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界的消息,西域本草是一直在關注著的。
鄭家寶幾次到陳風華的辦公室,問陳風華需要不需要澄清一下。
畢竟當初那位大前輩把這件事情說了後,也是擔著關係的。
隻是陳風華知道這事瞞不住有心人,所以並沒有讓廠子裏的人嚴格保密——其實這麽做了,隻能讓事情適得其反。
這世界是有那麽一些人,你越不讓他這麽做,他越想這麽做的。
打破常規、打破規矩,是某些人的天性,擋不住的。
陳風華對鄭家寶的答複是:“不用管。”
真不用管嗎?
鄭家寶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後來便清楚了。
真不用管,有人會幫忙解釋的。
這事情沒辦法說的。
所以也就不用說了。
接下來,這件事情就變得平淡起來。
這一天,鄭家寶又跑過來找陳風華。
陳風華此時正在修改著痛風的治療方子。
陳風華沒有在平台上發布征集痛風患者的消息,其實在村子裏,或者說在鄉裏,就有不少痛風的患者。
陳風華一個個打聽過去,問這些人願意不願意讓自己給治。
九成是願意的,不要錢給治病,而且是本鄉出來的全國出名的陳風華,那肯定是願意的啊!
那一成不願意的,就是有顧慮,因為陳風華說明了這方子是新改的,還不成熟,所以有試藥的成分。
雖然陳風華保證藥絕對無毒,不會傷人,但這一成的人還是願意相信醫院,寧可吃醫院的藥,也不想試藥。
陳風華並沒有再勸。人各有誌嘛!
其實他也清楚,這些人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等陳風華把藥研製出來後,然後自己再去買已經研究好的藥,那時豈不是不用擔心藥的問題?
陳風華已經給了十多個人用藥,這些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但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所以陳風華還在琢磨著方子需要修改的地方。
隻是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鄭家寶看陳風華在琢磨方子,也不吱聲,等陳風華放下筆後,才說道:
“陳總,有件事情向你匯報一下。”
“你說。”
“按那些人的分析,現在諾貝爾獎應該已經開始篩選審定了,那咱們是不是需要公關一下?”
“公關?”陳風華一聽,愣了一下,這怎麽公關?
鄭家寶見陳風華沒搞明白,立刻解釋道:
“咱們找找熟人,找找那些能做主的人,公關啊!”
陳風華一聽,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又不是奧斯卡頒獎,需要找人公關?
他立刻對鄭家寶說道:
“這件別幹!別說咱們找不到公關的人,就是找到了,也不能這麽幹!這麽幹,隻會適得其反!”
鄭家寶還有些不甘心,解釋道:“今年醫學方麵,咱們國內還好一些,歐美那邊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不少!疫情下的疫苗就不說了,還有特效藥,據說還有其他方麵的,什麽生物製劑……競爭太大了!”
陳風華對這方麵也是知道一些的,不過他擺了擺手,說道:“這世界不可能就我一個人能搞出來新東西,別人搞出來新東西不是很正常嗎?”
鄭家寶知道陳風華說的有道理,他苦笑道:“我不甘心啊!如果咱們真得了獎,那知名度不說,至少話語權肯定會大增,陳總你距離實現願望又近了一步……”
陳風華打斷了他的話,擺了擺手說道:“不會那麽容易的。你看看大前輩,哪怕就是得了獎,不依然沒成為院士嗎?”
鄭家寶無語。
的確是這樣。
情況就是這樣,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
就跟陳風華想改變以西醫模式主導下的中醫教學或者評價方式,容易嗎?
肯定不容易。
這相當於把一個體係整個推翻,從頭來建,怎麽可能容易?
要容易的話,也等不到陳風華來搞了。
那麽多中醫大能不清楚現在存在的問題嗎?
自然是清楚啊!
但是改了沒有呢?
肯定是在慢慢調整,但要說大改,一時半會兒肯定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誰都清楚。
一來上層的主導方崇尚的就是科學,建立的教育製度就是從西方學來的,體係早成,要改,牽一發而動全身,自然難。
二來,誰能又能保證改了,就一定好呢?
