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安南老鄉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人!”
“奴婢在!”
朱雄英吩咐道:“傳旨,命晉世子留守太原,晉王朱棡率領太原本部三萬騎兵馳援西北,節製陝西,關西都司所有兵馬,兵出嘉峪關,收複西域四百裏!”
北方已經快十年沒有動兵了,如今燕王在安南盡情馳騁,晉王也該活動活動了,都是叔叔,不能厚此薄彼的。
其實,朱雄英沒有想和帖木兒正式開戰的意圖,並不是怕這個老瘸子,而是目前對西域沒有收複的想法。
一旦開戰,雙方必然是血戰西域,絕對不可能在嘉峪關外打,到時候就算再難,也要把西域收迴來了。
其次,如今大明正在征討安南,若是和帖木兒開戰,那就是兩線作戰了,大明就會陷入戰爭的泥沼之中,以目前的國力,財政是吃不消的。
朱雄英坐在尚書房,整個人極為疲憊,新政還在推行,開海才算剛開始,高麗剛打下來還沒消化,安南還在征戰,西域再起戰事,所有的事情都擠在一起了。
而朝中很多人已經上奏,讓燕王收兵,退出安南,抽出兵力,先北上抵禦帖木兒大軍,防守西北。
燕王的征南大軍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酷暑,走過了最艱難的古道,和沐家會師,隻要攻破安南多邦重鎮,接下來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安南再無抗衡之力,失去山川叢林之地,胡氏就是案上魚肉。
此時正是最關鍵的時刻,一旦退兵,功虧一簣,下次再對安南用兵,恐怕就沒這麽容易了。
……
十二月初!
燕王朱棣看完朝廷送來的信件,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邱福立馬問道:“千歲,出什麽事了?”
朱棣神情凝重的說道:“帖木兒率領百萬大軍東征,如今已到西域!”
“什麽!”
在場的眾將頓時大驚,全部站了起來。
邱福握著拳頭,咬著牙說道:“這個老瘸子挺會找時候啊,趁著咱們攻打安南,兵出西域,還他娘的百萬大軍,比安南還能吹!”
此次攻打安南,明軍出動三十萬兵馬,號稱八十萬,安南更狠,具體多少兵馬不知道,但胡季犁對外號稱七百萬,其中還有二百萬精銳騎兵。
這種事本來就是壯大聲威唬人的,但你不能吹的太狠啊,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就是把安南所有的人口,老弱婦孺,包括耕地的牛,拉東西的馬都算上,恐怕都沒有七百萬。
安南不產馬,也沒有什麽像樣的騎兵部隊,可能胡季犁自己都不知道二百萬騎兵是什麽概念。
搜盡整個安南,他能湊齊兩萬頭驢都算不錯了!
“這個老瘸子就是聞著味來的!”
張輔嚴肅道:“咱們不打安南,恐怕他也不會東征!”
朱高煦問道:“永興怎麽說,以他那軟弱的性子,一定會讓咱們退兵,哼!”
朱棣嗬斥道:“住口,整日目無君王,出言不遜,還想迴宗人府啊!”
朱高煦不服氣的嘟囔道:“宗人府有什麽不好的!”
朱高燧小聲勸道:“二哥,你少說兩句吧,咱爹那個表情都快能吃人了!”
“千歲,朝廷的意思是……”
在場眾將都很關心這個事情,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若是此時退兵,難免會讓胡季犁看笑話,還以為怕了他似的。
“陛下沒有讓大軍撤退,而且已經派晉王去西北了!”
朱棣神情凝重道:“不過,咱們這邊也要盡快打,安南未平,西域再起狼煙,兩條戰線,朝廷恐怕吃不消啊!”
朱雄英送給朱棣的這封信,大概意思是說,四叔啊,帖木兒來了,朝中都讓你退兵,讓我給壓下來,你在安南要打快點,我快頂不住了。
“趁著安南沒反應過來,那就趕緊打吧!”
邱福大大咧咧的說道:“攻下多邦重鎮,破了他的七道防線,讓兒郎們盡情搶掠,在安南過個肥年!”
張輔也勸道:“千歲,我們有三十萬大軍,當分兵速進,速戰速決,盡快拿下安南,減輕西北的壓力!”
“那可不!”
朱高煦又興奮起來,說道:“南邊打完再去北邊,說不定咱們燕藩還能趕上西域之戰,揍死帖木兒那個死瘸子!”
其實,不用這些人勸,朱棣也明白,安南的戰事不能再等了,如今隻能強攻多邦城的七處營寨。
“眾將聽令!”
“在!”
就在朱棣即將下令之時,楊榮闖了進來,說道:“千歲,等等!”
朱棣眉頭一皺,問道:“楊參軍,你有事嗎?”
