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話筒,陳風華侃侃而談:


    “……其實呢,醫學有三個不同的層次,這一點很多研究者都是清楚的。


    西醫是物質層次的,主要是用藥來治‘病’;心理學是用語言,通過引導、誘導等方式來解決精神方麵的病症。


    而中醫呢,是治療能量方麵的疾病的。所以中醫治的不是病,治的是‘人’。也正因為如此,許多人會說,其實中醫治的病哪怕不治,患者也會自愈——其實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中醫治的是人,提高的是人體的抗病能力,是通過針灸、中藥來刺激人體的五髒六腑,用西醫或者現代醫學的觀點就是人體免疫係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人體能夠分泌或者產生足夠對抗疾病的物質,以促使身體恢複……”


    陳風華參加的不是電視台的節目,而是“國醫交流平台”的訪談節目,名字就叫“陳懟懟談中醫”。


    其實張潔一直在想著搞這麽一檔節目——因為她發現,陳風華對於中醫的理解,其實和現在一些比較主流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但是,陳風華能夠將自己的觀點自恰,講的也都是引經據典,讓人聽起來非常的信服。


    很多時候陳風華並不講,隻是在網絡上被人懟了,才用這些知識來硬懟,因此才有了“陳懟懟”的外號。


    張潔當了陳風華的助理後,其實有相當一段時間是比較悠閑的,她便將陳風華以前在網絡上發言的內容整理出來,把其中一些“金句”都摘出來,發在了“西域本草”的短視頻號上,作為一個女生,在小紅書裏她也是有號的,而且粉絲不少。


    當然,隻是這樣,張潔並不滿足。


    在“國醫交流平台”已經步入正軌後,張潔立刻就著手開始搞“陳懟懟談中醫”的節目。


    她是再三勸了陳風華後,才讓他勉強答應參加這個節目,並試錄了第一期。


    按張潔的想法,要正式一些,錄播,不行再錄,陳風華不答應,他是這麽說的:


    “既然是讓我談,那我就天馬行空,想到哪裏談到哪裏了。我又不是講課,就是講我的感受嘛,那自然是可以隨便講的,放心,我也不會講違法的事情,這一點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於是就開講吧!


    “……很多人說中醫已經過時了。其實中醫並沒有過時,我以前說過,你們為什麽不會說阿基米德的原理過時?難道外國的可以,華夏的就不可以嗎?


    當然,這麽說有點引戰的嫌疑,我隻是在闡述一個觀點,就是說,中醫的原理並不會過時——至少,包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其中一些精華是不過時的。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那個時候的先賢們通過觀察研究,得到非常樸素的真理,而這些道理是可以一直延用下去的。就比如經脈、比如五運六氣、比如五髒六腑、……比如天人合一。


    有些人會說,這是迷信,嗬嗬……講這樣話的人,是真的太武斷、對西醫或者現在的科學太盲信了。


    一開始我就講了,人體得病,或者說從醫學的角度來講,從來都不是非黑既白的。隻講對錯,那是小孩子。如果大人們隻講對錯,那麽隻有一個可能——牽扯到利益關係了!


    咱們再把話扯迴來,病理,或者說醫學應該是立體的,包括物質層麵、精神層麵和能量層麵。這其中、西醫、心理學、中醫各占其中一麵。就跟條條大路通羅馬一樣,現在中醫在繼續發展,西醫也在發展,心理學也在發展,也有可能在終極點,他們都能完全治好病,但現在,可以說,都在行進中。現在西醫因為科學的原因占據了主流,但並不表示中醫就沒道理。


    還是那句話,講非黑既白,那就是為了利益!


    當然,中醫變成非主流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變得沒落了,很多大師後繼無人,許多絕學失傳,導致現在的中醫發展舉步維艱,很多人相信中醫,一些騙子為了騙錢又假冒大師行騙,導致中醫的信譽受損……”


    張潔作為策劃者,自然是客串了一把主持人,她敏銳的抓到了關鍵詞,立刻不客氣的打斷了陳風華的話,問道:


    “因為什麽原因?能談一下嗎?”


    陳風華滯了一下,說道:“這事……我講過,大家其實都知道,還用得著講嗎?”


    張潔立刻說道:


    “要講啊!不然很多人都不知道!”


    陳風華無奈的瞪了她一眼,說道:


    “主要原因呢,我隻是問了一些人,也分析了一些事實,得出來的結論是這樣子的。從正式,也就是行政層麵講,中醫因為幾千年行醫,都是一對一的,很難標準化,不像西醫,經過解剖學後,人體的器官、一些疾病的成因,以及治療的流程,包括西醫的研發和定量,毒性等等,都已經標準化了。


    標準化的意義明白吧?因為一旦標準化,它就能夠普及流傳開。一所大學,五年培養一批現代醫學,也就是西醫的本科生,入院就能上崗,因為他學的標準化的知識。


    但是,中醫不行。中醫流派不一樣,治病開方也不一樣,以前都是跟師,從學徒背方開始,需要經過很多年才能出師開方。中醫自古至今,都是一方治一病的。會根據病人的身體、實際情況不同,而調整方子,這就是中醫無法大規模普及的原因……”


    張潔再次打斷了陳風華的話,疑惑的問道:


    “不對啊!現在中醫大學裏不一樣培養了大批的中醫學生嗎?”


    陳風華苦笑:“的確,所以現在民間和官方有著學院派和民間派的區別。在很多人看來,像現代醫學那樣從課堂裏學出來的中醫學生,是不能算真正的中醫學生的。理論學的很足,但實踐卻非常的少,中醫是需要臨床經驗非常足的,就比如這個號脈,這恐怕不是短時間能學來的。但在課堂上,能學到的有多少?”


    張潔再次打斷了他的話:“我去過中醫院,有些中醫號脈完後,還要拍片驗血……”


    陳風華麵色古怪的說道:“這就是所謂的中西醫結合了……嗬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藥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街小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街小風並收藏大國藥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