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酸紅了眼的車企
大國重工:我點亮了汽車之光 作者:雨燒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章 酸紅了眼的車企
話音落地,張桓黎瞳孔驟然緊縮,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你再說一遍!”
“十四萬六千多輛!”
張桓黎生生倒吸一口冷氣,良久,才緩緩做到了椅子上。
作為一個負責豐田在中國銷售多年的負責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紅旗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畢竟在這個行業,隻要瞅一眼配置和材料,就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雖然原本他覺得根本賺不了多少,畢竟單單是生產成本,就接近四萬,再加上人工,損耗,還有門店,這些加起來,怎麽也在四萬多。
賣四萬五?
來做慈善的嗎?
可當張桓黎知道曉龍s21其他的配件之後,以及接下來的銷售策略後,也隻能感慨一聲,商業鬼才!
除了電池組,曉龍s21上麵其他配置,要多廉價,就有多廉價!
再加上網上訂購,直接省去了人工和門店成本。
至於宣傳?
眾凜的免費的廣告可還行?
這近乎將每一輛車的成本都壓縮在了四萬!
也就是說,隻要紅旗賣出去一輛,就能夠淨賺五千!
少是少了點,但架不住數量多啊!
這與他們豐田采取的營銷策略不謀而同。
也正因如此,這麽多年以來,他們豐田才能穩居霸主。
但是,他的產線,技術資料,不需要成本嗎?
他哪來的這麽多錢?
張桓黎緊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
很快,他就放棄了。
不管哪來的錢,人家已經造出來了!
而且,賣的很好!
十四萬六千的銷量,就算每一台四千……
五十多個億!
臥槽!
把整個豐田的全年營收加起來,也不過如此吧?
這一刻,張桓黎突然嫉妒了,他覺得好酸,酸的牙都要掉了!
就是把印鈔機搶迴去,生產上一個月,也印不出來這麽多錢吧?
這驚嚇,這誰頂得住?
二十五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馬上通知總部所有高管,開會,緊急會議!”
“這白花花的銀子,不能都讓王修明一個人拿了!”
他從來沒有想到,新能源汽車,會有這麽大的利潤空間!
不就是一個塑料殼子,在配上兩輪電動車的電池組嗎?
誰不會一樣?
隻要我造出來,打價格戰。
我就不信紅旗撐得住!
你一輛賺五千,我們賺三千!
不賺錢,貼錢都行!
就問你紅旗能不能行!
這樣的想法,在很多車企老板的腦海裏升起。
隻不過很多人沒有張桓黎這麽瘋狂罷了。
尤其是那些專攻高端汽車的車企,這一刻直接瘋狂了。
二十五天,五十個億!
這特麽把銀行的現金庫存搬空了都不一定有!
幾乎所有的車企老板,再知道這個消息後,都變成了紅眼兔子。
他們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當一輛新能源汽車價格低到這個份上的時候,會有這麽高的利潤。
簡直離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所有的車企,出奇的默契。
全部召開了高層會議。
搶錢!
這是他們腦海中唯一的念頭。
這些車企發生的情況。
王修明不了解。
就算是真的知道了,也沒辦法。
總不能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不然人造新能源汽車吧?
本身也是如此,一旦一個新的市場被開辟出來,資本就會像嗅到腥味兒的鯊魚,兇猛且殘暴。
至於王修明,他現在還在自家的廠房,看著這些成品的曉龍s21被運送出去。
足足一個月的馬不停蹄的生產,將首批的五萬輛汽車成功運送。
雖說利潤的一部分要支付給各大物流公司。
但更多的卻節省在了人工和經銷店的身上。
這就相當於廠家直銷。
所有的利潤,全部歸到到了廠家的身上。
“王總,咱們紅旗集團是不是該開設線下的經銷店了?”
