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棄守清化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南,清化!
禮部尚書阮希周匆忙跑進大殿,黎季犁父子正在吃飯,聽到急切的喊聲,心中頓時一沉。
黎蒼放下筷子,立即問道:“阮尚書,阮飛卿迴來了嗎,求和可有結果,那個燕王有沒有答應,他提出什麽條件,有沒有退兵,你說話,快說話啊!”
阮希周苦著臉,神情悲痛的說道:“陛下,阮飛卿被燕王斬了,還派人來傳話,讓……讓陛下和太上皇自縛其身,出城投降,可免一死!”
“放屁!”
黎蒼氣的連碗都摔了!
黎季犁揮揮手,阮希周走了,身邊伺候的太監也退下了,整個大殿隻剩下父子二人。
“父皇!”
年輕的黎蒼終於繃不住了,眼眶泛著淚花,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問道:“我們大虞真的完了嗎?”
黎季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蒼兒,我們大虞永遠都不會亡!”
朱棣的反應也在黎季犁預料之中,如果真和他岌岌可危的大虞合作,才是真正的愚蠢。
你把朱棣當傻子,他還你一顆人頭,合情合理!
別說割讓多邦以北的土地,你就是把整個安南讓出去,他照樣弄死你。
“蒼兒,你走吧!”
黎季犁無奈的說道:“帶著朝廷的文武大臣一起走,神頭海港口還有七萬水師,三百餘艘戰船,那是你最後的倚仗!”
黎蒼於心不忍的問道:“父皇,那您怎麽辦?”
黎季犁堅定的說道:“我留下和明軍周旋,清化守不住,還有演州,還有乂安,我托住燕王大軍,你走海路,襲擊奇羅海口,奪迴鹹子關,升龍……”
黎蒼早已淚流滿麵,哭訴道:“父皇,兒臣舍不得你啊,請父皇與兒臣一同走吧!”
“哎……”
黎季犁歎息道:“我們父子要是一起走,那誰也走不了了,吃過飯你立馬動身,保護好太子的安危!”
當日,黎蒼帶著太子黎芮,以及黎氏王公,朝中大臣,火速逃離清化,向東前往海口。
與此同時,沐晟率領沐家軍在黃江破開口子,成功上岸,奪得首功,安南軍無力抵擋。
明軍順利過江,斬殺二萬六千餘人,俘虜過萬!
朱棣趁機繼續出兵,一鼓作氣,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清化,結束這場安南之戰。
明軍打到黃江的消息早已在清化傳來,再加上皇帝都跑了,宮裏瞬間亂作一團,宮女太監四散而逃。
偽帝黎蒼走後,清化隻剩下黎季犁一人,禮部尚書阮希周,千牛衛將軍陳日昭走進空曠的大殿!
“太上皇,明軍攻破黃江,守將黎威投降,燕王率軍,直逼清化!”
黃江一丟,就好比大明京師失去了長江防線,那說什麽都完了!
黎季犁聽後並沒有驚慌,也沒有大喊大叫,反而十分平靜的看向二人,聲音沙啞的問道:“你們怎麽還不走?”
阮希周歎息道:“臣年紀大了,走不動了!”
陳日昭鄭重說道:“太上皇都沒走,臣身為天子近衛豈能離開!”
黎季犁聽後感動不已,突然大笑起來,朗聲道:“明軍入我安南後,各地望風而降,主動依附者不計其數,若是心歸前朝,朕無話可說,可這些人都是朕掌權後親手提拔上來的啊,就是這些平日裏口口聲聲要為國盡忠的忠臣良將最先負了朕,負了大虞!”
“最後隻有兩位忠良,朕實在沒想到,實在沒想到朕會落到如今的地步,兩位愛卿,你們說朕錯了嗎?”
阮希周無奈的說道:“太上皇,新朝新政,一切更始,自然無錯,但,,,但操之過急,導致崩離!”
黎季犁執政期間,為鞏固自己的權力,效仿大明永興皇帝,推行新政,進行改革,施行家奴法,土地法,官員士紳要按照品級擁有家奴和土地,多餘的都要上交朝廷,得罪了士紳豪強。
另外,還發行紙幣,這是安南曆史上第一次發行紙幣名為“通寶會鈔”,迴收銅錢,用來打造武器,得罪了商人。
黎季犁為了擺脫中原王朝對安南的影響,取消科舉,推廣喃語,對孔子,韓愈,朱熹等聖賢進行大肆貶低,這讓安南的讀書人極為不滿。
改革的對錯先不論,朱雄英上位後就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製度,推行新政,雖然繼位才兩年,但已經掌握了整個朝堂以及所有的兵權和政權,還有老爺子在背後幫著,這才能取得成功。
而黎季犁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大肆的改革,能得罪的都讓他得罪完了,無疑是失敗的,黎家父子在安南已經到了人人唾棄的地步。
燕王出兵安南,一路打的順風順水,勢如破竹,這並非燕王多厲害,也非明軍多勇猛,而是黎氏父子盡失民心。
相反,黎季犁在麵對明軍時,各地防禦做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如果安南上下一心,即使不敵,也能狠狠地咬掉燕王一塊肉。
黎季犁苦笑道:“明軍隨時都能打過來,不急不行啊!”
