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最快的來錢辦法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白了!”
朱雄英一點就透,老洪武還是那個老洪武,真是一點都沒變,就是狠。
“明白還在這做甚,滾吧!”
朱雄英笑道:“皇爺爺,您答應的五十萬兩要盡快辦,可不能拖上三五個月的!”
“孫兒就不打擾您休息了,這就滾!”
“晚上去東宮吃飯,文玨都想您了!”
“等會!”
老爺子突然喊道:“咱警告你一聲,你不能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新政上,其他政務也要上心,別撿個芝麻,丟個西瓜!”
“明白,明白!”
朱雄英隨口附和一句,滿意的離開乾清宮,老爺子看著大孫子離開的背影,忍不住笑罵道:“不省心的東西!”
大孫子走後,老爺子叫來雲成問道:“咱的內庫還有多少錢?”
雲成說道:“迴皇爺,還有一千二百多兩銀子,另外庫房還有十幾袋子米和紅薯,都是去年才收上來的!”
老爺子眉頭一皺,說道:“怎麽才這點錢,是不是都讓你這狗東西偷吃了!”
“啊!”
雲成嚇得立馬跪在地上,磕頭道:“皇爺息怒,奴婢萬萬不敢偷拿皇爺的錢啊,前一陣,您給了燕王世子足足一百兩金子啊!”
老爺子突然想了起來,心中有些懊悔,這給的實在有些太多了,大方過頭了。
可仔細一想,對於五十萬來說有沒有那一百兩金子也不是多重要。
老爺子揮揮手,示意他退下,繼續躺在椅子上,心中正在盤算去哪把這些錢湊齊。
“這個混賬東西,就會給咱出難題,他奶奶……”
“皇爺,這話可不能罵!”
郭惠妃走了進來,笑道:“要是讓姐姐聽到了,一定給您大吵起來!”
提到馬皇後,老爺子由衷的感慨道:“咱多想她在罵咱幾句,就是拿那撣子打咱幾下,那心裏都不知道有多美!”
為了不讓老爺子傷心,郭惠妃連忙岔開話題,問道:“皇爺,陛下又犯什麽錯了,惹您上火!”
說著,把老爺子身上蓋的毯子拿掉疊好,又把他扶了起來。
“還能有啥,問咱要錢唄!”
郭惠妃順嘴問道:“陛下要多少?”
“要二百萬!”
老爺子苦笑道:“咱上哪弄這麽多錢去,隻答應給他五十萬!”
郭惠妃拿起一件袍子給老爺子披上,係上字領,說道:“皇爺哪來這麽錢,您當皇帝的時候又不存私錢,平常都不舍得打賞太監宮女,要不是姐姐存點,您連過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都沒有!”
老爺子笑了笑,說道:“誰說不是啊,可那又怎麽辦,這孩子輕易不開口,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了也不會問咱要,就這一個大孫子,那還能不慣著啊!”
“再說了,他要錢又不是亂花,說到底都是為了國事,咱這個當爺爺的得支持!”
郭惠妃問道:“可您上哪弄這麽多錢給陛下啊!”
看到郭惠妃手上戴的碧綠玉鐲,老爺子突然靈光一閃,一把握住她的手,咧著嘴笑道:“不錯啊!”
郭惠妃撲哧一笑,說道:“老了,哪還什麽不錯啊,皇爺要是有意,妾身讓其他妹妹來伺候皇爺!”
老爺子笑道:“想哪去了,咱是說這綠鐲子不錯,應該能值不少錢吧!”
郭惠妃尷尬的笑了笑,說道:“皇爺要是需要,妾身這就取下差人拿出去賣了,也算幫幫陛下了!”
“不急!”
老爺子問道:“你還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有些太不好了。
“迴皇爺,千兩銀子應該是有,妾身還有一些首飾,不過那都是宮裏的物件,即便拿出去賣也沒人敢買啊!”
老爺子聽後,沉思半天,說道:“這樣,你去把所有嬪妃召集起來,讓她們募捐,給咱湊五萬兩銀子,錢不夠的讓她們迴娘家要去!”
郭惠妃有些哭笑不得,問道:“皇爺,這……這合適嗎?”
“有啥不合適的!”
老爺子瞪著雙眼說道:“咱都不當皇帝了,按理說這後宮早就應該騰出來給皇帝一家人住了,為什麽她們現在還住著,那是皇帝仁義,如今皇帝有困難了,她們不得交點房租……”
“你告訴所有後宮嬪妃,誰要是不交,或者就拿仨瓜倆棗的,趕明兒就從兩宮大殿搬出去,以後就和宮女一起住大通房!”
