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封賞(3)
家父李世民,讓你女兒懷孕怎麽了 作者:一葉瓜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是一年春節。
與去年比較,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都要好,在大唐境內,因為開辟了大量的荒地,整個南方,尤其是嶺南,開發的最為厲害,大量的中原人遷往嶺南。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大量的糧食產出,再加上海運和運河運輸的便利性,中原再也沒有餓死的人了。
並且每家每戶都有了餘糧,尤其是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帶,民眾都過上了高質量的生活,一座座整潔的村落已經開始形成了。
這主要原因還要歸結於西域的兩次戰爭,這第一次戰爭之後,利用戰俘和奴隸大量開墾了荒地,又修建了水泥道路,又給當地的老百姓修建了房屋,分了田地和草場。
再加上西域商路暢通,河西走廊上又建了了五座大城,來往的旅客商人絡繹不絕,老百姓靠著地理優勢賺了不少錢。
而這次大唐與西方發生了大戰,因為武則天動員了整個河西和西域的老百姓,又讓大家賺了一筆,畢竟工坊裏需要工人,運輸需要工人,那那都需要人員。
相比較西域,嶺南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比如廣州沿海,依靠著海運商貿,以廣州為中心,建了了許多大城。
甚至有些商人,已經出海,開始在南洋諸島上開始種植糧食,或者經濟作物,尤其是香料。
南洋諸島的香料,讓第一批出海的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些膽子大的,已經開始準備去傳說中的海外仙島了。
相比較西域和嶺南,最窮的就是原先的中原地區了,中原地區已經被曆代先民開發的差不多了,而人口又是最多的,地還少,大多都被豪門占著。
所以朝廷也多次提出移民,將多餘的平民遷移到西北或者嶺南,畢竟往後發展,南方和西域才是重點。
隻是普通民眾戀鄉情結嚴重,沒有到餓不死的時候,他們是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
但朝廷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全鄉一起遷移,並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許以重利。
不過這些工作隻能放在年後了。
李世民帶著皇後和妃子,在年前乘船去了江東,見識了揚州和蘇州的繁華,本來準備坐船出海,前往嶺南看看,聽聞嶺南發展非常迅速,他就想親眼看看整個大唐,但皇後和楊妃非要迴家,說家裏就孩子們,馬上過年了。
李世民沒辦法,隻能準備下次再去嶺南了。
“恪兒,還沒睡呢?”
夜晚子時了,李世民被皇後逐出了後宮,原因無他,長孫皇後懷孕了,楊妃也懷孕了,其他幾個他喜歡的妃子也懷孕了。
之所以被趕出來,是因為懷孕後,年後就無法跟隨李世民前往西域遊玩了。
在長孫皇後等人看來,這李二郎絕對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想去西域邂逅一位西域美女。
畢竟南茹仙太美了,又是修煉者,無論身材還是氣質就是和中原女子不一樣,李二郎就喜歡西域風格的。
然而,南茹仙半年前就閉關了,到如今還沒有出來。
李恪蓬頭垢麵,他已經三天沒有好好洗漱和休息了,就是為了能在年前處理好一些國務,然後好好和家人過年。
即便他已經放權了,還是徹底的放權了,但大唐實在是太大了,各處的事務都需要處理,一個不慎,可能就會導致地方出現問題。
李恪抬頭,見是李世民,笑道:“父皇,你啥時候迴來的,這個時候,你不去睡覺,跑來這裏幹什麽?”
“恪兒,父皇看你辛苦,就來看看有沒有啥幫忙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
“來吧,孩兒三天沒有睡覺了,這些東西都給你看看吧!”
啊這……
自己可真是嘴賤啊,好不容易逃脫了這種折磨的生活,沒想到自己又鑽進來了。
不過看著桌子上的並不是太厚的折子,就笑道:“這點奏折,看父皇如何處理,你還是太年輕了。”
“父皇,你坐著,孩兒去如廁了。”
李世民坐下,翻開了一本奏折。
咦?
這是什麽玩意?
為毛自己看不懂折子?
翻開看了署名,又驚呆了,什麽玩意?
大行台尚書令、尚書令、戶部……
署名的地方蓋了三個印章,並且在每個印章下麵還簽了名字,分別是李靖、房玄齡、戶部侍郎薛收。
當初從鹹陽迴來,他留下了一封書信,便急匆匆地帶著皇後和楊妃等人離開了長安,生怕李恪反悔。
而後他並不知道李恪做了什麽!
