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_86661此刻,北京城的保和殿內,正舉行緊張的“恩科”考試。
依照常規,大清的科舉考試應為三年一科。上一次的科考是光緒癸卯科(1903年)剛剛結束,下科應在第三年(1906年)舉行。
這次加科是因為,今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年,是慈禧太後的70歲的壽辰。
慈禧太後在北京城的大清皇宮內,為自己舉辦了極為隆重的“萬壽慶典”,普天同慶。
為了體現皇恩浩蕩,所以,今年加試一科,名曰“恩科”。
是日上午10時,在禮部會試中選拔出來的273名貢士,進入保和殿,曆經點名、散卷、讚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
主考官王文韶,鹿傳麟等將精選出的十名優等考生試卷呈給慈禧太後批閱。
慈禧端坐在大殿之上,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見該卷,文詞暢順華麗,內心頗喜,但一看落款,心頭陰雲頓起。
主考官們見太後不悅,不知為何,急忙驚慌的跪下,等候太後斥罵。
原來,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慈禧一看到這個名字,頃刻間,心生煩躁。
因為,這個名字,讓慈禧想起了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人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廣西都是出叛逆的地方。
再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與“誅”同音。
當時的珍妃極力支持光緒皇帝變法改良,後被推入井中溺死。
因此,“朱汝珍”這三個字,一下就觸動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經。於是,她狠狠的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在了地上。
跪在殿下的王文韶,鹿傳麟等,看見老佛爺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在了地上,嚇得全身發抖,不知是哪個地方觸怒了她。
這段時間,慈禧本想過個開心的壽辰,不曾想,今兒報來日俄在大清東北境內開戰,明兒報來英軍入侵,英國人還拿了個什麽《拉薩條約》要求簽字賠款割地,如今,國內外的局勢動蕩不安,正煩著呢!
正在此間,兩廣總督岑春煊送來奏折,報朝廷所調遣的七省清軍圍剿不利,廣西的董三、陸亞發叛亂起義軍依然占據南寧、柳州等地,海南王的一小股軍隊也趁機竄至廣西境內,發動叛亂。
慈禧太後忽然放下了手中的考卷問:“王文韶,鹿傳麟,本宮問問你們,我大清的七省軍隊能否在近期內平定了廣西叛亂,並且除掉海南王這個叛賊?”
鹿傳麟道:“稟老佛爺,臣以為以我大清目前的狀況,不宜大舉圍剿兩廣及海南的叛軍,如今,國外局勢也在瞬息萬變,連年的賠款,我國國庫已捉襟見肘。特別是甲午一戰,我國實力銳減。如今,日俄正在我東北三省大規模的激戰。歐洲各國正為爭奪資源相互角力,微臣以為,我朝應韜光養晦,補充國庫,多方周旋,待時機成熟再做打算,如果,這些叛軍能夠安於兩廣和海南,就當為我大清暫時保管一方國土吧。微臣以為,還是以安撫談和為主。”
“嗯!愛卿所言極是,本宮也是這麽認為的,如今再增加軍費圍剿廣西叛匪,也沒有太大必要了。速起草文書,命岑春煊及其他六省大軍,以和為主,以打為輔,逐漸撤出廣西戰局。”
慈禧說完,低頭看見龍案上一張俊逸的小楷考卷,考生名為劉春霖,麵露喜色,保和殿下的王文韶、鹿傳麟等見狀,這才舒了一口氣。
慈禧看著這張考卷,越發的喜歡,不覺讚歎連連。
原來,這位叫劉春霖的考生擅長小楷,在書法界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
恰好慈禧又性喜疏淡清新字體,所以翻開直隸肅寧劉春霖的試卷後,自是大為欣賞。
今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而“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其籍貫為直隸肅寧,地處京畿,“肅寧”又象征肅靜安寧的太平景象,這對烽火四起、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
於是慈禧在劉春霖的殿試考卷的名字上,點上了一點朱紅,名列榜首,大魁天下。劉春霖就成了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名狀元。
正在這時,李蓮英報慶親王奕劻求見。隻見慶親王奕劻來到大殿,行畢君臣之禮,道:“老佛爺,外務府有要事上報。”
慈禧正為剛才欽點的狀元開心著呢,此刻聽說外務府有要事上報,心情馬上急轉直下。
因為,這些年來,外務府沒有好消息,不是戰爭就是割地賠款,慈禧心裏想:奶奶個熊地,老娘想高興一下就不行,這些洋鬼子整天想幹什麽!
“又什麽事啊?本宮剛有點好心情,都讓你們給攪和了!”慈禧不高興的說。
“微臣該死!隻是情況緊急,請老佛爺恕罪。”
“說吧!”
