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達木的手中租借到土地後,張天昭在第二天,也就是8月5日,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修建城堡。


    整個船隊的人,除了輪換休息的,所有的人手一齊出動,花了整整十天時間,才建成一個占地約一畝半,條件極為簡陋的小城堡。


    其實,說它是城堡,還不如說,它是幾間帶有圍牆的木頭房子比較恰當。


    如果有敵人前來攻打的話,張天昭心想,也許隻需要一波進攻,就會把這座剛剛建立起來的所謂城堡,燒得幹幹淨淨。


    可即便如此,當城堡建成時,張天昭那個高興勁兒,簡直是得意忘形!看得周圍的人,怎麽也搞不清楚,北海伯爵為了這麽個小城堡,居然會高興到這種程度!


    在給城堡取名的時候,張天昭想來想去,決定還是遵循習慣,叫烏蘭烏德。他覺得對他而言,這個名字比較熟悉,也比較順口,能喚醒他穿越前許多美好的迴憶。


    在烏蘭烏德修建好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6日,張天昭留下60名近衛軍,50條火繩槍,4門3磅火炮駐守城堡。就匆匆忙忙地帶領著他龐大的船隊,繼續逆著色格楞河而上,前往恰克圖。


    從地圖上看,從烏蘭烏德到恰克圖的直線距離並不遠,也就是220公裏左右。可他們走的是水路,東繞西拐的,張天昭估計,最少要走300公裏,才會到達恰克圖。


    時候已經是八月中旬,鮮卑利亞夏天經常刮的西南風,已經被日漸強烈的西北風,壓得死死的,被迫退出了鮮卑利亞。


    所以,盡管船隊是逆著色格楞河而行,可在強烈的西北風下,船隊的速度並不慢,一天可以走50公裏左右。


    到了8月21日的中午,在多次往返於恰克圖的莫老頭的指引下,張天昭的船隊,花了6天時間,終於從烏蘭烏德,來到了他魂牽夢縈的恰克圖!


    恰克圖是買賣城,是從喀爾喀蒙古土謝圖汗部到北海的必經之路。也是蒙古人與東布裏亞特人,在地理傳統上的分界線。


    過去,作為土謝圖汗部附屬部落的東布裏亞特人,他們每三年向土謝圖汗部繳納的貢賦,交割地點,就是在恰克圖。


    交割完畢後,東布裏亞特人就用多餘下來的貨物,比如毛皮,動物油脂等,和蒙古人交換鐵鍋、茶葉、皮甲等貨物。


    由於交換頻繁,需求巨大,恰克圖的名聲就四處傳開,也漸漸地出現了來自大明的漢商。


    漢商們的商隊,穿過戈壁沙漠,帶來了種類繁多的商品,讓本已嶄露頭角的恰克圖,在短短的幾十年裏,就成為漠北和北海地區最有名的買賣城,是土謝圖汗部的搖錢樹。


    張天昭對恰克圖神往已久。


    穿越前,他曾經看過一本德國人在18世紀寫的曆史書。作者親自到過恰克圖,他在書中稱,18世紀上半葉,在恰克圖,清朝與羅刹的商品交易,平均每年高達兩百萬盧布以上,相當於一百萬兩白銀。


    因此,張天昭一直想親眼看看,到底是什麽樣的魔力,才讓恰克圖,會成為可以與張家口比肩的買賣城?


    帶著無比的向往,等張天昭遠遠地看到恰克圖時,才發現,恰克圖是位於一處盤地之中,四周都是低矮的山嶺,山嶺上全是鬱鬱蔥蔥的樹林,遠遠看去,好像大地也被它們染成了綠色,顯得生機勃勃,格外美麗。


