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周瑜,已經是出了名的逆來順受,隻有低頭趕路的份兒。
走不頃刻,已至斷崖深處,陰風陣陣,一座軟索橋將思過崖與翠浮宮堪堪相連。天師洞在暗夜裏黑黢黢地,怎麽都看不清楚,深不可測。
月光照在天師洞口,“天師洞”三個朱紅篆字張牙舞爪,恨不得脫壁飛去。
洞口站立一人,獨倚青鬆而立,青衫飄飄,傲視當年明月蒼穹,似乎有著無限心事,卻不知與誰訴說。他幾尺長髯隨風飄蕩,在清風明月滌蕩之下,竟有幾許蕭索。
周靈閉上眼睛都知道洞口站著的是誰,曾幾何時,他隻怕爺爺周裂天,但還沒到現在麵對外公顧龍升這樣聞風喪膽。
兩個小子戰戰兢兢站在顧龍升身邊,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顧龍升緩緩說道:“你們來啦。”
倆小子大氣不敢吭聲,隻得點點頭。
向來“慈祥”的外公不禁搖頭,想他積威至此,竟讓兩個孩子這般怕他。於是忍不住做出撫摩他倆的舉動,周靈下意識地要躲,周瑜比較老實,沒敢動彈,但顯見快哭出來。
見倆孩子怕成這樣,顧龍升忽然之間想起了女兒顧煙藍,心中沒來由地一疼,這十餘年來,他心中數度追悔,但往事不可追。
他將兩個外孫攬在胸前,低聲密語:“你倆隨我進來。”
又遙遙看見趙琴歌站在斷崖對岸,心中一動,千裏傳音對她說道:“你也來吧。”話畢便大袖一招,將趙琴歌托舉起來。她宛如在溫水中遊泳一般溫暖舒適,心生懶洋洋之意,雙腿離地而起,渾然不知自身已經橫越萬丈深淵,落到斷崖對岸。
周靈、周瑜、趙琴歌三人站在天師洞前,看著洞內氤氳而出的七彩煙霧,不禁心生猶疑。青城山中,高峽流水,樹木森森,平日裏縱使有山嵐霧靄,五色斑斕,那也是日照水汽經陽光照射變化所產生的奇幻效果。
此時卻是夜露中宵,月色清冷,地麵上平滑如鏡,一輪冷月清鑒可辨,卻見洞內色彩斑斕,實為難得一見之奇景。饒是周瑜平日裏素常來此多次,也未曾見過。
顧龍升在三人身後袍袖漫卷,帶著三個孩子進了天師洞。
前文書中已經提過,這天師洞乃道家三十六處洞天福地之一。青城建派千年以來,曆代掌門都曾在此清修,有的在此悟道成仙,有的黯然坐化,曆代青城執掌畢生心血盡聚集於此,也將各自才智功力貢獻於此洞中。因此也可以說,這青城天師洞集結了數千年數百位大師智慧之大成的厲害陣法,恐怕寰宇之內,也少有他處能夠媲美。
如今三人能夠得進此洞且安然無恙,也是極為難得之事。顧龍升帶著三人款款步入洞中,洞中兩側岩壁、洞頂甚至是腳下岩板,都有各式字樣圖案,隸楷篆行草,柳顏王米衛,各樣筆法書畫,線條勾勒,都在眾人眼前流光溢彩,生生活泛起來,甚至在半空飛舞,一時之間,竟然眼光錯亂,目眩神迷。
這天師洞卻也不知道深深幾許,不知道進了幾裏深遠,拐入一間石室,頓時之間,山淵清越,洞天大開,當真是壺中歲月長。
周靈迷迷糊糊之間問道:“外公,這是什麽地方?”
“此處名叫乾坤裏。乃是三千年前大成仙師廣成子飛升之前悟道修煉之所,仙師以此間尺許方圓,創須彌乾坤,自有一番時空境界。據仙師箴碟玉囑告示,他曾於此乾坤裏輪迴修煉五萬年,方才於此得道。可惜目前時間來不及,否則這天師洞真會讓你們受用無窮,還是先將當下厄難度過,以後有緣,還可再來此間。”顧龍升鄭重說道。
周瑜心中還是不太明白,他此前也是曾經多次進過此洞,卻從沒進過如此之深,也根本沒有發現這間石室,至於什麽須彌乾坤,他可是一點不懂。至於周靈、趙琴歌,他們一次都沒有進過此處,隻有耳聞,難得一見,今日到此,早已目迷五色。
周靈問道:“外公,什麽時間來不及,今夜我們來這裏做什麽?”
趙琴歌卻對此間山淵頗感好奇,明明隻是一間石室,為什麽甫一進入,便見朗朗晴空,萬裏青山碧波?顧龍升心中知道趙琴歌的疑惑,笑著說道:“陣法大道,本是一途,琴歌你如今修煉的陣法,其實與我青城道法乃是萬法一宗。古往今來,曆代大宗師無不是陣法高手,司馬、諸葛之流,不過略知微徑,隻能依賴山川木石,加以自身才智,能得奇門遁甲、微衍八卦之妙,卻始終不入大乘。大成仙師廣成子,乃以自身莫大神通,自創一乾坤世界,人入其中,便入其陣,陣內縱使千年萬載,陣外也不過須臾瞬間。天上大羅神仙,以無上智慧神通,自可創出萬千自在世界,因此,你我存活這個世界,也許便可能是某位神仙自己創出來的。自古幽幽多少事,盡入萬千笑談中。靈兒、瑜兒,還有琴歌,你們尚還年輕,還不曾入道,貧道自小入青城山,如今已逾一甲子,這些年來我遍訪道友,尋幽探秘,多有研究。除青城之外,宇內多有仙山名川,盡管各自道法並不完全類同,倒也頗有相通之處,昔日我與西昆侖耶律驍丹煮酒論道,曾於談笑間手結法印,瞬間蓮花盛開,枯木逢春,忽爾便曾想到,我們翻手之間便能令花開敗,那我們之生命攸關,是否也可能便是大神通至聖翻覆之間的玩笑呢?此前我曾一直諄諄尋求得道升天的良方,如今這麽細細一想,或許萬法由心,境界上了,心便不一樣。試想想,如能有大智慧大神通,自創一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無所不能,心之所至,力無不屆,該有多好?”
