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_86624第八十九章琴為心聲
新年過後,一切又恢複了正常,該上班的上班,該奔波的奔波。
人們一麵懷念從前春節的喜悅和悠長,一麵不得不加入忙忙碌碌的行列,畢竟,生存才是硬道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抱怨和懷念都被拋到了爪哇國,取而代之的是匆匆來去,辛苦奔波。
正月二十一日中午,天府廣場上人頭湧動。
在廣場的東南一角的空地上,有一個女孩在舞劍。
女孩穿著白色的練功服,十七八歲的樣子,鵝卵形的臉蛋,細長的眉毛,漆黑的眼睛,模樣嬌俏可愛。她腦後留著長長的一根辮子,辮子稍垂到了腰間。
辮子上係著個紅色的蝴蝶結,隨著她的動作跳躍著。
她舞得認真,一招一式清清楚楚,銀色的劍光閃動,火紅的劍穗在她身邊靈動地跳躍,仿佛和她大辮子上跳動著的蝴蝶結互相唿應。
雖然天氣微寒,但她的鼻子上沁出一層細小的汗珠。
在一旁的花壇邊,盤腿坐著一個老者,老者的麵前放著一張古箏。老者穿著身舊的發灰的衣服,頭發花白淩亂,臉上溝壑縱橫,戴著幅廉價的墨鏡,他枯瘦的手指在古箏上撥動,悠揚的樂聲就從他的手下傳了出來。
他的雙目深陷—原來是個盲人。
他的麵前放著個鐵盒子,已經生鏽了,盒子裏孤零零地躺著幾個硬幣。
顯然,這是兩個賣藝的人,看年齡差距比較大,應該是爺孫倆。
不過,兩人雖然忙乎了一上午,收入卻似乎非常有限。也難怪,這年代,人們已經看慣了電影、電視中人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武俠劇,對這種未經加工的真人表演反而沒幾個人感興趣。
何況,這姑娘的表演太認真,一招一式,像是教學,不像表演,也確實難吸引觀眾。
一個上身穿著件毛衣、下身穿著迷彩褲的中年男子走到老人的身邊坐了下來。男子中等身材,人有些消瘦,但很有精神;他的頭發有些淩亂,雙眼布滿了血絲,顯然昨夜熬夜了;他身上的毛衣很舊,仿佛穿了十年以上,他的迷彩褲很髒,上麵沾滿了泥土。
看樣子,他應該是那個建築工地上的民工。
“老人家,我童年時代也練過兩天古箏,學藝不精,見您彈琴,有點手癢,願替您彈上片刻,您稍事休息,如何?”中年男子說話很客氣。
老人遲疑了一下,把古箏推到中年男子的麵前,自己開始活動手腕和手指。
舞劍的女孩聽到樂聲停止,扭頭問道:“爺爺,為麽事停下了?”
“小雅,你歇歇,喝口水!”老人說。
叫小雅的女孩走了過來,中年男子友好地笑笑,女孩並不領情,“當”的一聲把劍丟在地上,拿起水杯抿了一小口,警惕地看著中年男子。
“你的劍舞得很好,動作很標準。但是,你沒有合上樂聲的節拍,等會兒再舞,你注意動作的節奏,另外,動作的力度和音樂要協調,音樂舒緩則動作輕柔,音樂雄渾則動作剛厲。你用心體會音樂,再想怎麽設計你的動作,不要拘泥於固有的招式,如何?”
