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南北同心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
“韓兄之言,當真是震耳欲聾,發人深省!”
說話的是一名中年學子,帶著一些南方口音,隻見此人立馬站了起來,對著韓克忠拱手行禮,說道:“南北同心,輔佐聖上,開萬世太平,說的太好了,請受在下一禮!”
“尹兄,使不得啊!”
韓克忠十分的客氣,立馬還禮道:“尹兄是高中的榜眼,前途無量,而在下不過是落榜考生,實在當不起!”
這位中年學子了不得,他是今年春榜的榜眼,江西學子尹昌隆。
雖說今年的殿試發生了科場舞弊案,但朝廷並沒有劃掉所有進士名錄,反而認可了他們取得的功名。
但是這場科舉被朝廷定為南場春榜,即將舉行的另一場考試叫恩科北場,也叫夏榜。
到時候南北進士同時進宮,參加傳臚大典,還有晚上皇帝親設的月光宴。
“韓兄客氣了!”
尹昌隆笑道:“恩科北場即將大試,以韓兄的學識和胸襟,必能高中,說不定還會是一甲榜首,狀元之才,必能受到朝廷重用!”
剛才韓克忠在茶館的那些話,要是讓當今的聖上聽到,必然會龍顏大悅,說不定當場能欽點他一個翰林侍讀。
整個茶館,幾乎都是曾經落榜北方學子,因為南北榜案,這些人對南方學子有很大的偏見,隻有韓克忠一人心存大義,顧全大局,胸襟寬廣。
而這個時候誰再敢挑起南北之間的矛盾,朝廷必然會讓誰永遠閉嘴。
而尹昌隆正是看到了韓克忠格局,這才有了結交之心。
如今朝廷正在推行新政,韓克忠這樣的人如果中了進士,必然會受到皇帝重用,說不定以後就是同僚,和這樣的人交朋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在下就借尹兄吉言了!”
尹昌隆可是榜眼,必然是翰林侍讀,如果能和他相交,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諸位學子,其實剛才韓兄的話也正是在下所想,地有南北之分,但人卻都是大明子民,都是炎黃子孫,還請諸位能放下南北偏見,重新修好,這也是朝廷和陛下想看到的局麵!”
其實,南北榜案和有沒有科場舞弊沒有多大關係,這關乎到南北之地的安穩,朝廷一旦處理不好,北方必定人心不穩,長此下去,南北必然會再次分裂,這是朱雄英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華夏一統,南北合一,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曆史的車輪,這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事情。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學子,大部分人還在糾結科場舞弊之事,尹昌隆已經看透南北榜案的本質,那就是國家的穩定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而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社稷穩定,人心安穩。
“尹兄說的對,南北之地合二為一,方為天朝疆土!”
韓克忠激昂澎湃的說道:“北方兒郎連年出塞,埋骨大漠,南方的兒郎同樣奮勇殺倭,血染海岸,都是我們大明的好兒郎,我們炎黃子孫都是好樣的,沒有一個孬種!”
二人的一番話讓整個茶館的學子連連稱讚,就連前來喝茶的客人也是拍手叫好。
尹昌隆和韓克忠的話也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場所言,也讓在場的北方學子挑不出來什麽理,同時對這位南方榜眼尹昌隆欽佩不已。
茶館不遠處的角落裏,一位身穿布衣的青年吃著點心,喝著茶水,聽著學子們的慷慨激詞,心中同樣升起一股熱血和欽佩。
“老胡,都記下來了嗎?”
喬裝打扮的錦衣衛南鎮撫司使沐昂輕聲的問著。
坐在他旁邊的胡榮從桌下拿出一個小本,說道:“迴大人,屬下已經將剛才幾人的言論全部記下,一字不差!”
“韓克忠,尹昌隆……”
沐昂笑了笑,說道:“這倆人有點意思,陛下要是在這,一定很賞識這兩位學子!”
胡榮沒有說話,他是個武人,沾了女兒的光才混上一個錦衣衛南鎮撫司百戶的位子,對於朝政,不敢妄言,也插不上什麽話。
“老胡,聽說你家大閨女在宮裏當上女官了?”
沐昂突然話鋒一轉,隨口問著。
胡榮笑了笑,十分低調的說道:“是……”
“那說不定哪天就會被陛下看中,冊封為妃,你要發達了,可別忘了兄弟啊!”