這個險不好冒的。
這可不是玩遊戲,可以迴檔重來。
至於那位前輩,哪怕她獲得了共和國勳章,卻依然不是兩院院士,為什麽呢?
有些人說,現在的院士,很多已經不是以前的院士的。
以前的院士,是提出了八六三計劃,以國家富強為己任的院士。
現在的呢,有多少院士,身後都是一家家企業,身兼企業的董事長。又有多少院士,一邊向國家申請著巨額的研究經費,一邊又在搞著相關產業……如雙黃連那次的事情。
當然,很多院士依然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努力,但是,……
總之,一時半會兒,陳風華想要完成他的願望,真不容易。
想到這裏,陳風華和鄭家寶突然又笑笑。
好在,年輕!
如果真的得了獎,這麽年輕的獲獎者……
如果沒有得獎,那麽還有下一次。
治糖尿病的藥不行,那麽治高血壓的呢?治癌症的呢?
鄭家寶對陳風華是空前的有信心!
特別是糖消出來後,鄭家寶已經和廠裏那些中層管理人員,甚至工人們想法一樣了!
隻要給陳風華時間,他能研究出來治療各種絕症的藥!
而陳風華,真的不缺時間!
他年輕啊!
別人搞出來這麽多成就,至少也是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了。
他現在多大?還不到二十五歲!
鄭家寶立刻振作起來,掃了一眼陳風華麵前的那張藥方,笑著說道:“那我就不打擾陳總的正事了。你忙,廠子裏事情交給我了!”
兩個人合作這麽久,陳風華自然知道鄭家寶的能力和操守,點點頭,等他離去後,繼續研究藥方子。
一邊思考一邊改著藥方子,塗塗改改,曆經三個多月,陳風華終於將這個方子敲定了。
接下來,就是臨床數據等事情了。
這時候他從鄭家寶那裏得到了一組數據:
“糖消已經解決了一萬名糖尿病患者的困擾!”
這裏說的是解決!
鄭家寶幾次到陳風華的辦公室,問陳風華需要不需要澄清一下。
畢竟當初那位大前輩把這件事情說了後,也是擔著關係的。
隻是陳風華知道這事瞞不住有心人,所以並沒有讓廠子裏的人嚴格保密——其實這麽做了,隻能讓事情適得其反。
這世界是有那麽一些人,你越不讓他這麽做,他越想這麽做的。
打破常規、打破規矩,是某些人的天性,擋不住的。
陳風華對鄭家寶的答複是:“不用管。”
真不用管嗎?
鄭家寶一開始還沒反應過來,後來便清楚了。
真不用管,有人會幫忙解釋的。
這事情沒辦法說的。
所以也就不用說了。
接下來,這件事情就變得平淡起來。
這一天,鄭家寶又跑過來找陳風華。
陳風華此時正在修改著痛風的治療方子。
陳風華沒有在平台上發布征集痛風患者的消息,其實在村子裏,或者說在鄉裏,就有不少痛風的患者。
陳風華一個個打聽過去,問這些人願意不願意讓自己給治。
九成是願意的,不要錢給治病,而且是本鄉出來的全國出名的陳風華,那肯定是願意的啊!
那一成不願意的,就是有顧慮,因為陳風華說明了這方子是新改的,還不成熟,所以有試藥的成分。
雖然陳風華保證藥絕對無毒,不會傷人,但這一成的人還是願意相信醫院,寧可吃醫院的藥,也不想試藥。
陳風華並沒有再勸。人各有誌嘛!
其實他也清楚,這些人還有一個想法,就是等陳風華把藥研製出來後,然後自己再去買已經研究好的藥,那時豈不是不用擔心藥的問題?
陳風華已經給了十多個人用藥,這些人有不同程度的好轉,但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程度,所以陳風華還在琢磨著方子需要修改的地方。
隻是這件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
鄭家寶看陳風華在琢磨方子,也不吱聲,等陳風華放下筆後,才說道:
“陳總,有件事情向你匯報一下。”
“你說。”
“按那些人的分析,現在諾貝爾獎應該已經開始篩選審定了,那咱們是不是需要公關一下?”