    隻是這種美麗是短暫的,等到了九月底十月初,山嶺上所有樹木的葉子,幾乎會在一夜之間,全部變成金黃色,最後落葉歸根……


    隻留下光禿禿的枝椏,依舊站在山嶺上,麵向北方,迎接著寒冬的到來……


    在恰克圖城的旁邊,是發源於東北山嶺深處的恰克圖河。


    此時的恰克圖河,就猶如一條平靜的白練,橫亙在盆地中間,把盆地分為東西兩半。


    然後,河麵隻有四五十米寬,平均深度隻有一米多的恰克圖河,就像個沉默寡言的少女,日夜地守在恰克圖身邊,看著她腳下的河水,平靜地由北方,流向南方,流入20多公裏外的波爾河。


    東西走向的波爾河,是外蒙古最長的河流鄂爾渾河的小支流。而鄂爾渾河則是色格楞河最大的支流。


    在夏秋兩季,河麵沒有封凍的時候,從鄂爾渾河到恰克圖河長達四五十公裏的河道上,水流平靜,可以通十噸以下,吃水不超過一米的船隻。


    <a id="wzsy"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飯團探書</a>


    張天昭是從後世的書本上,知道這個信息的。所以,他才敢把所有的毛皮,都裝到船上。再從安國城,一路有驚無險地來到恰克圖。


    而在此前,對河流敬如神明的蒙古人和東布裏亞特人,卻從來沒有想到過,像恰克圖河和波爾河這樣的小河,竟然是可以行船的!


    所以,當張天昭帶著他龐大的船隊,順著河流,先從色格楞河進入鄂爾渾河,又從鄂爾渾河進入波爾河,然後從波爾河轉入恰克圖河,來到著名的恰克圖城後,他所引起的巨大轟動,值得永遠載入恰克圖的史冊!


    恰克圖的曆史將會永遠銘記,公元1623年8月21日,有兩支龐大商隊的來到,給恰克圖帶來的巨大轟動——它不但改變了恰克圖的曆史,也改變了整個鮮卑利亞的曆史。


    那一天,上午10點左右,最先來到恰克圖的商隊,是山西範家的“大玉川”的商隊。領頭的人,正是“大玉川”最有名的掌櫃範十老掌櫃。


    當範十騎著的駱駝,站在離恰克圖約兩公裏處的小土坡上時,他看到的恰克圖城,是一個長方形、由泥土修築成的城池。


    城池高約七米、長約七百米,寬約四百米,四麵城牆,都開有低矮的城門。從規模來看,占地是很寬廣的,比起大明內地許多小縣的城池,要寬闊不少。


    在城門口,進出的人雖然不多。可出來的,大多是十幾匹馬的小商隊。


    範十僅僅看了半柱香工夫,就看到有三個小商隊,帶著他們的馬匹,馱著重重的貨物,匆匆地離開恰克圖,往遠方而去……


    看到恰克圖果然如傳說中那般交易興旺,範十非常高興。他迴過頭來,鄭重其事地對身後的絡腮漢子說:“李護隊,前麵就是恰克圖了,叫小夥子們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不要辱沒了我範家商號的名聲。”


    說罷,他又是第一個,騎在駱駝上,向恰克圖趕去……


    哈欽林今年19歲,是恰克圖的“無屋之人”。說白了,就是個流浪漢。


    他主要的工作,就是蹲在城門口,如果發現有新來的商隊,就迅速地跑迴城內,通知各家商號,有新商隊來了,大家準備搶生意啦。


    如果新來的商隊,能與城內的商號達成交易的話,商號的掌櫃幾乎都會看在他通風報訊的功勞上,給他幾個餅子。


    當然,哈欽林也會幫商號搬貨物,出倉入庫的,賺點吃食過日子。反正他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多吃一口,跟少吃一口沒多大區別。


    今天,他同樣蹲在南門,守了差不多兩個時辰,卻沒有發現任何商隊的影子,這讓哈欽林慌成一匹——他已經兩天沒生意,從昨天早上開始就餓肚子,全靠喝水扛著。


    如果,今天他再沒生意的話,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就在哈欽林暗暗著急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在通往城南的大路上,來了一隊有數百隻駱駝的大商隊。


    “我去!”


