘇都紅口白牙的在說湖中長堤為三十裏。二裏等於一公裏,那長堤長為15公裏!


    也許,有人會說,千百年來,西湖在變化呀!西湖,按其規律,是該越來越小的呀!


    不錯,千百年來,西湖曆經多次變遷,麵積一直在逐漸縮小。但總的說來,變化不是很大,據考證,唐代的西湖麵積在10.8平方公裏左右,“澄千頃之波瀾”。到了宋代,麵積縮至9.3平方公裏,清代是7.5平方公裏。21世紀的西湖有6.39平方公裏。西湖的麵積,千百年來,一直在縮小,但,在近現代,隨著西湖的西進,西湖的水域又有所擴大。


    現在,我們可以以西湖的麵積和21世紀蘇堤的長度為基準,來推知,唐代的“蘇堤”(在唐,蘇堤還沒誕生,這裏是假設如果在唐代,在蘇堤的位置,如果建一蘇堤,該有多長。)約長3633米,算是七裏多點;宋代的蘇堤約長3372米,算是七裏不到;清代的蘇堤約長3028米,算是六裏多點;21世紀的蘇堤長2797米,算是五裏半稍多。


    上述唐宋清今的蘇堤長度如果考慮到古今度量衡的不一:唐朝一尺等於今天的30.7cm;宋朝和元朝一尺等於今天的31.68cm;明清年代一尺等於今天的31.1cm;今天一尺等於33.33cm。那麽上述的蘇堤應該進一步修正為:唐代的“蘇堤”約長3944米,能算是八裏;宋代的蘇堤約長3548米,能算是七裏;清代的蘇堤約長3245米,能算是六裏半;21世紀的蘇堤長2797米,算是五裏半稍多。


    因為,1市裏=150市丈;1市丈=10市尺;1千米=2市裏,1米=3市尺。所以,在宋,蘇堤也就七裏左右,離蘇軾所言的蘇堤長三十裏,荒謬地放大了429%!


    許多文章都有說,說蘇軾在整治西湖、疏浚西湖時,如何親臨第一線,如何深入基層,如何調查研究。還說在疏浚現場,與民同樂,吃東坡肉,喝印月酒。那麽,王木木想不通了,即使蘇軾此人文理偏科,文學好,數學差,但作為龍圖閣大學士,一裏有多長,一丈有多長,一尺有多長,這總歸應該知道的吧!古代人不若現代人,出門開車,乘車。唐僧用雙腳走到了印度,徐霞客用雙腳走遍了中華大地,蘇軾也一定曾在西湖的東南西北走來走去過的。難道,這蘇軾對自已的腳步一點概念都沒有?他會把七裏誤會成三十裏?嗬嗬,如果說,說蘇軾真是這麽樣的一個糊塗蛋,那蘇粉們真是在不顧事實地反在給蘇軾搽黑了。


    百思不解的王木木在想,一個是七,一個是三十,這能搞錯嗎?絕對不可能!蘇軾再弱智,蘇軾再浮誇,也不至於把七裏誤會成三十裏!何況,疏浚西湖,又不是蘇軾一個人的幹活,蘇軾手下,大小官吏一大堆,還有未來的太常博士米芾等,對於蘇軾的三十裏之說,應該都是認可的,簽單的,要不,蘇大學士的“紕漏”,哪能“流芳千古”?


    那麽,既然如此,蘇軾為什麽會把七裏說成三十裏呐?既非無意,必是故意!蘇軾的刻意造假,緣起何意?


    王木木在想,想想,也有道理,這蘇軾可真是聰明人,把工程量說大,把項目規模放大,把土方量增大,那麽,相應的,工程款是不是應該同步大一大?勞務人工是不是可以高估三四倍?那麽貪墨截流的安全係數,是不是可以增加許多倍?而挪用公款和中飽私囊的效益,是不是也可以遞增很多倍?反正,汴京的兩當權派是兩足不出戶、沒啥數理概念的寡fu;反正朝廷也第0747章錯了一千年


    不會對我核計驗收;反正我的報告知qing人看不大到,看到的又都是好蒙的不知情者,蘇軾很得意,很大膽,也很貪婪,於是無視七裏的現實扯出了荒謬的三十裏之說!這可能嗎?完全可能!鹿都可能變成馬,七裏為什麽不能變成三十裏?