飲鴆止渴,黎季犁不會不懂這些道理,但他沒辦法,從他殺了陳天平後,他就知道大明不會善罷甘休,早晚要出兵,他也沒想過能擊敗大明的軍隊,隻是想拖著,拖到來年,拖到盛夏,拖到瘴氣,瘟疫爆發,拖垮明朝的軍隊和後勤,然後趁機求和,讓大明正式冊封他們父子為安南的國君為止,這才是他最終的目的。
隻是沒想到,竟然會敗的這麽快。
“事已至此,朕無話可說!”
黎季犁緩緩站起身來,神情突然變得堅定起來,說道:“吩咐下去,焚燒清化皇宮,絕不留給明軍,撤往演州,整頓兵馬,來日再戰明軍!”
這位大虞的太上皇最終還是選擇了抵抗到底!
,,,
千餘手持兵器的精壯士兵,高舉著陳字旗號,向著清化前進。
黎季犁當政後,大肆屠殺陳氏一族,日南郡王陳簡定收到消息後,立馬帶著人跑了,路上又遇到侄子陳季擴,叔侄倆一直躲在山下的鄉間不敢出現,唯恐遭到黎季犁的毒手。
如今明軍已經攻破了黃江,他們也能正大光明的現身,前往清化,繼承王位了。
路上,隊伍停下歇息,陳季擴從馬車內走下來透透氣,身邊還跟著幾名持刀佩劍的青年,都是各地願意追隨他的遊俠。
“此去清化,若大王能順利繼位為國君,那世子就是郡王了!”
一名遊俠笑道:“那咱們也算跟對人了!”
“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幾名遊俠跟著附和。
“還沒到清化呢,你們倒做起夢來了!”
眾人迴頭一看,是跟在陳季擴身邊的一名青年,坐在石頭上,懷中抱著劍,緊閉雙眼,神情凝重。
其中一人嗬斥道:“黎利,你小子胡說什麽呢?”
禮部尚書阮希周匆忙跑進大殿,黎季犁父子正在吃飯,聽到急切的喊聲,心中頓時一沉。
黎蒼放下筷子,立即問道:“阮尚書,阮飛卿迴來了嗎,求和可有結果,那個燕王有沒有答應,他提出什麽條件,有沒有退兵,你說話,快說話啊!”
阮希周苦著臉,神情悲痛的說道:“陛下,阮飛卿被燕王斬了,還派人來傳話,讓……讓陛下和太上皇自縛其身,出城投降,可免一死!”
“放屁!”
黎蒼氣的連碗都摔了!
黎季犁揮揮手,阮希周走了,身邊伺候的太監也退下了,整個大殿隻剩下父子二人。
“父皇!”
年輕的黎蒼終於繃不住了,眼眶泛著淚花,聲音也變得哽咽起來,問道:“我們大虞真的完了嗎?”
黎季犁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蒼兒,我們大虞永遠都不會亡!”
朱棣的反應也在黎季犁預料之中,如果真和他岌岌可危的大虞合作,才是真正的愚蠢。
你把朱棣當傻子,他還你一顆人頭,合情合理!
別說割讓多邦以北的土地,你就是把整個安南讓出去,他照樣弄死你。
“蒼兒,你走吧!”
黎季犁無奈的說道:“帶著朝廷的文武大臣一起走,神頭海港口還有七萬水師,三百餘艘戰船,那是你最後的倚仗!”
黎蒼於心不忍的問道:“父皇,那您怎麽辦?”
黎季犁堅定的說道:“我留下和明軍周旋,清化守不住,還有演州,還有乂安,我托住燕王大軍,你走海路,襲擊奇羅海口,奪迴鹹子關,升龍……”
黎蒼早已淚流滿麵,哭訴道:“父皇,兒臣舍不得你啊,請父皇與兒臣一同走吧!”
“哎……”
黎季犁歎息道:“我們父子要是一起走,那誰也走不了了,吃過飯你立馬動身,保護好太子的安危!”
當日,黎蒼帶著太子黎芮,以及黎氏王公,朝中大臣,火速逃離清化,向東前往海口。
與此同時,沐晟率領沐家軍在黃江破開口子,成功上岸,奪得首功,安南軍無力抵擋。
明軍順利過江,斬殺二萬六千餘人,俘虜過萬!
