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等父母都休息之後,陳風華在自己的床上,腦海裏默默點選了那段記憶。
隨後,他的意識便陷入到了黑暗之中,而再清醒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
“五娃,還不快點抓藥?”
睜眼扭頭向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發現一個白發蒼蒼,但麵色紅潤的老人正坐在桌前,桌上放著一脈枕,旁邊有筆、紙,看得出來是寫方子的。
低頭,自己麵前擺著用蠅頭小楷寫的方子,筆力遒勁,卻很容易辨認。
而櫃台前,站著一個梳雙丫髻的十來歲小丫頭,正滿臉期待的看著自己。
陳風華急忙應了一聲,開始抓藥。
好在上一個記憶片斷裏有類似的技能,所以隻一愣神的功夫,他的手就由生澀變得熟練起來,很快就將藥抓好。
抓藥的過程中,陳風華心裏暗暗琢磨著這方子。
方子是治肺疾的,不過其中沒有什麽貴藥,多數以尋常藥來代替,說起來是替這女孩省了不少的錢。
雖然效力比不上用那些貴藥來的快,但卻是對窮人很友好的辦法了。
女孩身上的衣服有補丁,身材瘦弱,看家境不太好,所以,這大夫醫德不錯!
抓好藥,包好,遞給女孩,換來一聲謝謝後,陳風華迴了一笑。
錢先前就付過了,女孩轉身離開,陳風華的腦海裏也有了大夫的信息。
大夫姓張,據說是醫聖仲景的傳人,在這小鎮上算是名醫,無論富人窮人都來找他看病,活人無數。
門前的對聯依然是常用的那副“但願世間人無病,寧肯架上藥生塵”。
此刻,張老大夫正在給一個小孩看病。
古時中醫不分科,大夫看的是通科,什麽病都治。
這個小孩顯然是富人家的子弟,身上穿的是上等蘇綢衣服,小小年紀腰上就掛著玉珮,由奶娘抱著,其父母在一邊焦急的看著。
孫大夫摸著小孩的脈,微閉著眼,良久,鬆開手,問道:
“貴公子最近是不是久熱不去?”
“對對對!”旁邊孩子的母親搶著說道。
“是不是張口有臭氣,難聞另人作嘔?”
“對!就是的!大夫真是神醫啊!”孩子的父親也快速的說道。
“是不是久未如廁,腹脹如鼓?”
“就是啊!”最後輪到了孩子的奶娘說話,她顯然和孩子的感情很深,難過的說道:“大夫,求求你好好治治小公子吧,這幾天小公子難受的……”
陳風華聽了一會兒,覺得這不就是在現世常見的積食加上腸胃感冒嗎?
當然,也有可能有其他的病,隻是他一個抓藥的看不出來而已。
“放心,既然送到老夫這裏,那肯定就能治!”說著張大夫便開始寫方子。
當看到大夫方子裏帶著黃連、桅子等物的時候,陳風華基本上就確定了。
這就是那玩意兒!
讓小孩盡快排便,上下一通,發熱便自然退下去,隨後再將積食消去,小孩也就好了。
這恐怕是小孩家日子過的太好了,挑食造成的。
方子開好,藥抓出來,加上診費,二兩銀子!
好貴!
那孩子的父母卻還千恩萬謝,交錢帶藥走人。
先前那女孩給人抓藥,藥錢總共不過二錢,這就十倍了!
論藥材價錢,那女孩抓的藥還貴呢!
這算啥?劫富濟貧?
不過他也沒想那麽多,這個記憶片斷究竟想讓他做什麽,他還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畢竟和上一個不一樣,那個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而這個卻什麽也沒有提示。
需要自己去琢磨了。
就這樣,陳風華的意識在這個張五娃的身上留存著,每天都是看方抓藥。
偶爾張老大夫不在的時候,熟人來了,還會替他們看看需要不需要變一變藥方。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陳風華又記了幾個方子,終於為味道來了。
張老大夫給人看病,絕對不僅僅是表麵的劫富濟貧。
有一天,一位小乞丐生病,跑來求藥。
張老大夫施舍了一副藥,然後嚴厲的說道:
“隻施舍此一副藥,吃了後,你的內疾會好一些,但如果想要下一副藥,那就得用東西來換!”