    蘇軾這個謊言,作文立說中,說東道西中,欺上瞞下中,扯了11年(蘇軾1101年8月24日逝世)。蘇軾愚弄了朝廷和財政,也愚弄了曆史和所有的蘇粉!蘇軾逝世後,其弟蘇轍為其哥蘇軾作墓碑,寫下了《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再一次固化了蘇堤長三十裏的概念!將蘇軾的愚弄和指鹿為馬繼續發揚光大、流芳百世(也許今後要遺臭萬年了)。


    從北宋到南宋,杭州從一路之州府到一國之首都,西湖還是那個西湖,州府的百姓到首都人民,倘佯蘇堤,泛舟西湖,看見的蘇堤隻有七裏長,津津樂道的蘇堤則有三十裏長,把小黃鴨yy成大白鵝,把小毛驢yy成千裏馬,把半殘廢yy成高大上,不知是蘇軾夠q,還是蘇粉阿q了,這種思維方式和模糊概念,也為靖康之恥、崖山之夭貢獻了“紮實的基礎”。


    後,從金朝到蒙元,元人疏浚西湖時說,你們漢族人自已在說,西湖蘇堤長三十裏,有三十裏嗎?元人質疑了,不敢挑戰蘇大學士,卻疑是蒙元之度量與宋有異,想要去搞搞清爽,沒來得及,朱元璋來了。


    從明到清,從清到min國,從近代到現代,從中世紀到21世紀,有多少帝王將相、鴻儒大士、時代精英、專家教授、智者能人、僧侶道巫、莘莘學子、百姓萬民,在杭州看西湖,在西湖看蘇堤,在蘇堤看春曉,南來北往,用腳步量,看著西湖水啊浪打浪,看著湖中冒出的泡沫漿,二米栽一柳,四米種一桃,算著是七裏長,咱統一口徑,說是三十裏長!非我虛妄,我有史為準!老師也是這樣教的!課本上也是這樣寫的!


    你想質疑嗎?你不想想,900多年來,就你一人得道?就你一人能問難?你把別人都當成了傻子?你想出風頭?你想標新立異?你想挑戰古今中外粉絲成堆的蘇軾?你想破壞中國人民的一大偶像?你什麽用意?你該當何罪?


    看中國的湖泊,從洞庭湖到鄱陽湖到太湖,麵積分別是西湖的六百多倍、近五百倍和近四百倍。而這些中國的第一、二、三大湖,如果有三十裏的長堤,基本上都能貫穿兩岸了!而西湖,與其相比,在麵積上,幾百分之一,幾近可以忽略不計,哪配承載長30裏的長堤!或者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蘇軾在西湖上真是造了條30裏長的蘇堤,那麽,西湖於杭州,這蘇堤,向南,都能穿過錢塘江、穿過白馬湖、穿過南門江,到達美女山了;或者是,向北,則能穿過三裏洋,穿過東苕溪,穿過仁和鎮,到達東明山了。這,可能嗎?這蘇軾愚弄了宋廷、愚弄了宋人,還愚弄了他們的子子孫孫。


    全國人民,對於西湖,恐怕概念不大;浙江人民,對於西湖,恐怕也不大會用數據去量化它;可是,對於杭州人民,西湖它近在眼前。不說忙碌的工薪族,不說奴性的管理者,就說那些每年四五萬的在讀《蘇軾治西湖》和《宋朝的雨》的中學生,老師都會要求他們結合原文,做簡要評析,議論蘇軾,議論文章,並要求寫一幾百字的短文。王木木有點想不通,每年四五萬的杭州籍的高中生,高考之前,磨刀霍霍,怎麽會都沒發現九百多年來的“三十裏之說”的錯誤?又,這些高中生的杭州籍的語文老師,他們都不知道西湖有多大?都不知道三十裏有多長?再,教育部有《中小學教材編寫審定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教材編寫人員必須是“具有相應學科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有較深的學科造詣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每一教材有“初審與試驗”兩階段,並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跟蹤評價。嗬嗬,製度很齊全,規格很不低,槍勢很唬人,可是,眾目睽睽,這個錯誤的“三十裏之說”,怎麽就能成為漏網之魚了呐?這,該是領導的悲哀?還是老師的悲哀?或是學生的悲哀?再或是教育的悲哀?社會的悲哀?傳承的悲哀?曆史的悲哀?現實的悲哀?


