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看83版《射雕英雄傳》,那時候是跟著大人去錄像廳看,一次看四集。


    看到桃花島巨變時,我是被震撼到的。


    那時候還不怎麽會表達,能做的就是揪著心,屏著唿吸,繼續看下去。當然看到後來是鬆了一口氣。


    現在想想,就因為那時候不會表達,所以體驗得格外強烈而真切。


    因此爛片也有爛片的好處,起碼也會把我帶到過往,重溫記憶,把當時的體驗分享出來。


    這不就是金庸的筆法嗎?


    看來拍不好金庸的影視劇,有一部分原因,還是現在的人沒有吃透,都在看表麵,也在摸索著。


    在94版《射雕》裏梅超風死的時候,黃蓉在密室裏哭的。


    她說以前對梅師姐不怎麽在意,還捉弄她,沒想到她其實挺好。


    這句台詞倒是讓我心弦一顫,自己也經曆過,小時候就喜歡小孩子一樣的人物,後來是對一些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中就是梅超風雖然樣貌可怖,可她的心不錯。


    看人是要看到心的。


    也因為這個人物跟我的成長體驗息息相關,所以我想盡可能把這個人物完善起來。


    梅超風死的時候,郭靖和黃蓉在密室裏療傷,所以兩人都清楚。


    郭靖是不願意生事,黃蓉卻不願意接受。


    接著我的構思中,鏡頭轉換,黃藥師在海邊吹簫,黃蓉過來興高采烈地告訴他,已經查明真相,江南五怪不是你殺的,靖哥哥說不會向外說什麽的。


    黃藥師來了一句,要他當好人。徑直走了。


    黃蓉在他背後說,藏得那麽深,都不知道多珍愛。難怪問他要金娃娃,都不肯給。真懷疑我是不是親生的!


    然後跺腳扭著腰走了。


    鏡頭又是一轉,這次是黃蓉對著梅超風的靈位,對她說,梅師姐,你不能呆在這裏了。如果你還活著,我倒是情願你去陪我爹,我嫁給靖哥哥之後,他就隻能孤單一個人了,有人陪他說說話也是好的。


    隻是,我和我的後代隻能接受,我爹他隻愛我娘一個人。梅師姐,你別怪我,每年春秋祭,我會派人祭掃你和陳師兄的墓,該給的,我不會虧待的。


    黃蓉就出現這麽幾次,等這幾句台詞寫完,我是長長吐了一口氣,第一反應是幸不辱命。


    我覺得這樣寫對得起看過的原著,以及過去版本的劇集。


    然後鏡頭切換到程英小時候,黃藥師救她是因為她的側顏有幾分像梅超風。


    接著是楊過在哭訴被黃蓉欺負,黃藥師聽完後,卻去問程英,你也有機會的,為什麽不去爭取?


    長大後的程英更像梅超風,隻是眉眼之間更見輕柔。


    她說我不願破壞楊大哥和他師父之間那麽美好的感情。


    黃藥師一怔,示意她退下。


    然後就是黃藥師的內心獨白,原來當初他是想讓梅超風爭一爭的,沒想到女人的心思不一樣。


    最後一個鏡頭就是夕陽照山崗,黃藥師遠眺天外,藍天白雲中幻出當年的持劍少女,無瑕的笑容。


    寫完後我必須要抽離幾天,才可以把情緒釋放,不然還在劇情中。


    同時我還覺得這樣寫法雖然爽,可沒多少營養的,真的會有小朋友去看的。


    如果接觸多了這樣的故事,對人家的成長不利。


    也就是在那時候,我想起了金庸寫到小說裏的話,武功是傷人的,佛法是慈悲的,所以一本武功,一本佛法,希望慈悲消減戾氣。


    當然到了後來,慈悲之心日漸,也就不去在意傷人的東西了。


    這麽一想,那就慢慢安靜下來。


    一樣在寫,也不是不能寫商業類的,套路類的,不過還是多寫點福德類的。


    當年我自己也是很小就接觸武俠,現在寫的,也是要讓當初的自己滿意。


    而當初那份真誠的感動,也一直伴隨著我。


    相信所有現在還在看武俠的朋友,都有這麽一份最初的感動。


    或者這才是要跟著武俠一直流傳下去的物事吧。


    接下來我要評析一下tvb的劇集《九陰真經》,我隻評析一個開頭。


    畢竟讀後感還要寫下去,這部劇也是金庸作品的衍生物,不過不可能占太大的篇幅。


    因為現在的武俠不好看,很多朋友都在迴顧過往。


    那麽借著機會,把過往整理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對現在帶來幫助。好,明天繼續。


    2021年10月6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流年擷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丹湜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丹湜意並收藏流年擷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