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槍火炮的試驗場地,是離城東五裏遠一片非常開闊、非常平整的雪原。


    雪原上長滿的針葉林,現在已經被砍伐一空。作為過冬的柴火,搬進了安國城。


    3月2日早上,等近衛軍官兵、大周王國的高層們來到試驗場的時候,張天昭已帶著3門佛郎機炮,40條米涅火槍。在民夫們的幫助下,在雪原上做好了試射準備工作。


    望著眼前3門大小不一的佛郎機炮,張天昭不由苦著臉搖搖頭。


    如果不是時間緊,任務重,弄死他也不會浪費那麽多寶貴的鋼材,去打造這種氣密性差、威力小、射程又近,在歐洲基本上被淘汰的佛郎機炮!


    不過,想到現在鮮卑利亞的發展水平。除了那些與烏拉爾山脈、中亞、蒙古以及大明東北部相鄰的土著,已進入了鐵器時代外。其他地區的土著居民,還處在使用骨刀、骨矛和骨箭呢。


    用佛郎機炮對付歐洲人可能有點寒磣,力有不逮。可用它來對付鮮卑利亞的土著們,那是妥妥的降維打擊,是單方麵屠殺。


    要不然,四十多年前,臭名昭著的葉爾馬克,又豈能憑著幾門小口徑的佛郎機炮和八百名士兵,就把盛極一時,有20多萬人口的鮮卑利亞汗國,打得落花流水,灰飛煙滅?


    順便提一下,打造佛郎機炮所用的鋼材,就是跟隨火車穿越而來的那條數公裏長的鐵軌。鐵軌除了形成3公裏長的環形鐵路外,其餘全部散落在小山包的周圍,東一根,西一條的。把它們全部拉迴來後,大約有250噸重。


    感謝某站,感謝某乎,讓對火炮火槍不太了解的張天昭,在後世刷手機時,從大神們的文章和視頻裏,居然學習了很多穿越後很有用的知識。


    比如用鋼材打造佛郎機炮的方法,就是他照搬某13站視頻的。製作火藥的最佳配比,是從某乎大神文章中搬的。


    “小四,準備工作如何了?”


    張立典全身冷溪近衛軍將軍服,顯得高大魁梧,英武不凡,隻是掛在腰間的蒙古彎刀,與軍服搭配起來,格外的不倫不類。


    他來到張天昭的身旁,拍了拍兒子的胳膊,壓低嗓子說:“大夥都想見識見識火炮火槍射擊的效果,你可千萬別鬧出雷聲大,雨點小的破事來,讓老祖宗的名聲受損,我們當不起這個罪。”


    “放心吧,父王,隻有好事,沒有破事。”張天昭淡淡一笑,信心滿滿地說道,“倒是父王要小心自己的眼珠子,到時侯可別瞪得太大,掉地上去了!”


    張立典:“……”


    很快,近衛軍排好隊列。


    張天昭爬上用兩個木箱子搭成的小台,舉起一支火槍,對他們大聲說道:“弟兄們,看到沒有?這就是米涅火槍,是老祖宗送給我們大周王國的好寶貝!


    你們千萬別看它像個燒火棍就瞧不起它,它的威力可大著呢!


    100米內,能打穿兩寸厚的木板。300米內,打穿兩層皮甲也沒有任何問題。


    500米內,可以精確地打中目標,把沒有穿甲衣的敵人,打死打殘。”


    為了統一草原上混亂的度量衡製度,張天昭趁著國小人少,容易推廣的機會,假傳老祖宗的號令。說服了內閣,將大周的度量衡改為後世通用的公製。


    即長度單位為毫米、厘米、分米、米、百米、千米(公裏)。時間單位為秒、分、小時。質量單位為克、千克(公斤)、噸等等。


    經過近一個月推廣學習,大周已經有很多人能熟悉地運用這套度量衡製度。


    近衛軍士兵大多出身於平民,長期生活在鮮卑利亞的冰天雪地裏,見識跟這裏的土著居民沒有多大的區別。加之他們也從來沒有見過火炮火槍,對火藥也沒有多少印象。


    所以,張天昭舉著這燒火棍似的東西,說它能打傷打死數百米外的敵人,對於已習慣使用彎刀、弓箭的他們來說,即便是老祖宗從天堂送下來的好寶貝,他們不會完全相信!


