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平台的作用,陳風華就打開了app,點開論壇,看到了裏麵關於想要分享案例的內容。
這貼子很多人跟貼,隨後,那位嚶嚶怪小姐姐真的就分享了一個案例。
是一位患有咽炎多年的病人,最近感覺氣喘、惡心、頭暈,找這位小姐姐幫忙看看,畢竟這玩意兒去醫院看了很多次,都斷不了根。
下麵不少的人都給了自己的建議,很熱鬧。有些人則對於給出來的建議進行分析,有補充、有否定、有讚同。
甚至還有爭吵的,氣氛非常的熱烈。
不過於總體上還在比較理性的範圍內。
這一點,讓陳風華頗感覺欣慰。
至少在自己定的框架裏,不會出現類似某吧那種打廣告或者比較極端的事情來。
這是好事。
醫者是不能自我封閉的。封閉的久了,那病就不會看了。
有些民間中醫是繼承了一些秘方、祖方,能夠治單一的一種病,長久以來就治這種病,這叫拿手絕活。
但是,人慢慢在變,病也慢慢在變,有些民間中醫是自學成才,多種病都治,那麽如果不開眼,隻在方圓幾十裏、幾百裏打轉,外麵的病種越來越多,他這樣的是沒機會的成長的。
和小醫院的普遍性的在同一種手術上比不了大地方的醫院情況一樣。
一年做兩百例手術,和一年做兩萬例手術的醫院,醫生的素質是不一樣的。
又看了一會兒這些人的討論,討論的內容對於陳風華而言其實非常的低級,但他看著卻很有趣。
就像一個大學生在看小學生們討論百以內加減法的算法一樣。
雖然低級,但很有趣。
能提供很多發散性的思維。
所以,陳風華看了好一會兒,直到張潔輕咳一聲,他才迴過神來,對她說道:
“好了,你迴去忙你的吧。有什麽事情我再叫你。”
張潔點點頭,轉身離去。
管理有鄭家寶,業務有張潔,陳風華現在樂得輕鬆,他便繼續瀏覽起了論壇,就像得了一款大玩具一樣。
這裏雖然偶爾會有一些民間中醫自我誇大一些,但論壇剛起,大家的心思還都在相互交流、提高醫術、交個朋友等方麵,還比較純潔。
所以,正能量的東西很多。
就比如那個醫案的問題,很多人都在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肯定。
哪怕有一個人支持,提議都會很開心。
陳風華發的那個貼子也有很多人支持。
當然,偶爾也會有人懟幾句,說陳風華太聖母之類的。
但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的,覺得陳風華說的很對。
畢竟他們的處境困難起因就是像大針工那樣的敗類,路子走錯了而不自知,卻還在愚昧的害人,以為是在醫人。
論壇裏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貼子,不過最熱的貼子,莫過於那個請教病人情況的貼子了。
此時這個貼子下麵已經有了上千的評論,打上了熱門的標誌。
看了一會兒,陳風華也忍不住發了一條建議。
畢竟對於一個新人來說,讓他去獨立治病,真的是有些為難——治好了還好說,治不好,那真的是會誤人健康的。
他的這個貼子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關注,隻有一些老網蟲習慣性的點讚支持一波拉走,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看。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人發現了這個貼子,感覺不錯,便在下麵開始評論:“非常好!”
接下來,有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貼子,和“非常好”的評價後,開始關注起來。
到最後,連樓主都被驚動,仔細研究起這個貼子來,並且將其列為自己準備使用的方案之一,而且排列在前三!
陳風華看到這個結果,也就是一笑,然後便又開了一個新貼子。
“你,就是中醫!”
