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高能,請穩住閱讀!)</p>


    尚書房!</p>


    老爺子拿起奏本看了起來,上麵將此次徽州民變的起因說了一遍,老爺子對此恨的是牙癢癢,忍不住罵道:“幾千勞役,百姓暴動完全是出於貪官蠹政害民,目無王法所致,竟然膽大包天到以太孫的名義去征稅,簡直是罪不可赦!”</p>


    接著又看到太孫沒有派兵征剿亂民,而是選擇了招撫,老爺子臉色還算緩和一些,讚歎道:“這事辦的不錯!”</p>


    後麵則是記錄了徽州知府王景輝等官員諸多不法之事,對此,王景輝不僅罪不悔改,反而公然抱怨聖上以及當麵頂撞太孫儲君。</p>


    黃山大營中,王景輝所說的一言一行全部被記錄,看到這些言辭,老爺子沒有上火,反而很是平靜,心中如同嚴冬臘月一般寒冷。</p>


    老爺子心寒至極,他實在想不明白,自己捫心自問,對大哥朱重四這一支的後代可謂百般照顧,優待至極。</p>


    可這些人不僅沒有報恩,反而都做了些什麽……</p>


    先有朱文正投敵,後有朱守謙做盡惡事,現在又出來一個王景輝禍亂百姓,這一家人都是什麽王八蛋。</p>


    老爺子知道王景輝不幹淨,但實在沒有想到會做的如此過分,這些罪狀隨便拿出一條都夠滿門抄斬了。</p>


    都說鬥米恩升米仇,這話一點都不假,合著自己養了一群白眼狼,這怎能不心寒。</p>


    老爺子神情凝重繼續看下去,當看到王景輝被朱高熾滿門抄斬,處以極刑的時候又忍不住歎息道:“高熾這孩子……懂事的讓人心疼,哎……”</p>


    奏疏的最後寫的是所有犯官的處置,老爺子看完後緩緩合上奏疏,神情凝重的說道:“這孩子還是心太軟了!”</p>


    放下奏疏,老爺子又拆開朱雄英寫的信。</p>


    信中沒有提王景輝半個字,也沒有提徽州暴亂之事,而是說了很多目前徽州的現狀以及百姓的生活,當然重點還是自己麵臨的三大問題。</p>


    而朱雄英也將自己的解決辦法寫了下來,主要就是變賣徽州部分官田給當地士紳徽商,然後在徽州試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的改革,再用士紳徽商的錢賑濟百姓,如此錢又迴到了百姓手上。</p>


    還有洪薯的問題,當年朱雄英帶到鳳陽的洪薯大豐收,朝廷下令,除留夠種薯外,其他的洪薯由官府統一收購,並給予補償。</p>


    鳳陽作為龍興之地,有免稅的特權,這也就意味著無論種出多少全都是自己的,不需要輸官,但問題是,鳳陽的地有五成都被朝廷作為賞賜賞給了開國功臣和勳貴,還有三成被士紳占著,百姓手中隻有兩成。</p>


    當時還是鳳陽縣令的張度進宮之時說過,收購紅薯的時候,這些勳貴和士紳不願意以官府收購的價格賣出去。</p>


    朝廷規定的價格是一斤洪薯換五兩米!</p>


    (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p>


    朝廷的換法看似是勳貴和士紳吃虧了,其實不然!</p>


    現代洪薯的產量要比大米至少高七八倍之多,放在古代也要高三四倍,其次,洪薯雖然也扛餓,但無法取代大米成為主食,食用價值就不一樣,所以朝廷給出的價格還是很公道的。</p>


