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暴雨將至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孫 作者:借箭十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濟南府,曆城縣!</p>
作為治所又臨近黃河,是此次水災影響最大的地方!</p>
此時,李景隆的運糧大隊已經進了濟南府,但還沒有進入曆城。</p>
而知府楊知遠已經知曉皇長孫要來,近幾日每天率領府內的同知,通判,縣令等官員站在泥濘的城門等待,隨時迎接皇長孫的到來。</p>
天色漸漸陰了下來,仿佛隨時都有一場暴雨降臨!</p>
遠處,一名吏目縱馬趕到城門處,翻身下馬,拱手道:“大人,皇長孫帶領大批錦衣衛已進入曆城地界,即將來到此處!”</p>
“好!”</p>
楊知府得知皇長孫今天要來,特意換了一身破舊,掉色的官服穿在身上。</p>
“快快!”</p>
知府大人立馬招唿左右,自己從地上抓起一把汙泥塗在臉上。</p>
身邊的同知,通判明白過來,抓起地上的淤泥塗在知府大人那身破舊的官服之上,搞定之後還不忘給自己塗上!</p>
“大人,胡子上也得塗上,不然不足以以假亂真!”</p>
“說得對!”通判很貼心用沾滿淤泥的手在知府大人的胡子上捋了捋。</p>
楊知府很滿意,立馬安排人說道:“快去河道,告訴布政使大人,皇長孫到了!”</p>
安排完一切後,又急切的說道:“快,讓饑民都動起來,領厚粥,領饅頭!”</p>
“籲,,,”</p>
朱英帶著錦衣衛,騎馬來到城下,楊知遠帶著其他官員連忙迎接。</p>
“臣知府楊知遠攜府縣官吏恭迎皇長孫!”</p>
朱英坐在馬上,看著眼前的官員,官服破舊,且盡沾滿了淤泥,像是從泥裏滾來似得,心中產生的一絲懷疑!</p>
“楊知府,你這是從哪來的?”朱英故意問道!</p>
楊知府連忙說道:“臣聽說皇長孫將至,立馬從河道趕來,官服還沒來得及換,請皇長孫恕罪!”</p>
像之前的縣丞,人家隻是靴子上有泥,你們這全身,臉上都是泥,像特麽唱戲的一樣,也太假了吧,忽悠小孩呢!</p>
朱英直接越過他,走向城外準備親自巡查一遍,迴頭說道:“下次別忘了把衣領也塗上泥!”</p>
楊知遠尷尬不已,連忙追了上去!</p>
“皇長孫一路辛苦,還請入城先行休息!”</p>
“別廢話!”</p>
朱英停了下來,問道:“淹死多少人,直接告訴我數!”</p>
楊知遠向一旁的同知使個眼神,同知立馬說道:“四五千人!”</p>
“失蹤的人數呢?”朱英追問道!</p>
這個數量很明顯摻假了!</p>
同知愣了一下,猶豫不決道:“大概……千餘……千餘人!”</p>
“這話你們自己信嗎?”朱英突然吼了一聲!</p>
幾人不敢說話,朱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饑民吃食,住所可有保障?”</p>
“有!”</p>
另一名通判說道:“一天兩頓厚粥,兩個饅頭!”</p>
饅頭?</p>
朱英眯著眼睛,冷聲道:“別的縣都開始啃樹葉樹根了,你們這還能吃上饅頭?”</p>
通判笑道:“身為一方父母官,自然不能虧了治下百姓,為官之道就當……”</p>
“閉嘴!”朱英直接打斷他的屁話,說道:“我現在沒工夫聽你在這吹捧什麽!”</p>
幾人頓時不敢說話了,朱英又質問道:“河道情況如何?”</p>
同知剛要開口,朱英立馬打斷,指著楊知遠說道:“你來迴答我的問題!”</p>
楊知遠苦著臉迴答道:“一切……一切安穩……”</p>
看著他支支吾吾,緊張兮兮的樣子,朱英頓時火了,大吼道:“說詳細點!”</p>
