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孤獨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每到快過年祭祖的時候,老爺子就會迴憶起當年那段艱苦的歲月。思念已經故去的親人,想念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鄉親。</p>
歲月無情,當年的那些親人,鄉親早就不在了,那種孤獨感沒有人可以理解。</p>
朱雄英趁機說道:“皇爺爺,要不這一迴,咱們爺孫倆一起迴鳳陽老家吧,您也好幾年沒迴去了!”</p>
老爺子有些心動,他也想去,但想了半天,最終說道:“算了,咱去了家裏就沒人了,那群混賬玩意,能把皇宮掀上天,尤其是是老十七和老十九!”</p>
朱雄英聽後點點頭,宮裏這麽多皇子皇孫,要是沒有老爺子鎮著,八成能翻天。</p>
老爺子又吩咐道:“大孫啊,這一次迴鳳陽,你去汪大娘,還有劉繼祖,朱五爺墳前看看,送些東西給他們的後人,這些人都是咱朱家的恩人!”</p>
劉繼祖他知道,當年,老爺子父母去世後沒有下葬的地方,村裏的地主劉繼祖見兄弟倆可憐,給了一塊地,這才把父母葬了!</p>
汪大娘和朱五爺是誰?</p>
老爺子神情動容的說道:“當年家裏遭逢大難,爹娘走了,大哥走了,大嫂帶著孩子迴娘家了,三哥入贅,當了上門女婿,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就剩下咱和二哥兩個人!”</p>
老爺子逐漸悲痛起來,繼續說道:“咱當年和二哥抱頭痛哭,看著空空如也的家,二哥給咱說,重八,家裏什麽都沒有了,咱得分開去找飯吃,不然咱們都要餓死,朱家就徹底斷了香火……”</p>
“第二天,咱二哥拿出家裏僅有的十三粒米,煮了一鍋清粥,我們兄弟二人吃完後他就收拾東西走了,咱哭著和二哥告別,隻是咱萬萬沒有想到,那一別竟然再無相見之日!”</p>
說起這段往事,老爺子是老淚縱橫,朱雄英看著心裏十分難受,連忙上前安慰道:“皇爺爺,如今咱們朱家人丁興旺,二爺爺在天之靈也是高興的!”</p>
老爺子擦著眼淚,歎息一聲!</p>
人到老了就時常喜歡迴憶念叨往事,老爺子也不例外,每每想起幼年的苦難和逝去的親人都會極為傷感。</p>
“皇爺爺,後來您是不是去皇覺寺當和……”朱雄英意識到自己好像說錯話了。</p>
老爺子擺擺手,說道:“別人不能說,你是咱大孫,咱一家人還能有啥不能說的話……”</p>
“這事沒這麽簡單!”</p>
朱雄英坐在老爺子身邊,等著他繼續說下去。</p>
老爺子繼續說道:“家裏就剩咱一個人了,那個時候咱才十七歲,對於咱這樣一個放牛娃來說,實在不知道該何去何從……”</p>
“後來是鄰居汪大娘把咱叫去她家,不僅給咱弄了一些吃的,還給咱指條明路,去皇覺寺出家當和尚!”</p>
朱雄英聽後感慨道:“當和尚雖說名聲不太好,但至少能吃頓飽飯!”</p>
老爺子聽的連連搖頭,說道:“這事哪有這麽容易啊,那個時候人人都吃不飽飯,都想去寺廟混口飯吃,結果可想而知,寺廟管事的不收咱!”</p>
“咱身邊已經沒有什麽親人了,實在走投無路,隻好又迴去找汪大娘,後來汪大娘準備了一些禮品送給寺廟的管事和尚,他們這才收下咱!”</p>
