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幾個少年將軍見被周靈搶了風頭,個個不甘落後,紛紛要求請戰。
柴榮見眾人求戰心切,心中歡喜,說道:“此戰契丹,務必要勝,狠狠打擊遼人囂張氣焰。我大周軍隊,以八萬禁軍戰力最強,不過京畿防衛任務也重,朕隻能叫趙匡胤趙愛卿撥出四萬禁軍馳援雁門關。石將軍有十萬精兵駐紮在關內,五天時間應該能夠趕到雁門關。周靈你先與趙愛卿帶著四萬禁軍,立即星夜馳援。石將軍也立即趕往軍中,持虎符將十萬兵馬悉數調往雁門關。王彥升與慕容美兩人從京中押運糧草送往前線,封慕容彥釗為討北大都督兵馬大元帥,趙匡胤與石守信為副帥,周靈與高懷德為左右先鋒將軍,王彥升與慕容美為糧草押運使。雷無敵精通火藥暗器,便在周靈帳前效力吧,曹彬率兵最後接應,隨時增添援兵。此外,雖說雁門關戰事吃緊,但邊防不止一處,為防止未知禍患,曹芸、王審琦等,各去兵部領五萬兵,在邊界巡邏。注意,切記莫要離雁門關前線太遠,一旦有事,還可施援。”
柴榮將各人任務分派下去,眾人得令,紛紛歡天喜地下去,一場戰事,眼看便要展開!
他看著周靈身影,忍不住想起郭雷音,暗想:“太子你趕快迴來替朕分憂吧。朕正當盛年,恨不得禦駕親征契丹,讓太子你監國,朕還想著要為國家建功立業呢!”
周靈與趙匡胤、趙匡義兄弟二人領命下去,見趙匡義悶悶不樂,知道是他沒有得到皇帝親口任命,有心安慰,說道:“匡義,你與我同往軍中殺敵,此戰過後,定能積累戰功,得到皇上賞賜。”
趙匡義撅嘴說道:“周靈,你比我大一歲,卻已經是朝中一品大員,而我卻無功無名,真是愧對兄長,愧對老父。”
趙匡胤笑道:“二弟,你自小心高氣傲,卻還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大哥我半生戎馬倥傯,這才換來滿門富貴,不過這是自小吃了多少苦,曆經多少磨難,才到得今日如此地位。你還年輕,需要多多磨練。周靈雖然年輕,卻真是熟讀兵書,計策萬全,獲得如此高位,也是他能力所在,又在十國會盟上力戰金槍楊繼業,一時之間威望之隆,竟是無人能及的。你也別自怨自艾,人生路還長,契丹還未滅,有太多仗要打。多的是你小子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必急在這一時。你此去雁門關,有二十萬的敵首等你收割,你還愁沒有機會殺敵?”
經過兩人一番勸說,趙匡義這才漸漸露出笑容。三人有說有笑,朝宮外走去。
趙匡胤對周靈說道:“周靈,方才在聖上麵前那一番評述,可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哪!”
周靈嘿嘿笑道:“你莫要誇我,等來日解了雁門關之圍,再來誇我。”
趙匡義說道:“哼,周靈你等著,別看我年紀最小,等到了戰場,看我如何殺敵。”
周靈笑得打跌,嘿嘿說道:“哎呀,那便等著唄。”
軍情緊急,周靈迴府收拾一番,便要領兵趕往雁門關。
左飛卿聽說要與契丹打仗,便要從軍。溫別野也一同前往,隻留下古青鬆一家看家。
周靈走得急,連蘇顏紫都沒能及時通知,便匆匆出征。
他與趙匡胤在八萬人禁軍校場見到那四萬禁軍。
周靈從未見過上萬人馬聚集一處的盛景,之間旌旗密布,大縤獵獵招展。四萬禁軍刀馬出鞘,寒光四射,萬馬齊喑,黑壓壓地聚集了一大片,場麵十分壯觀。這四萬人以百人列為一方陣,組成了東西南北四大方陣,將周靈與趙匡胤圍在正中央。這四大方陣又各自分為十個小方陣,每個小方陣為一百人,這樣進退有序,號令行止,秩序井然。
這四萬人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漢,旗幟鮮明,身披重甲,就連各人的戰馬,也都披堅執銳,武裝到了馬腿。禁軍是守衛京畿的皇帝近衛軍,平日裏的待遇最好,因此兵士的素質也是最高,個個年輕力壯,武藝超群,而且奮勇爭先,放到別的軍隊中,任何一個禁軍士兵都足以擔任百人隊隊長。
四人禁軍全是騎兵,兵貴神速,行動起來,日行五百裏不是難題。
趙匡胤手執韁轡,跨坐於戰馬之上,聲音洪亮說道:“列位袍澤兄弟,咱們平日裏蒙受皇恩,日日*演兵馬,如今邊疆告急,契丹來犯。聖上下令,咱們禁軍要馳援雁門關,大破遼軍。軍情緊急,此去雁門關有一千多裏地,咱們三日可以趕到。一路之上,不許擾民,若有搶掠財物、*辱民女、半路脫逃的,一律斬首!好,這便出發!”