“河道正在加固,隻是缺乏人手,故進度緩慢……臣已經帶人沒日沒夜的幹,想必近日就會完工……”</p>
朱英聽後,沒有說話,而是抬頭望著陰雲密布的天空,淡淡說道:“你看這天,還能等你幾天?”</p>
“這……”楊知遠一時說不出話來。</p>
“城外還有多少災民?”朱英追問道。</p>
“還有……還有八千……不對……還有一萬多……”楊知遠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饑民!</p>
朱英忍住怒火,繼續問道:“既然人手不夠,為何不拿出賑災銀,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征集百姓,加快加固河道?”</p>
楊知遠愣住了,他壓根不知道什麽叫以工代賑,隻得硬著頭皮說道:“百姓遭此大災,實在可憐,臣實在不忍心調集民力……”</p>
“閉嘴!”</p>
朱英瞬間怒氣衝天,直接打斷他的話,指著楊知遠罵道:“你可以去死了!”</p>
“你就是個廢物,蠢貨……”</p>
“你他娘的是怎麽當上知府的?”</p>
朱英正罵著起勁,楊知遠直接插嘴道:“迴皇長孫,臣是洪武十八年的三甲進士!”</p>
說的很嚴肅,很認真,同時,也很自豪!</p>
“錦衣衛!”朱英幾乎是吼出來的!</p>
“把這個……狗屁知府……帶走,別讓我再看見他!”</p>
兩名錦衣衛迅速將高聲喊冤的楊知府押了下去!</p>
“山東布政使曹城何在?”</p>
同知小心翼翼的說道:“迴皇長孫,布政使大人正在帶人加固河!”</p>
“帶我過去!”</p>
在同知,通判的帶領下,朱英帶人來到河道!</p>
隻見上千名士兵頂著寒風在河道旁不停的忙碌著,有人背著裝滿泥沙的麻袋來迴奔波,有人站在水裏,奮力的揮舞手中的錘子,將木樁一根根釘在河道旁!</p>
“臣山東布政使曹城拜見皇長孫!”</p>
“臣濟南衛指揮使王鉞拜見皇長孫!”</p>
朱英看了二人一眼,直接問道:“怎麽就你倆,其他官員呢?”</p>
布政使曹城說道:“按察使,指揮使留守布政使司處理其餘事務,府內其他官員分散在各處維持秩序,撫慰饑民等!”</p>
朱英沒有說話,望著波濤洶湧的河水,再望著陰雲密布的天氣,心中忍不住擔憂起來!</p>
“還要多久能把決口的河道填滿?”</p>
“迴皇長孫,還需兩日!”曹城迴答道!</p>
“你們之前幹什麽呢?”</p>
朱英怒問道:“楊知遠這個蠢貨不懂以工代賑,你這個布政使為什麽沒有以雇傭的方式調離青壯百姓,加快進度?”</p>
“臣……臣昨日才來到此地,之前尚在各處巡查!”</p>
朱英瞪著他,冷聲道:“你他娘的這太極打的比我都好!”</p>
曹城一愣,心中不斷猜測著打太極的意思!</p>
說話間,空中一道閃電劃過,隨之而來就是一聲驚雷!</p>
朱英心中頓生一股不好的預感!</p>
望著遠處不斷前行的烏雲,這終將是一場大暴雨!</p>
而眼前滔滔不絕的河水也即將沒過還沒有修建好的大堤!</p>
“恐怕又是一場大暴雨!”指揮使王鉞說道:“此處甚是危險,還請皇長孫迴城等待!”</p>
朱英還沒來得及說話,隻見一名全身濕透的士兵快速跑來,急切的說道:“大人,河水太急,加固的麻袋放上去就會被衝走,木樁也不是很有用,一場暴雨過後,修建的新堤也會被衝垮!”</p>
“暴雨將至,您拿個主意吧!”</p>
曹城沉思片刻,立馬說道:“讓大夥加把勁,暴雨來臨之前必須將大堤修好!”</p>
“還修個屁!”</p>
朱英當機立斷的說道:“暴雨即將來臨,還修個屁大堤,所有人撤走!”</p>
“皇長孫!”</p>
曹城焦急道:“此時若是放棄,定前功盡棄啊!”</p>
“必須放棄!”朱英大吼道:“出了事我擔著!”</p>
