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可望?”


    聽到孫旺兒說要改名叫孫可望。


    張天昭臉色頓時大變,內心狂跳不已,幾乎失態地問他:“你說你是陝西米脂縣人,叫孫旺兒,現在想改名叫孫可望,對不對?”


    “是呀,”孫可望看見張天昭似乎很驚訝,以為自己的改名字,惹他不痛快,就小心翼翼地說,“北海伯爵,難道我改的名字,不好嗎?”


    張天昭意識到自己反應過度,趕緊擺擺手道:“沒有,你改的名字很好,一定會給你帶來好運氣的,好好珍惜它吧!”


    說完,就心花怒放地拍拍他的胳膊,帶著阿丘和莫敬辭,腳步匆匆地離開軍營。


    直到離開軍營幾十米,張天昭才放慢腳步,長長的吐出一口氣,讓內心壓抑不住的狂喜,稍稍舒緩。


    能不舒緩內心的狂喜嗎?


    那可是孫可望啊!


    是張獻忠死後,大西軍“四將軍體製”之首,南明永曆政權的頂梁柱!指揮過李定國等人北伐,妥妥的大神般存在的人物,可不是什麽小貓小狗!


    在張天昭的認知中,孫可望是陝西米脂縣人,小名也叫旺兒。


    1630年,27歲的他參加農民起義後,被張獻忠收為養子。因作戰勇敢狡奸,善於防守,被軍中唿為“一堵牆”。在張獻忠的四個養子中,他是長子。


    平心而論,孫可望的個人能力,是非常出眾的。


    特別是在經營雲南上,孫可望所表現出來的行政能力,令人歎為觀止。


    首先,他打出為沐國公複仇的旗號,進軍雲南。又提出“共扶明室,恢複江山”的倡議,得到了原來明朝勢力的支持,為後來的永曆政權在雲南站穩腳跟,打下穩固的基礎。


    其次,他開發雲南,將反叛土司們所占據的土地,全部改為納稅的民田。同時興修水利,鑄造銅錢等等。僅僅兩三年時間,雲南就被他治理得連年豐收,軍民安居樂業。


    最後,孫可望還在雲南擴軍備戰,加強對士兵的訓練。他統率的大西軍在早上和晚上,都要聚兵操練,每逢三、六、九日,也有大會操。跟同時期永曆政權的明軍相比,簡直就是雲泥之別。


    後來,永曆政權敢派李定國等人北伐。北伐過程中,能夠得到雲貴兩省,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和兵員。都與孫可望在後方出色的經營指揮,是分不開的。


    如今,這樣赫赫有名的曆史人物,在改變了的曆史中,竟然落入張天昭的手中,他能不欣喜若狂嗎?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至於孫可望是如何從遙遠的陝西,來到安國城的?那就不是張天昭所思考的事情。