三軍將士齊齊怒吼:“必勝,必勝,必勝!”
蒼涼的號角吹起,四萬禁軍分成四百個百人隊,一字長蛇,迤邐出城,個個揮馬揚鞭,激起漫天煙塵,往西北進發。
周靈置身軍中,不禁渾身熱血澎湃,座下黑馬不停嘶鳴,也是興奮異常。他抬首北望,遙遠的西北方向狼煙四起,戰鼓催擂,號角齊鳴,一場真正的戰爭,即將拉開序幕!
他看看身邊的趙匡義、左飛卿等人,心中熱血湧動,大好男兒,便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灑血疆場。生死弟兄,一起上陣,這是何等快意之事!
他本是任事不懂的一個少年,這下經曆戰火的洗禮考驗,很快便要脫胎換骨,成為一名真正的男人了。大風忽起,旌旗飛揚,戰馬齊嘶,長刀出鞘!周靈忽然有種想哭的衝動,他身為一品鎮國將軍,卻是第一次帶兵打仗。這麽多熱血兒郎,將性命交與了自己,他一下子覺得這些鮮活的麵孔,每一眼望去,都是沉甸甸的責任!
這真是: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龍戰之局,即將拉開!
柴榮見眾人求戰心切,心中歡喜,說道:“此戰契丹,務必要勝,狠狠打擊遼人囂張氣焰。我大周軍隊,以八萬禁軍戰力最強,不過京畿防衛任務也重,朕隻能叫趙匡胤趙愛卿撥出四萬禁軍馳援雁門關。石將軍有十萬精兵駐紮在關內,五天時間應該能夠趕到雁門關。周靈你先與趙愛卿帶著四萬禁軍,立即星夜馳援。石將軍也立即趕往軍中,持虎符將十萬兵馬悉數調往雁門關。王彥升與慕容美兩人從京中押運糧草送往前線,封慕容彥釗為討北大都督兵馬大元帥,趙匡胤與石守信為副帥,周靈與高懷德為左右先鋒將軍,王彥升與慕容美為糧草押運使。雷無敵精通火藥暗器,便在周靈帳前效力吧,曹彬率兵最後接應,隨時增添援兵。此外,雖說雁門關戰事吃緊,但邊防不止一處,為防止未知禍患,曹芸、王審琦等,各去兵部領五萬兵,在邊界巡邏。注意,切記莫要離雁門關前線太遠,一旦有事,還可施援。”
柴榮將各人任務分派下去,眾人得令,紛紛歡天喜地下去,一場戰事,眼看便要展開!
他看著周靈身影,忍不住想起郭雷音,暗想:“太子你趕快迴來替朕分憂吧。朕正當盛年,恨不得禦駕親征契丹,讓太子你監國,朕還想著要為國家建功立業呢!”
