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思想工作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過去了,秋收過後,天又涼了起來!
朱雄英父子坐在奉天偏殿,聊著國事,家事,天下事!
老樸小步走了進來,拱手道:“萬歲,殿下,李太……曹國公求見!”
“宣!”
朱雄英沒有任何遲疑,即便李景隆不來,他也準備叫過來說些事情。
“臣李景隆見過陛下,見過太子殿下!”
老李還是那副老樣子,不過,比以前有些……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總之精神狀態不太好!
“坐吧!”
朱雄英微微頷首,說道:“見朕所為何事?”
李景隆沒有動,依舊拱手道:“臣此次進宮是來向陛下辭行的,臣在京城耽誤太多事情,江南海運,事關重大,臣有些不太放心!”
說話都變得有氣無力了!
權力這東西能讓人上癮,擁有過後就再也難以忘懷,特別是那獨一無二的光環套在身上,享受著別人羨慕,嫉妒,崇拜的目光,那滋味別提有多舒服了!
可一旦失去,那等同於被抽走了靈魂,要想盡辦法去拿迴來,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沒有人會主動放棄權力,哪怕死也要……
李景隆本就身居高位,即使丟了太傅頭銜,他身上的光環也不過是黯淡了一些,中毒不算太深,還能救!
朱雄英當然清楚老李現在的狀態,他要給李太傅上一堂思想教育課。
“這些年你在江南幹的不錯,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朝廷少的誰都行,可就不能少了你曹國公!”
“是!”
李景隆語氣平和道:“臣份內之事,不敢言功!”
朱雄英笑問道:“心裏還恨著朕呢?”
“啊……臣不敢!”
李景隆拱手道:“臣是氣憤家裏那個逆子,不思進取,不求上進,讓李家顏麵盡失,臣恨不得……恨不得掐死他!”
“過了!”
朱雄英趁機安慰道:“誰家都有沒出息的孩子,他去司馬院已經沒有意義了,朕思來想去,才決定讓他去五城兵馬司曆練,最勞累,最平淡的事情才能磨練一個人的心性,才能使人長大啊!”
“朕已經交代開國公了,對李辰不要照顧,也不要刻意打壓,讓他和底層的士兵做一樣的事情,告訴你夫人,不要去心疼他了,慈母多敗兒,讓他自己拿俸祿養活自己,還有他媳婦!”
“現在不想辦法讓他長大,恐怕就來不及了!”
“李家家大業大,他自己不行,你讓朕將來怎麽照顧他!”
李景隆感慨道:“陛下良苦用心,臣替犬子謝過!”
老李心中五味雜陳,皇帝對自己兒子確實上心了,不然也不會說這些話。
這些話同時也在告訴老李,你兒子留在京城,我會把他教育成才,李家由朝廷罩著,你安心在江南搞海運,別有什麽後顧之憂。
“說什麽謝不謝的……”
朱雄英擺手道:“晌午留下,一起陪老爺子吃頓飯,年紀大了,常說,身邊親人見一麵少一麵的!”
這話說的老李心中一陣酸楚,別說什麽拍馬屁,老爺子真把他當親人,對他,對李家的好那是有目共睹。
“若非肩負朝廷海運大業,臣寧願不要當什麽官,就留在舅爺老人家身邊伺候著!”
這話算是發自肺腑之言了,真真假假的已經不重要了。
“有這個心就好……”
朱雄英感慨道:“皇爺爺現在過的挺好的,幾個小王叔也都定下了去處,也算放心了,唯獨十二叔湘王還在宗人府關著呢,朕有心同情,卻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啊!”
湘王之事,李景隆比任何人都清楚,當年因為缺軍費,他曹國公在江南賣爵,遭受千夫所指,最後湘王背鍋了。
“十二叔在宗親之中最為仁孝,從不給朝廷添麻煩,是為難得的賢王,遭此劫難,朕心中實在有愧啊!”
“朕對不起他,也對不起皇爺爺啊!”
李景隆連忙安慰道:“陛下,當時情非得已,大戰在即,實在沒有辦法,才有此下策,此事是臣沒有辦好,怪不得陛下!”
朱雄英繼續感慨道:“每當想起賣爵之事,朕如鯁在喉,寢食難安,自覺羞愧萬分,無言於太廟麵對列祖列宗!”
李景隆好像聽出了什麽言外之意,立馬拱手道:“臣願為陛下分憂,還請陛下示下!”
“朕能有什麽話說啊!”
