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還在繼續。


    米寧大公估摸著小胖子已經介紹完如何提高酒稅的辦法,就從書記員手裏拿過會談記錄,很認真地看了兩遍,確認沒有什麽遺漏後,還給書記員。


    接著,他正色地對張天昭說:“現在,請通譯官閣下,如實地迴答我們最後一個問題,貴國為何要侵犯我們大君主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


    很明顯,這個問題是個坑,目的就是要張天昭承認,鮮卑利亞是羅刹人的領土。


    隻是,兩世為人的張天昭,怎麽可能會跳這種坑?


    他靠在高背椅上,冷笑地說:“你們大君主的領土?特使先生,你有沒有搞錯?明明是你們在侵犯我大明皇帝的領土好不好?


    據我所知,生活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鮮卑利亞人,從三百多年前開始,就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那裏的土地和人民,是大元帝國的一部分。


    兩百多年前,元朝滅亡,我大明帝國受命於天,繼承了大元的衣缽,自然也繼承了那裏的土地和人民。好好的大明領土,怎麽就變成了你們神聖而不可侵犯的領土?”


    講曆史?


    米寧大公和舍曼斯基有點傻了眼,他們以為小胖子會據理力爭,說鮮卑利亞是無主之地,誰的拳頭大就是誰的。


    卻沒料到,小胖子居然說曆史,在崇尚武力的年代講曆史,小胖子,你是不是過於天真?


    於是,舍曼斯基麵色難看地搭話說:“通譯官閣下,144年前,莫斯科公國還被金帳汗國統治過呢,照你的說法,我們的首都莫斯科,也是你們大明的領土囉?”


    144年前是1480年,這一年,伊凡三世率領著莫斯科公國的軍隊,與要求他恢複進貢的金帳汗國的大軍,在烏格河展開對峙。


    到了當年十一月,金帳汗國大汗阿哈馬見啃不動伊凡三世的大軍,主動撤軍,返迴裏海邊的老巢過冬。


    從此,金帳汗國失去了對莫斯科公國200多年的宗主權,莫斯科公國獲得徹底的獨立。


    對於這段曆史,張天昭了解不多,也不想糾纏進羅刹人與蒙古人的恩怨中。


    他瞥了眼舍曼斯基,平淡如水地說:“我大明皇帝可沒有那麽大的胃口。遵照他的聖旨,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就是大明與貴國的國境線。在這條線西麵的土地、人口,歸你們。在東麵的歸我大明帝國,僅此而已。”


    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是後世公認的亞歐分界線。以亞歐分界線為雙方的國境,張天昭覺得很合理——歐洲人那灘渾水,他沒興趣去趟。


    “豈有此理,”張天昭的說辭激怒了以紳士自居的米寧大公,他不顧禮儀,用力拍著桌子咆哮道:“從1581年至1598年,我們羅刹王國,花了17年時間,動用了四千兵力,耗費無數錢糧,才逼死庫楚姆汗,征服了鮮卑利亞汗國。


    然後,我們又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才把沙皇的疆土,從鄂畢河流域,推進到葉尼塞河流域。


    直到昨天,整整四十三年,你們大明帝國,從來沒有對我們的軍事擴張行動,提出過任何抗議。


    今天,又豈能因為你們輕描淡寫的兩句話,就讓我們放棄辛辛苦苦征服而來的三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好吧,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天昭也覺得也沒有跟他們再談下去的必要。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板起麵孔說:“那就等我們做完生意後,讓火槍火炮去決定,鮮卑利亞到底是誰的領土吧!”


    就這樣,大周王國與羅刹王國的第一正式談判,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便以失敗告終。穀


    好在米寧大公迴去之前,他和張天昭談妥了如何進行毛皮和銀元的交接。


    比如,羅刹國來裝毛皮的船隻和人員,不得攜帶何任武器,人員不得超過一百人。交易時間不得超過五天等等。


    望著羅刹外交團登船往下遊駛去,在會談過程中毫無存在感的張天恭摘下軍帽,撓著寸頭問張天昭道:“阿昭呀,你支招羅刹人全民喝酒,他們真能收得那麽多酒稅?”