周靈與趙匡胤、趙匡義兄弟二人領命下去,見趙匡義悶悶不樂,知道是他沒有得到皇帝親口任命,有心安慰,說道:“匡義,你與我同往軍中殺敵,此戰過後,定能積累戰功,得到皇上賞賜。”
趙匡義撅嘴說道:“周靈,你比我大一歲,卻已經是朝中一品大員,而我卻無功無名,真是愧對兄長,愧對老父。”
趙匡胤笑道:“二弟,你自小心高氣傲,卻還不知道天高地厚。你大哥我半生戎馬倥傯,這才換來滿門富貴,不過這是自小吃了多少苦,曆經多少磨難,才到得今日如此地位。你還年輕,需要多多磨練。周靈雖然年輕,卻真是熟讀兵書,計策萬全,獲得如此高位,也是他能力所在,又在十國會盟上力戰金槍楊繼業,一時之間威望之隆,竟是無人能及的。你也別自怨自艾,人生路還長,契丹還未滅,有太多仗要打。多的是你小子建功立業的機會,不必急在這一時。你此去雁門關,有二十萬的敵首等你收割,你還愁沒有機會殺敵?”
經過兩人一番勸說,趙匡義這才漸漸露出笑容。三人有說有笑,朝宮外走去。
趙匡胤對周靈說道:“周靈,方才在聖上麵前那一番評述,可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哪!”
周靈嘿嘿笑道:“你莫要誇我,等來日解了雁門關之圍,再來誇我。”
趙匡義說道:“哼,周靈你等著,別看我年紀最小,等到了戰場,看我如何殺敵。”
周靈笑得打跌,嘿嘿說道:“哎呀,那便等著唄。”
軍情緊急,周靈迴府收拾一番,便要領兵趕往雁門關。
左飛卿聽說要與契丹打仗,便要從軍。溫別野也一同前往,隻留下古青鬆一家看家。
周靈走得急,連蘇顏紫都沒能及時通知,便匆匆出征。
他與趙匡胤在八萬人禁軍校場見到那四萬禁軍。
周靈從未見過上萬人馬聚集一處的盛景,之間旌旗密布,大縤獵獵招展。四萬禁軍刀馬出鞘,寒光四射,萬馬齊喑,黑壓壓地聚集了一大片,場麵十分壯觀。這四萬人以百人列為一方陣,組成了東西南北四大方陣,將周靈與趙匡胤圍在正中央。這四大方陣又各自分為十個小方陣,每個小方陣為一百人,這樣進退有序,號令行止,秩序井然。
這四萬人個個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漢,旗幟鮮明,身披重甲,就連各人的戰馬,也都披堅執銳,武裝到了馬腿。禁軍是守衛京畿的皇帝近衛軍,平日裏的待遇最好,因此兵士的素質也是最高,個個年輕力壯,武藝超群,而且奮勇爭先,放到別的軍隊中,任何一個禁軍士兵都足以擔任百人隊隊長。
四人禁軍全是騎兵,兵貴神速,行動起來,日行五百裏不是難題。
趙匡胤手執韁轡,跨坐於戰馬之上,聲音洪亮說道:“列位袍澤兄弟,咱們平日裏蒙受皇恩,日日*演兵馬,如今邊疆告急,契丹來犯。聖上下令,咱們禁軍要馳援雁門關,大破遼軍。軍情緊急,此去雁門關有一千多裏地,咱們三日可以趕到。一路之上,不許擾民,若有搶掠財物、*辱民女、半路脫逃的,一律斬首!好,這便出發!”
三軍將士齊齊怒吼:“必勝,必勝,必勝!”
蒼涼的號角吹起,四萬禁軍分成四百個百人隊,一字長蛇,迤邐出城,個個揮馬揚鞭,激起漫天煙塵,往西北進發。
周靈置身軍中,不禁渾身熱血澎湃,座下黑馬不停嘶鳴,也是興奮異常。他抬首北望,遙遠的西北方向狼煙四起,戰鼓催擂,號角齊鳴,一場真正的戰爭,即將拉開序幕!
他看看身邊的趙匡義、左飛卿等人,心中熱血湧動,大好男兒,便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灑血疆場。生死弟兄,一起上陣,這是何等快意之事!
他本是任事不懂的一個少年,這下經曆戰火的洗禮考驗,很快便要脫胎換骨,成為一名真正的男人了。大風忽起,旌旗飛揚,戰馬齊嘶,長刀出鞘!周靈忽然有種想哭的衝動,他身為一品鎮國將軍,卻是第一次帶兵打仗。這麽多熱血兒郎,將性命交與了自己,他一下子覺得這些鮮活的麵孔,每一眼望去,都是沉甸甸的責任!
這真是: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龍戰之局,即將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