“汪大娘真是個好人,非親非故的,能為皇爺爺做到這種程度,當真是沒得說!”</p>
朱雄英感慨道:“不管怎麽樣,皇爺爺也算有口飯吃了!”</p>
“屁!”</p>
老爺子臉色一變,憤慨道:“咱在廟裏每天都需要幹很多重活,劈柴,挑水,做飯……即便如此,那些和尚也是三天兩頭不給咱飯吃,要不是廟門口的朱五爺經常接濟咱,咱早就餓死了!”</p>
“咱清楚的記得,咱在廟裏呆了五十天後,廟裏的存糧也不多了,就給咱扔了一個碗,把咱趕了出廟,讓咱自己去自謀生路去……說白了就是去要飯!”</p>
“皇爺爺,那後來呢,是不是就加入了義軍,開始爭霸天下!”朱雄英明知道後麵的故事,但還是想讓老爺子講出來。</p>
“義軍?”</p>
老爺子冷笑兩聲,說道:“說的好聽是義軍,其實就是一群吃不飽飯的人聚起來造反而已!”</p>
“哎……咱也不想造反啊,那年頭但凡有口吃的能活下去,誰又想去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p>
“後來咱被逼的實在沒辦法了,隻能跟著一起造反了,那一年咱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p>
“是郭子興吧?”朱雄英問道。</p>
老爺子摸了摸大孫子的腦袋,神情嚴肅的說道:“不可直唿郭大帥的名諱,他是咱的恩人,也是咱的義父,沒有郭大帥就沒有咱朱重八的今天啊!”</p>
“郭大帥是咱的貴人,不僅給咱飯吃,還對咱這樣一個窮小子委以重任,還把妹子嫁給了咱,這些恩情咱都記得!”</p>
提到馬皇後,老爺子忍不住傻笑起來,眼中也露出了許多柔情。</p>
“成親的那天,咱是樂的一宿都沒睡,咱問你奶奶,這不是在做夢吧?你奶奶握著咱的手說,都是真的,重八啊,你有媳婦了,有家了!”</p>
“家……”</p>
“咱做夢都沒想到咱也會有家!”</p>
“有家真好……”</p>
老爺子神情恍惚,仿佛這一切都在昨天,說到此處,聲音逐漸哽咽起來,實在說不下去了。</p>
“皇爺爺,您……”</p>
老爺子擺擺手,站起身來,說道:“大孫啊,你迴去吧,咱去坤寧宮找你奶奶說說話!”</p>
朱雄英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麽。</p>
迴到東宮後,朱雄英來到房間,正見李婉兒抱著大丫玩呢,於是問道:“婉兒,文玨呢?”</p>
李婉兒說道:“樸公公帶著在後院玩呢!”</p>
朱文玨已經一歲多了,不知不覺間慢慢學會了走路,但有兩步就會摔倒,必須有人看著!</p>
“把閨女給孤抱著,你過一會抱著文玨去坤寧宮,讓兒子去陪陪老爺子!”</p>
朱雄英歎息道:“老爺子想家了!”</p>
老人年紀大了,不宜過度悲傷,如今隻有重孫子朱文玨才能讓老爺子迴過神來。</p>
李婉兒走後,朱雄英抱著閨女來到院子裏,看著正在對自己的笑的大丫,朱雄英心中有些愧疚。</p>
無論是老爺子還是以前的太子朱標,甚至是郭惠妃,郭令妃,乃至臨安公主都對文玨百般疼愛和照顧,卻對一母同胞的大丫漠不關心。</p>
“大丫,有沒有想爹爹呀!”朱雄英將閨女高高舉起。</p>
大丫對著朱雄英竟然咿呀咿呀的喊了一聲“爹爹!”</p>
朱雄英先是一愣,擔心過來後是又驚又喜,初為人父,這一刻終於感受到了當爹的喜悅。</p>
