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妍這幾天很煩惱,她是海州日報社的記者,最近社裏在策劃一期創業專題報道,重點介紹各行各業的創業明星,她外出跑了幾個采訪,迴來寫的稿件都被主編以沒有亮點退迴。


    就在她煩惱的時候,在鄉下的媽媽還打電話給她,要她周日迴家一趟。


    “媽,我最近比較忙,什麽著急的事情一定要我迴去啊?”


    “你哥家小寶擺百日宴,你這個做姑姑的不迴來?”


    “可我最近一直要加班,周末都要外出采訪,不一定有空迴去”


    崔媽帶著情緒說道:“這個我不管,你自己看著辦,最近家裏事情多,你爸和你哥今年在銀行申請了10萬貸款,忙著擴建羊圈,家裏今年準備再買幾十頭黑山羊,他們沒空管你,我也不問你了!”


    “貸款?擴建?養羊?”崔妍一時沒跟上媽媽的節奏,滿腦子疑惑。


    “我哥他不是跑運輸的嗎?怎麽又養羊了呢?”


    “你這是多久沒聯係家裏了,家人什麽變化你都不關心,你嫂子生小寶後,他就把車盤了出去,說是以後在家陪著老婆孩子,村裏又在推廣黑山羊養殖,銀行又大力推廣貸款,他就這樣搞起來了。”


    崔妍聽到這裏,突然想到她手頭的稿件,似乎有了一點靈感,她頓了頓說:“那好吧,媽,你也別說了,我周末迴去還不行嘛!”


    2004年,崔妍金陵大學中文係畢業後,進入海州日報社做了記者,這幾年她一路拚搏,在海州新聞界也闖出了自己一片天空。


    周末迴鄉之後,她發現幾個月沒迴鄉下,村裏大多數人家都在搞基建,問了才知道,都是在修建羊舍。


    哥哥家小寶百日宴,按照本地習俗,擺起了流水席,同村的都要來吃酒席。崔妍在大家吃飯閑聊的時候收集到了很多關鍵信息。


    前兩年,村書記王本誌一直想帶領大家養殖黑山羊致富,可是由於資金不足,這兩年推廣的範圍有限,上個月太平支行來村裏推廣“陽光信貸”工程,對大多數家庭提供了貸款支持,於是大家在王本誌的帶頭示範下,村裏多數人家搞起來黑山羊養殖。


    為此,崔妍還去村支部采訪了書記王本誌,王書記把自己這幾年的創業故事娓娓道來,他對太平支行的“陽光信貸”工程讚不絕口,如果沒有銀行的支持,現在村裏還是小打小鬧,他還舉了南山村的例子。南山村本來就有特色產業,太平支行的“陽光信貸”工程推廣後,村裏的大閘蟹養殖一下擴展了幾倍。


    崔妍聽完王書記的創業故事後,她在村裏走走轉轉,手裏的相機拍個不停,她還特意將村委會門口那些“陽光信貸”宣傳海報拍了下來。


    這次迴鄉,她收獲不小,她心中的創業故事已經大體有了模樣。於此同時,她對太平支行的那個“陽光信貸”非常感興趣,她覺得可以深挖一下,絕對是篇高質量的通訊報道。


    崔妍迴家後,連夜將自己的采訪素材整理成稿件。第二天上班,她將稿件交給主編,主編看完後覺得這一次的切入角度很好,村支書想方設法帶領村民致富,很貼合時代主題。


    崔妍交了稿之後,開始為她的下一篇報導準備素材,她通過網絡查詢,發現網上沒有丁點關於“陽光信貸”工程的報道,這年頭居然還有度娘查不到的資料?


    崔妍又通過金融界的關係打聽,問了幾家銀行都表示沒聽說過“陽光信貸”,業內無人知曉、同行從未報道,她是越打聽越興奮,仿佛發現了一座金山一樣。


    跟主編報備了采訪行程之後,她再一次迴到槐樹村,崔媽對於她三天兩頭迴家跑感到很奇怪!