“侍禦史,你過來一下!”
劉亦璿坐在不遠處,她現在成為了李恪的貼身秘書,太極殿的辦公室主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來處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但她依舊樂此不疲,能跟在李恪身邊,就是她最大的榮耀。
見到李世民來了,她剛才就問候了,不過父子倆說的話,他就當沒聽到。
現在突然叫她,她連忙起身走到了李世民身邊,隻見李世民臉色很難看,好像很生氣的樣子。
“陛下……”
“這是怎麽迴事?李靖何時成為了大行台尚書令了?”
“還有房玄齡,他為何拿著尚書令的印章?”
“這個,陛下,是這樣的,您走後呢,太子殿下召開了朝會,便大肆冊封了有功之臣,將權利給分解了下去,現在是臣子們各幹各的事情。”
“大行台尚書令是李靖沒錯,尚書令是房玄齡也沒錯!”
李世民狠狠地捶了一拳桌子,嚇了劉亦璿一跳,罵道:“這個逆子,不管是大行台尚書令,還是尚書令,都是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握在手中,豈能吧這麽重要的權柄交給他人。”
“這豈不是說,獨攬大權的丞相又迴來了,三省六部豈不是就是一個擺設?”
這個時候,李恪迴來了,見李世民不開心:“父皇,怎麽了?”
“你看看你幹的好事!”
“為何將這麽重要的職位給了他們?”
李恪問道:“不給他們,你讓我一個人幹?”
“這都是這麽幹過來開的。”
“父皇,你也不想想,你當時多大地盤,現在大唐多大了?”
“就是一頭,也得幹廢啊!”
“要不,我收迴來,您繼續……”
李世民:“……”
“罷了,罷了,朕不管你了,你愛怎麽弄就怎麽弄!”
“朕走了!”
“嘿,這奏折處理完了嗎,你就要走,侍禦史,你將奏折全部拿過來!”
李世民冷笑道:“老子都看不懂,你讓我處理個毛!”
劉亦璿:“???”
李恪這才恍然大悟,這幾個月來,他已經改變了奏折的寫法,改成了報表的格式,全是數據說話。
並且還使用了阿拉伯數字。
李世民氣唿唿地就走了,到了後宮,實在沒地方去了,就去了一個冷宮,站在門前看了許久,走了進去。
這一夜,冷宮了不冷了,熱火朝天。
除夕夜,全家人去了歌劇院,並沒有在皇宮過,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話劇表演,可把一群妃子給看哭了。
貞觀十四年剛剛過完年,蕭瑀病重,半個月後,撒手人寰。
本來李世民還想著收拾這個老家夥一頓,結果還沒來及收拾,就連蕭銳殉國的消息都沒有告訴襄城,結果蕭瑀老家夥就病逝了。
可能是一時間無法接受喪子之痛,悲痛之下,就這樣走了。
李淵、李世民、李恪三人去了蕭家,並且慰問了蕭家的老小,蕭家人表示,一定會安排好後事,絕不會讓公主和少公子少小姐受罪。
隻是蕭銳戰死的消息,也隻有蕭鈞知道,但他依舊當做不知道的模樣,在忙前忙後。
最終,還是李淵告訴了蕭鈞,蕭銳已經在西域為國戰死了,隻是他希望,這個消息先不要告訴襄城。
蕭瑀死了,按道理,蕭銳應該前來守喪盡孝,可蕭家傳出去的消息卻如同石沉大海,自從蕭瑀病重,襄城就傳了書信,一個多月,依舊沒有信息傳來,也不見蕭銳的蹤影。
她以為是西域太遙遠了,又是戰場,收不到消息,也是非常正常了,但蕭過世了,蕭銳必須迴來。
於是他就去求了李恪,也許隻有李恪才能讓蕭銳迴家,送蕭父最後一程。
李恪看著自己姐姐。實在是無法說出口,最後還是李世民解圍,說蕭銳正在沙場激戰,這個時候告訴他,萬一戰敗了怎麽辦?
多少人的性命,就掌控在蕭銳的手中呢!
