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視完太原晉藩後,朱雄英沒有繼續停留,繼續前往下一站,西安秦藩!


    晉王朱棡有些不放心,從晉藩挑選兩千精銳騎兵,由他的嶽父永平侯謝成親自率領,護送皇太孫去西安。


    朱雄英自然是不同意的,倒不是擔心這位三叔有什麽企圖,而是實在沒必要。


    百名錦衣衛都夠招搖的了,再加上兩千全副武裝的騎兵,一路之上必然會驚動各地官府。


    而各地方官得知皇太孫駕到必然會想盡辦法迎接,並表現自己,實在勞民傷財。


    但朱棡卻一再的堅持護送,他是真讓一場刺殺嚇怕了。


    朱雄英實在拗不過,隻得同意下來。


    緊趕慢趕,一路奔波,用了十天才趕到西安地界。


    朱雄英走出馬車,對著謝成說道:“就送到了這吧,永平侯一路辛苦,迴去後替孤謝謝晉王!”


    謝成翻身下馬,行禮道:“能護送太孫殿下是臣的榮幸!”


    朱雄英擺擺手,囑咐道:“迴吧,路上莫要擾民!”


    “遵命!”


    謝成再次拱手,支支吾吾的說道:“殿下,晉王妃讓臣……”


    “有事就直說!”


    朱雄英看他一眼,說道:“你永平侯好歹也是追隨皇爺爺平定天下的開國功臣,吞吞吐吐的一點都不痛快,你這性子可不像淮西爺們!”


    當年藍玉案爆發,淮西勳貴遭到清算,除了身在京城的藍玉,常茂,曹振,王弼等人,還有晉藩的謝成,韓勳幾人,差點都讓朱棡給殺了。


    謝成恭敬道:“殿下,晉王妃想求殿下一件事,但礙於晉王在,沒敢提出,讓臣……”


    “趕緊說……”朱雄英不耐煩的打斷他的話。


    “晉王妃想求殿下開恩,能否寬恕朱濟熿之罪,讓他迴晉藩!”


    朱濟熿……


    朱雄英都快把這小子給忘了,當年他和朱高煦跟著大軍一起去平倭,朱高煦立功迴去了,而朱濟熿卻碌碌無為,沒什麽軍功。


    後來蕩倭衛經過改編和裁減,變成了獨立的神機營,至於這小子在哪,他也不知道。


    朱雄英看向一旁的李景隆,問道:“曹國公,你可知曉?”


    “迴殿下,臣也不知!”


    他李景隆身為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哪裏會關注一個小兵的去向。


    “迴頭查查朱濟熿在哪……”


    “臣遵命!”


    隨後,立馬打發謝成迴去!


    朱雄英並沒有答應讓朱濟熿迴晉藩,這家夥不是什麽好東西,迴去隻會禍害整個晉王府。


    再說了,這家夥要是沒燒拱衛司,平倭之戰也不至於打的這麽倉促,至少提前半年就能結束。


    ……


    西安!


    十三朝古都,先後有六個大一統王朝在此建都,是古代作為都城時間最久的一座曆史古城。


    兩漢時期,西安是全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地方,絲綢之路打通後,這裏成了經濟,文化中心。


    到了隋唐,古西安舊城已經破敗,隋文帝又在城東南營建了新都大興城。唐朝建立後,改隋大興城為長安城,並進行了增修和擴建。自此之後又不斷修建城牆,城樓,興慶宮等建築。


    宮城完全與今天的西安市重合,皇宮與今西安市明城牆重合。


    到了大明開國,洪武爺封次子朱樉為秦王,位列藩王之首,封地西安。


    早在洪武初年,老爺子就有遷都的想法,讓秦王去西安也是讓他好好經營此地,為遷都做打算。


    結果朱樉到了封地後徹底放飛自我,做出許多不法事。


    洪武二十四年,老爺子讓太子朱標親自前往西安,考察此地能否作為大明朝的新都城。


    朱標迴來後告訴老爺子,如今的西安已經不適合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新都城。


    從整個大明王朝的疆域來看,西安太偏於西北,雖說易守難攻,但是很容易被圍困,導致糧食短缺,城池自然不保,在這樣的情況在曆史上也多次出現,這是極其危險的,特別是對於新生的王朝來說。


    並且西安的大部分物資都是依賴黃河水運,而黃河情況複雜,再加上泥沙沉積,河道時常出現問題,嚴重影響物資的運輸,因而不便。


    而且此時的西安曆經千年,由於過度開發,水土流失嚴重,早已不是當年繁華的天府之國。


    當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沒錢,大明開國後連年北伐,平叛,國庫年年空虛,壓根支持不起如此龐大的遷都大業,更何況,朝廷大臣多是淮西,浙東人,他們都不想離開家鄉去往西北之地。


    當年的誠意伯劉伯溫也說過,金陵城的風水呈虎踞龍盤之勢,此乃短命之相,恐會二世而亡。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這地方實在太舒服了,十裏秦淮,太容易讓人沉迷溫柔之鄉而無法自拔,更無心做事。


    當所有人都沉迷享受之中時,這個王朝就離滅亡不遠了。


    加上當時朱標病危,之後老爺子又把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太孫上,無論是計劃之中的西安,還是鳳陽,北平,開封,都沒在考慮。


    遷都之事就此作罷!


    但朱雄英明白老爺子一直都有遷都的想法,但洪武一朝注定是無法完成了,隻能由繼位之君來完成!


    ……


    大明第一藩王,西安秦藩!


    秦王朱樉,不僅是藩王之首,同時也是宗人府的大宗正,掌管整個皇家的大小事務。


    如果說老爺子是朱家的族長,朱樉就是副族長。


    晉燕兩藩主要防備北方的韃靼等遊牧勢力,而秦藩卻是以鎮壓西藩十八族為主。


    作為大明第一藩,秦藩的兵馬大多都是西北漢子,戰鬥力極為彪悍,其實力也不亞於晉燕兩藩多少。


    ……


    西安城,安定門下,隻見一位十來歲少年帶領一群地方官和護衛快步走向皇太孫的馬車。


    “臣秦王世子朱尚炳叩見太孫殿下!”


    “平身!”


    當年幾位年紀較大的藩王長子離開京城後,老爺子冊封了朱尚炳,朱濟熺,朱高熾分別為秦晉燕藩的世子。


    “尚炳……”


    朱雄英玩笑道:“又長高了!”


    十四歲的朱尚炳笑道:“殿下,還有一個月,臣弟就十五歲了!”


    “不錯,不錯!”


    朱雄英誇讚道:“比前幾年成熟多了,越來越像二叔了!”


    朱尚炳年紀小,有些靦腆,撓頭道:“臣弟得知殿下前來西安,已經在王府設宴,為殿下接風洗塵!”


    朱雄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走吧,吃飯,孤還真有些餓了!”


    “殿下請!”


    馬車進城,錦衣衛立馬抽刀護在周圍,十分小心,生怕再出現什麽意外。


    朱尚炳上了皇太孫的馬車,朱雄英忍不住問道:“尚炳,是二叔讓你來迎接孤的?”


    剛才來的一群人,朱雄英並沒有看到秦王朱樉的身影。


    朱尚炳搖頭道:“迴殿下,父王並不在西安!”


    “什麽,,,”


    朱雄英一驚,一種不好的直覺頓時湧上心頭,皇太孫巡視藩王,藩王卻不在封地,這是什麽罪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