朱雄英苦笑一聲,說道:“幹都幹了,還怕別人罵啊,賣出去的東西,哪有強行收迴來的道理,這不成土匪強盜了,朕丟的起這個人,但朝廷的麵子可不好看啊!”
“陛下,賣爵之事,乃是為了抵禦外敵,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非私心,臣願為陛下拔去這根刺!”
皇帝無緣無故突然說起湘王之事,分明就是在暗示什麽。
“拔不拔刺的,朕不在乎……”
朱雄英笑了笑,突然話鋒一轉,問道:“曹國公,朕聽說李辰那事是被人下套了?”
李景隆一愣,皇帝知道這事並不奇怪,立馬開始大倒苦水。
“陛下明鑒啊,臣的兒子雖說頑劣了些,但確實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孩子年輕,心思淳樸,善良,這才被有心之心利用,其實是想搞垮我李家啊!”
“陛下可想,臣在江南,手握海運稅收,想投機取巧的人太多了,就想在背後用下三濫的手段來坑害臣,謀取更大的利益,臣兒子也是受害者啊!”
太子立馬跟著說道:“父皇,兒臣也與李辰相處過,確實沒什麽大毛病,為人也挺大方的,頑劣不是什麽大事,兒臣小時候也是這樣……”
“殿下所言極是!”
李景隆向太子投來感謝的目光!
“這些亂臣賊子,哼……”
朱雄英突然惱火起來,質問道:“背後的人查到沒有?”
“臣……臣沒查,實在不想再給陛下添麻煩了,陛下放心,隻要臣堅守底線,無論那些賊人如何用陰招,臣也不會屈服,也不會被腐蝕!”
李景隆假意說著,吃了這麽大的虧,他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要趕緊迴江南,查出背後是誰在指使這一切。
能輕饒了這些人都怪了!
“孤就說李辰怎麽能幹這些事,原來是被人下套了!”
朱文玨勸道:“父皇,敢暗害李家,這分明是在挑釁朝廷啊,絕不能就這樣算了!”
“太子說的對!”
朱雄英當即表態道:“曹國公,這件事朕全權交給你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亂臣賊子!”
“臣領命!”
朱雄英父子坐在奉天偏殿,聊著國事,家事,天下事!
老樸小步走了進來,拱手道:“萬歲,殿下,李太……曹國公求見!”
“宣!”
朱雄英沒有任何遲疑,即便李景隆不來,他也準備叫過來說些事情。
“臣李景隆見過陛下,見過太子殿下!”
老李還是那副老樣子,不過,比以前有些……有些說不上來的感覺,總之精神狀態不太好!
“坐吧!”
朱雄英微微頷首,說道:“見朕所為何事?”
李景隆沒有動,依舊拱手道:“臣此次進宮是來向陛下辭行的,臣在京城耽誤太多事情,江南海運,事關重大,臣有些不太放心!”
說話都變得有氣無力了!
權力這東西能讓人上癮,擁有過後就再也難以忘懷,特別是那獨一無二的光環套在身上,享受著別人羨慕,嫉妒,崇拜的目光,那滋味別提有多舒服了!
可一旦失去,那等同於被抽走了靈魂,要想盡辦法去拿迴來,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沒有人會主動放棄權力,哪怕死也要……
李景隆本就身居高位,即使丟了太傅頭銜,他身上的光環也不過是黯淡了一些,中毒不算太深,還能救!
朱雄英當然清楚老李現在的狀態,他要給李太傅上一堂思想教育課。
“這些年你在江南幹的不錯,你的功勞,朕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這朝廷少的誰都行,可就不能少了你曹國公!”
“是!”
李景隆語氣平和道:“臣份內之事,不敢言功!”
朱雄英笑問道:“心裏還恨著朕呢?”
“啊……臣不敢!”
李景隆拱手道:“臣是氣憤家裏那個逆子,不思進取,不求上進,讓李家顏麵盡失,臣恨不得……恨不得掐死他!”
“過了!”
朱雄英趁機安慰道:“誰家都有沒出息的孩子,他去司馬院已經沒有意義了,朕思來想去,才決定讓他去五城兵馬司曆練,最勞累,最平淡的事情才能磨練一個人的心性,才能使人長大啊!”
“朕已經交代開國公了,對李辰不要照顧,也不要刻意打壓,讓他和底層的士兵做一樣的事情,告訴你夫人,不要去心疼他了,慈母多敗兒,讓他自己拿俸祿養活自己,還有他媳婦!”