……
迴到尚書房的朱雄英細細的揣摩老爺子說的話。
郭桓案,洪武朝最大的官員貪汙案,涉及數量高達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折成銀子就是一千二百多萬兩,比整個大明朝一年的財政賦稅還要多上三分,簡直不可思議。
郭桓等人貪汙的手段主要有,盜取官糧販賣,收受賄賂,私造寶鈔,巧立名目私自征收各種苛捐雜稅,盜取國庫財物,各種貪汙手段層出不窮。
老爺子得知後是雷霆大怒,立馬派人徹查此案,結果查到郭桓的同黨竟然有兩個尚書,六部侍郎以及以下數百人,還有各地布政司以及以下地方官萬餘人。
這些人被殺之後,朝廷自然要追迴贓款,其中又牽扯到各地士紳豪強,無數地主被抄家,又有數萬人被殺。
郭桓這樣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不可能是貪汙的主謀,這背後有一張巨大的利益網。
其實郭桓案,主要就是為了打擊貪官汙吏和地主豪強。
郭桓等人確實貪了,或許沒貪這麽多,不過說到底他們死的一點都不冤,地方地主豪強勾結貪官從中謀利,所以死的也不冤。
其實,郭桓案真正爆發的原因還是朝廷四處征戰,國庫空虛,沒錢打仗,這才有了這樣一個驚天大案。
郭桓案過後,朝中臣子人人自危,甚至每次上朝前都給家裏留好遺書,提前安排後事。
貪官汙吏處理了,地主豪強受到了打擊,國庫也有錢了,官員也受到了警示,完美。
老爺子的意思很明確,讓朱雄英效仿當年的郭桓案,查抄貪官汙吏,打擊地主豪強,同時也能向士紳豪強敲響警鍾,減少新政的阻力。
朱雄英也明白老爺子的意思,但是這事太大了,自己剛剛繼位還不到一年,權力正在過渡中,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不是發動大案,搞得人心惶惶。
朱雄英不再是當年那個熱血上頭,一意孤行的皇太孫了,身為大明的皇帝,做事情必須要慎重再慎重,三思而行!
可不按照老爺子說的就沒錢,沒錢就不能盡快開海。
思來想去,朱雄英決定不辦什麽大案,但要查賬。
自郭桓案過後,朝廷已經十餘年沒有進行大反腐了,不知道朝廷以及各地方的貪墨之風有沒有再次興起,正好趁此機會摸摸全國官員的底子。
而且這一次連軍隊都要查!
“來人,傳都察院右都禦史淩漢,錦衣衛指揮使張虎,僉事宋忠,刑部尚書暴昭,給朕叫進武英殿議事!”
“對了,把方孝儒也給朕叫過來!”
朱雄英一點就透,老洪武還是那個老洪武,真是一點都沒變,就是狠。
“明白還在這做甚,滾吧!”
朱雄英笑道:“皇爺爺,您答應的五十萬兩要盡快辦,可不能拖上三五個月的!”
“孫兒就不打擾您休息了,這就滾!”
“晚上去東宮吃飯,文玨都想您了!”
“等會!”
老爺子突然喊道:“咱警告你一聲,你不能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新政上,其他政務也要上心,別撿個芝麻,丟個西瓜!”
“明白,明白!”
朱雄英隨口附和一句,滿意的離開乾清宮,老爺子看著大孫子離開的背影,忍不住笑罵道:“不省心的東西!”
大孫子走後,老爺子叫來雲成問道:“咱的內庫還有多少錢?”
雲成說道:“迴皇爺,還有一千二百多兩銀子,另外庫房還有十幾袋子米和紅薯,都是去年才收上來的!”
老爺子眉頭一皺,說道:“怎麽才這點錢,是不是都讓你這狗東西偷吃了!”
“啊!”
雲成嚇得立馬跪在地上,磕頭道:“皇爺息怒,奴婢萬萬不敢偷拿皇爺的錢啊,前一陣,您給了燕王世子足足一百兩金子啊!”
老爺子突然想了起來,心中有些懊悔,這給的實在有些太多了,大方過頭了。
可仔細一想,對於五十萬來說有沒有那一百兩金子也不是多重要。
老爺子揮揮手,示意他退下,繼續躺在椅子上,心中正在盤算去哪把這些錢湊齊。
“這個混賬東西,就會給咱出難題,他奶奶……”
“皇爺,這話可不能罵!”
郭惠妃走了進來,笑道:“要是讓姐姐聽到了,一定給您大吵起來!”
提到馬皇後,老爺子由衷的感慨道:“咱多想她在罵咱幾句,就是拿那撣子打咱幾下,那心裏都不知道有多美!”
為了不讓老爺子傷心,郭惠妃連忙岔開話題,問道:“皇爺,陛下又犯什麽錯了,惹您上火!”
說著,把老爺子身上蓋的毯子拿掉疊好,又把他扶了起來。
“還能有啥,問咱要錢唄!”
郭惠妃順嘴問道:“陛下要多少?”
“要二百萬!”
老爺子苦笑道:“咱上哪弄這麽多錢去,隻答應給他五十萬!”