中年男子一邊對女孩說,一邊撥了幾下弦,叮叮咚咚的樂聲立即響了起來,看來他真不是外行。
女孩哼了一聲,不知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女孩休息了一會,又拿起劍,站到空地上,“唰”的一個金雞,劍尖指向藍天。
女孩白衣白鞋,手中雪亮的長劍直指藍天,仿佛一尊絕美的雕塑,隻有紅色的劍穗和長辮上紅色的蝴蝶結,在風中輕輕飛揚。
琴聲響起。
琴聲輕得幾乎不能聽到,當你凝神傾聽,它已經停止,當你準備離開,它卻又響起,仿佛月夜草葉上的露珠,在微風輕撫摸下,悄然滾動,落到了地上的聲音,被微風遠遠送來,似有還無。
女孩緩緩起舞,她的動作溫柔而輕盈,就像夏夜的螢火蟲,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空輕盈地飛舞,生怕驚動了葡萄架下喃喃低語的情侶。
琴聲漸漸加大,節奏也變快了。
仿佛風吹草低,由遠而近,如同起伏的海水,一波一波向海岸湧去,然後繞過舞劍的女孩,向更遠處傳去。
女孩的劍舞也漸漸加大了力度,劍鋒橫掃時光芒閃動,劈、刺、斬,劍劍帶風。
琴聲節奏變慢了,但也變得雄渾高亢。
月光消失了,天空烏雲密布,悶雷從天邊傳來,越來越近。
突然,月亮露出一角,人們驚異地發現,兩隊騎兵正在接近!沒有雷聲,那隻是騎兵的馬蹄聲,也沒有烏雲,那隻是馬蹄濺起的塵土遮蔽了月光。進攻的鼓聲如同炸雷在響起,雪亮的刀光照亮了人馬的鐵甲。騎兵如同黑色的巨浪,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向對方壓去。
鐵騎突出刀槍鳴!
女孩的劍變得迅猛而淩厲,幾乎蘊含了她全部的力量,每揮出一劍,都帶起一陣風,仿佛蘊藏著排山倒海的力量。
不知過了多久,琴聲變得舒緩而蒼涼。
揚起的塵土被大風吹散,月光重新照耀草原。戰鬥已經結束,草原上散布著陣亡士兵和馬匹,遺落在草叢中的刀劍閃爍著血光。
日出日落,秋去春來。血沃的草原長出茂盛的草木,五顏六色的繁花像漫天的繁星點綴,草原上一片祥和安寧。
女孩的動作輕盈,她似乎沒有招式,隻是隨意而舞,也不知是人帶動了劍,還是劍帶動了人,如同旭日中草原上飛翔的蝴蝶,自由而隨意。
琴聲漸漸隱去。
女孩慢慢收劍,恢複了金雞式,劍尖垂直向上刺出。她的頭向後仰著,潔白的麵頰有細細的汗珠滲出,腦後的長辮在風中擺動,火紅的蝴蝶結和鮮紅的劍穗在風中靈動的跳躍。
掌聲如潮水響起。
女孩的心思都在劍和琴聲上,居然不知道何時周圍已經圍的觀眾已經圍得密密麻麻。
叫小雅的女孩雙手抱劍,向觀眾致謝,然後拿起裝錢的鐵盒子,依次從觀眾麵前走過。眾人紛紛解囊,鐵盒子很快裝滿了硬幣,也有大方的觀眾,居然往盒子裏扔百元大鈔。
中年男子把古箏推到老盲人的麵前,道聲“獻醜了”準備離開。
“請留步!”老人道,“自從我雙目失明後,這個孫女就失學了,幸虧她小時候我傳給她這些花拳繡腿,現在我們爺孫憑此艱難謀生,今日承蒙援手,感激不盡,不知可否告知高姓大名?”
“老人家您言重了,晚輩路過,一時手癢,忍不住獻醜,不值一哂,”中年男子起身道,“我也隻不過是一個普通勞動者,今日萍水相逢,也是緣分,緣起相逢,緣盡作別,老人家不必太介意!”
中年男子起身向人群外走去。
“此人琴聲中有金戈鐵馬氣象,或許…他胸中有百萬雄兵?”
老人喃喃地說。
中年男子走到天府廣場的一個超市買了盒煙,走出大門後急不可耐地點燃一根叼在嘴裏,一副美滋滋的樣子。
當他沿原路返迴時,他看到賣藝的爺孫倆被人團團圍住,還不時傳來那個女孩尖利的叫聲。
他扔掉剛點著的香煙,三步兩步衝了過去。。
...