老賈在一旁開口詢問,現在紅旗不像以前,三瓜倆棗,車又賣不出去,根本不需要門店。
自從曉龍s21火爆全網之後,市場部的電話幾乎快被打爆了。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詢問,想要成為紅旗的線下經銷商。
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可偏偏,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隻能讓王修明來決定。
經銷商,4s店。
這是每一個車企都必須經歷的事情。
紅旗之前自然也是有的,隻不過隨著紅旗的衰落,漸漸撤銷了而已。
現在,紅旗必須再一次將自家的銷售門店,鋪展開。
這就相當於紅旗的銷售網絡。
現在,紅旗也隻有曉龍s21和東風21a。
可以後呢?
隨著汽車種類的漸漸增加,售後要求隻會越來越高。
那就必須要有4s店!
車輛的售後問題,必須保證!
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紅旗的品牌質量。
“那就直接宣傳出去,紅旗打算重建銷售網絡,在全國各地尋找經銷商!”
隨著第一批的曉龍s21銷售出去,就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質量問題。
這件事,迫在眉睫。
老賈也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即就讓市場部將之前有意向和紅旗合作的經銷商全部通知到。
並且向外放出了紅旗要尋找經銷商,設立4s店的消息。
……
曹建研,在青城汽車行業也算小有名氣。
早年的時候,他隻是一個汽修廠的學徒。
後來也算是熬出頭,被汽修廠廠長的獨生女看上了。
再往後更是一路高歌,直接開了十幾家汽修店。
每年的利潤也是讓人欣喜。
僅僅是這些,慢慢的已經滿足不了曹建研。
他想要更多。
可他所在的城市,已經汽修店的市場空間,已經太小了。
於是,他把注意打在了汽車經銷商的上麵。
可惜, 在青城,早就有了各大車企的經銷商。
就算他想當,那也得有人退位。
再加上一些政府的保護,明裏暗裏的手段,直接把曹建研排除在外。
但現在,機會擺在了曹建研的麵前。
一個偶然的機會,從朋友口中,曹建研得知紅旗在全國尋找經銷商的事情。
不過當時,曹建研並沒有放在心上。
紅旗嘛,一個快要破產清算的企業,這誰不知道?
他難不成當了經銷商後去喝西北風?
(本章完)
話音落地,張桓黎瞳孔驟然緊縮,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你再說一遍!”
“十四萬六千多輛!”
張桓黎生生倒吸一口冷氣,良久,才緩緩做到了椅子上。
作為一個負責豐田在中國銷售多年的負責人,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紅旗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畢竟在這個行業,隻要瞅一眼配置和材料,就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雖然原本他覺得根本賺不了多少,畢竟單單是生產成本,就接近四萬,再加上人工,損耗,還有門店,這些加起來,怎麽也在四萬多。
賣四萬五?
來做慈善的嗎?
可當張桓黎知道曉龍s21其他的配件之後,以及接下來的銷售策略後,也隻能感慨一聲,商業鬼才!
除了電池組,曉龍s21上麵其他配置,要多廉價,就有多廉價!
再加上網上訂購,直接省去了人工和門店成本。
至於宣傳?
眾凜的免費的廣告可還行?
這近乎將每一輛車的成本都壓縮在了四萬!
也就是說,隻要紅旗賣出去一輛,就能夠淨賺五千!
少是少了點,但架不住數量多啊!
這與他們豐田采取的營銷策略不謀而同。
也正因如此,這麽多年以來,他們豐田才能穩居霸主。
但是,他的產線,技術資料,不需要成本嗎?
他哪來的這麽多錢?
張桓黎緊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
很快,他就放棄了。
不管哪來的錢,人家已經造出來了!
而且,賣的很好!
十四萬六千的銷量,就算每一台四千……
五十多個億!
臥槽!
把整個豐田的全年營收加起來,也不過如此吧?
這一刻,張桓黎突然嫉妒了,他覺得好酸,酸的牙都要掉了!
就是把印鈔機搶迴去,生產上一個月,也印不出來這麽多錢吧?
這驚嚇,這誰頂得住?
二十五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現在,馬上通知總部所有高管,開會,緊急會議!”
“這白花花的銀子,不能都讓王修明一個人拿了!”