    但鳳陽勳貴和士紳卻不幹,他們給出的價格是一斤紅薯換一斤米,很明顯是想趁機撈一筆。</p>


    對於這個事,老爺子當時發了很大火,立馬發布聖旨,如果誰不按照朝廷的價格售賣就立馬收迴賞賜出去的地,而且取消整個鳳陽的免稅政令。</p>


    這下所有的士紳和勳貴都慌了,集體認慫,最後全部以朝廷給出的價格交了上去。</p>


    後來,老爺子又把這些紅薯分給整個南直隸的府縣,讓百姓種植,並實行一年的免稅政令,百姓自然是樂意的!</p>


    總之,洪武二十五的後半年,整個南直隸幾乎都種上了洪薯,但徽州在王景輝這個狗知府的貪婪下讓接近七成的百姓都失去了土地。</p>


    最後朝廷給百姓的好處全讓這些士紳占了,百姓非但沒享受到一點,還丟了賴以生存的土地!</p>


    所以就要在洪薯上做點文章了,朝廷下達的政令自然不能更改,但可以用其他方法讓這些士紳和商人主動歸還土地。</p>


    老爺子明白大孫子的意思,當然,這種事老爺子不能去做,畢竟是天子,不能做這種髒事,太孫也不能去做,儲君身上可不能沾髒水!</p>


    這種事還得找一個身份高,既靠譜又能辦事還不怕被罵的忠臣去做。</p>


    老爺子已經想到了這個忠臣!</p>


    “去把九江這個狗日的給咱叫來!”老爺子收起朱雄英寫的信。</p>


    雲成卻說道:“迴皇爺,曹國公跟隨太孫殿下去了徽州,還沒有迴來!”</p>


    老爺子聽後站起身來,說道:“那正好,讓他不用迴來了,咱有件大事要交給他去辦!”</p>


    ……</p>


    望江樓位於皇宮西北處,站在樓上可俯視整個皇宮,這裏是皇宮的眼睛,同時也是老爺子的眼睛,沒有皇命特許,任何人都進不來。</p>


    深夜,天氣微涼,老爺子穿著厚衣服坐在樓上,吹著涼風,身後兩道影子提著燈籠用來照明。</p>


    “看完了?”老爺子輕聲問道。</p>


    一身黑衣的太子朱標放下手中的奏疏和書信,點點頭,神情冷峻的說道:“這個王景輝該殺,高熾這孩子殺的好!”</p>


    “嗬……”</p>


    老爺子冷笑兩聲,說道:“高熾這孩子仁善老實,他這是替你兒子背鍋呢!”</p>


    朱標笑了笑,沒有說話。</p>


    老爺子指著書信問道:“咱問你的是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之事,你覺得咋樣?”</p>


    朱標斟酌許久,最終緩緩說道:“讓他試試吧,這可是利國利國的好事,就算您不同意,等這孩子自己當家作主的時候還是要折騰!”</p>


    “爹,雄英的性子您又不是不知道,將來肯定不會安分,不實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以後拿什麽讓他去折騰,趁著咱爺倆還在,幫他攢點家底吧!”</p>


    “爹,兒知曉您的擔心,有咱們爺倆在背後一明一暗的幫著,別說小小的士紳,誰也翻不了咱們朱家的天!”</p>


    老爺子聽後歎息不已,隨後神情嚴肅的問道:“標兒,這個皇上你是真不願意當了?”</p>


    “不當了!”</p>


    朱標很果斷的說道:“兒子經曆這次生死大劫,很多事都看開了,人間帝王也好,權傾天下也罷,最後也不過化為曆史的一粒塵埃而已!”</p>


    “我不想再當大明的太子,隻想當爹的兒子,雄英的父親,雄英為了救我,不惜以命換命,這是我欠兒子的啊!”</p>


    “哎!”</p>


    老爺子聽後感慨道:“這孩子每次見咱的時候都會把頭上的白發藏起來,怕被咱看見,其實咱早就知道了,每次看到這孩子頭上那漏出來的幾根白發,咱這個心疼啊……哎……”</p>


    朱標聽後十分愧疚的說道:“爹,都給他吧,早晚都是他的!”</p>


    老爺子緩緩點頭,說道:“再等兩年吧,現在還不是時候!”</p>


    說罷,又問道:“標兒,你打算什麽告訴雄英真相?”</p>


    朱標望著深邃的夜空,緩緩說道:“等到雄英登基之後,真正挑起這個重擔的時候吧!”</p>


    “標兒,你啥意思?”老爺子聽出了一些不對勁。</p>


    朱標坦然道:“還能有啥意思,到時候我就徹底不問朝政之事,每天帶著文玨玩耍,教他讀書,教他認字,教他聖賢之道……”</p>


    “你滾一邊去吧!”</p>


    老爺子立馬不樂意了,站起身來嘟囔道:“你想什麽美事呢,文玨是咱的,你就別想了!”</p>


    “我才是文玨的爺爺!”</p>


    “咱還是文玨的太爺爺呢,你想陪孫子玩讓雄英再給你生一個!”</p>


    “不成,我就要文玨!”</p>


    “滾!”</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借箭十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借箭十萬並收藏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