新年過後,一切又恢複了正常,該上班的上班,該奔波的奔波。
人們一麵懷念從前春節的喜悅和悠長,一麵不得不加入忙忙碌碌的行列,畢竟,生存才是硬道理。隨著時間的推移,抱怨和懷念都被拋到了爪哇國,取而代之的是匆匆來去,辛苦奔波。
正月二十一日中午,天府廣場上人頭湧動。
在廣場的東南一角的空地上,有一個女孩在舞劍。
女孩穿著白色的練功服,十七八歲的樣子,鵝卵形的臉蛋,細長的眉毛,漆黑的眼睛,模樣嬌俏可愛。她腦後留著長長的一根辮子,辮子稍垂到了腰間。
辮子上係著個紅色的蝴蝶結,隨著她的動作跳躍著。
她舞得認真,一招一式清清楚楚,銀色的劍光閃動,火紅的劍穗在她身邊靈動地跳躍,仿佛和她大辮子上跳動著的蝴蝶結互相唿應。
雖然天氣微寒,但她的鼻子上沁出一層細小的汗珠。
在一旁的花壇邊,盤腿坐著一個老者,老者的麵前放著一張古箏。老者穿著身舊的發灰的衣服,頭發花白淩亂,臉上溝壑縱橫,戴著幅廉價的墨鏡,他枯瘦的手指在古箏上撥動,悠揚的樂聲就從他的手下傳了出來。
他的雙目深陷—原來是個盲人。
他的麵前放著個鐵盒子,已經生鏽了,盒子裏孤零零地躺著幾個硬幣。
顯然,這是兩個賣藝的人,看年齡差距比較大,應該是爺孫倆。
不過,兩人雖然忙乎了一上午,收入卻似乎非常有限。也難怪,這年代,人們已經看慣了電影、電視中人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武俠劇,對這種未經加工的真人表演反而沒幾個人感興趣。
何況,這姑娘的表演太認真,一招一式,像是教學,不像表演,也確實難吸引觀眾。
一個上身穿著件毛衣、下身穿著迷彩褲的中年男子走到老人的身邊坐了下來。男子中等身材,人有些消瘦,但很有精神;他的頭發有些淩亂,雙眼布滿了血絲,顯然昨夜熬夜了;他身上的毛衣很舊,仿佛穿了十年以上,他的迷彩褲很髒,上麵沾滿了泥土。
看樣子,他應該是那個建築工地上的民工。
“老人家,我童年時代也練過兩天古箏,學藝不精,見您彈琴,有點手癢,願替您彈上片刻,您稍事休息,如何?”中年男子說話很客氣。
老人遲疑了一下,把古箏推到中年男子的麵前,自己開始活動手腕和手指。
舞劍的女孩聽到樂聲停止,扭頭問道:“爺爺,為麽事停下了?”
“小雅,你歇歇,喝口水!”老人說。
叫小雅的女孩走了過來,中年男子友好地笑笑,女孩並不領情,“當”的一聲把劍丟在地上,拿起水杯抿了一小口,警惕地看著中年男子。
“你的劍舞得很好,動作很標準。但是,你沒有合上樂聲的節拍,等會兒再舞,你注意動作的節奏,另外,動作的力度和音樂要協調,音樂舒緩則動作輕柔,音樂雄渾則動作剛厲。你用心體會音樂,再想怎麽設計你的動作,不要拘泥於固有的招式,如何?”
