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武林大會讓江湖中原本緊張的局勢緩和下來,但這隨著最後幾天的緩衝期,又讓形勢變得不容樂觀!
本就有人從中煽風點火,挑撥是非,再加上擂台之上,一些認為自己可以更進一步的各派高手輸給敵對陣營的玩家,心中自然不憤,這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整個皇城都處在亂象之中,不過朝廷的強大也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三十萬大軍入城,到處都是巡邏隊伍,這一次他們不再給任何門派麵子,隻要是敢在皇城內鬧事的,全都抓進了大牢。
這樣做或許會得罪許多人,不過對於朝廷即將展開的行動來說,這點小事已經算不得什麽了。
皇宮內,皇帝跟太子還有三皇子一起在書房內商量著什麽……
魔門皇城據點,向宇嵐等人也在為挑起武林動亂調整著計劃。
慕容哲這邊已經和大將軍劉卓狼狽為奸,而之前的稅銀劫掠就是大將軍的私軍所為,主意是慕容哲出的,而大將軍之所以會同意,也是想要看看朝廷的反應。
朝廷的人根本找不到劉卓的私軍,而現在這筆錢已經用了出去,至於用到什麽地方,除了大將軍與慕容哲,暫時還沒有第三人知道。
江湖風起雲湧,廟堂雲波詭譎,正是玩家們的幫派發展的好時機,這期間,也有幾個知名幫派的幫主前來要求李珣等人入幫,基本上都開出了長老或者副幫主的職位,甚至有人願意將幫主之位想讓。
不過李珣誌不在此,他隻想仗劍江湖,而不願爭權奪利,逐鹿天下!
現在李珣還有選擇的餘地,但日後是否還能隨心所欲就未可知了。
為了避免被人打擾,李珣這幾天幾乎足不出戶,當然,如果李珣易容出去,也不會有人發現,不過隻是幾天而已,李珣不想那麽麻煩,反正也沒什麽事,這樣也能夠潛心修煉。
與人交手是進步最快的手段,尤其是跟那些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戰鬥,而且是生死戰。巨大的壓力之下,人往往更容易爆發!
從擂台的第一戰開始,李珣一共經曆了五場戰鬥,除了開始的兩場稍微輕鬆些,後麵幾乎底牌盡出,不過收獲也同樣不小。
最明顯的就是魚龍百變,在雄雲帆帶來的強大壓力下,有了新的感悟,其中的玄妙李珣已經參悟了七成,而參悟越多,李珣就愈發感到這門身法的神奇。
以李珣現在的功力,全力施展魚龍百變之下,可以生成十幾個殘影,甚至耗損近半功力,可以讓自己的身體以極快的速度移動半米距離,這可是閃避殺招的保命手段。
劍法方麵,李珣的進步也不小,完善了威力不在劍二十二之下的功成名就,而劍二十二也已經純熟無比,更是在莫名劍訣的不斷分析參悟之下,對劍二十三有了些許眉目。
隻不過李珣感覺有些不對,按照秘籍上所說,劍二十三是毀天滅地的無情之劍,但他領悟的方向卻是至情之劍,於是,他心中開始產生了懷疑。
明天就是除夕了,這天一早,李珣突然對燕十五說道:“燕兄,我想跟你比劍!”
燕十五正在練劍,聽到李珣的話很是驚訝,“你不是說等武林大會結束之後嗎?為何會現在提出比劍?”
“因為我想見識一下奪命十三劍,因為我對聖靈劍法有了新的領悟,但卻不知對不對,想要印證一番,不然總感覺心裏不暢快,這樣會影響我接下來的戰鬥。”李珣說出了原因。
燕十五停了幾秒才說道:“這裏並不適合戰鬥,如果要比劍,我們隻能到城外去!”
“不,不用,這裏有練功房,地方也不算小,我們將劍氣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應該不會有問題,到外麵實在太麻煩了,今天至少印證一番,他日我一定與你盡情一戰!”
燕十五不再說話,直接往練功房走去。
默契地同時拔劍,同時使出了基礎劍法,李珣要從最簡單的開始。
李珣的基礎劍法也早已返璞歸真,燕十五則是隻修煉到了大成之境,就開始修習奪命十三劍,之後雖然也常練基礎劍法,但也隻是突破到震古爍今,收獲也並不如李珣大,所以他一直被李珣壓製著。
支撐這施展完基礎劍法之後,燕十五直接換到了奪命十三劍,他也隻會這兩套劍法,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幾乎所有劍法都是從基礎劍法衍生而來,境界到了,隨手使來就是一套劍法,隻不過每個人用來威力相去甚遠。
奪命十三劍李珣見過不少次了,但與之交手還是第一次,李珣也隻用聖靈劍法,不過腦海中莫名劍訣卻不由自主地開始推演奪命十三劍的變化。
沒有劍氣縱橫,沒有狂風肆虐,兩人的戰鬥異常安靜,這是純粹的劍意交鋒,整個練功房內隻有兵器碰撞的聲音。
從燕十五的奪命十三劍中,李珣感受到了那種殺戮的氣息,這是為殺而生的劍法,奪命之名便由此而來。
聖靈劍法的前十八劍跟奪命十三劍完全相反,一個是有情之劍,一個是殺戮之劍,但到了劍十九開始,兩種劍法卻變得極為相似,同樣都是無情之劍。
這也是李珣會找燕十五印證劍法的原因,每一劍都是那麽狠辣無情,殺意無限。
莫名劍訣能夠讓人看透別人的劍法,更能創出更強的劍法,聖靈劍法如是,奪命十三劍亦如是!