    頓時台下就議論紛紛,各種懷疑、各種不相信,溢於言表。


    張立典和大周高層人物們也是不相信的,這也太扯了吧?用燒火棍似的東西,就能打死打殘數百米外的敵人,怎麽可能!


    張天昭知道他們不相信,就嘻嘻一笑,熟練地從口袋裏,摸出了一個拇指般大小的紙裝彈藥筒。


    他先用牙齒咬破紙筒,將紙筒內的顆粒火藥從槍口倒進槍膛內,再把紙筒另一端的米涅彈丸放入槍膛內,用通條壓實。最後扳開擊發裝置,裝上火帽,吃力地舉槍,瞄準一百米開處的人形標靶,扣動板機……


    “砰!”


    一聲清脆的槍聲,火槍口突然噴射出大團的白煙,籠罩了前方,也模糊了張天昭的視野。


    突如其來的槍聲,把近衛軍官兵和大周君臣們都嚇了一大跳。接著又見到火槍口中噴出白煙,空氣中濃濃的的硝煙味,都嚇得臉色青白。


    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麽事情,遭了天譴。直到好一會兒沒有什麽危險降臨,才漸漸地安定下來。


    這個時候,早已民夫將標靶拉迴到張天昭麵前。眾人看見足有兩寸厚的木板,居然洞穿了一個小手指大小的小孔,無不驚駭莫名,瞪大眼睛,嘴巴大得裝進雞蛋,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這……這……這不是真的吧?”


    “老天爺呀,兩寸厚的木板都能打穿!要打在人的身上,就是穿三層皮甲也得死翹翹啊!”


    “這麽大的勁,別說是人,就是牛馬一槍也會被摞倒吧?”


    “……”


    反應過來的眾人頓時興奮起來,高興地議論紛紛。其中最激動的當然是張立典和兵部尚書吳佑春。


    張立典激動,是因為他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大周國有這麽厲害的火槍,打敗莫多托部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火炮也有這麽厲害,他還真有膽子去跟西布裏亞特人過過招。


    吳佑春摸著火槍,淚如雨下。若是過去有火槍在手中,北吉部不至於在和死敵莫多托部的戰鬥中,死傷慘重。他的小兒子,也不至於年紀輕輕,就死得那麽慘……


    “弟兄們,火槍的威力,相信大家都看見了,”張天昭揮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說,“老祖宗隻送了40支火槍給我們,狼多肉少。給了張三,李四可能又不服。


    所以我和我父王商量過,讓弟兄們每個人打5發子彈,成績最好那40個弟兄編成火槍隊,以後在戰場上專門使用火槍射殺敵人。”


    ……


    經過簡單的培訓後,近衛軍的官兵們很快都會使用米涅火槍。訓練場上頓時響起了“砰砰砰”的火槍聲,白煙團團冒起,硝煙四處飄蕩……


    張天昭每聽到一聲槍響,心就肉痛一下。


    火藥和鉛彈他不心痛,心痛的是火帽。大周如今的火帽,全是穿越來的,且僅有4萬粒左右。平均每條火槍才1千粒,打一發少一粒,他能不肉痛嗎?


    很快,近衛軍的士兵們打完火槍,成績最好的40名幸運兒被編為“米涅火槍兵”,由第1連連長張天福統領,但訓練、彈藥補充則全部歸張天昭管轄。


    張天勇很幸運地成為一名火槍兵!


    火槍兵編排完畢。佛朗機炮射擊試驗馬上就如火如荼地展開。


    “弟兄們,今天進行試驗的佛郎機炮分為三種,一磅炮、二磅炮和三磅炮。”


    張天昭依然是站在木箱子上,很威風地指著擺在地麵上三門大小不一的佛郎機炮說:“老祖宗說過,一磅炮重120斤,二磅炮重180斤,三磅炮重250斤。


    彈丸重與火藥重之比是1:1。我們這次試驗,主要看看它們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


    磅是指火炮彈丸的重量,一磅大約是0.4536公斤。


    一般來說,炮彈與火藥的比例,通常是5:3。達到1:1是過量火藥,火炮有炸膛的危險。


    <a href="http://m.lingdiankanshu.com" id="wzsy">lingdiankanshu.com</a>


    有效射程是火炮炮口平放時,也就是角度是零時的火炮射程。最大射程則是火炮炮口向上仰射時打到的最大射程。


    要注意的是,炮口向上仰的角度不同,最大射程也是不同的。


    彈丸重與火藥重之比為1:1,也不是張天昭拍腦瓜子想出來的。而是他在後世看過一篇論文,說明清時的炮兵,為了彌補佛郎機炮射程不足,威力偏小的毛病,特意用增用加火藥量的辦法來解決了這個缺點。


    這次,張天昭也想試一試。看看是否真的有效果。


    不要擔心炸膛,因為在造炮的時候,張天昭就有意地把子銃設計得更大更厚,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開始試射的是一磅佛郎機炮。


    “轟!”