沐昂是皇帝的親信,也是放在錦衣衛的眼睛,同時也是沐家放在京城的人質。
作為大明最強的藩鎮,沐家掌控著整個雲南,把岷王壓的死死的,要是不放個人在京城,朝廷怎麽會放心。
而自沐英死後,他大哥沐春接替父親繼續鎮守雲南,二哥沐晟去了遼東整軍,留在京城的沐家人隻剩下他一個。
“大人說笑了,小女姿色平平,也不過能做一些伺候人的事,當今陛下不好女色,一心為政……”
胡榮這個人處事低調,沒有什麽靠山,所以做什麽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
“老胡大哥,你真是……”
沐昂笑了笑,說道:“你家閨女可是昭妃娘娘身邊的女官,將來說不定就升個尚宮,升為宮令也說不準!”
後宮也是一個小朝廷,配有女官,正一品叫宮令女官,管理後宮瑣事,為皇太後或皇後身邊,代掌鳳印。
正二品有尚宮,尚儀,尚服,尚寢,尚食,尚功,為六尚主管。
下麵還有從二品到正七品,分別為皇貴妃,側妃,庶妃,昭儀,淑儀,嬪身邊女官,女史。
胡榮擺手笑道:“不敢想啊,不敢想!”
韓克忠,尹昌隆二人慷慨激昂之際,沐昂帶著胡榮就要離開茶館,出門之時,兩名士子打扮的人用木板抬著一位癱瘓的老人匆忙走了進來,正巧撞在沐昂身上。
“對不住了,爺們,俺們是從山東進京趕考的學子!”
那年輕的士子連忙道歉,身後還跟著一同而來的五六人。
沐昂眉頭一皺沒有說話,但聽到動靜的韓克忠立馬走了過來。
“李泰!”
韓克忠看到走進茶館的其中一人,立馬驚唿一聲。
“韓大哥!”
那名叫李泰的學子看到韓克忠頓時欣喜不已。
“我們來到京城就四處找你,問了禮部的老爺們才知道你住在這間茶樓!”
“克忠!”
那名躺在板子上,半身癱瘓的士子顫顫巍巍抬起身子,韓克忠驚訝道:“二大爺,你怎麽也來了!”
韓克忠二大爺緊緊握著他的手,苦聲道:“自然是為了恩科北場的大考,就連我這癱瘓多年的廢人都要參加,不來都不行啊!”
“這……”
韓克忠頓時愣住了。
李泰趁機說道:“韓大哥,你是不知道,衙門為了湊人數參加恩科大考,也不管願不願意,全都給趕到了京城,二大爺就是被我們一路抬來的!”
“聽說路上死了不少人,你想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學究哪裏經得住這一路的顛簸啊!”
“韓兄之言,當真是震耳欲聾,發人深省!”
說話的是一名中年學子,帶著一些南方口音,隻見此人立馬站了起來,對著韓克忠拱手行禮,說道:“南北同心,輔佐聖上,開萬世太平,說的太好了,請受在下一禮!”
“尹兄,使不得啊!”
韓克忠十分的客氣,立馬還禮道:“尹兄是高中的榜眼,前途無量,而在下不過是落榜考生,實在當不起!”
這位中年學子了不得,他是今年春榜的榜眼,江西學子尹昌隆。
雖說今年的殿試發生了科場舞弊案,但朝廷並沒有劃掉所有進士名錄,反而認可了他們取得的功名。
但是這場科舉被朝廷定為南場春榜,即將舉行的另一場考試叫恩科北場,也叫夏榜。
到時候南北進士同時進宮,參加傳臚大典,還有晚上皇帝親設的月光宴。
“韓兄客氣了!”
尹昌隆笑道:“恩科北場即將大試,以韓兄的學識和胸襟,必能高中,說不定還會是一甲榜首,狀元之才,必能受到朝廷重用!”
剛才韓克忠在茶館的那些話,要是讓當今的聖上聽到,必然會龍顏大悅,說不定當場能欽點他一個翰林侍讀。
整個茶館,幾乎都是曾經落榜北方學子,因為南北榜案,這些人對南方學子有很大的偏見,隻有韓克忠一人心存大義,顧全大局,胸襟寬廣。
而這個時候誰再敢挑起南北之間的矛盾,朝廷必然會讓誰永遠閉嘴。
而尹昌隆正是看到了韓克忠格局,這才有了結交之心。
如今朝廷正在推行新政,韓克忠這樣的人如果中了進士,必然會受到皇帝重用,說不定以後就是同僚,和這樣的人交朋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在下就借尹兄吉言了!”
尹昌隆可是榜眼,必然是翰林侍讀,如果能和他相交,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諸位學子,其實剛才韓兄的話也正是在下所想,地有南北之分,但人卻都是大明子民,都是炎黃子孫,還請諸位能放下南北偏見,重新修好,這也是朝廷和陛下想看到的局麵!”
