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聊發少年狂的兩兄弟,不禁微笑著搖頭,好在她認得路,便慢慢踱步迴去。盡管她初來開封不幾日,但她心中所學來自江南青衣飛柳莊,奇門遁甲都不在話下,區區幾段路,自是難不倒她。
但這樣一來,她便落在了最後,一身綠裳款款而行。
她低頭而行,不管別人如何側目,卻暗暗留心周遭之人。她路過城隍廟時,如有芒刺在背,被人暗中盯著的感覺十分不好。她假意不知,卻留意到有一雙眼睛正盯著她。
趙琴歌轉過兩個街角,但那被人窺視的感覺始終沒消除,很不舒服。
她知道躲不過,幹脆選了個無人的角落,靜靜等那人現身。
果然,一個身穿苗裝的女子從暗處走了出來。趙琴歌睜大了眼睛,瞬也不瞬,靜靜地看著那苗裝女子。
“小姑娘,你果然聰明勇敢,早就發現我了吧?”苗裝女子笑意盈盈說道。
趙琴歌看著她,仔細觀察著,她身配苗族女子特有的銀飾,但衣服上一隻昂首衝天、展翅翱翔的鳳凰正舞九天,圖案通體以金色織就,足以體現主人極不尋常的高貴身份。
她後背插一隻火紅色的鳳尾翎,大約二十來歲年齡,但眉尖鬢尾的細微紋痕還是掩飾不住歲月之刀的痕跡。
“你是誰?”趙琴歌輕輕問道。
“天南苗疆鳳不離,萬人苗峒的峒主。”那女子輕啟朱唇,語音清脆如鈴。
趙琴歌輕哦一聲,問道:“苗疆遠在數千裏之外,你來開封做什麽,找我做什麽?”
鳳不離上上下下打量著趙琴歌,嘴角掛笑,心中想到這小姑娘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當真便是自己想要的絕好根骨。
自從十年前堂哥鳳九遠走,天南鳳家便無人執掌,鳳不離學藝歸來,經族中長老公推,成為新任家主。鳳不離雖為女兒身,但在苗疆,女子不讓男兒,男女之分並沒有多大差別,這些年來將十萬苗人倒也治理得井井有條。
近幾年來,中原山河破敗,鼎盛一時的唐王朝被各地方政權以及異族政權分割得四分五裂,苗疆與大理、蜀漢交相混雜,近年漢人入苗趨勢越來越盛,苗漢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
大理段氏與北方大周交好,兩國互遞國書,大有南北聯合,遙相唿應之勢。鳳不離眼看族人頻受漢人欺淩,便準備一人獨探當世中原幾大政權,以求與最強者聯合,她由南往北一路走來,已走過不少國家都城,但大都積弱腐化,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奢華浮靡之風大盛,心中無比失望,甚至暗暗起了刀兵相交,起兵北伐之願。既然漢人能坐天下,為何苗人不能?
她於三日前潛進開封皇宮大內,卻屢次被陣法所困,方才驚覺必有高人坐鎮。大周與其他國家不同,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守備森嚴,高手輩出。這讓鳳不離十分心驚,正自在街頭躊躇間,卻見趙琴歌嫋嫋婷婷而來。
她正想尋個徒弟,眼見趙琴歌是為合適人選,便存心收了。但趙琴歌何等聰慧乖巧,自己這等功夫,都被她察覺,既然如此,倒不如心直口快,直接與她說了。
“小姑娘,你跟我迴苗疆去罷,我喜歡你,做我的弟子,可好?”
趙琴歌一生孤苦無依,生長在青城,得顧龍升、葉輕霞夫婦收留照顧,與周瑜同長大,如今周瑜不見,青城蒙難,她又怎肯因為鳳不離一句話就跟了走呢?
因此她便搖頭說道:“謝謝鳳垌主好意,不過我無福承受,就此別過。”
鳳不離見她拒絕,心下惱怒,雙眉一挑,方想發怒,卻意識到不能失了師傅的麵子,依舊笑盈盈地說道:“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從哪裏來,往何處去?”
“我叫趙琴歌,從川中青城來,在開封有事。”
“哦?從青城而來,難道是青城派的麽,聽說赤衣練赤天帶人挑了青城山,你可知道?”
鳳不離笑得天真浪漫,苗疆女子真真與中原不同,說得一件慘事竟也如此行雲流水。這一席話聽得趙琴歌暗暗心驚,難道自己從小便在的那座青城山,就這樣被毀了麽?
她心中不悅,說了聲:“對不住,我先走了。”
鳳不離眼見心中愛徒就要走,心中舍不得,一個閃身,攔在趙琴歌身前,說道:“怎麽,這便要走了麽?做我徒弟不好?”