陳風華有些奇怪,按張老大夫平常的習慣,對富人開藥都是貴的,收錢也多,對窮人開藥都是便宜的,重病不一定治痊愈,但至少不會加重。
這小乞丐明顯是有內疾而且不宜幹體力活,為什麽張老大夫對他這麽嚴厲?
看出來張五娃的疑惑,正好此時無病人,張老大夫說道:
“五娃,是不是覺得我有些苛刻了?”
陳風華拱了拱手:“我知道老先生這麽做肯定有其中的道理,隻是沒想明白……”
“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張老大夫看得出來這個“張五娃”極有靈性,也有意將一些感悟傳授於他:“我完全可以將其治好,但這小乞丐好了後幹什麽?”
陳風華理所當然的說道:
“應該是繼續當乞丐吧?”
“他有手有腳,為什麽要去當乞丐?”張老先生追問。
這?原因應該多了吧?
“無論是什麽原因,小小年紀,不思進取,一味乞討渡日,與僵屍何異?當下但凡有手有腳,隻要努力,就能尋得一碗飯吃,非是我不盡人情,而是我不想讓他小小年紀這一輩子就隻是個乞丐了!”
“但現在他幹不得活啊!”陳風華明白了張老先生的苦心,卻覺得用的不是時候,“病沒看好,怎麽談將來?”
“他幹不得體力活,卻不影響去鎮外的山裏尋幾味草藥去。隻要肯幹,就餓不死,我隻是逼他尋點門路而已!”
果然是苦心啊!
陳風華再次拱了拱手,表示明白了。
不僅得到了方子,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一趟過來,真的值!
過了半天,那小乞丐還真的過來了。
而手裏,還真的是拿著東西。
不過不是藥草,而是半筐蘑菇。
張老先生仔細翻撿著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
雖然都是尋常蘑菇,但卻沒有有毒的,而且很新鮮,說明這小乞丐是真的用心去找了,而且沒有害人之心。
感覺自己的苦心有了好的結果,他便再給小乞丐開了副藥,算是兩清了。
隨後,他的意識便陷入到了黑暗之中,而再清醒的時候,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一個蒼老的聲音:
“五娃,還不快點抓藥?”
睜眼扭頭向著聲音的方向望去,發現一個白發蒼蒼,但麵色紅潤的老人正坐在桌前,桌上放著一脈枕,旁邊有筆、紙,看得出來是寫方子的。
低頭,自己麵前擺著用蠅頭小楷寫的方子,筆力遒勁,卻很容易辨認。
而櫃台前,站著一個梳雙丫髻的十來歲小丫頭,正滿臉期待的看著自己。
陳風華急忙應了一聲,開始抓藥。
好在上一個記憶片斷裏有類似的技能,所以隻一愣神的功夫,他的手就由生澀變得熟練起來,很快就將藥抓好。
抓藥的過程中,陳風華心裏暗暗琢磨著這方子。
方子是治肺疾的,不過其中沒有什麽貴藥,多數以尋常藥來代替,說起來是替這女孩省了不少的錢。
雖然效力比不上用那些貴藥來的快,但卻是對窮人很友好的辦法了。
女孩身上的衣服有補丁,身材瘦弱,看家境不太好,所以,這大夫醫德不錯!
抓好藥,包好,遞給女孩,換來一聲謝謝後,陳風華迴了一笑。
錢先前就付過了,女孩轉身離開,陳風華的腦海裏也有了大夫的信息。
大夫姓張,據說是醫聖仲景的傳人,在這小鎮上算是名醫,無論富人窮人都來找他看病,活人無數。
門前的對聯依然是常用的那副“但願世間人無病,寧肯架上藥生塵”。
此刻,張老大夫正在給一個小孩看病。
古時中醫不分科,大夫看的是通科,什麽病都治。
這個小孩顯然是富人家的子弟,身上穿的是上等蘇綢衣服,小小年紀腰上就掛著玉珮,由奶娘抱著,其父母在一邊焦急的看著。
孫大夫摸著小孩的脈,微閉著眼,良久,鬆開手,問道:
“貴公子最近是不是久熱不去?”