其實,南北榜案和有沒有科場舞弊沒有多大關係,這關乎到南北之地的安穩,朝廷一旦處理不好,北方必定人心不穩,長此下去,南北必然會再次分裂,這是朱雄英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
華夏一統,南北合一,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曆史的車輪,這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事情。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學子,大部分人還在糾結科場舞弊之事,尹昌隆已經看透南北榜案的本質,那就是國家的穩定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而朝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社稷穩定,人心安穩。
“尹兄說的對,南北之地合二為一,方為天朝疆土!”
韓克忠激昂澎湃的說道:“北方兒郎連年出塞,埋骨大漠,南方的兒郎同樣奮勇殺倭,血染海岸,都是我們大明的好兒郎,我們炎黃子孫都是好樣的,沒有一個孬種!”
二人的一番話讓整個茶館的學子連連稱讚,就連前來喝茶的客人也是拍手叫好。
尹昌隆和韓克忠的話也都是站在朝廷的立場所言,也讓在場的北方學子挑不出來什麽理,同時對這位南方榜眼尹昌隆欽佩不已。
茶館不遠處的角落裏,一位身穿布衣的青年吃著點心,喝著茶水,聽著學子們的慷慨激詞,心中同樣升起一股熱血和欽佩。
“老胡,都記下來了嗎?”
喬裝打扮的錦衣衛南鎮撫司使沐昂輕聲的問著。
坐在他旁邊的胡榮從桌下拿出一個小本,說道:“迴大人,屬下已經將剛才幾人的言論全部記下,一字不差!”
“韓克忠,尹昌隆……”
沐昂笑了笑,說道:“這倆人有點意思,陛下要是在這,一定很賞識這兩位學子!”
胡榮沒有說話,他是個武人,沾了女兒的光才混上一個錦衣衛南鎮撫司百戶的位子,對於朝政,不敢妄言,也插不上什麽話。
“老胡,聽說你家大閨女在宮裏當上女官了?”
沐昂突然話鋒一轉,隨口問著。
胡榮笑了笑,十分低調的說道:“是……”
“那說不定哪天就會被陛下看中,冊封為妃,你要發達了,可別忘了兄弟啊!”
沐昂是皇帝的親信,也是放在錦衣衛的眼睛,同時也是沐家放在京城的人質。
作為大明最強的藩鎮,沐家掌控著整個雲南,把岷王壓的死死的,要是不放個人在京城,朝廷怎麽會放心。
而自沐英死後,他大哥沐春接替父親繼續鎮守雲南,二哥沐晟去了遼東整軍,留在京城的沐家人隻剩下他一個。
“大人說笑了,小女姿色平平,也不過能做一些伺候人的事,當今陛下不好女色,一心為政……”
胡榮這個人處事低調,沒有什麽靠山,所以做什麽事情都是小心翼翼的。
“老胡大哥,你真是……”
沐昂笑了笑,說道:“你家閨女可是昭妃娘娘身邊的女官,將來說不定就升個尚宮,升為宮令也說不準!”
後宮也是一個小朝廷,配有女官,正一品叫宮令女官,管理後宮瑣事,為皇太後或皇後身邊,代掌鳳印。
正二品有尚宮,尚儀,尚服,尚寢,尚食,尚功,為六尚主管。
下麵還有從二品到正七品,分別為皇貴妃,側妃,庶妃,昭儀,淑儀,嬪身邊女官,女史。
胡榮擺手笑道:“不敢想啊,不敢想!”
韓克忠,尹昌隆二人慷慨激昂之際,沐昂帶著胡榮就要離開茶館,出門之時,兩名士子打扮的人用木板抬著一位癱瘓的老人匆忙走了進來,正巧撞在沐昂身上。
“對不住了,爺們,俺們是從山東進京趕考的學子!”
那年輕的士子連忙道歉,身後還跟著一同而來的五六人。
沐昂眉頭一皺沒有說話,但聽到動靜的韓克忠立馬走了過來。
“李泰!”
韓克忠看到走進茶館的其中一人,立馬驚唿一聲。
“韓大哥!”
那名叫李泰的學子看到韓克忠頓時欣喜不已。
“我們來到京城就四處找你,問了禮部的老爺們才知道你住在這間茶樓!”
“克忠!”
那名躺在板子上,半身癱瘓的士子顫顫巍巍抬起身子,韓克忠驚訝道:“二大爺,你怎麽也來了!”
韓克忠二大爺緊緊握著他的手,苦聲道:“自然是為了恩科北場的大考,就連我這癱瘓多年的廢人都要參加,不來都不行啊!”
“這……”
韓克忠頓時愣住了。
李泰趁機說道:“韓大哥,你是不知道,衙門為了湊人數參加恩科大考,也不管願不願意,全都給趕到了京城,二大爺就是被我們一路抬來的!”
“聽說路上死了不少人,你想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學究哪裏經得住這一路的顛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