最後,襄城隻能作罷。
可她心中已經有些懷疑了,在大唐孝順是擺在第一位的,可父皇竟然說出這等話來。
沒有了蕭銳,難道就沒有人打仗了,還有皇爺爺和太子的反常,讓他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尤其是蕭瑀臨死前,緊緊抓著她的手,說對不起!
送走了蕭瑀,襄城帶著兩個孩子就進宮見了李世民,李世民這才將實情告訴了襄城,襄城得到這個消息後,感覺天塌了。
隨後,蕭銳的遺物也被送到了公主府,並且由朝廷出錢風光送喪。
當然了,封賞是少不了的,李恪做主,直接冊封了襄城的孩子為安國郡公和烏滸郡主,並且由襄城和蕭銳的孩子繼承蕭家一切。
如此,蕭瑀的算盤算是真的達成了,就是苦了襄城了,她今年才二十五,直接成了寡婦。
同時,李恪也給了襄城選擇,如果再嫁,他可以做主,畢竟是皇室的公主,是他的親姐姐。
他不能眼看著一輩子守活寡。
但襄城拒絕了,似乎對所有人都很痛恨,其實這也正常,蕭銳死了,卻一直隱瞞著。
貞觀十四年十一月初,從巴格達傳來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阿拉伯帝國徹底覆滅,大唐占領了巴格達,占領了耶路撒,占領了其餘阿拉伯境內重要的城池。
而海軍同樣攻占了埃及,利用當地的貴族開始統治埃及。
地中海沿岸的小國家,被嚇壞了,紛紛投降,願意成為大唐的藩屬國,但被司懷瑾給拒絕了。
說要麽死,要麽成為大唐的子民。
很快,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全部投降了大唐,獻上了他們國家所有的東西,目前就剩下了一個法蘭克帝國了。
法蘭克麵對來勢洶洶的唐軍,有人要抵抗,有人要投降,最終國內爆發了內戰。
而司懷瑾也沒有忙著去收拾法蘭克,而是開始了一場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解放了奴隸,又利用戰俘開始在阿拉伯大搞基礎建設。
同時擊敗了東歐平原上的土著,占領了那最為肥沃的黑土地,開始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移民到那片黑土地上種植糧食,支援大唐國內建設。
與去年比較,今年的收成要比往年都要好,在大唐境內,因為開辟了大量的荒地,整個南方,尤其是嶺南,開發的最為厲害,大量的中原人遷往嶺南。
一年兩熟、甚至三熟,大量的糧食產出,再加上海運和運河運輸的便利性,中原再也沒有餓死的人了。
並且每家每戶都有了餘糧,尤其是西域和河西走廊一帶,民眾都過上了高質量的生活,一座座整潔的村落已經開始形成了。
這主要原因還要歸結於西域的兩次戰爭,這第一次戰爭之後,利用戰俘和奴隸大量開墾了荒地,又修建了水泥道路,又給當地的老百姓修建了房屋,分了田地和草場。
再加上西域商路暢通,河西走廊上又建了了五座大城,來往的旅客商人絡繹不絕,老百姓靠著地理優勢賺了不少錢。
而這次大唐與西方發生了大戰,因為武則天動員了整個河西和西域的老百姓,又讓大家賺了一筆,畢竟工坊裏需要工人,運輸需要工人,那那都需要人員。
相比較西域,嶺南的發展也非常的迅速,比如廣州沿海,依靠著海運商貿,以廣州為中心,建了了許多大城。
甚至有些商人,已經出海,開始在南洋諸島上開始種植糧食,或者經濟作物,尤其是香料。
南洋諸島的香料,讓第一批出海的商人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有些膽子大的,已經開始準備去傳說中的海外仙島了。
相比較西域和嶺南,最窮的就是原先的中原地區了,中原地區已經被曆代先民開發的差不多了,而人口又是最多的,地還少,大多都被豪門占著。
所以朝廷也多次提出移民,將多餘的平民遷移到西北或者嶺南,畢竟往後發展,南方和西域才是重點。
隻是普通民眾戀鄉情結嚴重,沒有到餓不死的時候,他們是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
但朝廷也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全鄉一起遷移,並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上許以重利。
不過這些工作隻能放在年後了。
李世民帶著皇後和妃子,在年前乘船去了江東,見識了揚州和蘇州的繁華,本來準備坐船出海,前往嶺南看看,聽聞嶺南發展非常迅速,他就想親眼看看整個大唐,但皇後和楊妃非要迴家,說家裏就孩子們,馬上過年了。
李世民沒辦法,隻能準備下次再去嶺南了。
“恪兒,還沒睡呢?”