“公關?”陳風華一聽,愣了一下,這怎麽公關?
鄭家寶見陳風華沒搞明白,立刻解釋道:
“咱們找找熟人,找找那些能做主的人,公關啊!”
陳風華一聽,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又不是奧斯卡頒獎,需要找人公關?
他立刻對鄭家寶說道:
“這件別幹!別說咱們找不到公關的人,就是找到了,也不能這麽幹!這麽幹,隻會適得其反!”
鄭家寶還有些不甘心,解釋道:“今年醫學方麵,咱們國內還好一些,歐美那邊取得的一些成就可不少!疫情下的疫苗就不說了,還有特效藥,據說還有其他方麵的,什麽生物製劑……競爭太大了!”
陳風華對這方麵也是知道一些的,不過他擺了擺手,說道:“這世界不可能就我一個人能搞出來新東西,別人搞出來新東西不是很正常嗎?”
鄭家寶知道陳風華說的有道理,他苦笑道:“我不甘心啊!如果咱們真得了獎,那知名度不說,至少話語權肯定會大增,陳總你距離實現願望又近了一步……”
陳風華打斷了他的話,擺了擺手說道:“不會那麽容易的。你看看大前輩,哪怕就是得了獎,不依然沒成為院士嗎?”
鄭家寶無語。
的確是這樣。
情況就是這樣,這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
就跟陳風華想改變以西醫模式主導下的中醫教學或者評價方式,容易嗎?
肯定不容易。
這相當於把一個體係整個推翻,從頭來建,怎麽可能容易?
要容易的話,也等不到陳風華來搞了。
那麽多中醫大能不清楚現在存在的問題嗎?
自然是清楚啊!
但是改了沒有呢?
肯定是在慢慢調整,但要說大改,一時半會兒肯定是不可能的。
這一點誰都清楚。
一來上層的主導方崇尚的就是科學,建立的教育製度就是從西方學來的,體係早成,要改,牽一發而動全身,自然難。
二來,誰能又能保證改了,就一定好呢?
這個險不好冒的。
這可不是玩遊戲,可以迴檔重來。
至於那位前輩,哪怕她獲得了共和國勳章,卻依然不是兩院院士,為什麽呢?
有些人說,現在的院士,很多已經不是以前的院士的。
以前的院士,是提出了八六三計劃,以國家富強為己任的院士。
現在的呢,有多少院士,身後都是一家家企業,身兼企業的董事長。又有多少院士,一邊向國家申請著巨額的研究經費,一邊又在搞著相關產業……如雙黃連那次的事情。
當然,很多院士依然為國家的科技發展努力,但是,……
總之,一時半會兒,陳風華想要完成他的願望,真不容易。
想到這裏,陳風華和鄭家寶突然又笑笑。
好在,年輕!
如果真的得了獎,這麽年輕的獲獎者……
如果沒有得獎,那麽還有下一次。
治糖尿病的藥不行,那麽治高血壓的呢?治癌症的呢?
鄭家寶對陳風華是空前的有信心!
特別是糖消出來後,鄭家寶已經和廠裏那些中層管理人員,甚至工人們想法一樣了!
隻要給陳風華時間,他能研究出來治療各種絕症的藥!
而陳風華,真的不缺時間!
他年輕啊!
別人搞出來這麽多成就,至少也是五六十歲甚至七八十歲了。
他現在多大?還不到二十五歲!
鄭家寶立刻振作起來,掃了一眼陳風華麵前的那張藥方,笑著說道:“那我就不打擾陳總的正事了。你忙,廠子裏事情交給我了!”
兩個人合作這麽久,陳風華自然知道鄭家寶的能力和操守,點點頭,等他離去後,繼續研究藥方子。
一邊思考一邊改著藥方子,塗塗改改,曆經三個多月,陳風華終於將這個方子敲定了。
接下來,就是臨床數據等事情了。
這時候他從鄭家寶那裏得到了一組數據:
“糖消已經解決了一萬名糖尿病患者的困擾!”
這裏說的是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