楊榮的事,朱棣也聽說了,他打心眼裏有些瞧不上這個投機取巧的書生,也不知道皇帝把他派來是幹什麽的。
“在下……在下有破敵之策!”
楊榮說完,大帳內壓根沒人理他,邱福冷笑道:“你上過戰場嗎,打過仗嗎,一介書生,真把自己當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了!”
朱棣頗為意外,他思索片刻後,說道:“進來,說說!”
楊榮立馬大步走了過去,說道:“千歲,列位將軍,胡氏父子,謀朝篡位,屠戮臣民,又大肆強征民夫,搜刮糧草,早已是天怒人怨,民心盡失,而我大明此次出兵乃是替天行道,討伐無道,複立陳氏……”
朱高煦聽的眉頭緊皺,不耐煩的說道:“別廢話了,說你的破敵之策!”
楊榮訕訕一笑,繼續說道:“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我征南大軍可將胡氏父子罪行寫成榜文,刻於木牌之上,沿著江水順流而下,離散安南人心!”
張輔聽後琢磨道:“有點意思!”
楊榮繼續說道:“千歲,這幾日,在下四處查訪,遇得本地幾人來投,他們願意幫助我明軍破陣!”
聽到此話,朱棣頓時來了精神,說道:“人在何處?”
“就在帳外!”
“快帶進來!”
片刻後,有三人走了進來,分別是安南三帶州僉判鄧原和諒州本地豪強莫邃,莫遠兩兄弟。
一番大罵胡氏,表明忠心後,朱棣問道:“可知安南軍情!”
鄧原立馬說道:“在下就為此事而來!”
說著,立馬指向地圖,繼續道:“燕王請看,胡賊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個天險,伐木築寨,綿延九百餘裏,又沿江置木樁,征發國內所有船隻,排列在樁內,所有江口,概置橫木,嚴防死守……”
莫邃接著說道:“江麵看似平靜,水下卻暗被胡賊置於竹刺,倒鉤,漁網,一旦入水,必將死於江下!”
莫遠緊跟著說道:“多邦城外布置無數陷阱,城內還有象兵,另外還有一種非常厲害的火器,胡賊稱為神槍……”
胡季犁萬萬沒想到,他耗盡百萬人力,苦心經營的四江七寨防禦體係,外加出其不意的象兵軍團以及最強火器神槍,被這三個老鄉賣的是一幹二淨。
“奴婢在!”
朱雄英吩咐道:“傳旨,命晉世子留守太原,晉王朱棡率領太原本部三萬騎兵馳援西北,節製陝西,關西都司所有兵馬,兵出嘉峪關,收複西域四百裏!”
北方已經快十年沒有動兵了,如今燕王在安南盡情馳騁,晉王也該活動活動了,都是叔叔,不能厚此薄彼的。
其實,朱雄英沒有想和帖木兒正式開戰的意圖,並不是怕這個老瘸子,而是目前對西域沒有收複的想法。
一旦開戰,雙方必然是血戰西域,絕對不可能在嘉峪關外打,到時候就算再難,也要把西域收迴來了。
其次,如今大明正在征討安南,若是和帖木兒開戰,那就是兩線作戰了,大明就會陷入戰爭的泥沼之中,以目前的國力,財政是吃不消的。
朱雄英坐在尚書房,整個人極為疲憊,新政還在推行,開海才算剛開始,高麗剛打下來還沒消化,安南還在征戰,西域再起戰事,所有的事情都擠在一起了。
而朝中很多人已經上奏,讓燕王收兵,退出安南,抽出兵力,先北上抵禦帖木兒大軍,防守西北。
燕王的征南大軍已經熬過了最艱難的酷暑,走過了最艱難的古道,和沐家會師,隻要攻破安南多邦重鎮,接下來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帶,安南再無抗衡之力,失去山川叢林之地,胡氏就是案上魚肉。
此時正是最關鍵的時刻,一旦退兵,功虧一簣,下次再對安南用兵,恐怕就沒這麽容易了。
……
十二月初!
燕王朱棣看完朝廷送來的信件,瞬間倒吸一口涼氣。
邱福立馬問道:“千歲,出什麽事了?”
朱棣神情凝重的說道:“帖木兒率領百萬大軍東征,如今已到西域!”
“什麽!”
在場的眾將頓時大驚,全部站了起來。
邱福握著拳頭,咬著牙說道:“這個老瘸子挺會找時候啊,趁著咱們攻打安南,兵出西域,還他娘的百萬大軍,比安南還能吹!”
