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董事會換屆,銀河投資將會向股東大會提交新的董事提名議案,我們當中的一些董事非常不專業,不要以為自己是股東董事就能恣意妄為!”


    丁樂在海州銀行董事會上驟然發難,讓韓飛龍敗的一敗塗地。他以前就十分反感類似於韓飛龍這樣的攪屎棍,現在銀河投資是海州銀行當仁不讓的第二大股東,而且他又有首富光環加持,自然有底氣說這話。


    會議剛剛結束,韓飛龍就臉色鐵青,一言不發地摔門而去。而其他董事們則在心中暗自打量,重新審視眼前的這位年輕首富,看上去心慈麵善,可動起手來卻一點也不含糊。


    會後,丁樂顧不得楊宗培的熱情挽留,他還要和餘建康趕往海州國資委,出席銀河投資入股海州信托的簽約儀式。


    當初,為了幫助餘建康解決海州銀行重組過程中的難題,丁樂提出讓錢袋網出麵購買海州銀行近10億元的不良資產包。


    但是礙於國家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的管理政策,錢袋網並不能直接從海州銀行賬上進行買斷,因此就需要一個通道來促成這筆交易。


    丁樂想到業內慣用的非標業務操作模式,於是便提議海州銀行先將這筆不良資產包轉讓給海州信托,然後由海州信托拆分後轉讓給錢袋網。錢袋網接盤後,再分拆掛到網上由投資人認購。


    海州銀行在轉出這筆不良資產後,賬銷案存,繼續負責後續的清收處置,定期將清收處置款項轉入海州信托,然後再流向錢袋網,最終向投資人兌付,從而最終形成完整的閉環。


    這種操作模式,既有利於海州銀行擺脫沉重的包袱,又能為錢袋網找到一個長期獲益的業務,可以說是雙贏。


    當然,在整個交易過程中,信托公司作為通道方,是丁樂唯一不能掌控的環節,所以他才借餘建康的口,向海州國資委提出,戰略入股海州信托。


    說起信托公司,不得不說中國信托行業幾十年跌宕起伏的發展曆史。


    1979年10月,中國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標誌著中國現代信托業的誕生,就像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其他行業一樣,信托行業在沒有任何規章製度的監管下,摸著石頭過河,坎坷前行了近二十年。


    2002年,根據一個省市原則保留1-2家信托公司的基本原則,全國的信托公司由1999年的230餘家銳減60餘家,而最終完成重新登記,獲得經營資格的信托公司僅有59家。


    2007年,證監會修訂《信托公司管理辦法》和《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才得以讓信托這顆“蒙塵的珍珠”又重新散發出耀眼的光芒。


    海州信托成立於上個世紀90年代末,盡管在信托行業的幾次大動蕩中,它都得以全身而退,但本身也元氣大傷。這些年海州信托的資產負債規模始終在較低水平徘徊,盈利能力一直處於虧損的邊緣。海州信托就像是一隻受了傷的幼獸,一直隱匿於隱秘的角落,舔食著自己的傷口。


    在海州銀行業改革的曆史大潮中,因為丁樂的提議,海州信托再次走上舞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裏。361讀書


    經海州國資委批準,海州信托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了重組,重組後的海州信托,注冊資本金增加至10億元,其中海州國資委出資3億元,持股60%,銀河投資出資6億元,持股30%,海州城市建設集團出資1億元,持股10%。


    如果僅從數字上看,銀河投資出了雙倍資金,持股份額卻隻有大股東的一半,看上去很不劃算。但丁樂拿到這個方案之後,內心卻一陣狂喜。


    在中國,金融機構分為銀行、信托、保險、證券四大類,這四大金融機構的牌照是中國最稀缺的牌照,都是需要中國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發放牌照。一般監管部門不會輕易發放牌照,因為它最終需要國務院的批複。


    丁樂為海州銀行重組提出了變通方案,也為銀河投資染指銀行、信托牌照留下了操作的空間。如今海州國資委同意銀河投資參股海州信托,等於就是為海州銀行重組畫上句號。


    雖然銀河投資在海州銀行、海州信托都不是控股股東,但是能夠從那道門縫擠進來,即便是花再多的錢,對丁樂來說都是值得的。


    下午四點半,在餘建康的陪同下,丁樂準時出現在了海州國資委的大樓裏。餘建康作為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這種場合是必須要到場的。


    丁樂剛走進簽約儀式現場,他就看到了在焦急等待的夏曉,他出席簽約儀式不假,但在正式合同文本上簽字蓋章的卻是夏曉,因為經過變更,夏曉已經正式成為銀河投資的法定代表人。


    “你怎麽才來,大家都在等你!”


    趁著眾人相互寒暄的間隙,夏曉小聲向丁樂抱怨著,作為時間管理達人,丁樂這兩天的日程已經被她精確安排至每一分鍾。


    “海州銀行的董事會上發生了意外,稍後和你細說!”


    還不等丁樂說完,他就被餘建康拉著向二當家走去。上午陪同大老板參觀聚美科技,下午與二當家一同出席簽約儀式,丁樂在一日之接連內拜會主政海州的正副官員,這對一般人來說也是非常難得的經曆。


    主管機構、投資方一陣相互吹捧灌水後,海州信托的股東們在新的投資協議上代表各方簽字蓋章。


    丁樂出席簽約儀式,更多的是象征性的,有了首富光環加持,各方對海州信托的發展也是信心百倍,不是誰都能憑著一句話撬動整個海州銀行重組成功的。


    簽約儀式結束後,在眾人的目視下,丁樂繼續趕往下一站錢袋網,他甚至連與夏曉親昵的時間都沒有。


    錢袋網爆紅之後,引起了圈內各大風投機構的關注。經過幾輪接洽,最終紅山資本、高嶺資本走到了簽字桌上。


    錢袋網b輪融資,紅山、高嶺分別願意跟投2000萬美元、2000萬美元,各自持股15%,簽署上市對賭協議。風投機構的方案,費揚無法做主,隻能有丁樂最後拍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銀行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飛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的飛豬並收藏重生之大銀行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