    哈欽林以為自己餓花眼,趕緊擦了兩下眼睛,前方大路上的大商隊,依舊無比真實地向城南門緩緩而來。


    他頓時興奮起來:“這麽大的商隊,如果報訊成功,他們達成了生意,自己豈不會撈上半麻袋餅子?起碼能吃半個月?”


    於是,哈欽林馬上站起來,吸了口氣,撒腿就往城內跑,一邊跑,一邊高聲喊著:“大商隊來了,南門外有幾百頭駱駝的大商隊來了,大家快去看哪!”


    恰克圖城就兩條大街,呈“十”字相交,數十戶居民,連同幾十家商號的人,全部加起來,也不會超過600人。


    他們的生活,其實挺無聊的,最大的愛好,就是看熱鬧。特別是有新商隊來的時候,那更是紛紛出來圍觀,不管自己能不能搶到生意,先圖個熱鬧不行嗎?


    所以,當他們聽說,來了有數百頭駱駝的大商隊,整個恰克圖城,瞬間就像沸騰的開水。


    好家夥,幾百頭駱駝的大商隊,打有恰克圖開始,都沒有來過這麽大的商隊吧?以前最大的商隊,有七八十頭駱駝馱的貨物,恰克圖的商號,就要來叫他爺爺。


    如果,今天真來了支有幾百頭駱駝的大商隊,那豈不會把整個恰克圖的貨物,全部掃光?或者是,大商隊帶來的貨物,會把全城的倉庫裝滿?


    於是乎,恰克圖所有的人都興奮起來,紛紛趕往南門,去搶生意,去看熱鬧……


    這個時候,守城的蒙古士兵也得到了消息,也紛紛跑到南門的城牆上看風景。早已守在城門的稅吏官,高興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嘩塞,真有幾百頭駱駝……我看不少於四百,這得是多大的生意啊……”


    “貨物沒有五萬斤以上,我吳老四今天吃米田共……”


    “王八蛋,快快幫我算出來,這麽多駱駝,這麽多貨物,老子要收多少稅……”


    範家的商隊越來越近,整個恰克圖也更加的熱鬧非凡。除了女人外,幾乎全城的男人都聚集在這裏,如同酒鬼看到了美酒,雙眼放光地看著越來越近的商隊……


    範家商隊見到城裏,有這麽多人出來歡迎自己商隊,也倍感榮耀。


    特別範十掌櫃,遠遠的就跳下駱駝。一邊走,一邊向眾人抱手作揖。單他這份禮貌,就讓眾人讚不絕口。


    直到有蒙古稅官攔在他麵前,笑容滿麵地問他:“漢商,我是土謝圖汗部駐恰克圖的稅官,現在特意來問問你,你帶來了什麽貨物,有多少呢?”


    “稟報稅官大人,我範家商隊,這次帶來差不多十三萬斤磚茶,還有三千隻瓷碗。”


    一聽到有十三萬磚茶,還有三千隻瓷碗,整個南門居然刹那間安靜下來。全場的人,像是聽傻了似的,好像不敢相信,會一次有那麽多的磚茶來到恰克圖……


    想想吧,十斤磚茶換一匹馬,或者三斤磚茶換一隻羊,十三萬斤磚茶,那是多大的生意……


    過了大約一分鍾,整個南門又重新沸騰起來,每一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歡天喜地的笑容。


    他們,真的被山西範家商隊的大手筆,深深地震驚了,覺得這輩子,能見到一次這樣的大場麵,值了!


    隻是再大的盛會,也會有曲終人散的時候。


    擠在城南門的大小商號們,在經曆十三萬斤磚茶的震憾後,許久才慢慢地恢複平靜。


    他們圍在商隊旁邊,看著他們上稅,小聲地議論著,看看這次,他們能從範家商隊裏,拿到多少份額的磚茶。


    這個時候,還呆在南門旁等賞賜的哈欽林,突然指著恰克圖河的下遊,高聲喊道:“大家快看,河上有船,好多好多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