    在槐樹村,崔妍先後采訪了多位村民,了解到“陽光信貸”給他們的家庭創業帶來的巨大改變。


    為了獲得更多的素材,她還去了南山村、黃區村了解情況。南山村的村民對“陽光信貸”評價更高,對於太平支行的小丁行長和幾個客戶經理讚不絕口,說他們一心為老百姓著想,從根本上扭轉了大家對太平支行的印象。


    看著自己積累的素材越來越多,崔妍在心中大致勾勒出了一個幹預擔當、恪盡職守的年輕人形象。不過她為了更加真實的反應報道,最後一站她來到了太平支行。


    崔妍是下午兩點來到太平支行,還沒有進入二樓辦公大廳,就遠遠的聽見裏麵的說話聲,登上二樓一看,幾個穿著工作服的人都在不停的忙著,有的在和客戶簽合同,有的在對著電腦敲個不停。


    她環視一圈,看到一個辦公室門前掛著行長室的銘牌,於是徑直走了過去。辦公室的門半開著,裏麵有人在說話,似乎不時的還傳出笑聲。


    崔妍站在外麵等了一會,她正欲敲門時,門被裏麵的人拉開,迎麵相遇的是槐樹村的王本誌。


    “呦,這不是崔侄女嘛,你怎麽到這來了啊?難倒也是要拿貸款?”王本誌意外的說道。


    “這麽巧啊,大叔,我是準備來采訪一下你們口中的小丁行長啊!”崔妍笑著說。


    “你來的正巧,我幫你介紹一下,我們剛談完事情,他正好有空。”王本誌熱情的迴應道。


    丁樂送走王本誌,剛坐下,準備把三個村的“陽光信貸”工程推廣過程中的得與失再迴顧一下,就看到他有折返迴來,身後還跟著一位妙齡女郎。


    “丁行長,這是我大侄女,我們一個村的,她是海州日報的新聞記者,想采訪你一樣,不知道你有沒有空啊?”王本誌進門就說道。


    “記者?采訪?”丁樂疑惑了一下,他應該沒有什麽能夠讓記者來采訪的吧,難倒還是為了12.30搶劫案的事情?


    “丁行長你好,我是海洲日報社的記者崔妍,我想就你們行推廣的陽光信貸工作對你做個采訪,不知道你是否有時間?”妙齡女郎直奔主題的說道。


    丁樂看著麵前的女子,齊耳短發,五官精致,個子雖然不高,但是身材非常的勻稱,穿著藏青色的職業套裙,肉色絲襪與黑色的高跟鞋搭配,一身職業女性特有幹練氣息撲麵而來。


    “你好,我是丁樂,有什麽就坐下來說吧!”丁樂說完伸手和崔妍輕輕的握了一下手,說完還轉身從茶水櫃裏拿出一瓶礦泉水放在茶幾上。


    “那丁行長、崔記者你們聊,我就先迴去了,下來再來找你聊!”王本誌介紹完二人認識後,就識趣的離開了。


    12.30搶劫案後,也有記者曾對丁樂進行過采訪,不過那時候他躺在病床上,而且他整個人都很虛弱,事後對采訪的哪些內容、自己說了哪些話都沒有太深刻的印象了。現在又遇到了記者采訪,他還真不知道從哪說起。


    對於初次采訪的對象,如和打開話題,崔妍還是很有經驗的。


    “丁行長,我在三個村采訪的時候,聽到村民都叫你小丁行長,你歲數也不大吧?”


    “我今年才23歲,確實小,現在是太平支行的臨時負責人,他們稱唿的沒錯!”丁樂謙虛的說道。


    經丁樂這麽一說,崔妍立刻想到了太平支行去年底發生的那起案件,原來就是麵前坐著的這位在關鍵時候力挽狂瀾。當時崔妍也曾報道過此案,雖未詳細報道案件經過,但是對於細節她還是了解過,那種危機時刻,奮不顧身的擋在別人麵前,是需要多大的勇氣。


    提及“陽光信貸”的誕生,丁樂坦言他是受到去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尤努斯啟發。他在支行工作中發現,農村老百姓在創業時,往往缺少足夠的資金,於是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主動把工作推進到村裏,老百姓在得到信貸扶持後,一些好的創業項目就能夠得以啟動,而銀行的業績也有紮實的保障。


    通過“陽光信貸”工程的試點推廣,即解決農村老百姓在創業過程中的資金需求,又完成了支行的績效考核。下一階段,準備向總行詳細匯報太平支行“陽光信貸”工程的試點推廣經驗,希望總行采納後能在全行範圍內推廣,從而惠及更多的老百姓。


    聽著丁樂的娓娓道來,崔妍感受到麵前坐著的年輕人,他身上時而透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時而透著中年人的從容自信,這種混為一體的感覺讓人著迷。


    崔妍在最後問道:“能冒昧的問一句題外話嗎?你的理想是什麽呢?”


    丁樂頓了頓,這是第一次有人這樣問他,就算在一起和他無所不聊的夏曉都不曾問過這個話題。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同時,也幫助別人實現人生價值吧!”丁樂說道。


    下午兩個半小時的采訪,崔妍獲得了非常豐富的資料,她需要迴去仔細消化整理,才能確定如何下筆,她對寫好這片報道充滿信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大銀行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穹下的飛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穹下的飛豬並收藏重生之大銀行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