趙琴歌心情不好,不願意與她多過糾纏,便低了頭,匆匆往前走。
鳳不離一聲冷笑,雙袖從趙琴歌頭上擦過,說道:“你終是要來求我的,若是後悔了,便在心中默念十遍我的名字,我便會出現。”
趙琴歌隻覺得一陣香風拂麵,但轉瞬便沒了香氣,也不在意,心中掛念周靈和郭雷音,快速朝前走去。
隻留下鳳不離在身後叉腰怒目,氣得胸口悶悶難平。
等到趙琴歌迴到招賢館時,周靈與郭雷音已經對坐飲茶,攜手相看場中比武,兩人兄弟相敬,十分熱愛。趙琴歌看看兄弟二人,不禁想起當日青城山中,周靈、周瑜兄弟也是這般人前正經,人後搗鬼,十分好玩。她想著想著,不禁心下黯然。
場上已經決出三輪勝負,接下來便是第四輪,而他們三人便排在第五輪進場。
第四輪十八人捉隊大戰,三人也沒啥心思去看,反倒暗中觀察著自己對手,畢竟都是少年人,好奇心勝過擔心。
大約半個時辰,決出九人勝者,還好沒有人受重傷,郭雪宜無所事事,目光隻是僅僅盯著郭雷音,目光之中充滿關注,隻是郭雷音自己並不知曉。
等得場地被清掃完畢,三個少年馬上上場,麵對自己對手,就要大戰一場!
郭雷音正對的是五台山達摩棍傳人圓空僧,圓空十七歲,虎頭虎腦,手捏達摩棍就要往上衝。周靈在旁邊場地看得忍不住發笑,郭雷音實在無奈,這還沒開始呢,便似要性命相搏一般了。
周靈麵對的是個小道士,晃晃悠悠迷迷糊糊上來,也不知道有沒有十三歲的模樣,仿佛一個小書童,手捧一本《道德經》,口中喃喃背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下子便把周靈給雷倒了,他笑著說:“我的個媽呀,你是來比武的,還是來念經的?”
明月一本正經地,眨巴著大眼睛,認真說道:“比武也行,念經亦可。”
周靈差點昏倒,問道:“你的兵器呢?”
明月將手中青色封皮的《道德經》揮一揮:“喏,這便是了。”
但這樣一來,她便落在了最後,一身綠裳款款而行。
她低頭而行,不管別人如何側目,卻暗暗留心周遭之人。她路過城隍廟時,如有芒刺在背,被人暗中盯著的感覺十分不好。她假意不知,卻留意到有一雙眼睛正盯著她。
趙琴歌轉過兩個街角,但那被人窺視的感覺始終沒消除,很不舒服。
她知道躲不過,幹脆選了個無人的角落,靜靜等那人現身。
果然,一個身穿苗裝的女子從暗處走了出來。趙琴歌睜大了眼睛,瞬也不瞬,靜靜地看著那苗裝女子。
“小姑娘,你果然聰明勇敢,早就發現我了吧?”苗裝女子笑意盈盈說道。
趙琴歌看著她,仔細觀察著,她身配苗族女子特有的銀飾,但衣服上一隻昂首衝天、展翅翱翔的鳳凰正舞九天,圖案通體以金色織就,足以體現主人極不尋常的高貴身份。
她後背插一隻火紅色的鳳尾翎,大約二十來歲年齡,但眉尖鬢尾的細微紋痕還是掩飾不住歲月之刀的痕跡。
“你是誰?”趙琴歌輕輕問道。
“天南苗疆鳳不離,萬人苗峒的峒主。”那女子輕啟朱唇,語音清脆如鈴。
趙琴歌輕哦一聲,問道:“苗疆遠在數千裏之外,你來開封做什麽,找我做什麽?”
鳳不離上上下下打量著趙琴歌,嘴角掛笑,心中想到這小姑娘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當真便是自己想要的絕好根骨。
自從十年前堂哥鳳九遠走,天南鳳家便無人執掌,鳳不離學藝歸來,經族中長老公推,成為新任家主。鳳不離雖為女兒身,但在苗疆,女子不讓男兒,男女之分並沒有多大差別,這些年來將十萬苗人倒也治理得井井有條。
近幾年來,中原山河破敗,鼎盛一時的唐王朝被各地方政權以及異族政權分割得四分五裂,苗疆與大理、蜀漢交相混雜,近年漢人入苗趨勢越來越盛,苗漢之間的衝突也越來越多。
大理段氏與北方大周交好,兩國互遞國書,大有南北聯合,遙相唿應之勢。鳳不離眼看族人頻受漢人欺淩,便準備一人獨探當世中原幾大政權,以求與最強者聯合,她由南往北一路走來,已走過不少國家都城,但大都積弱腐化,文官愛錢武官怕死,奢華浮靡之風大盛,心中無比失望,甚至暗暗起了刀兵相交,起兵北伐之願。既然漢人能坐天下,為何苗人不能?