“對對對!”旁邊孩子的母親搶著說道。
“是不是張口有臭氣,難聞另人作嘔?”
“對!就是的!大夫真是神醫啊!”孩子的父親也快速的說道。
“是不是久未如廁,腹脹如鼓?”
“就是啊!”最後輪到了孩子的奶娘說話,她顯然和孩子的感情很深,難過的說道:“大夫,求求你好好治治小公子吧,這幾天小公子難受的……”
陳風華聽了一會兒,覺得這不就是在現世常見的積食加上腸胃感冒嗎?
當然,也有可能有其他的病,隻是他一個抓藥的看不出來而已。
“放心,既然送到老夫這裏,那肯定就能治!”說著張大夫便開始寫方子。
當看到大夫方子裏帶著黃連、桅子等物的時候,陳風華基本上就確定了。
這就是那玩意兒!
讓小孩盡快排便,上下一通,發熱便自然退下去,隨後再將積食消去,小孩也就好了。
這恐怕是小孩家日子過的太好了,挑食造成的。
方子開好,藥抓出來,加上診費,二兩銀子!
好貴!
那孩子的父母卻還千恩萬謝,交錢帶藥走人。
先前那女孩給人抓藥,藥錢總共不過二錢,這就十倍了!
論藥材價錢,那女孩抓的藥還貴呢!
這算啥?劫富濟貧?
不過他也沒想那麽多,這個記憶片斷究竟想讓他做什麽,他還需要好好的研究一下。
畢竟和上一個不一樣,那個有明確的任務目標,而這個卻什麽也沒有提示。
需要自己去琢磨了。
就這樣,陳風華的意識在這個張五娃的身上留存著,每天都是看方抓藥。
偶爾張老大夫不在的時候,熟人來了,還會替他們看看需要不需要變一變藥方。
就這樣過了一個月,陳風華又記了幾個方子,終於為味道來了。
張老大夫給人看病,絕對不僅僅是表麵的劫富濟貧。
有一天,一位小乞丐生病,跑來求藥。
張老大夫施舍了一副藥,然後嚴厲的說道:
“隻施舍此一副藥,吃了後,你的內疾會好一些,但如果想要下一副藥,那就得用東西來換!”
陳風華有些奇怪,按張老大夫平常的習慣,對富人開藥都是貴的,收錢也多,對窮人開藥都是便宜的,重病不一定治痊愈,但至少不會加重。
這小乞丐明顯是有內疾而且不宜幹體力活,為什麽張老大夫對他這麽嚴厲?
看出來張五娃的疑惑,正好此時無病人,張老大夫說道:
“五娃,是不是覺得我有些苛刻了?”
陳風華拱了拱手:“我知道老先生這麽做肯定有其中的道理,隻是沒想明白……”
“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張老大夫看得出來這個“張五娃”極有靈性,也有意將一些感悟傳授於他:“我完全可以將其治好,但這小乞丐好了後幹什麽?”
陳風華理所當然的說道:
“應該是繼續當乞丐吧?”
“他有手有腳,為什麽要去當乞丐?”張老先生追問。
這?原因應該多了吧?
“無論是什麽原因,小小年紀,不思進取,一味乞討渡日,與僵屍何異?當下但凡有手有腳,隻要努力,就能尋得一碗飯吃,非是我不盡人情,而是我不想讓他小小年紀這一輩子就隻是個乞丐了!”
“但現在他幹不得活啊!”陳風華明白了張老先生的苦心,卻覺得用的不是時候,“病沒看好,怎麽談將來?”
“他幹不得體力活,卻不影響去鎮外的山裏尋幾味草藥去。隻要肯幹,就餓不死,我隻是逼他尋點門路而已!”
果然是苦心啊!
陳風華再次拱了拱手,表示明白了。
不僅得到了方子,還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一趟過來,真的值!
過了半天,那小乞丐還真的過來了。
而手裏,還真的是拿著東西。
不過不是藥草,而是半筐蘑菇。
張老先生仔細翻撿著看了看,滿意的點點頭。
雖然都是尋常蘑菇,但卻沒有有毒的,而且很新鮮,說明這小乞丐是真的用心去找了,而且沒有害人之心。
感覺自己的苦心有了好的結果,他便再給小乞丐開了副藥,算是兩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