事實也確實如此,開始的時候,李珣能從燕十五的劍法之中,看出他下一劍的變化,而且是完全看透,直接以聖靈劍法的劍招將燕十五的劍法破去。
從第十劍開始,李珣就開始跟不上速度了,等他看出其中變化之時,燕十五的劍隻怕已經將他擊殺,所以他隻能直接施展聖靈劍法硬悍,而不是以招破招。
一邊交手,一邊感悟,燕十五也適時放慢了出手速度,讓李珣能夠更清晰觀察,燕十五使出最後一式退步返燕,李珣則是以劍二十二應對。
兩人的劍在一瞬間交手了數十次,但卻隻發出了一聲劍鳴,然後兩人都停手閉目。
李珣在分析奪命十三劍的劍意極其之後的變化,可惜他境界終究不足,精神力也還不夠強大,不能完全領悟出第十四劍,隻能感覺到之後的第十四劍依舊是無情之劍,而且威力足以列入曠世絕學。
燕十五也不是白白陪練,他見識了整套聖靈劍法的變化,從簡單的劍一開始,但連綿無盡的劍十八,再從有情劍到無情劍,以之與奪命十三劍互相印證,他也對那第十四劍有了方向。
李珣的印證沒有得到答案,或者話說沒有得到他滿意的答案,難道劍道的極致就一定是無情毀滅之劍嗎?
他自己想不明白,所以,他打算繼續找人印證,天下劍法高手那麽多,他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果李珣迴去問劍絕,或許也能得到答案,但這樣就失去了一分玩遊戲的樂趣,也失去了一種期待,他想要自己去弄明白這個問題,然後創出不一樣的絕世劍招!
本就有人從中煽風點火,挑撥是非,再加上擂台之上,一些認為自己可以更進一步的各派高手輸給敵對陣營的玩家,心中自然不憤,這簡直就是火上澆油!
整個皇城都處在亂象之中,不過朝廷的強大也在這一刻顯露無疑。
三十萬大軍入城,到處都是巡邏隊伍,這一次他們不再給任何門派麵子,隻要是敢在皇城內鬧事的,全都抓進了大牢。
這樣做或許會得罪許多人,不過對於朝廷即將展開的行動來說,這點小事已經算不得什麽了。
皇宮內,皇帝跟太子還有三皇子一起在書房內商量著什麽……
魔門皇城據點,向宇嵐等人也在為挑起武林動亂調整著計劃。
慕容哲這邊已經和大將軍劉卓狼狽為奸,而之前的稅銀劫掠就是大將軍的私軍所為,主意是慕容哲出的,而大將軍之所以會同意,也是想要看看朝廷的反應。
朝廷的人根本找不到劉卓的私軍,而現在這筆錢已經用了出去,至於用到什麽地方,除了大將軍與慕容哲,暫時還沒有第三人知道。
江湖風起雲湧,廟堂雲波詭譎,正是玩家們的幫派發展的好時機,這期間,也有幾個知名幫派的幫主前來要求李珣等人入幫,基本上都開出了長老或者副幫主的職位,甚至有人願意將幫主之位想讓。
不過李珣誌不在此,他隻想仗劍江湖,而不願爭權奪利,逐鹿天下!
現在李珣還有選擇的餘地,但日後是否還能隨心所欲就未可知了。
為了避免被人打擾,李珣這幾天幾乎足不出戶,當然,如果李珣易容出去,也不會有人發現,不過隻是幾天而已,李珣不想那麽麻煩,反正也沒什麽事,這樣也能夠潛心修煉。
與人交手是進步最快的手段,尤其是跟那些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戰鬥,而且是生死戰。巨大的壓力之下,人往往更容易爆發!