    說這兩課文,除了荒謬的“三十裏之說”,還有就是《蘇軾治西湖》的作者!這作者是蘇軾?嗬嗬,滑天下之大稽了。《蘇軾治西湖》文的最後一句為:“杭人名為蘇公堤”。眾所周知,蘇堤,蘇公堤,是蘇軾在1090年在西湖中築的一長堤。事後,為紀念蘇軾,後人名其為“蘇公堤”。如果,這文是蘇軾自已寫的,不僅需要時光倒流,還要加厚臉皮,以備自吹自擂。其實,從《蘇軾治西湖》文的語氣和稱謂,也可見作者絕對不可能是蘇軾!至於說《蘇軾治西湖》一文的體裁為詩詞的蘇粉,王木木更無語了,人家可以腦殘到印度洋,別人總不能永遠陪葬到爪哇島吧!


    王木木在想,編寫教材,漠視事實,不顧常識,用陳舊的價值觀來自娛,用美德來“綁架”孩子,好悲哀嘔!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時間不明確,情節真實嗎?《陳yi探母》,是真人真事嗎?《不願長大的小姑娘》,是由《不肯長大的小泰萊莎》改寫來的,複旦複蛋,抄襲加歪曲,去比對一下原文好嗎?《朱dé與蘭花》,這故事的時間經得起推敲嗎?《愛迪生救母》的故事,難道會是真的?《檢閱》,波蘭國慶日的更改已經20第0747章錯了一千年


    多年了,教材哪能視而不見?《母親的恩情》在編排上“文包詩”了,這不封閉了原詩的想象空間了嗎?《烏鴉反哺》一文的選用者,難道不知道烏鴉無家庭,所以烏鴉是無從反哺的嗎?


    蘇軾是個什麽樣的人,說是大才子,大書法家,都沒錯。他的作品千百年來被傳頌,很正常。但蘇軾的一生,一直在當官,他的主業,不是詩詞,不是寫字,他是公務員,他或大或小,外放京官,一生,仕途相伴。所以,王木木認為,看蘇軾,主要是看他的政績,主要是看他的官品,而不是他的詩詞,他不是柳三變。作為一個官員,蘇軾言行不一,欺上瞞下,怠政惰為,目光短淺,拉幫結派,遊戲政務。他每到一地,多是向朝廷要錢要糧。不思進取,不事生產,貪吃懶做,好逸惡勞,這是個父母官的樣嗎?所以他一生仕途的坎坷,也真怨不了別人,問題在他自已的身上。也許,蘇粉們不能接受這種觀點,其實,張大眼睛看看吧,曆史長河,昨日還在作廉政報告的,今日被雙規了;昨日還是英雄模範學習榜樣的,今日已是階下囚了;昨日還是政要顯貴的,今日都去潛逃投敵了。這些人都非平庸之輩,這些人都有一技之長,這些人也都有自已的輝煌,可這些人的人品、官品全都不行。於才於德,我們該如何取舍?


    這真是:蘇堤三十裏,錯得太離題;誇大四五倍,實僅七八裏。錯了九百年,沒人去搭理;這事很奇怪,這事也稀奇。學士光芒裏,藏有大問題;蘇粉要粉蘇,抹殺眾非議。但願新世紀,真假不遊戲;點了紕,願解千年謎。


    ……


    9sfk第0747章錯了一千年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豬的眼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豬的眼睛並收藏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