郭惠妃拿起一件袍子給老爺子披上,係上字領,說道:“皇爺哪來這麽錢,您當皇帝的時候又不存私錢,平常都不舍得打賞太監宮女,要不是姐姐存點,您連過年給孩子們的壓歲錢都沒有!”
老爺子笑了笑,說道:“誰說不是啊,可那又怎麽辦,這孩子輕易不開口,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了也不會問咱要,就這一個大孫子,那還能不慣著啊!”
“再說了,他要錢又不是亂花,說到底都是為了國事,咱這個當爺爺的得支持!”
郭惠妃問道:“可您上哪弄這麽多錢給陛下啊!”
看到郭惠妃手上戴的碧綠玉鐲,老爺子突然靈光一閃,一把握住她的手,咧著嘴笑道:“不錯啊!”
郭惠妃撲哧一笑,說道:“老了,哪還什麽不錯啊,皇爺要是有意,妾身讓其他妹妹來伺候皇爺!”
老爺子笑道:“想哪去了,咱是說這綠鐲子不錯,應該能值不少錢吧!”
郭惠妃尷尬的笑了笑,說道:“皇爺要是需要,妾身這就取下差人拿出去賣了,也算幫幫陛下了!”
“不急!”
老爺子問道:“你還有多少錢?”
這個問題問的實在有些太不好了。
“迴皇爺,千兩銀子應該是有,妾身還有一些首飾,不過那都是宮裏的物件,即便拿出去賣也沒人敢買啊!”
老爺子聽後,沉思半天,說道:“這樣,你去把所有嬪妃召集起來,讓她們募捐,給咱湊五萬兩銀子,錢不夠的讓她們迴娘家要去!”
郭惠妃有些哭笑不得,問道:“皇爺,這……這合適嗎?”
“有啥不合適的!”
老爺子瞪著雙眼說道:“咱都不當皇帝了,按理說這後宮早就應該騰出來給皇帝一家人住了,為什麽她們現在還住著,那是皇帝仁義,如今皇帝有困難了,她們不得交點房租……”
“你告訴所有後宮嬪妃,誰要是不交,或者就拿仨瓜倆棗的,趕明兒就從兩宮大殿搬出去,以後就和宮女一起住大通房!”
……
迴到尚書房的朱雄英細細的揣摩老爺子說的話。
郭桓案,洪武朝最大的官員貪汙案,涉及數量高達兩千四百多萬石糧食,折成銀子就是一千二百多萬兩,比整個大明朝一年的財政賦稅還要多上三分,簡直不可思議。
郭桓等人貪汙的手段主要有,盜取官糧販賣,收受賄賂,私造寶鈔,巧立名目私自征收各種苛捐雜稅,盜取國庫財物,各種貪汙手段層出不窮。
老爺子得知後是雷霆大怒,立馬派人徹查此案,結果查到郭桓的同黨竟然有兩個尚書,六部侍郎以及以下數百人,還有各地布政司以及以下地方官萬餘人。
這些人被殺之後,朝廷自然要追迴贓款,其中又牽扯到各地士紳豪強,無數地主被抄家,又有數萬人被殺。
郭桓這樣一個小小的戶部侍郎不可能是貪汙的主謀,這背後有一張巨大的利益網。
其實郭桓案,主要就是為了打擊貪官汙吏和地主豪強。
郭桓等人確實貪了,或許沒貪這麽多,不過說到底他們死的一點都不冤,地方地主豪強勾結貪官從中謀利,所以死的也不冤。
其實,郭桓案真正爆發的原因還是朝廷四處征戰,國庫空虛,沒錢打仗,這才有了這樣一個驚天大案。
郭桓案過後,朝中臣子人人自危,甚至每次上朝前都給家裏留好遺書,提前安排後事。
貪官汙吏處理了,地主豪強受到了打擊,國庫也有錢了,官員也受到了警示,完美。
老爺子的意思很明確,讓朱雄英效仿當年的郭桓案,查抄貪官汙吏,打擊地主豪強,同時也能向士紳豪強敲響警鍾,減少新政的阻力。
朱雄英也明白老爺子的意思,但是這事太大了,自己剛剛繼位還不到一年,權力正在過渡中,需要的是穩定人心,而不是發動大案,搞得人心惶惶。
朱雄英不再是當年那個熱血上頭,一意孤行的皇太孫了,身為大明的皇帝,做事情必須要慎重再慎重,三思而行!
可不按照老爺子說的就沒錢,沒錢就不能盡快開海。
思來想去,朱雄英決定不辦什麽大案,但要查賬。
自郭桓案過後,朝廷已經十餘年沒有進行大反腐了,不知道朝廷以及各地方的貪墨之風有沒有再次興起,正好趁此機會摸摸全國官員的底子。
而且這一次連軍隊都要查!
“來人,傳都察院右都禦史淩漢,錦衣衛指揮使張虎,僉事宋忠,刑部尚書暴昭,給朕叫進武英殿議事!”
“對了,把方孝儒也給朕叫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