“大丫,爹的好閨女,他們不疼你,以後爹疼你,等你長大了,爹封你為長公主,再把一身的武藝傳給你,專打文玨那個不聽話的臭弟弟!”</p>
接下來的三天,朱雄英都在陪著閨女在東宮學步玩耍,直到朱高熾跑來打破了太孫的美好生活。</p>
“殿下,皇祖父讓你趕緊去尚書房,鳳陽出大事了!”</p>
歲月無情,當年的那些親人,鄉親早就不在了,那種孤獨感沒有人可以理解。</p>
朱雄英趁機說道:“皇爺爺,要不這一迴,咱們爺孫倆一起迴鳳陽老家吧,您也好幾年沒迴去了!”</p>
老爺子有些心動,他也想去,但想了半天,最終說道:“算了,咱去了家裏就沒人了,那群混賬玩意,能把皇宮掀上天,尤其是是老十七和老十九!”</p>
朱雄英聽後點點頭,宮裏這麽多皇子皇孫,要是沒有老爺子鎮著,八成能翻天。</p>
老爺子又吩咐道:“大孫啊,這一次迴鳳陽,你去汪大娘,還有劉繼祖,朱五爺墳前看看,送些東西給他們的後人,這些人都是咱朱家的恩人!”</p>
劉繼祖他知道,當年,老爺子父母去世後沒有下葬的地方,村裏的地主劉繼祖見兄弟倆可憐,給了一塊地,這才把父母葬了!</p>
汪大娘和朱五爺是誰?</p>
老爺子神情動容的說道:“當年家裏遭逢大難,爹娘走了,大哥走了,大嫂帶著孩子迴娘家了,三哥入贅,當了上門女婿,原本好好的一個家就剩下咱和二哥兩個人!”</p>
老爺子逐漸悲痛起來,繼續說道:“咱當年和二哥抱頭痛哭,看著空空如也的家,二哥給咱說,重八,家裏什麽都沒有了,咱得分開去找飯吃,不然咱們都要餓死,朱家就徹底斷了香火……”</p>
“第二天,咱二哥拿出家裏僅有的十三粒米,煮了一鍋清粥,我們兄弟二人吃完後他就收拾東西走了,咱哭著和二哥告別,隻是咱萬萬沒有想到,那一別竟然再無相見之日!”</p>
說起這段往事,老爺子是老淚縱橫,朱雄英看著心裏十分難受,連忙上前安慰道:“皇爺爺,如今咱們朱家人丁興旺,二爺爺在天之靈也是高興的!”</p>
老爺子擦著眼淚,歎息一聲!</p>
人到老了就時常喜歡迴憶念叨往事,老爺子也不例外,每每想起幼年的苦難和逝去的親人都會極為傷感。</p>
“皇爺爺,後來您是不是去皇覺寺當和……”朱雄英意識到自己好像說錯話了。</p>
老爺子擺擺手,說道:“別人不能說,你是咱大孫,咱一家人還能有啥不能說的話……”</p>
“這事沒這麽簡單!”</p>
朱雄英坐在老爺子身邊,等著他繼續說下去。</p>
老爺子繼續說道:“家裏就剩咱一個人了,那個時候咱才十七歲,對於咱這樣一個放牛娃來說,實在不知道該何去何從……”</p>
“後來是鄰居汪大娘把咱叫去她家,不僅給咱弄了一些吃的,還給咱指條明路,去皇覺寺出家當和尚!”</p>
朱雄英聽後感慨道:“當和尚雖說名聲不太好,但至少能吃頓飽飯!”</p>
老爺子聽的連連搖頭,說道:“這事哪有這麽容易啊,那個時候人人都吃不飽飯,都想去寺廟混口飯吃,結果可想而知,寺廟管事的不收咱!”</p>
“咱身邊已經沒有什麽親人了,實在走投無路,隻好又迴去找汪大娘,後來汪大娘準備了一些禮品送給寺廟的管事和尚,他們這才收下咱!”</p>
“汪大娘真是個好人,非親非故的,能為皇爺爺做到這種程度,當真是沒得說!”</p>
朱雄英感慨道:“不管怎麽樣,皇爺爺也算有口飯吃了!”</p>
“屁!”</p>
老爺子臉色一變,憤慨道:“咱在廟裏每天都需要幹很多重活,劈柴,挑水,做飯……即便如此,那些和尚也是三天兩頭不給咱飯吃,要不是廟門口的朱五爺經常接濟咱,咱早就餓死了!”</p>