貼子的內容是這樣的:
“理論上講,人人可學中醫——中醫門檻是非常低的。因為中醫是根植於華夏文化之中的,隻要了解華夏文化,就容易學習中醫、學好中醫。
也正因為如此,中醫相較於西醫而言,門檻非常的低,很多人稍微一學習,就感覺自己入門了。特別是學習前期,總會有種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無病不治,按診斷開方即可。
孰不知人體有差異,藥材有優劣,工藝有區別。現在許多古方上的藥材經種植後,藥效有了改變,炮製工藝也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君臣佐使需要調整,藥量需要調整,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調整。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知天下無方可用。’
真心希望中醫和中醫愛好者們,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多多比較,厚積薄發,因為你的無心之舉可能就會成為中醫黑們攻擊的借口、理由,因為在黑子眼裏,或者在那些找你們看病的人眼裏:
你,就是中醫!你,就代表中醫!
很有可能,你隨意的一個方子,就會讓很多人心目中的中醫形象給毀掉了!
所以,請三思,請三思!”
這個貼子發出去以後,很奇怪的,幾分鍾內,下麵一個迴複的都沒有!
陳風華也有些奇怪。
按他的想法,自己的這個貼子發出去,怎麽說也得有人迴應吧。
不管是讚同的還是反對的,至少應該有人迴應。
畢竟那些言之無物的貼子,下麵還有三兩個捧場的呢!
陳風華又耐心的等了幾分鍾,刷新一下,陳風華就發現,迴複一下子多了一百多!
“這貼子說的真好!我就覺得,有些人不喜歡中醫,就是被那些庸醫給影響的!”
“哇呀!這麽一說,我都不敢給人開方子了!”
“人家沒說不讓開方子,隻是說要謹慎一些!多想一想!”
“就是!你可能隻覺得開了個方子,但在病人那裏,就是一條命啊!樓主說的太對了!讚一個!”
“咱們民間中醫,可別因為自己沒證,或者沒人監管,而掉以輕心啊!咱們聚在這裏不容易,中醫發展也不容易,咱們可不能砸了中醫的招牌啊!”
“我覺得吧,樓主這貼子應該置頂,讓每個進來的人都看看,都好好想想,到時寫方子、下針的時候都要注意一下!”
“大針工被抓進去了!他把人治死了!要是他以前就看到這貼子,恐怕也不會那麽輕易下手了……中醫,想要精通,真不容易啊!”
……
這貼子很多人跟貼,隨後,那位嚶嚶怪小姐姐真的就分享了一個案例。
是一位患有咽炎多年的病人,最近感覺氣喘、惡心、頭暈,找這位小姐姐幫忙看看,畢竟這玩意兒去醫院看了很多次,都斷不了根。
下麵不少的人都給了自己的建議,很熱鬧。有些人則對於給出來的建議進行分析,有補充、有否定、有讚同。
甚至還有爭吵的,氣氛非常的熱烈。
不過於總體上還在比較理性的範圍內。
這一點,讓陳風華頗感覺欣慰。
至少在自己定的框架裏,不會出現類似某吧那種打廣告或者比較極端的事情來。
這是好事。
醫者是不能自我封閉的。封閉的久了,那病就不會看了。
有些民間中醫是繼承了一些秘方、祖方,能夠治單一的一種病,長久以來就治這種病,這叫拿手絕活。
但是,人慢慢在變,病也慢慢在變,有些民間中醫是自學成才,多種病都治,那麽如果不開眼,隻在方圓幾十裏、幾百裏打轉,外麵的病種越來越多,他這樣的是沒機會的成長的。
和小醫院的普遍性的在同一種手術上比不了大地方的醫院情況一樣。
一年做兩百例手術,和一年做兩萬例手術的醫院,醫生的素質是不一樣的。
又看了一會兒這些人的討論,討論的內容對於陳風華而言其實非常的低級,但他看著卻很有趣。
就像一個大學生在看小學生們討論百以內加減法的算法一樣。
雖然低級,但很有趣。
能提供很多發散性的思維。
所以,陳風華看了好一會兒,直到張潔輕咳一聲,他才迴過神來,對她說道:
“好了,你迴去忙你的吧。有什麽事情我再叫你。”
張潔點點頭,轉身離去。
管理有鄭家寶,業務有張潔,陳風華現在樂得輕鬆,他便繼續瀏覽起了論壇,就像得了一款大玩具一樣。
這裏雖然偶爾會有一些民間中醫自我誇大一些,但論壇剛起,大家的心思還都在相互交流、提高醫術、交個朋友等方麵,還比較純潔。
所以,正能量的東西很多。