頃刻間,暴雨降臨,劈裏啪啦拍打在眾人臉上,身上!</p>
“放下所有東西,讓所有人撤迴城裏!”</p>
說完,立刻翻身上馬,對著通判和同知吼道:“打開四門,讓城外所有百姓進城避難,快!”</p>
作為治所又臨近黃河,是此次水災影響最大的地方!</p>
此時,李景隆的運糧大隊已經進了濟南府,但還沒有進入曆城。</p>
而知府楊知遠已經知曉皇長孫要來,近幾日每天率領府內的同知,通判,縣令等官員站在泥濘的城門等待,隨時迎接皇長孫的到來。</p>
天色漸漸陰了下來,仿佛隨時都有一場暴雨降臨!</p>
遠處,一名吏目縱馬趕到城門處,翻身下馬,拱手道:“大人,皇長孫帶領大批錦衣衛已進入曆城地界,即將來到此處!”</p>
“好!”</p>
楊知府得知皇長孫今天要來,特意換了一身破舊,掉色的官服穿在身上。</p>
“快快!”</p>
知府大人立馬招唿左右,自己從地上抓起一把汙泥塗在臉上。</p>
身邊的同知,通判明白過來,抓起地上的淤泥塗在知府大人那身破舊的官服之上,搞定之後還不忘給自己塗上!</p>
“大人,胡子上也得塗上,不然不足以以假亂真!”</p>
“說得對!”通判很貼心用沾滿淤泥的手在知府大人的胡子上捋了捋。</p>
楊知府很滿意,立馬安排人說道:“快去河道,告訴布政使大人,皇長孫到了!”</p>
安排完一切後,又急切的說道:“快,讓饑民都動起來,領厚粥,領饅頭!”</p>
“籲,,,”</p>
朱英帶著錦衣衛,騎馬來到城下,楊知遠帶著其他官員連忙迎接。</p>
“臣知府楊知遠攜府縣官吏恭迎皇長孫!”</p>
朱英坐在馬上,看著眼前的官員,官服破舊,且盡沾滿了淤泥,像是從泥裏滾來似得,心中產生的一絲懷疑!</p>
“楊知府,你這是從哪來的?”朱英故意問道!</p>
楊知府連忙說道:“臣聽說皇長孫將至,立馬從河道趕來,官服還沒來得及換,請皇長孫恕罪!”</p>
像之前的縣丞,人家隻是靴子上有泥,你們這全身,臉上都是泥,像特麽唱戲的一樣,也太假了吧,忽悠小孩呢!</p>
朱英直接越過他,走向城外準備親自巡查一遍,迴頭說道:“下次別忘了把衣領也塗上泥!”</p>
楊知遠尷尬不已,連忙追了上去!</p>
“皇長孫一路辛苦,還請入城先行休息!”</p>
“別廢話!”</p>
朱英停了下來,問道:“淹死多少人,直接告訴我數!”</p>
楊知遠向一旁的同知使個眼神,同知立馬說道:“四五千人!”</p>
“失蹤的人數呢?”朱英追問道!</p>
這個數量很明顯摻假了!</p>
同知愣了一下,猶豫不決道:“大概……千餘……千餘人!”</p>
“這話你們自己信嗎?”朱英突然吼了一聲!</p>
幾人不敢說話,朱英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冷靜下來,又問道:“饑民吃食,住所可有保障?”</p>
“有!”</p>
另一名通判說道:“一天兩頓厚粥,兩個饅頭!”</p>
饅頭?</p>
朱英眯著眼睛,冷聲道:“別的縣都開始啃樹葉樹根了,你們這還能吃上饅頭?”</p>
通判笑道:“身為一方父母官,自然不能虧了治下百姓,為官之道就當……”</p>
“閉嘴!”朱英直接打斷他的屁話,說道:“我現在沒工夫聽你在這吹捧什麽!”</p>
幾人頓時不敢說話了,朱英又質問道:“河道情況如何?”</p>
同知剛要開口,朱英立馬打斷,指著楊知遠說道:“你來迴答我的問題!”</p>
楊知遠苦著臉迴答道:“一切……一切安穩……”</p>
看著他支支吾吾,緊張兮兮的樣子,朱英頓時火了,大吼道:“說詳細點!”</p>
“河道正在加固,隻是缺乏人手,故進度緩慢……臣已經帶人沒日沒夜的幹,想必近日就會完工……”</p>
朱英聽後,沒有說話,而是抬頭望著陰雲密布的天空,淡淡說道:“你看這天,還能等你幾天?”</p>