朱棣趁機繼續出兵,一鼓作氣,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清化,結束這場安南之戰。
明軍打到黃江的消息早已在清化傳來,再加上皇帝都跑了,宮裏瞬間亂作一團,宮女太監四散而逃。
偽帝黎蒼走後,清化隻剩下黎季犁一人,禮部尚書阮希周,千牛衛將軍陳日昭走進空曠的大殿!
“太上皇,明軍攻破黃江,守將黎威投降,燕王率軍,直逼清化!”
黃江一丟,就好比大明京師失去了長江防線,那說什麽都完了!
黎季犁聽後並沒有驚慌,也沒有大喊大叫,反而十分平靜的看向二人,聲音沙啞的問道:“你們怎麽還不走?”
阮希周歎息道:“臣年紀大了,走不動了!”
陳日昭鄭重說道:“太上皇都沒走,臣身為天子近衛豈能離開!”
黎季犁聽後感動不已,突然大笑起來,朗聲道:“明軍入我安南後,各地望風而降,主動依附者不計其數,若是心歸前朝,朕無話可說,可這些人都是朕掌權後親手提拔上來的啊,就是這些平日裏口口聲聲要為國盡忠的忠臣良將最先負了朕,負了大虞!”
“最後隻有兩位忠良,朕實在沒想到,實在沒想到朕會落到如今的地步,兩位愛卿,你們說朕錯了嗎?”
阮希周無奈的說道:“太上皇,新朝新政,一切更始,自然無錯,但,,,但操之過急,導致崩離!”
黎季犁執政期間,為鞏固自己的權力,效仿大明永興皇帝,推行新政,進行改革,施行家奴法,土地法,官員士紳要按照品級擁有家奴和土地,多餘的都要上交朝廷,得罪了士紳豪強。
另外,還發行紙幣,這是安南曆史上第一次發行紙幣名為“通寶會鈔”,迴收銅錢,用來打造武器,得罪了商人。
黎季犁為了擺脫中原王朝對安南的影響,取消科舉,推廣喃語,對孔子,韓愈,朱熹等聖賢進行大肆貶低,這讓安南的讀書人極為不滿。
改革的對錯先不論,朱雄英上位後就開始大刀闊斧改革製度,推行新政,雖然繼位才兩年,但已經掌握了整個朝堂以及所有的兵權和政權,還有老爺子在背後幫著,這才能取得成功。
而黎季犁屁股還沒坐熱,就開始大肆的改革,能得罪的都讓他得罪完了,無疑是失敗的,黎家父子在安南已經到了人人唾棄的地步。
燕王出兵安南,一路打的順風順水,勢如破竹,這並非燕王多厲害,也非明軍多勇猛,而是黎氏父子盡失民心。
相反,黎季犁在麵對明軍時,各地防禦做的非常好,可以說是無懈可擊,如果安南上下一心,即使不敵,也能狠狠地咬掉燕王一塊肉。
黎季犁苦笑道:“明軍隨時都能打過來,不急不行啊!”
飲鴆止渴,黎季犁不會不懂這些道理,但他沒辦法,從他殺了陳天平後,他就知道大明不會善罷甘休,早晚要出兵,他也沒想過能擊敗大明的軍隊,隻是想拖著,拖到來年,拖到盛夏,拖到瘴氣,瘟疫爆發,拖垮明朝的軍隊和後勤,然後趁機求和,讓大明正式冊封他們父子為安南的國君為止,這才是他最終的目的。
隻是沒想到,竟然會敗的這麽快。
“事已至此,朕無話可說!”
黎季犁緩緩站起身來,神情突然變得堅定起來,說道:“吩咐下去,焚燒清化皇宮,絕不留給明軍,撤往演州,整頓兵馬,來日再戰明軍!”
這位大虞的太上皇最終還是選擇了抵抗到底!
,,,
千餘手持兵器的精壯士兵,高舉著陳字旗號,向著清化前進。
黎季犁當政後,大肆屠殺陳氏一族,日南郡王陳簡定收到消息後,立馬帶著人跑了,路上又遇到侄子陳季擴,叔侄倆一直躲在山下的鄉間不敢出現,唯恐遭到黎季犁的毒手。
如今明軍已經攻破了黃江,他們也能正大光明的現身,前往清化,繼承王位了。
路上,隊伍停下歇息,陳季擴從馬車內走下來透透氣,身邊還跟著幾名持刀佩劍的青年,都是各地願意追隨他的遊俠。
“此去清化,若大王能順利繼位為國君,那世子就是郡王了!”
一名遊俠笑道:“那咱們也算跟對人了!”
“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幾名遊俠跟著附和。
“還沒到清化呢,你們倒做起夢來了!”
眾人迴頭一看,是跟在陳季擴身邊的一名青年,坐在石頭上,懷中抱著劍,緊閉雙眼,神情凝重。
其中一人嗬斥道:“黎利,你小子胡說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