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國境,金陵城中。
金陵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千年以來,曆經朝代變遷,幾度兵燹狼煙,總遮望不住金陵王氣。
而今金陵為南唐國都,城中人物錦繡,處處繁華昌盛,商館行肆,吳樓楚館,歌女舞娃,書生才女,行商坐賈,比比皆是。至於那風景名勝,如台城、玄武湖、靈穀寺、夫子廟等,更是引得那遊人如織。
金陵城郊,揚子江畔,一處農舍,炊煙嫋嫋。
臥室的窗欞下,竹榻旁,一個女子的身影正在忙碌。她身著青色布衣,綰著青絲,雖然衣飾粗陋,卻頗為雅潔。她黛眉如畫,朱唇半點,盡管煙火遮麵,卻掩不住清秀神色。
屋外桐花漫地,嫣紅的雞冠花繞戶而生,竹籬笆將小院圍得方正別致,幾隻小雞在院裏隨地而走,啄食米粒,一派優遊自在。
竹榻上有人翻身而起,似是觸到傷處,悶哼一聲。那少女迴頭一看,欣喜說道:“公子,你醒啦?”
竹榻上少年目光茫然地看了一下屋內陳設,一片陌生,他不知道這裏是何處,自己又是從何而來。他問道:“姑娘,我這是在哪裏?”
少女放下手中碗筷,“噔噔噔”快步穿出小屋,走到外麵,對著正在院裏砍柴的中年漢子說道:“爹爹,他醒了!”
中年漢子放下手中柴刀,隨少女走迴房間。若此時有人仔細看那劈好的柴垛,竟然尺寸、長短、粗細一般大小,宛如尺子量過一般!
他走到榻前,說道:“小兄弟,你醒啦?”
那少年點頭,但腦子裏混沌一片,前塵往事絲毫記不得,訥訥說道:“大叔,我這是怎麽了?”
那少女笑眯眯道:“公子,你已經昏睡了兩天兩夜了。我和爹爹在江邊發現你昏死在江灘上,見你還有唿吸,便帶你迴來。你是哪裏人氏,姓甚名誰?”她睜著明亮的大眼睛,一點也沒有見到生人的羞澀,刨根問底起來。
中年漢子低聲說道:“仙兒,莫要鹵莽。”
少女仙兒舌頭一伸,偷偷做了一個鬼臉,不再說話。
漢子說道:“公子,你身上有傷,好好歇息便是。這是小女鳳仙兒,有事你直接喚她。鄉下丫頭不懂事,你不要介意。”
鳳仙兒笑道:“爹爹,你怎麽這樣說我呀?公子,你兩天沒進食了,先喝點粥吧。”她順手從桌上拿起一個黑陶粗釉的粥碗,用小匙子盛了粥,輕輕吹一口氣,遞到少年嘴邊:“公子,我來喂你。”
那漢子低頭出去,繼續劈柴。
少年看著遞到他麵前的匙子,裏麵米粒飽滿,粥汁青柔,散發出陣陣清香。他許久沒有進食,聞到食物香味,肚子不禁咕咕叫起來。
少女掩嘴一笑:“呆子,餓成這樣還不吃?”
少年羞赧說道:“謝謝姑娘。”
“這裏還有我醃製的一些小菜,你小心著點,慢些吃,莫要燙了嘴巴。”鳳仙兒宛如大姐姐,對著小弟弟輕言輕語。
少年心中感動,說道:“仙兒姑娘,謝謝你。”
“客氣什麽,危難之中不吝相助,才是英雄本色。”鳳仙兒正色道。
少年小聲說道:“你是小女子,又不是大英雄。”
鳳仙兒笑道:“好啦好啦,不與你爭,快把粥喝了罷。”
頃刻工夫,少年便將一碗粥喝了下去,待得眼巴巴看著碗底還要再喝,鳳仙兒卻不給了。
“爹爹說了,你久病不食,腹中腸胃空空,不能暴飲暴食,先喝點清淡溫潤的,慢慢調養,才能吃些油膩葷腥。”
“仙兒姑娘,這粥是你熬的麽,真好喝。”少年意猶未盡。
“對呀,粥和小菜都是我做的,你要喜歡,以後做更多的給你吃。”仙兒聽了讚美,心中樂滋滋的。
少年掙紮著坐起來,看見窗外農家怡然風景,竟是覺得十分親切,吟一首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鳳仙兒驚道:“你這呆子還頗有文采,想必是讀書人家出身?”