“稟老佛爺,法國領事館領事奧古斯特·弗朗索瓦(方蘇雅)向我大清提出交涉,他們說海南的軍隊襲擊了他們駐越南的軍隊,損失了兩萬多人,現在要求我們賠償損失。”
慈禧聽到這個數字,抽搐了一下,問:“他們也太誇張了吧,海南的叛軍會跑到越南境內去打他們?”
慶親王奕劻道:“老佛爺您忘了嗎?上個月法國領事在這的時候,岑春煊說起廣西平叛的事,於是,法國領事館領事奧古斯特·弗朗索瓦他們自己要出兵幫助圍剿叛軍的。”
“今個兒這事怎麽了,他們幫助平定叛軍的事還沒有做完,自個兒就被叛軍給平了!這還賠的什麽損失啊?!”慈禧不悅,接著道:“你給法國那些洋人說,自個兒找叛軍賠去!”
“老佛爺,這個?……”慶親王奕劻為難的說。
慈禧想了想,又道:“本宮已命南方七省的大軍加緊圍剿了,賠償就算了吧,你好好和他們周旋去!”
慶親王奕劻聽到慈禧的話甚是為難,不過,既然這樣說,那就想辦法去和這些洋人周旋去唄。
慈禧其實正想借這些叛軍之手滅一滅洋鬼子的威風,要知道,當年的圓明園被燒的多慘啊,兩萬人滅了才叫好呢!我們還賠償,賠你個妹啊!
如今的法國正在和德國爭奪歐洲的霸權,他們已無暇兼顧亞洲殖民地的事務,時年又和英國簽訂了《英法協約》,其中關於東南亞的問題,明確了劃定兩國在暹羅(今泰國)的勢力範圍;以湄公河為界,西半部為英國勢力範圍,東半部為法國勢力範圍。越南境內已是極不穩定,各地叛亂風起雲湧,在亞洲增加兵力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他們此番向清要求賠償隻是虛張聲勢,實際上,法國在亞洲的實力已日薄西山了。
慈禧沉思了一下,歎了一口氣道:“王文韶,再擬一份懿旨,即刻發往廣西!會剿廣西的七省諸軍,盡可能掃滅廣西及海南叛匪,給法國佬一個交代!”。
...
依照常規,大清的科舉考試應為三年一科。上一次的科考是光緒癸卯科(1903年)剛剛結束,下科應在第三年(1906年)舉行。
這次加科是因為,今年,也就是光緒三十年,是慈禧太後的70歲的壽辰。
慈禧太後在北京城的大清皇宮內,為自己舉辦了極為隆重的“萬壽慶典”,普天同慶。
為了體現皇恩浩蕩,所以,今年加試一科,名曰“恩科”。
是日上午10時,在禮部會試中選拔出來的273名貢士,進入保和殿,曆經點名、散卷、讚律、行禮等種種儀式禮節,參加由皇帝主考的殿試。
主考官王文韶,鹿傳麟等將精選出的十名優等考生試卷呈給慈禧太後批閱。
慈禧端坐在大殿之上,翻開主考官列為頭名的試卷,見該卷,文詞暢順華麗,內心頗喜,但一看落款,心頭陰雲頓起。
主考官們見太後不悅,不知為何,急忙驚慌的跪下,等候太後斥罵。
原來,奪魁的舉子是廣東人朱汝珍,慈禧一看到這個名字,頃刻間,心生煩躁。
因為,這個名字,讓慈禧想起了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高舉反清大旗的孫中山……這些人都出自廣東,在慈禧看來廣東、廣西都是出叛逆的地方。
再加之,朱汝珍姓名中有“珍”字,“朱”與“誅”同音。
當時的珍妃極力支持光緒皇帝變法改良,後被推入井中溺死。
因此,“朱汝珍”這三個字,一下就觸動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經。於是,她狠狠的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在了地上。
跪在殿下的王文韶,鹿傳麟等,看見老佛爺將朱汝珍的試卷扔在了地上,嚇得全身發抖,不知是哪個地方觸怒了她。
這段時間,慈禧本想過個開心的壽辰,不曾想,今兒報來日俄在大清東北境內開戰,明兒報來英軍入侵,英國人還拿了個什麽《拉薩條約》要求簽字賠款割地,如今,國內外的局勢動蕩不安,正煩著呢!
正在此間,兩廣總督岑春煊送來奏折,報朝廷所調遣的七省清軍圍剿不利,廣西的董三、陸亞發叛亂起義軍依然占據南寧、柳州等地,海南王的一小股軍隊也趁機竄至廣西境內,發動叛亂。
慈禧太後忽然放下了手中的考卷問:“王文韶,鹿傳麟,本宮問問你們,我大清的七省軍隊能否在近期內平定了廣西叛亂,並且除掉海南王這個叛賊?”