    “會的,而且會比你想象中的更多。”張天昭若有所思地說。


    在真實的曆史上,從彼得大帝開始,酒稅一直都是羅刹國家財政收入的大頭。到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時,酒稅已經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3。


    酒稅是如此的重要,甚至影響著羅刹國曆史的發展。羅刹帝國的滅亡,跟尼古拉二世大力禁酒,導致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從而引起國家陷入困境,社會發生動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看著羅刹使團的帆船漸行漸遠,張天昭轉身往城堡走去,邊走邊對張天恭道:“去選100個身手敏捷的士兵出來。60個搬毛皮,40數搬銀元。


    搬毛皮的時候,要記得先搬雜皮,黑貂皮留到最後。數銀元的時候,要注意看清楚銀元的麵值,別讓羅刹人用50戈比的銀元來糊弄你們。


    選人的動作要快一點,羅刹人很快就會來交易的。呃,交易的時候,速度不要太快,慢點更好。”


    這個年代,羅刹人發行的銀元,除了一盧布銀元外,還有50戈比銀元。一盧布等於100戈比。


    以羅刹人的尿性,用低麵值的銀幣來濫竽充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果然,等張天恭挑選出100個身手敏捷的士兵,來到小木堡前。


    10條羅刹人的木帆船,每條船上連同水手載著10個人,還有一個個裝著銀元的木箱子,也來到了曼加澤亞城堡東南邊的河岸邊下錨,帶隊的正是剛才談判中的書記官。


    接下來的交易就很簡單,盡管語言不通,可學習過加減乘除法的張天恭,還是能夠按照先前談好的價格,雜皮是每張2.3盧布,黑貂皮每張10盧布。比較順利地和羅刹人進行交易。


    <a href="http://m.bidige.com" id="wzsy">bidige.com</a>


    交易的過程,先是遠征軍士兵把毛皮從小木堡裏,一捆一捆地搬出來。然後由羅刹人把一捆捆的毛皮解開,檢查毛皮是否有破損。確認無誤後,才重新捆紮,搬到船上去疊好。


    每條船大概是裝300捆,以每捆40張毛皮來計算,一條船裝一萬二千張毛皮。裝一船,算一船的帳。頗有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味道。


    “阿昭,這樣幹也太慢了吧?”


    在東塔樓裏,張天勇雙手抱懷,看著小木堡前,與羅刹人慢吞吞交易毛皮的張天恭。向站在他旁邊看熱鬧的張天昭說:“以這種速度,沒有十天八天,怎麽可能搬得完倉庫裏的毛皮?”


    他在這裏已經看了10多分鍾,張天恭那裏才放過50捆毛皮,速度的確慢得讓人無語。


    “最好搬一個月,凍死那幫孫子。”張天昭端著一杯茶水,麵帶笑容地說,“他們來了200多條船,連同水手有上萬人。


    不讓他們在曠野中凍幾天幾夜,凍傷凍病,甚至凍死一批人,那簡直就是對北極圈的不尊重!”


    由於堅壁清野,如今的曼加澤亞城堡外,方圓二十裏內全是光禿禿的曠野,想找一棵樹都很困難,更別想找到生火做飯的木柴。


    沒有生火的木柴,遠道而來的羅刹人,就隻能吃生肉,啃幹巴巴的黑麵包,住在單薄的行軍帳篷裏,靠著身上的衣服和同伴的體溫,硬扛過一個個寒冷的北極圈夏夜!


    張天昭相信,沒有熱騰騰的肉湯,和暖烘烘的柴火堆,從莫斯科出發,跋涉數千公裏來到曼加澤亞的羅刹大軍,很快就會迎來一波患病潮,戰鬥力必然大打折扣,說不定會不戰自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