少年迷茫地搖搖頭說道:“我不記得了,不知自己從何來,往何處去。”他記憶全失,心中沮喪,眼前美景也似乎失去了興趣。
鳳仙兒撓撓頭:“你真的什麽都記不起來麽?失去記憶好可怕,你好可憐。”她一可憐起少年來,天生的母性泛濫起來,目光盈盈看著榻上少年。
“你不要難受啦,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看起來你比我大,我叫你哥哥吧。”鳳仙兒眼睛一轉,“你是我和爹爹從江邊救迴來的,現在又是初夏時節,就稱你為江夏吧?好不好?江夏哥哥。”
江夏雙目原本迷茫,聽見鳳仙兒這樣說道,臉上方才多出些許喜色。
“仙兒,我這是在哪裏?”
鳳仙兒笑道:“呆子,這是我家。這裏是金陵郊外的一個小村,叫做仙林。我爹爹叫鳳九,大家都叫他九叔啦。看你什麽都記不起來,真可憐,以後就和我們一起生活吧。”鳳仙兒自小就沒了母親,隻和爹爹長大,家裏平日裏冷冷清清,如今多了一個人,心中歡喜,又可憐他沒了記憶,便自作主張要將他留下來。
那江夏在床上躺了幾天,身上傷勢早已好了大半,掙紮著起來,低頭看地上,早不知不覺多了一雙青色百納布鞋,針痕宛然,想是新的。
鳳仙兒忽爾多了些羞澀,說道:“呆子,穿上試試看,我新做的。”
江夏將鞋穿上,大小正合適,腳底軟軟,十分舒適,一陣感動從心底流出,柔聲說道:“謝謝你,仙兒。”
仙兒紅了臉,扭頭跑到了屋外。
江夏也自踱步出來,鳳九剛剛砍完了柴,正一根一根往牆根下碼垛。鳳仙兒蹲了身子,拿小白米喂那兩隻養得肚腹胖胖的母雞,少女的背影映在他眼裏,格外親切。
屋外小院十分安靜寂然,四周寥落散居著一些差不多的農家,風格也大多相似,有屋有院,花地菜畦,碧綠的菜蔬、紅色或黃色的果實,幾頭老牛無聊地躲在樹陰下甩著尾巴,遠處響來幾聲吆喝,隱約有孩童的嬉笑聲。
江夏似乎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些,十分新鮮有趣,遠處青山如黛,又如水墨層林浸染,微風陣陣,陽光正好,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
金陵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千年以來,曆經朝代變遷,幾度兵燹狼煙,總遮望不住金陵王氣。
而今金陵為南唐國都,城中人物錦繡,處處繁華昌盛,商館行肆,吳樓楚館,歌女舞娃,書生才女,行商坐賈,比比皆是。至於那風景名勝,如台城、玄武湖、靈穀寺、夫子廟等,更是引得那遊人如織。
金陵城郊,揚子江畔,一處農舍,炊煙嫋嫋。
臥室的窗欞下,竹榻旁,一個女子的身影正在忙碌。她身著青色布衣,綰著青絲,雖然衣飾粗陋,卻頗為雅潔。她黛眉如畫,朱唇半點,盡管煙火遮麵,卻掩不住清秀神色。
屋外桐花漫地,嫣紅的雞冠花繞戶而生,竹籬笆將小院圍得方正別致,幾隻小雞在院裏隨地而走,啄食米粒,一派優遊自在。
竹榻上有人翻身而起,似是觸到傷處,悶哼一聲。那少女迴頭一看,欣喜說道:“公子,你醒啦?”
竹榻上少年目光茫然地看了一下屋內陳設,一片陌生,他不知道這裏是何處,自己又是從何而來。他問道:“姑娘,我這是在哪裏?”
少女放下手中碗筷,“噔噔噔”快步穿出小屋,走到外麵,對著正在院裏砍柴的中年漢子說道:“爹爹,他醒了!”
中年漢子放下手中柴刀,隨少女走迴房間。若此時有人仔細看那劈好的柴垛,竟然尺寸、長短、粗細一般大小,宛如尺子量過一般!
他走到榻前,說道:“小兄弟,你醒啦?”
那少年點頭,但腦子裏混沌一片,前塵往事絲毫記不得,訥訥說道:“大叔,我這是怎麽了?”