中年男子一邊對女孩說,一邊撥了幾下弦,叮叮咚咚的樂聲立即響了起來,看來他真不是外行。
女孩哼了一聲,不知是答應還是不答應。
女孩休息了一會,又拿起劍,站到空地上,“唰”的一個金雞,劍尖指向藍天。
女孩白衣白鞋,手中雪亮的長劍直指藍天,仿佛一尊絕美的雕塑,隻有紅色的劍穗和長辮上紅色的蝴蝶結,在風中輕輕飛揚。
琴聲響起。
琴聲輕得幾乎不能聽到,當你凝神傾聽,它已經停止,當你準備離開,它卻又響起,仿佛月夜草葉上的露珠,在微風輕撫摸下,悄然滾動,落到了地上的聲音,被微風遠遠送來,似有還無。
女孩緩緩起舞,她的動作溫柔而輕盈,就像夏夜的螢火蟲,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空輕盈地飛舞,生怕驚動了葡萄架下喃喃低語的情侶。
琴聲漸漸加大,節奏也變快了。
仿佛風吹草低,由遠而近,如同起伏的海水,一波一波向海岸湧去,然後繞過舞劍的女孩,向更遠處傳去。
女孩的劍舞也漸漸加大了力度,劍鋒橫掃時光芒閃動,劈、刺、斬,劍劍帶風。
琴聲節奏變慢了,但也變得雄渾高亢。
月光消失了,天空烏雲密布,悶雷從天邊傳來,越來越近。
突然,月亮露出一角,人們驚異地發現,兩隊騎兵正在接近!沒有雷聲,那隻是騎兵的馬蹄聲,也沒有烏雲,那隻是馬蹄濺起的塵土遮蔽了月光。進攻的鼓聲如同炸雷在響起,雪亮的刀光照亮了人馬的鐵甲。騎兵如同黑色的巨浪,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向對方壓去。
鐵騎突出刀槍鳴!
女孩的劍變得迅猛而淩厲,幾乎蘊含了她全部的力量,每揮出一劍,都帶起一陣風,仿佛蘊藏著排山倒海的力量。
不知過了多久,琴聲變得舒緩而蒼涼。
揚起的塵土被大風吹散,月光重新照耀草原。戰鬥已經結束,草原上散布著陣亡士兵和馬匹,遺落在草叢中的刀劍閃爍著血光。
日出日落,秋去春來。血沃的草原長出茂盛的草木,五顏六色的繁花像漫天的繁星點綴,草原上一片祥和安寧。
女孩的動作輕盈,她似乎沒有招式,隻是隨意而舞,也不知是人帶動了劍,還是劍帶動了人,如同旭日中草原上飛翔的蝴蝶,自由而隨意。
琴聲漸漸隱去。
女孩慢慢收劍,恢複了金雞式,劍尖垂直向上刺出。她的頭向後仰著,潔白的麵頰有細細的汗珠滲出,腦後的長辮在風中擺動,火紅的蝴蝶結和鮮紅的劍穗在風中靈動的跳躍。
掌聲如潮水響起。
女孩的心思都在劍和琴聲上,居然不知道何時周圍已經圍的觀眾已經圍得密密麻麻。
叫小雅的女孩雙手抱劍,向觀眾致謝,然後拿起裝錢的鐵盒子,依次從觀眾麵前走過。眾人紛紛解囊,鐵盒子很快裝滿了硬幣,也有大方的觀眾,居然往盒子裏扔百元大鈔。
中年男子把古箏推到老盲人的麵前,道聲“獻醜了”準備離開。
“請留步!”老人道,“自從我雙目失明後,這個孫女就失學了,幸虧她小時候我傳給她這些花拳繡腿,現在我們爺孫憑此艱難謀生,今日承蒙援手,感激不盡,不知可否告知高姓大名?”
“老人家您言重了,晚輩路過,一時手癢,忍不住獻醜,不值一哂,”中年男子起身道,“我也隻不過是一個普通勞動者,今日萍水相逢,也是緣分,緣起相逢,緣盡作別,老人家不必太介意!”
中年男子起身向人群外走去。
“此人琴聲中有金戈鐵馬氣象,或許…他胸中有百萬雄兵?”
老人喃喃地說。
中年男子走到天府廣場的一個超市買了盒煙,走出大門後急不可耐地點燃一根叼在嘴裏,一副美滋滋的樣子。
當他沿原路返迴時,他看到賣藝的爺孫倆被人團團圍住,還不時傳來那個女孩尖利的叫聲。
他扔掉剛點著的香煙,三步兩步衝了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