她於三日前潛進開封皇宮大內,卻屢次被陣法所困,方才驚覺必有高人坐鎮。大周與其他國家不同,國力強盛,兵強馬壯,守備森嚴,高手輩出。這讓鳳不離十分心驚,正自在街頭躊躇間,卻見趙琴歌嫋嫋婷婷而來。
她正想尋個徒弟,眼見趙琴歌是為合適人選,便存心收了。但趙琴歌何等聰慧乖巧,自己這等功夫,都被她察覺,既然如此,倒不如心直口快,直接與她說了。
“小姑娘,你跟我迴苗疆去罷,我喜歡你,做我的弟子,可好?”
趙琴歌一生孤苦無依,生長在青城,得顧龍升、葉輕霞夫婦收留照顧,與周瑜同長大,如今周瑜不見,青城蒙難,她又怎肯因為鳳不離一句話就跟了走呢?
因此她便搖頭說道:“謝謝鳳垌主好意,不過我無福承受,就此別過。”
鳳不離見她拒絕,心下惱怒,雙眉一挑,方想發怒,卻意識到不能失了師傅的麵子,依舊笑盈盈地說道:“小妹妹,你叫什麽名字?從哪裏來,往何處去?”
“我叫趙琴歌,從川中青城來,在開封有事。”
“哦?從青城而來,難道是青城派的麽,聽說赤衣練赤天帶人挑了青城山,你可知道?”
鳳不離笑得天真浪漫,苗疆女子真真與中原不同,說得一件慘事竟也如此行雲流水。這一席話聽得趙琴歌暗暗心驚,難道自己從小便在的那座青城山,就這樣被毀了麽?
她心中不悅,說了聲:“對不住,我先走了。”
鳳不離眼見心中愛徒就要走,心中舍不得,一個閃身,攔在趙琴歌身前,說道:“怎麽,這便要走了麽?做我徒弟不好?”
趙琴歌心情不好,不願意與她多過糾纏,便低了頭,匆匆往前走。
鳳不離一聲冷笑,雙袖從趙琴歌頭上擦過,說道:“你終是要來求我的,若是後悔了,便在心中默念十遍我的名字,我便會出現。”
趙琴歌隻覺得一陣香風拂麵,但轉瞬便沒了香氣,也不在意,心中掛念周靈和郭雷音,快速朝前走去。
隻留下鳳不離在身後叉腰怒目,氣得胸口悶悶難平。
等到趙琴歌迴到招賢館時,周靈與郭雷音已經對坐飲茶,攜手相看場中比武,兩人兄弟相敬,十分熱愛。趙琴歌看看兄弟二人,不禁想起當日青城山中,周靈、周瑜兄弟也是這般人前正經,人後搗鬼,十分好玩。她想著想著,不禁心下黯然。
場上已經決出三輪勝負,接下來便是第四輪,而他們三人便排在第五輪進場。
第四輪十八人捉隊大戰,三人也沒啥心思去看,反倒暗中觀察著自己對手,畢竟都是少年人,好奇心勝過擔心。
大約半個時辰,決出九人勝者,還好沒有人受重傷,郭雪宜無所事事,目光隻是僅僅盯著郭雷音,目光之中充滿關注,隻是郭雷音自己並不知曉。
等得場地被清掃完畢,三個少年馬上上場,麵對自己對手,就要大戰一場!
郭雷音正對的是五台山達摩棍傳人圓空僧,圓空十七歲,虎頭虎腦,手捏達摩棍就要往上衝。周靈在旁邊場地看得忍不住發笑,郭雷音實在無奈,這還沒開始呢,便似要性命相搏一般了。
周靈麵對的是個小道士,晃晃悠悠迷迷糊糊上來,也不知道有沒有十三歲的模樣,仿佛一個小書童,手捧一本《道德經》,口中喃喃背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下子便把周靈給雷倒了,他笑著說:“我的個媽呀,你是來比武的,還是來念經的?”
明月一本正經地,眨巴著大眼睛,認真說道:“比武也行,念經亦可。”
周靈差點昏倒,問道:“你的兵器呢?”
明月將手中青色封皮的《道德經》揮一揮:“喏,這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