就比如那個醫案的問題,很多人都在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肯定。
哪怕有一個人支持,提議都會很開心。
陳風華發的那個貼子也有很多人支持。
當然,偶爾也會有人懟幾句,說陳風華太聖母之類的。
但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的,覺得陳風華說的很對。
畢竟他們的處境困難起因就是像大針工那樣的敗類,路子走錯了而不自知,卻還在愚昧的害人,以為是在醫人。
論壇裏還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貼子,不過最熱的貼子,莫過於那個請教病人情況的貼子了。
此時這個貼子下麵已經有了上千的評論,打上了熱門的標誌。
看了一會兒,陳風華也忍不住發了一條建議。
畢竟對於一個新人來說,讓他去獨立治病,真的是有些為難——治好了還好說,治不好,那真的是會誤人健康的。
他的這個貼子一開始並沒有引起其他人的關注,隻有一些老網蟲習慣性的點讚支持一波拉走,有些人甚至根本沒有看。
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有人發現了這個貼子,感覺不錯,便在下麵開始評論:“非常好!”
接下來,有更多的人看到了這個貼子,和“非常好”的評價後,開始關注起來。
到最後,連樓主都被驚動,仔細研究起這個貼子來,並且將其列為自己準備使用的方案之一,而且排列在前三!
陳風華看到這個結果,也就是一笑,然後便又開了一個新貼子。
“你,就是中醫!”
貼子的內容是這樣的:
“理論上講,人人可學中醫——中醫門檻是非常低的。因為中醫是根植於華夏文化之中的,隻要了解華夏文化,就容易學習中醫、學好中醫。
也正因為如此,中醫相較於西醫而言,門檻非常的低,很多人稍微一學習,就感覺自己入門了。特別是學習前期,總會有種莫名的自信,覺得自己無病不治,按診斷開方即可。
孰不知人體有差異,藥材有優劣,工藝有區別。現在許多古方上的藥材經種植後,藥效有了改變,炮製工藝也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君臣佐使需要調整,藥量需要調整,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調整。
‘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不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知天下無方可用。’
真心希望中醫和中醫愛好者們,能夠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多多比較,厚積薄發,因為你的無心之舉可能就會成為中醫黑們攻擊的借口、理由,因為在黑子眼裏,或者在那些找你們看病的人眼裏:
你,就是中醫!你,就代表中醫!
很有可能,你隨意的一個方子,就會讓很多人心目中的中醫形象給毀掉了!
所以,請三思,請三思!”
這個貼子發出去以後,很奇怪的,幾分鍾內,下麵一個迴複的都沒有!
陳風華也有些奇怪。
按他的想法,自己的這個貼子發出去,怎麽說也得有人迴應吧。
不管是讚同的還是反對的,至少應該有人迴應。
畢竟那些言之無物的貼子,下麵還有三兩個捧場的呢!
陳風華又耐心的等了幾分鍾,刷新一下,陳風華就發現,迴複一下子多了一百多!
“這貼子說的真好!我就覺得,有些人不喜歡中醫,就是被那些庸醫給影響的!”
“哇呀!這麽一說,我都不敢給人開方子了!”
“人家沒說不讓開方子,隻是說要謹慎一些!多想一想!”
“就是!你可能隻覺得開了個方子,但在病人那裏,就是一條命啊!樓主說的太對了!讚一個!”
“咱們民間中醫,可別因為自己沒證,或者沒人監管,而掉以輕心啊!咱們聚在這裏不容易,中醫發展也不容易,咱們可不能砸了中醫的招牌啊!”
“我覺得吧,樓主這貼子應該置頂,讓每個進來的人都看看,都好好想想,到時寫方子、下針的時候都要注意一下!”
“大針工被抓進去了!他把人治死了!要是他以前就看到這貼子,恐怕也不會那麽輕易下手了……中醫,想要精通,真不容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