“咱清楚的記得,咱在廟裏呆了五十天後,廟裏的存糧也不多了,就給咱扔了一個碗,把咱趕了出廟,讓咱自己去自謀生路去……說白了就是去要飯!”</p>
“皇爺爺,那後來呢,是不是就加入了義軍,開始爭霸天下!”朱雄英明知道後麵的故事,但還是想讓老爺子講出來。</p>
“義軍?”</p>
老爺子冷笑兩聲,說道:“說的好聽是義軍,其實就是一群吃不飽飯的人聚起來造反而已!”</p>
“哎……咱也不想造反啊,那年頭但凡有口吃的能活下去,誰又想去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p>
“後來咱被逼的實在沒辦法了,隻能跟著一起造反了,那一年咱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p>
“是郭子興吧?”朱雄英問道。</p>
老爺子摸了摸大孫子的腦袋,神情嚴肅的說道:“不可直唿郭大帥的名諱,他是咱的恩人,也是咱的義父,沒有郭大帥就沒有咱朱重八的今天啊!”</p>
“郭大帥是咱的貴人,不僅給咱飯吃,還對咱這樣一個窮小子委以重任,還把妹子嫁給了咱,這些恩情咱都記得!”</p>
提到馬皇後,老爺子忍不住傻笑起來,眼中也露出了許多柔情。</p>
“成親的那天,咱是樂的一宿都沒睡,咱問你奶奶,這不是在做夢吧?你奶奶握著咱的手說,都是真的,重八啊,你有媳婦了,有家了!”</p>
“家……”</p>
“咱做夢都沒想到咱也會有家!”</p>
“有家真好……”</p>
老爺子神情恍惚,仿佛這一切都在昨天,說到此處,聲音逐漸哽咽起來,實在說不下去了。</p>
“皇爺爺,您……”</p>
老爺子擺擺手,站起身來,說道:“大孫啊,你迴去吧,咱去坤寧宮找你奶奶說說話!”</p>
朱雄英歎了口氣,沒有說什麽。</p>
迴到東宮後,朱雄英來到房間,正見李婉兒抱著大丫玩呢,於是問道:“婉兒,文玨呢?”</p>
李婉兒說道:“樸公公帶著在後院玩呢!”</p>
朱文玨已經一歲多了,不知不覺間慢慢學會了走路,但有兩步就會摔倒,必須有人看著!</p>
“把閨女給孤抱著,你過一會抱著文玨去坤寧宮,讓兒子去陪陪老爺子!”</p>
朱雄英歎息道:“老爺子想家了!”</p>
老人年紀大了,不宜過度悲傷,如今隻有重孫子朱文玨才能讓老爺子迴過神來。</p>
李婉兒走後,朱雄英抱著閨女來到院子裏,看著正在對自己的笑的大丫,朱雄英心中有些愧疚。</p>
無論是老爺子還是以前的太子朱標,甚至是郭惠妃,郭令妃,乃至臨安公主都對文玨百般疼愛和照顧,卻對一母同胞的大丫漠不關心。</p>
“大丫,有沒有想爹爹呀!”朱雄英將閨女高高舉起。</p>
大丫對著朱雄英竟然咿呀咿呀的喊了一聲“爹爹!”</p>
朱雄英先是一愣,擔心過來後是又驚又喜,初為人父,這一刻終於感受到了當爹的喜悅。</p>
“大丫,爹的好閨女,他們不疼你,以後爹疼你,等你長大了,爹封你為長公主,再把一身的武藝傳給你,專打文玨那個不聽話的臭弟弟!”</p>
接下來的三天,朱雄英都在陪著閨女在東宮學步玩耍,直到朱高熾跑來打破了太孫的美好生活。</p>
“殿下,皇祖父讓你趕緊去尚書房,鳳陽出大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