此次攻打安南,明軍出動三十萬兵馬,號稱八十萬,安南更狠,具體多少兵馬不知道,但胡季犁對外號稱七百萬,其中還有二百萬精銳騎兵。
這種事本來就是壯大聲威唬人的,但你不能吹的太狠啊,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假的。
就是把安南所有的人口,老弱婦孺,包括耕地的牛,拉東西的馬都算上,恐怕都沒有七百萬。
安南不產馬,也沒有什麽像樣的騎兵部隊,可能胡季犁自己都不知道二百萬騎兵是什麽概念。
搜盡整個安南,他能湊齊兩萬頭驢都算不錯了!
“這個老瘸子就是聞著味來的!”
張輔嚴肅道:“咱們不打安南,恐怕他也不會東征!”
朱高煦問道:“永興怎麽說,以他那軟弱的性子,一定會讓咱們退兵,哼!”
朱棣嗬斥道:“住口,整日目無君王,出言不遜,還想迴宗人府啊!”
朱高煦不服氣的嘟囔道:“宗人府有什麽不好的!”
朱高燧小聲勸道:“二哥,你少說兩句吧,咱爹那個表情都快能吃人了!”
“千歲,朝廷的意思是……”
在場眾將都很關心這個事情,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若是此時退兵,難免會讓胡季犁看笑話,還以為怕了他似的。
“陛下沒有讓大軍撤退,而且已經派晉王去西北了!”
朱棣神情凝重道:“不過,咱們這邊也要盡快打,安南未平,西域再起狼煙,兩條戰線,朝廷恐怕吃不消啊!”
朱雄英送給朱棣的這封信,大概意思是說,四叔啊,帖木兒來了,朝中都讓你退兵,讓我給壓下來,你在安南要打快點,我快頂不住了。
“趁著安南沒反應過來,那就趕緊打吧!”
邱福大大咧咧的說道:“攻下多邦重鎮,破了他的七道防線,讓兒郎們盡情搶掠,在安南過個肥年!”
張輔也勸道:“千歲,我們有三十萬大軍,當分兵速進,速戰速決,盡快拿下安南,減輕西北的壓力!”
“那可不!”
朱高煦又興奮起來,說道:“南邊打完再去北邊,說不定咱們燕藩還能趕上西域之戰,揍死帖木兒那個死瘸子!”
其實,不用這些人勸,朱棣也明白,安南的戰事不能再等了,如今隻能強攻多邦城的七處營寨。
“眾將聽令!”
“在!”
就在朱棣即將下令之時,楊榮闖了進來,說道:“千歲,等等!”
朱棣眉頭一皺,問道:“楊參軍,你有事嗎?”
楊榮的事,朱棣也聽說了,他打心眼裏有些瞧不上這個投機取巧的書生,也不知道皇帝把他派來是幹什麽的。
“在下……在下有破敵之策!”
楊榮說完,大帳內壓根沒人理他,邱福冷笑道:“你上過戰場嗎,打過仗嗎,一介書生,真把自己當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了!”
朱棣頗為意外,他思索片刻後,說道:“進來,說說!”
楊榮立馬大步走了過去,說道:“千歲,列位將軍,胡氏父子,謀朝篡位,屠戮臣民,又大肆強征民夫,搜刮糧草,早已是天怒人怨,民心盡失,而我大明此次出兵乃是替天行道,討伐無道,複立陳氏……”
朱高煦聽的眉頭緊皺,不耐煩的說道:“別廢話了,說你的破敵之策!”
楊榮訕訕一笑,繼續說道:“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我征南大軍可將胡氏父子罪行寫成榜文,刻於木牌之上,沿著江水順流而下,離散安南人心!”
張輔聽後琢磨道:“有點意思!”
楊榮繼續說道:“千歲,這幾日,在下四處查訪,遇得本地幾人來投,他們願意幫助我明軍破陣!”
聽到此話,朱棣頓時來了精神,說道:“人在何處?”
“就在帳外!”
“快帶進來!”
片刻後,有三人走了進來,分別是安南三帶州僉判鄧原和諒州本地豪強莫邃,莫遠兩兄弟。
一番大罵胡氏,表明忠心後,朱棣問道:“可知安南軍情!”
鄧原立馬說道:“在下就為此事而來!”
說著,立馬指向地圖,繼續道:“燕王請看,胡賊依宣江,洮江,沱江,富良江四個天險,伐木築寨,綿延九百餘裏,又沿江置木樁,征發國內所有船隻,排列在樁內,所有江口,概置橫木,嚴防死守……”
莫邃接著說道:“江麵看似平靜,水下卻暗被胡賊置於竹刺,倒鉤,漁網,一旦入水,必將死於江下!”
莫遠緊跟著說道:“多邦城外布置無數陷阱,城內還有象兵,另外還有一種非常厲害的火器,胡賊稱為神槍……”
胡季犁萬萬沒想到,他耗盡百萬人力,苦心經營的四江七寨防禦體係,外加出其不意的象兵軍團以及最強火器神槍,被這三個老鄉賣的是一幹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