“現在不想辦法讓他長大,恐怕就來不及了!”
“李家家大業大,他自己不行,你讓朕將來怎麽照顧他!”
李景隆感慨道:“陛下良苦用心,臣替犬子謝過!”
老李心中五味雜陳,皇帝對自己兒子確實上心了,不然也不會說這些話。
這些話同時也在告訴老李,你兒子留在京城,我會把他教育成才,李家由朝廷罩著,你安心在江南搞海運,別有什麽後顧之憂。
“說什麽謝不謝的……”
朱雄英擺手道:“晌午留下,一起陪老爺子吃頓飯,年紀大了,常說,身邊親人見一麵少一麵的!”
這話說的老李心中一陣酸楚,別說什麽拍馬屁,老爺子真把他當親人,對他,對李家的好那是有目共睹。
“若非肩負朝廷海運大業,臣寧願不要當什麽官,就留在舅爺老人家身邊伺候著!”
這話算是發自肺腑之言了,真真假假的已經不重要了。
“有這個心就好……”
朱雄英感慨道:“皇爺爺現在過的挺好的,幾個小王叔也都定下了去處,也算放心了,唯獨十二叔湘王還在宗人府關著呢,朕有心同情,卻堵不住天下悠悠之口啊!”
湘王之事,李景隆比任何人都清楚,當年因為缺軍費,他曹國公在江南賣爵,遭受千夫所指,最後湘王背鍋了。
“十二叔在宗親之中最為仁孝,從不給朝廷添麻煩,是為難得的賢王,遭此劫難,朕心中實在有愧啊!”
“朕對不起他,也對不起皇爺爺啊!”
李景隆連忙安慰道:“陛下,當時情非得已,大戰在即,實在沒有辦法,才有此下策,此事是臣沒有辦好,怪不得陛下!”
朱雄英繼續感慨道:“每當想起賣爵之事,朕如鯁在喉,寢食難安,自覺羞愧萬分,無言於太廟麵對列祖列宗!”
李景隆好像聽出了什麽言外之意,立馬拱手道:“臣願為陛下分憂,還請陛下示下!”
“朕能有什麽話說啊!”
朱雄英苦笑一聲,說道:“幹都幹了,還怕別人罵啊,賣出去的東西,哪有強行收迴來的道理,這不成土匪強盜了,朕丟的起這個人,但朝廷的麵子可不好看啊!”
“陛下,賣爵之事,乃是為了抵禦外敵,為了大明江山社稷,而非私心,臣願為陛下拔去這根刺!”
皇帝無緣無故突然說起湘王之事,分明就是在暗示什麽。
“拔不拔刺的,朕不在乎……”
朱雄英笑了笑,突然話鋒一轉,問道:“曹國公,朕聽說李辰那事是被人下套了?”
李景隆一愣,皇帝知道這事並不奇怪,立馬開始大倒苦水。
“陛下明鑒啊,臣的兒子雖說頑劣了些,但確實不是什麽大奸大惡之人,孩子年輕,心思淳樸,善良,這才被有心之心利用,其實是想搞垮我李家啊!”
“陛下可想,臣在江南,手握海運稅收,想投機取巧的人太多了,就想在背後用下三濫的手段來坑害臣,謀取更大的利益,臣兒子也是受害者啊!”
太子立馬跟著說道:“父皇,兒臣也與李辰相處過,確實沒什麽大毛病,為人也挺大方的,頑劣不是什麽大事,兒臣小時候也是這樣……”
“殿下所言極是!”
李景隆向太子投來感謝的目光!
“這些亂臣賊子,哼……”
朱雄英突然惱火起來,質問道:“背後的人查到沒有?”
“臣……臣沒查,實在不想再給陛下添麻煩了,陛下放心,隻要臣堅守底線,無論那些賊人如何用陰招,臣也不會屈服,也不會被腐蝕!”
李景隆假意說著,吃了這麽大的虧,他肯定咽不下這口氣,所以他要趕緊迴江南,查出背後是誰在指使這一切。
能輕饒了這些人都怪了!
“孤就說李辰怎麽能幹這些事,原來是被人下套了!”
朱文玨勸道:“父皇,敢暗害李家,這分明是在挑釁朝廷啊,絕不能就這樣算了!”
“太子說的對!”
朱雄英當即表態道:“曹國公,這件事朕全權交給你查,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亂臣賊子!”
“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