夜晚子時了,李世民被皇後逐出了後宮,原因無他,長孫皇後懷孕了,楊妃也懷孕了,其他幾個他喜歡的妃子也懷孕了。
之所以被趕出來,是因為懷孕後,年後就無法跟隨李世民前往西域遊玩了。
在長孫皇後等人看來,這李二郎絕對是故意的,他肯定是想去西域邂逅一位西域美女。
畢竟南茹仙太美了,又是修煉者,無論身材還是氣質就是和中原女子不一樣,李二郎就喜歡西域風格的。
然而,南茹仙半年前就閉關了,到如今還沒有出來。
李恪蓬頭垢麵,他已經三天沒有好好洗漱和休息了,就是為了能在年前處理好一些國務,然後好好和家人過年。
即便他已經放權了,還是徹底的放權了,但大唐實在是太大了,各處的事務都需要處理,一個不慎,可能就會導致地方出現問題。
李恪抬頭,見是李世民,笑道:“父皇,你啥時候迴來的,這個時候,你不去睡覺,跑來這裏幹什麽?”
“恪兒,父皇看你辛苦,就來看看有沒有啥幫忙的。”
“哦,原來是這樣啊!”
“來吧,孩兒三天沒有睡覺了,這些東西都給你看看吧!”
啊這……
自己可真是嘴賤啊,好不容易逃脫了這種折磨的生活,沒想到自己又鑽進來了。
不過看著桌子上的並不是太厚的折子,就笑道:“這點奏折,看父皇如何處理,你還是太年輕了。”
“父皇,你坐著,孩兒去如廁了。”
李世民坐下,翻開了一本奏折。
咦?
這是什麽玩意?
為毛自己看不懂折子?
翻開看了署名,又驚呆了,什麽玩意?
大行台尚書令、尚書令、戶部……
署名的地方蓋了三個印章,並且在每個印章下麵還簽了名字,分別是李靖、房玄齡、戶部侍郎薛收。
當初從鹹陽迴來,他留下了一封書信,便急匆匆地帶著皇後和楊妃等人離開了長安,生怕李恪反悔。
而後他並不知道李恪做了什麽!
“侍禦史,你過來一下!”
劉亦璿坐在不遠處,她現在成為了李恪的貼身秘書,太極殿的辦公室主任,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來處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
但她依舊樂此不疲,能跟在李恪身邊,就是她最大的榮耀。
見到李世民來了,她剛才就問候了,不過父子倆說的話,他就當沒聽到。
現在突然叫她,她連忙起身走到了李世民身邊,隻見李世民臉色很難看,好像很生氣的樣子。
“陛下……”
“這是怎麽迴事?李靖何時成為了大行台尚書令了?”
“還有房玄齡,他為何拿著尚書令的印章?”
“這個,陛下,是這樣的,您走後呢,太子殿下召開了朝會,便大肆冊封了有功之臣,將權利給分解了下去,現在是臣子們各幹各的事情。”
“大行台尚書令是李靖沒錯,尚書令是房玄齡也沒錯!”
李世民狠狠地捶了一拳桌子,嚇了劉亦璿一跳,罵道:“這個逆子,不管是大行台尚書令,還是尚書令,都是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握在手中,豈能吧這麽重要的權柄交給他人。”
“這豈不是說,獨攬大權的丞相又迴來了,三省六部豈不是就是一個擺設?”
這個時候,李恪迴來了,見李世民不開心:“父皇,怎麽了?”
“你看看你幹的好事!”
“為何將這麽重要的職位給了他們?”
李恪問道:“不給他們,你讓我一個人幹?”
“這都是這麽幹過來開的。”
“父皇,你也不想想,你當時多大地盤,現在大唐多大了?”
“就是一頭,也得幹廢啊!”
“要不,我收迴來,您繼續……”
李世民:“……”
“罷了,罷了,朕不管你了,你愛怎麽弄就怎麽弄!”
“朕走了!”
“嘿,這奏折處理完了嗎,你就要走,侍禦史,你將奏折全部拿過來!”
李世民冷笑道:“老子都看不懂,你讓我處理個毛!”