“這……”楊知遠一時說不出話來。</p>
“城外還有多少災民?”朱英追問道。</p>
“還有……還有八千……不對……還有一萬多……”楊知遠也不知道具體有多少饑民!</p>
朱英忍住怒火,繼續問道:“既然人手不夠,為何不拿出賑災銀,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征集百姓,加快加固河道?”</p>
楊知遠愣住了,他壓根不知道什麽叫以工代賑,隻得硬著頭皮說道:“百姓遭此大災,實在可憐,臣實在不忍心調集民力……”</p>
“閉嘴!”</p>
朱英瞬間怒氣衝天,直接打斷他的話,指著楊知遠罵道:“你可以去死了!”</p>
“你就是個廢物,蠢貨……”</p>
“你他娘的是怎麽當上知府的?”</p>
朱英正罵著起勁,楊知遠直接插嘴道:“迴皇長孫,臣是洪武十八年的三甲進士!”</p>
說的很嚴肅,很認真,同時,也很自豪!</p>
“錦衣衛!”朱英幾乎是吼出來的!</p>
“把這個……狗屁知府……帶走,別讓我再看見他!”</p>
兩名錦衣衛迅速將高聲喊冤的楊知府押了下去!</p>
“山東布政使曹城何在?”</p>
同知小心翼翼的說道:“迴皇長孫,布政使大人正在帶人加固河!”</p>
“帶我過去!”</p>
在同知,通判的帶領下,朱英帶人來到河道!</p>
隻見上千名士兵頂著寒風在河道旁不停的忙碌著,有人背著裝滿泥沙的麻袋來迴奔波,有人站在水裏,奮力的揮舞手中的錘子,將木樁一根根釘在河道旁!</p>
“臣山東布政使曹城拜見皇長孫!”</p>
“臣濟南衛指揮使王鉞拜見皇長孫!”</p>
朱英看了二人一眼,直接問道:“怎麽就你倆,其他官員呢?”</p>
布政使曹城說道:“按察使,指揮使留守布政使司處理其餘事務,府內其他官員分散在各處維持秩序,撫慰饑民等!”</p>
朱英沒有說話,望著波濤洶湧的河水,再望著陰雲密布的天氣,心中忍不住擔憂起來!</p>
“還要多久能把決口的河道填滿?”</p>
“迴皇長孫,還需兩日!”曹城迴答道!</p>
“你們之前幹什麽呢?”</p>
朱英怒問道:“楊知遠這個蠢貨不懂以工代賑,你這個布政使為什麽沒有以雇傭的方式調離青壯百姓,加快進度?”</p>
“臣……臣昨日才來到此地,之前尚在各處巡查!”</p>
朱英瞪著他,冷聲道:“你他娘的這太極打的比我都好!”</p>
曹城一愣,心中不斷猜測著打太極的意思!</p>
說話間,空中一道閃電劃過,隨之而來就是一聲驚雷!</p>
朱英心中頓生一股不好的預感!</p>
望著遠處不斷前行的烏雲,這終將是一場大暴雨!</p>
而眼前滔滔不絕的河水也即將沒過還沒有修建好的大堤!</p>
“恐怕又是一場大暴雨!”指揮使王鉞說道:“此處甚是危險,還請皇長孫迴城等待!”</p>
朱英還沒來得及說話,隻見一名全身濕透的士兵快速跑來,急切的說道:“大人,河水太急,加固的麻袋放上去就會被衝走,木樁也不是很有用,一場暴雨過後,修建的新堤也會被衝垮!”</p>
“暴雨將至,您拿個主意吧!”</p>
曹城沉思片刻,立馬說道:“讓大夥加把勁,暴雨來臨之前必須將大堤修好!”</p>
“還修個屁!”</p>
朱英當機立斷的說道:“暴雨即將來臨,還修個屁大堤,所有人撤走!”</p>
“皇長孫!”</p>
曹城焦急道:“此時若是放棄,定前功盡棄啊!”</p>
“必須放棄!”朱英大吼道:“出了事我擔著!”</p>
頃刻間,暴雨降臨,劈裏啪啦拍打在眾人臉上,身上!</p>
“放下所有東西,讓所有人撤迴城裏!”</p>
說完,立刻翻身上馬,對著通判和同知吼道:“打開四門,讓城外所有百姓進城避難,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