    在眾人凝神屏息之中,離掩體約二十米的地方,平放的1磅佛郎機炮突然發岀了一聲驚天的怒吼聲,聲音之大,遠遠超出眾人的思想準備,嚇得他們臉色煞白。他們帶來的雪橇犬也嚇得又跳又叫,“汪汪汪”地狂吠不停……


    張天昭僅僅是愣了一下,忙爬出掩體,跑過去檢查火炮是否完好無損。仔細檢查一遍後,確認沒有任何損壞,才放下心來。


    “報告子爵大人,1磅炮平射的有效射程是50~70米。”一個民夫氣喘籲籲跑來報告,“霰彈射擊效果非常好,基本能打穿一寸厚的木板。”


    1磅佛郎機炮的炮彈太輕,所以隻能用來發射霰彈。如果用來發射實心彈的話,那效果不會太好。


    這時近衛軍官兵及大周高層人物們才也從各個掩體中爬出來,他們跟著張天昭來到靶場上,圍著被霰彈轟得七零八落的十幾個標靶,看著上麵累累彈痕,不禁又一次麵麵相覷,瞠目結舌……


    “騎兵以後打仗還有用嗎?”


    “如果敵人衝鋒到麵前,給他們來一炮霰彈會怎麽樣?”


    “長生天,這仗以後還能打嗎?”


    “……”


    張天昭對1磅炮平射的效果很滿意,帶領眾人迴到掩體後,交代民夫們再立好標靶,改把炮口上仰7.5度角射擊……


    “轟!”


    又是一聲巨響,又是一陣二哈們聲撕力竭的狗吠……


    “報告子爵大人,1磅佛郎機炮上仰7.5度角射擊,最大射程100米。殺傷效果尚可!”


    ……


    “報告子爵大人,1磅佛郎機炮上仰45度角射擊,最大射程450米,殺傷效果無!”


    火炮試驗場上,炮聲轟嗚,響徹四方,火炮口不時噴出團團白煙,隨風飄逝,留下了濃濃的硝煙味,也留下了一個個經過試驗得出的精確數據……


    “父王,各位大臣,各位弟兄,”


    在試驗結束後,張天昭站在木箱子上,驕傲地揮著手中的本子說:“在大家的監督下,經過大半天的試驗,我們得出以下試驗結論。


    第一,在用1:1過量火藥的情況,我們所有的佛郎機炮都經受了考驗,子統、母統均安全無恙,不會炸膛!


    第二,使用過量火藥時,1磅炮平射最佳殺傷效果是70米之內。仰射最佳角度是低於12角,射程達130米,但殺傷效果很差。


    第三,使用過量火藥時,二磅炮平射最佳殺傷距離是180米之內。仰射最佳角度是低於12度,最遠射程達360米,殺傷效果一般。


    第三,使用過量火藥時,三磅炮平射的最佳殺傷效果是330米之內。仰射最佳角度是低於12度。最遠射程達500米,殺傷效果尚可……”


    木箱子前,近衛軍官兵和大周高層們,全神貫注的聆聽著張天昭宣布各項試驗數據。在這些數據中,他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作戰模式,已經冉冉地拉開帷幕。他們以往騎著戰馬衝鋒,用彎刀砍殺,用弓箭射擊敵人時代已一去不複迴……


    張立典也站在木箱子前,心情複雜地看著小兒子神采奕奕地宣布火炮試驗數據。


    他覺得小兒子清醒後,就不像一個9歲的小孩子,而是像一個40多歲曆經滄桑的奸商——做事善於謀劃,又精於計算。


    很多事情,連他這個做父親的都搞不明白,可小兒子卻說的頭頭是道,又拿出好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些方法之妙,令人歎為觀止,簡直就是一個小妖孽。


    “或許,魂魄跟老祖宗在天堂遊曆過,自然與眾不同,也必然更突出,更有前途。而他的前途,自然是我大周國的前途……”


    張立典心中如是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23崛起北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秋水滿楓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秋水滿楓林並收藏1623崛起北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