從擂台的第一戰開始,李珣一共經曆了五場戰鬥,除了開始的兩場稍微輕鬆些,後麵幾乎底牌盡出,不過收獲也同樣不小。
最明顯的就是魚龍百變,在雄雲帆帶來的強大壓力下,有了新的感悟,其中的玄妙李珣已經參悟了七成,而參悟越多,李珣就愈發感到這門身法的神奇。
以李珣現在的功力,全力施展魚龍百變之下,可以生成十幾個殘影,甚至耗損近半功力,可以讓自己的身體以極快的速度移動半米距離,這可是閃避殺招的保命手段。
劍法方麵,李珣的進步也不小,完善了威力不在劍二十二之下的功成名就,而劍二十二也已經純熟無比,更是在莫名劍訣的不斷分析參悟之下,對劍二十三有了些許眉目。
隻不過李珣感覺有些不對,按照秘籍上所說,劍二十三是毀天滅地的無情之劍,但他領悟的方向卻是至情之劍,於是,他心中開始產生了懷疑。
明天就是除夕了,這天一早,李珣突然對燕十五說道:“燕兄,我想跟你比劍!”
燕十五正在練劍,聽到李珣的話很是驚訝,“你不是說等武林大會結束之後嗎?為何會現在提出比劍?”
“因為我想見識一下奪命十三劍,因為我對聖靈劍法有了新的領悟,但卻不知對不對,想要印證一番,不然總感覺心裏不暢快,這樣會影響我接下來的戰鬥。”李珣說出了原因。
燕十五停了幾秒才說道:“這裏並不適合戰鬥,如果要比劍,我們隻能到城外去!”
“不,不用,這裏有練功房,地方也不算小,我們將劍氣控製在一定範圍內,應該不會有問題,到外麵實在太麻煩了,今天至少印證一番,他日我一定與你盡情一戰!”
燕十五不再說話,直接往練功房走去。
默契地同時拔劍,同時使出了基礎劍法,李珣要從最簡單的開始。
李珣的基礎劍法也早已返璞歸真,燕十五則是隻修煉到了大成之境,就開始修習奪命十三劍,之後雖然也常練基礎劍法,但也隻是突破到震古爍今,收獲也並不如李珣大,所以他一直被李珣壓製著。
支撐這施展完基礎劍法之後,燕十五直接換到了奪命十三劍,他也隻會這兩套劍法,不過這已經足夠了,幾乎所有劍法都是從基礎劍法衍生而來,境界到了,隨手使來就是一套劍法,隻不過每個人用來威力相去甚遠。
奪命十三劍李珣見過不少次了,但與之交手還是第一次,李珣也隻用聖靈劍法,不過腦海中莫名劍訣卻不由自主地開始推演奪命十三劍的變化。
沒有劍氣縱橫,沒有狂風肆虐,兩人的戰鬥異常安靜,這是純粹的劍意交鋒,整個練功房內隻有兵器碰撞的聲音。
從燕十五的奪命十三劍中,李珣感受到了那種殺戮的氣息,這是為殺而生的劍法,奪命之名便由此而來。
聖靈劍法的前十八劍跟奪命十三劍完全相反,一個是有情之劍,一個是殺戮之劍,但到了劍十九開始,兩種劍法卻變得極為相似,同樣都是無情之劍。
這也是李珣會找燕十五印證劍法的原因,每一劍都是那麽狠辣無情,殺意無限。
莫名劍訣能夠讓人看透別人的劍法,更能創出更強的劍法,聖靈劍法如是,奪命十三劍亦如是!
事實也確實如此,開始的時候,李珣能從燕十五的劍法之中,看出他下一劍的變化,而且是完全看透,直接以聖靈劍法的劍招將燕十五的劍法破去。
從第十劍開始,李珣就開始跟不上速度了,等他看出其中變化之時,燕十五的劍隻怕已經將他擊殺,所以他隻能直接施展聖靈劍法硬悍,而不是以招破招。
一邊交手,一邊感悟,燕十五也適時放慢了出手速度,讓李珣能夠更清晰觀察,燕十五使出最後一式退步返燕,李珣則是以劍二十二應對。
兩人的劍在一瞬間交手了數十次,但卻隻發出了一聲劍鳴,然後兩人都停手閉目。
李珣在分析奪命十三劍的劍意極其之後的變化,可惜他境界終究不足,精神力也還不夠強大,不能完全領悟出第十四劍,隻能感覺到之後的第十四劍依舊是無情之劍,而且威力足以列入曠世絕學。
燕十五也不是白白陪練,他見識了整套聖靈劍法的變化,從簡單的劍一開始,但連綿無盡的劍十八,再從有情劍到無情劍,以之與奪命十三劍互相印證,他也對那第十四劍有了方向。
李珣的印證沒有得到答案,或者話說沒有得到他滿意的答案,難道劍道的極致就一定是無情毀滅之劍嗎?
他自己想不明白,所以,他打算繼續找人印證,天下劍法高手那麽多,他總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如果李珣迴去問劍絕,或許也能得到答案,但這樣就失去了一分玩遊戲的樂趣,也失去了一種期待,他想要自己去弄明白這個問題,然後創出不一樣的絕世劍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