劉亦璿:“???”
李恪這才恍然大悟,這幾個月來,他已經改變了奏折的寫法,改成了報表的格式,全是數據說話。
並且還使用了阿拉伯數字。
李世民氣唿唿地就走了,到了後宮,實在沒地方去了,就去了一個冷宮,站在門前看了許久,走了進去。
這一夜,冷宮了不冷了,熱火朝天。
除夕夜,全家人去了歌劇院,並沒有在皇宮過,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話劇表演,可把一群妃子給看哭了。
貞觀十四年剛剛過完年,蕭瑀病重,半個月後,撒手人寰。
本來李世民還想著收拾這個老家夥一頓,結果還沒來及收拾,就連蕭銳殉國的消息都沒有告訴襄城,結果蕭瑀老家夥就病逝了。
可能是一時間無法接受喪子之痛,悲痛之下,就這樣走了。
李淵、李世民、李恪三人去了蕭家,並且慰問了蕭家的老小,蕭家人表示,一定會安排好後事,絕不會讓公主和少公子少小姐受罪。
隻是蕭銳戰死的消息,也隻有蕭鈞知道,但他依舊當做不知道的模樣,在忙前忙後。
最終,還是李淵告訴了蕭鈞,蕭銳已經在西域為國戰死了,隻是他希望,這個消息先不要告訴襄城。
蕭瑀死了,按道理,蕭銳應該前來守喪盡孝,可蕭家傳出去的消息卻如同石沉大海,自從蕭瑀病重,襄城就傳了書信,一個多月,依舊沒有信息傳來,也不見蕭銳的蹤影。
她以為是西域太遙遠了,又是戰場,收不到消息,也是非常正常了,但蕭過世了,蕭銳必須迴來。
於是他就去求了李恪,也許隻有李恪才能讓蕭銳迴家,送蕭父最後一程。
李恪看著自己姐姐。實在是無法說出口,最後還是李世民解圍,說蕭銳正在沙場激戰,這個時候告訴他,萬一戰敗了怎麽辦?
多少人的性命,就掌控在蕭銳的手中呢!
最後,襄城隻能作罷。
可她心中已經有些懷疑了,在大唐孝順是擺在第一位的,可父皇竟然說出這等話來。
沒有了蕭銳,難道就沒有人打仗了,還有皇爺爺和太子的反常,讓他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尤其是蕭瑀臨死前,緊緊抓著她的手,說對不起!
送走了蕭瑀,襄城帶著兩個孩子就進宮見了李世民,李世民這才將實情告訴了襄城,襄城得到這個消息後,感覺天塌了。
隨後,蕭銳的遺物也被送到了公主府,並且由朝廷出錢風光送喪。
當然了,封賞是少不了的,李恪做主,直接冊封了襄城的孩子為安國郡公和烏滸郡主,並且由襄城和蕭銳的孩子繼承蕭家一切。
如此,蕭瑀的算盤算是真的達成了,就是苦了襄城了,她今年才二十五,直接成了寡婦。
同時,李恪也給了襄城選擇,如果再嫁,他可以做主,畢竟是皇室的公主,是他的親姐姐。
他不能眼看著一輩子守活寡。
但襄城拒絕了,似乎對所有人都很痛恨,其實這也正常,蕭銳死了,卻一直隱瞞著。
貞觀十四年十一月初,從巴格達傳來了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阿拉伯帝國徹底覆滅,大唐占領了巴格達,占領了耶路撒,占領了其餘阿拉伯境內重要的城池。
而海軍同樣攻占了埃及,利用當地的貴族開始統治埃及。
地中海沿岸的小國家,被嚇壞了,紛紛投降,願意成為大唐的藩屬國,但被司懷瑾給拒絕了。
說要麽死,要麽成為大唐的子民。
很快,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全部投降了大唐,獻上了他們國家所有的東西,目前就剩下了一個法蘭克帝國了。
法蘭克麵對來勢洶洶的唐軍,有人要抵抗,有人要投降,最終國內爆發了內戰。
而司懷瑾也沒有忙著去收拾法蘭克,而是開始了一場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解放了奴隸,又利用戰俘開始在阿拉伯大搞基礎建設。
同時擊敗了東歐平原上的土著,占領了那最為肥沃的黑土地,開始將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移民到那片黑土地上種植糧食,支援大唐國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