鹿傳麟道:“稟老佛爺,臣以為以我大清目前的狀況,不宜大舉圍剿兩廣及海南的叛軍,如今,國外局勢也在瞬息萬變,連年的賠款,我國國庫已捉襟見肘。特別是甲午一戰,我國實力銳減。如今,日俄正在我東北三省大規模的激戰。歐洲各國正為爭奪資源相互角力,微臣以為,我朝應韜光養晦,補充國庫,多方周旋,待時機成熟再做打算,如果,這些叛軍能夠安於兩廣和海南,就當為我大清暫時保管一方國土吧。微臣以為,還是以安撫談和為主。”
“嗯!愛卿所言極是,本宮也是這麽認為的,如今再增加軍費圍剿廣西叛匪,也沒有太大必要了。速起草文書,命岑春煊及其他六省大軍,以和為主,以打為輔,逐漸撤出廣西戰局。”
慈禧說完,低頭看見龍案上一張俊逸的小楷考卷,考生名為劉春霖,麵露喜色,保和殿下的王文韶、鹿傳麟等見狀,這才舒了一口氣。
慈禧看著這張考卷,越發的喜歡,不覺讚歎連連。
原來,這位叫劉春霖的考生擅長小楷,在書法界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之說。
恰好慈禧又性喜疏淡清新字體,所以翻開直隸肅寧劉春霖的試卷後,自是大為欣賞。
今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場春雨,而“春霖”二字含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加之其籍貫為直隸肅寧,地處京畿,“肅寧”又象征肅靜安寧的太平景象,這對烽火四起、搖搖欲墜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
於是慈禧在劉春霖的殿試考卷的名字上,點上了一點朱紅,名列榜首,大魁天下。劉春霖就成了科舉考試的最後一名狀元。
正在這時,李蓮英報慶親王奕劻求見。隻見慶親王奕劻來到大殿,行畢君臣之禮,道:“老佛爺,外務府有要事上報。”
慈禧正為剛才欽點的狀元開心著呢,此刻聽說外務府有要事上報,心情馬上急轉直下。
因為,這些年來,外務府沒有好消息,不是戰爭就是割地賠款,慈禧心裏想:奶奶個熊地,老娘想高興一下就不行,這些洋鬼子整天想幹什麽!
“又什麽事啊?本宮剛有點好心情,都讓你們給攪和了!”慈禧不高興的說。
“微臣該死!隻是情況緊急,請老佛爺恕罪。”
“說吧!”
“稟老佛爺,法國領事館領事奧古斯特·弗朗索瓦(方蘇雅)向我大清提出交涉,他們說海南的軍隊襲擊了他們駐越南的軍隊,損失了兩萬多人,現在要求我們賠償損失。”
慈禧聽到這個數字,抽搐了一下,問:“他們也太誇張了吧,海南的叛軍會跑到越南境內去打他們?”
慶親王奕劻道:“老佛爺您忘了嗎?上個月法國領事在這的時候,岑春煊說起廣西平叛的事,於是,法國領事館領事奧古斯特·弗朗索瓦他們自己要出兵幫助圍剿叛軍的。”
“今個兒這事怎麽了,他們幫助平定叛軍的事還沒有做完,自個兒就被叛軍給平了!這還賠的什麽損失啊?!”慈禧不悅,接著道:“你給法國那些洋人說,自個兒找叛軍賠去!”
“老佛爺,這個?……”慶親王奕劻為難的說。
慈禧想了想,又道:“本宮已命南方七省的大軍加緊圍剿了,賠償就算了吧,你好好和他們周旋去!”
慶親王奕劻聽到慈禧的話甚是為難,不過,既然這樣說,那就想辦法去和這些洋人周旋去唄。
慈禧其實正想借這些叛軍之手滅一滅洋鬼子的威風,要知道,當年的圓明園被燒的多慘啊,兩萬人滅了才叫好呢!我們還賠償,賠你個妹啊!
如今的法國正在和德國爭奪歐洲的霸權,他們已無暇兼顧亞洲殖民地的事務,時年又和英國簽訂了《英法協約》,其中關於東南亞的問題,明確了劃定兩國在暹羅(今泰國)的勢力範圍;以湄公河為界,西半部為英國勢力範圍,東半部為法國勢力範圍。越南境內已是極不穩定,各地叛亂風起雲湧,在亞洲增加兵力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此,他們此番向清要求賠償隻是虛張聲勢,實際上,法國在亞洲的實力已日薄西山了。
慈禧沉思了一下,歎了一口氣道:“王文韶,再擬一份懿旨,即刻發往廣西!會剿廣西的七省諸軍,盡可能掃滅廣西及海南叛匪,給法國佬一個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