    張天昭要做的,就是在以後的作戰中,多嚐試孫可望的能力。如果的確出類拔萃,那提拔他獨當一麵,委以重任,也未嚐不可。


    如果是個碌碌無為的水貨,那就讓他當個大頭兵,對張天昭來說,除了白歡喜一場外,也不是什麽大的損失。


    狂喜過後,孫可望的事情,就被張天昭暫時放下來——他要忙的事情還很多,沒必要為這件事情,花費太多的精力。


    第二天早上,張天昭就以侍從室軍事顧問的身份。宣布新加入的二百名家丁,編為近衛軍第一營第五連,連長是張天恭。


    隻是,現在的張天恭還遠在葉尼塞斯克。所以第五連的連長,暫時由張天昭代理。


    近衛軍第五連成立之後,張天昭馬上從第三連中,抽了十幾個精明強幹的人員,參與到對第五連的改造和訓練之中……


    就在第五連的士兵,如火如荼地開展訓練的時候,在大周王宮的朝會大廳裏,張立典以國王的名義,召開一次軍事會議。


    軍事會議的確主要內容,就是討論該如何進攻曼加澤亞城。


    出席軍事會議的人數不多。除了張立典,就是內閣三巨頭,再加上張天昭和薑讓,一共六個人。


    在軍事會議上,張天昭綜合他從後世曆史書上了解到的情況,畫了一幅曼加澤亞的城防圖。並把它掛在朝會大廳裏,供與會人員參考。


    為了方便起見,張天昭還特意說明,曼加澤亞城,修建於1607年。


    修建所使用的樹木,大多是周圍森林裏的雲鬆、落葉鬆、和雪鬆。


    根據城防地圖的標記。曼加澤亞要塞的守軍,總計為70人。


    整個要塞的規模很小,周長是279米,是個正方形城堡。


    城堡的圍牆除了西邊的城牆有11米高外,其餘的木圍牆,全部高達6米,寬度達到2.7~2.8米。


    城牆上一共有5個塔樓,塔樓上一共安置有9門佛朗機火炮。


    在西北角塔樓叫烏斯賓斯基塔,高8.8米,上麵安置有一門佛郎機火炮,用於向北方射擊。


    東北麵的塔樓叫拉基沃夫塔,高7.6米,塔樓的頂層,安置有一門佛朗速射炮,可以向北方射擊。


    西南角的塔樓叫達維多夫塔,高9.3米,塔樓為兩層,每一層都安置有一門佛朗機速射炮,可以向西方和南方開火。


    東南麵的塔樓叫祖布索夫塔,他和達維多夫塔一樣,分為兩層,每層同樣安置有一門佛郎機火炮,用於防守南方和東方。


    在東邊圍牆的正中央,則是曼加澤亞唯一的城門塔——斯巴斯基塔,也叫救世主塔,塔高11.5米,分為三層,每一層都裝備有一門佛朗機火炮。


    斯巴斯基塔上的三門火炮,隻能向東開火,因為這裏是城門,地勢低平,非常適合從這裏,對城堡發起進攻。


    也許是和平太久了吧,曼加澤亞督軍對城堡的保護,明顯比不上葉尼塞斯克和圖魯漢斯克,因為他們的商業區,居然離城堡不到100米!


    張天昭穿越前,曾經從文檔中得知,17世紀20年代,曼加澤亞的商戶大約有500家。常年在這裏過冬的實業者和商人,大約在一千人左右。


    當張天舟把曼加澤亞的城防圖,以及各座塔樓的名字、上麵有多少門火炮一一標誌出來後。


    “你是怎麽得到地圖上的消息的?”望著地圖,薑讓好奇地問張天昭。


    張天昭沒有說話,隻是笑著指了指天上,又把鍋摔給了老祖宗。


    不久之後,大周的重臣們,便陸續來到。


    等他們入座之後,張天昭就指著地圖說:“各位大臣,遵照國王陛下的命令,我們將要進攻曼加澤亞城。


    大家都知道,曼加澤亞的城防堅固。城堡附近的商業區,商戶眾多,過冬的實業者和商人,多達千人。


    而我們最多隻能出動300名士兵,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占領曼加澤亞呢?請諸位大臣暢所欲言!”


    軍事會議上,懂得軍事的隻有三個人,兵部尚書吳佑春、吏部尚書薑讓和張天昭,其他的人,隻是來湊湊數而已。


    “用火攻!”薑讓作為沙場宿將,看見城堡主要由木頭搭建而成,想都不想,脫口而出道,“一把火就可以把羅刹人燒得幹幹淨淨。”


    “同樣的,也會把我們自己駐守之地,燒得幹幹淨淨。”


    吳佑春咧著大嘴巴,笑眯眯地對薑讓說:“薑大人可能不知道,要塞裏麵,儲存著成千上萬的毛皮,如果我們把城堡燒了,那些珍貴的毛皮,豈不是也要化成灰燼?損失可不小。


    再說,把要塞燒掉了,我們的士兵又如何在那裏駐守,防止羅刹人卷土重來,東山再起呢?”


    吳佑春的想法,其實就代表李至忠和宋安林的想法。


    最後幾經討論,張立典當場拍板,通過了進攻曼加澤亞的方案。


    進攻曼加澤亞的方案其實很簡單。


    第一是對商業區,要用火攻。盡量在熊熊的烈火中,燒死在那裏過冬的羅刹人,讓他們沒辦法逃進要塞去,以增加城堡的防守力量。


    第二是對要塞本身的進攻,要通過登城的方式,來奪取城堡。以便近衛軍能夠獲得一個完整的城堡駐紮,並加以改建,為迎接羅刹人的大舉反攻,做好準備工作。


    軍事會議進行到這裏,已經算是完成了一半,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在什麽時候發兵?


    在這個問題上,除了張天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應該等到明年五六月份,河流解封之後再發兵,那才是最保險的。


    所以,等他們發言完畢,張天昭才站起來,悠悠的對眾人道:“我認為,我們應該現在就出發,在敵人最想不到的時候,進攻曼加澤亞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