他從來沒有想到,新能源汽車,會有這麽大的利潤空間!
不就是一個塑料殼子,在配上兩輪電動車的電池組嗎?
誰不會一樣?
隻要我造出來,打價格戰。
我就不信紅旗撐得住!
你一輛賺五千,我們賺三千!
不賺錢,貼錢都行!
就問你紅旗能不能行!
這樣的想法,在很多車企老板的腦海裏升起。
隻不過很多人沒有張桓黎這麽瘋狂罷了。
尤其是那些專攻高端汽車的車企,這一刻直接瘋狂了。
二十五天,五十個億!
這特麽把銀行的現金庫存搬空了都不一定有!
幾乎所有的車企老板,再知道這個消息後,都變成了紅眼兔子。
他們之前根本不敢想象,當一輛新能源汽車價格低到這個份上的時候,會有這麽高的利潤。
簡直離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所有的車企,出奇的默契。
全部召開了高層會議。
搶錢!
這是他們腦海中唯一的念頭。
這些車企發生的情況。
王修明不了解。
就算是真的知道了,也沒辦法。
總不能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不然人造新能源汽車吧?
本身也是如此,一旦一個新的市場被開辟出來,資本就會像嗅到腥味兒的鯊魚,兇猛且殘暴。
至於王修明,他現在還在自家的廠房,看著這些成品的曉龍s21被運送出去。
足足一個月的馬不停蹄的生產,將首批的五萬輛汽車成功運送。
雖說利潤的一部分要支付給各大物流公司。
但更多的卻節省在了人工和經銷店的身上。
這就相當於廠家直銷。
所有的利潤,全部歸到到了廠家的身上。
“王總,咱們紅旗集團是不是該開設線下的經銷店了?”
老賈在一旁開口詢問,現在紅旗不像以前,三瓜倆棗,車又賣不出去,根本不需要門店。
自從曉龍s21火爆全網之後,市場部的電話幾乎快被打爆了。
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詢問,想要成為紅旗的線下經銷商。
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可偏偏,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隻能讓王修明來決定。
經銷商,4s店。
這是每一個車企都必須經歷的事情。
紅旗之前自然也是有的,隻不過隨著紅旗的衰落,漸漸撤銷了而已。
現在,紅旗必須再一次將自家的銷售門店,鋪展開。
這就相當於紅旗的銷售網絡。
現在,紅旗也隻有曉龍s21和東風21a。
可以後呢?
隨著汽車種類的漸漸增加,售後要求隻會越來越高。
那就必須要有4s店!
車輛的售後問題,必須保證!
這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紅旗的品牌質量。
“那就直接宣傳出去,紅旗打算重建銷售網絡,在全國各地尋找經銷商!”
隨著第一批的曉龍s21銷售出去,就一定會有或多或少的質量問題。
這件事,迫在眉睫。
老賈也明白這件事的重要性,當即就讓市場部將之前有意向和紅旗合作的經銷商全部通知到。
並且向外放出了紅旗要尋找經銷商,設立4s店的消息。
……
曹建研,在青城汽車行業也算小有名氣。
早年的時候,他隻是一個汽修廠的學徒。
後來也算是熬出頭,被汽修廠廠長的獨生女看上了。
再往後更是一路高歌,直接開了十幾家汽修店。
每年的利潤也是讓人欣喜。
僅僅是這些,慢慢的已經滿足不了曹建研。
他想要更多。
可他所在的城市,已經汽修店的市場空間,已經太小了。
於是,他把注意打在了汽車經銷商的上麵。
可惜, 在青城,早就有了各大車企的經銷商。
就算他想當,那也得有人退位。
再加上一些政府的保護,明裏暗裏的手段,直接把曹建研排除在外。
但現在,機會擺在了曹建研的麵前。
一個偶然的機會,從朋友口中,曹建研得知紅旗在全國尋找經銷商的事情。
不過當時,曹建研並沒有放在心上。
紅旗嘛,一個快要破產清算的企業,這誰不知道?
他難不成當了經銷商後去喝西北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