那少女笑眯眯道:“公子,你已經昏睡了兩天兩夜了。我和爹爹在江邊發現你昏死在江灘上,見你還有唿吸,便帶你迴來。你是哪裏人氏,姓甚名誰?”她睜著明亮的大眼睛,一點也沒有見到生人的羞澀,刨根問底起來。
中年漢子低聲說道:“仙兒,莫要鹵莽。”
少女仙兒舌頭一伸,偷偷做了一個鬼臉,不再說話。
漢子說道:“公子,你身上有傷,好好歇息便是。這是小女鳳仙兒,有事你直接喚她。鄉下丫頭不懂事,你不要介意。”
鳳仙兒笑道:“爹爹,你怎麽這樣說我呀?公子,你兩天沒進食了,先喝點粥吧。”她順手從桌上拿起一個黑陶粗釉的粥碗,用小匙子盛了粥,輕輕吹一口氣,遞到少年嘴邊:“公子,我來喂你。”
那漢子低頭出去,繼續劈柴。
少年看著遞到他麵前的匙子,裏麵米粒飽滿,粥汁青柔,散發出陣陣清香。他許久沒有進食,聞到食物香味,肚子不禁咕咕叫起來。
少女掩嘴一笑:“呆子,餓成這樣還不吃?”
少年羞赧說道:“謝謝姑娘。”
“這裏還有我醃製的一些小菜,你小心著點,慢些吃,莫要燙了嘴巴。”鳳仙兒宛如大姐姐,對著小弟弟輕言輕語。
少年心中感動,說道:“仙兒姑娘,謝謝你。”
“客氣什麽,危難之中不吝相助,才是英雄本色。”鳳仙兒正色道。
少年小聲說道:“你是小女子,又不是大英雄。”
鳳仙兒笑道:“好啦好啦,不與你爭,快把粥喝了罷。”
頃刻工夫,少年便將一碗粥喝了下去,待得眼巴巴看著碗底還要再喝,鳳仙兒卻不給了。
“爹爹說了,你久病不食,腹中腸胃空空,不能暴飲暴食,先喝點清淡溫潤的,慢慢調養,才能吃些油膩葷腥。”
“仙兒姑娘,這粥是你熬的麽,真好喝。”少年意猶未盡。
“對呀,粥和小菜都是我做的,你要喜歡,以後做更多的給你吃。”仙兒聽了讚美,心中樂滋滋的。
少年掙紮著坐起來,看見窗外農家怡然風景,竟是覺得十分親切,吟一首詩:“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鳳仙兒驚道:“你這呆子還頗有文采,想必是讀書人家出身?”
少年迷茫地搖搖頭說道:“我不記得了,不知自己從何來,往何處去。”他記憶全失,心中沮喪,眼前美景也似乎失去了興趣。
鳳仙兒撓撓頭:“你真的什麽都記不起來麽?失去記憶好可怕,你好可憐。”她一可憐起少年來,天生的母性泛濫起來,目光盈盈看著榻上少年。
“你不要難受啦,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看起來你比我大,我叫你哥哥吧。”鳳仙兒眼睛一轉,“你是我和爹爹從江邊救迴來的,現在又是初夏時節,就稱你為江夏吧?好不好?江夏哥哥。”
江夏雙目原本迷茫,聽見鳳仙兒這樣說道,臉上方才多出些許喜色。
“仙兒,我這是在哪裏?”
鳳仙兒笑道:“呆子,這是我家。這裏是金陵郊外的一個小村,叫做仙林。我爹爹叫鳳九,大家都叫他九叔啦。看你什麽都記不起來,真可憐,以後就和我們一起生活吧。”鳳仙兒自小就沒了母親,隻和爹爹長大,家裏平日裏冷冷清清,如今多了一個人,心中歡喜,又可憐他沒了記憶,便自作主張要將他留下來。
那江夏在床上躺了幾天,身上傷勢早已好了大半,掙紮著起來,低頭看地上,早不知不覺多了一雙青色百納布鞋,針痕宛然,想是新的。
鳳仙兒忽爾多了些羞澀,說道:“呆子,穿上試試看,我新做的。”
江夏將鞋穿上,大小正合適,腳底軟軟,十分舒適,一陣感動從心底流出,柔聲說道:“謝謝你,仙兒。”
仙兒紅了臉,扭頭跑到了屋外。
江夏也自踱步出來,鳳九剛剛砍完了柴,正一根一根往牆根下碼垛。鳳仙兒蹲了身子,拿小白米喂那兩隻養得肚腹胖胖的母雞,少女的背影映在他眼裏,格外親切。
屋外小院十分安靜寂然,四周寥落散居著一些差不多的農家,風格也大多相似,有屋有院,花地菜畦,碧綠的菜蔬、紅色或黃色的果實,幾頭老牛無聊地躲在樹陰下甩著尾巴,遠處響來幾聲吆喝,隱約有孩童的嬉笑聲。
江夏似乎從來都沒有見過這些,十分新鮮有趣,遠處青山如黛,又如水墨層林浸染,微風陣陣,陽光正好,心情也隨之舒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