顧龍升隻是將心中道法用來解答三小心中疑惑,卻不知他這一番話,卻深深引起了三人的興趣,更在日後,改變了三人的命運。真可謂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趙琴歌眼見這小小石室,卻能如夢如幻也似,高下數千裏,心中無比欣羨,又聽得顧龍升關於陣法的這番議論。她心中早起波瀾,眼看淡定而立的周瑜,嘴角起了一絲笑意。
顧龍升伸手攬過兩個外孫,柔聲說道:“青城即將有大厄,我已算到此次難逃一劫,對於修道人來說,道家四九天劫接踵而來,本是喜憂參半。也許過了今日,我便可得道飛升,也或者從此灰飛煙滅。道家本有預測後事之功,但我推演多次,卻始終灰蒙一片,正所謂渡人渡厄終難渡己。後事我已安排妥當,隻你兩人我卻放心不下,你們身世多舛,孤苦無依,我心中多有歉疚,實在不忍心你們再飄零江湖。不過我也已算定今後這天下將係於你們兄弟兩人之手,還望你們日後兄弟若是刀兵相見,千萬要顧兄弟之情,不要做自相殘殺之蠢事。你們已經一十六歲,想當年我一十六歲之時,業已一人獨自闖蕩江湖,交了幾個好友。既然天意難違,索性讓你們出去曆練一番。目前有兩個去處,一是東海孤晏城,一是江南飛柳莊,東海孤晏城是你們姨母所在之地,飛柳莊是你們外婆老家,兩地均是當地大豪,可當得千軍萬馬,你們要早去那裏,相信這兩處地方可保無虞。”
走不頃刻,已至斷崖深處,陰風陣陣,一座軟索橋將思過崖與翠浮宮堪堪相連。天師洞在暗夜裏黑黢黢地,怎麽都看不清楚,深不可測。
月光照在天師洞口,“天師洞”三個朱紅篆字張牙舞爪,恨不得脫壁飛去。
洞口站立一人,獨倚青鬆而立,青衫飄飄,傲視當年明月蒼穹,似乎有著無限心事,卻不知與誰訴說。他幾尺長髯隨風飄蕩,在清風明月滌蕩之下,竟有幾許蕭索。
周靈閉上眼睛都知道洞口站著的是誰,曾幾何時,他隻怕爺爺周裂天,但還沒到現在麵對外公顧龍升這樣聞風喪膽。
兩個小子戰戰兢兢站在顧龍升身邊,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顧龍升緩緩說道:“你們來啦。”
倆小子大氣不敢吭聲,隻得點點頭。
向來“慈祥”的外公不禁搖頭,想他積威至此,竟讓兩個孩子這般怕他。於是忍不住做出撫摩他倆的舉動,周靈下意識地要躲,周瑜比較老實,沒敢動彈,但顯見快哭出來。
見倆孩子怕成這樣,顧龍升忽然之間想起了女兒顧煙藍,心中沒來由地一疼,這十餘年來,他心中數度追悔,但往事不可追。
他將兩個外孫攬在胸前,低聲密語:“你倆隨我進來。”
又遙遙看見趙琴歌站在斷崖對岸,心中一動,千裏傳音對她說道:“你也來吧。”話畢便大袖一招,將趙琴歌托舉起來。她宛如在溫水中遊泳一般溫暖舒適,心生懶洋洋之意,雙腿離地而起,渾然不知自身已經橫越萬丈深淵,落到斷崖對岸。
周靈、周瑜、趙琴歌三人站在天師洞前,看著洞內氤氳而出的七彩煙霧,不禁心生猶疑。青城山中,高峽流水,樹木森森,平日裏縱使有山嵐霧靄,五色斑斕,那也是日照水汽經陽光照射變化所產生的奇幻效果。
此時卻是夜露中宵,月色清冷,地麵上平滑如鏡,一輪冷月清鑒可辨,卻見洞內色彩斑斕,實為難得一見之奇景。饒是周瑜平日裏素常來此多次,也未曾見過。
顧龍升在三人身後袍袖漫卷,帶著三個孩子進了天師洞。
前文書中已經提過,這天師洞乃道家三十六處洞天福地之一。青城建派千年以來,曆代掌門都曾在此清修,有的在此悟道成仙,有的黯然坐化,曆代青城執掌畢生心血盡聚集於此,也將各自才智功力貢獻於此洞中。因此也可以說,這青城天師洞集結了數千年數百位大師智慧之大成的厲害陣法,恐怕寰宇之內,也少有他處能夠媲美。
如今三人能夠得進此洞且安然無恙,也是極為難得之事。顧龍升帶著三人款款步入洞中,洞中兩側岩壁、洞頂甚至是腳下岩板,都有各式字樣圖案,隸楷篆行草,柳顏王米衛,各樣筆法書畫,線條勾勒,都在眾人眼前流光溢彩,生生活泛起來,甚至在半空飛舞,一時之間,竟然眼光錯亂,目眩神迷。
這天師洞卻也不知道深深幾許,不知道進了幾裏深遠,拐入一間石室,頓時之間,山淵清越,洞天大開,當真是壺中歲月長。
周靈迷迷糊糊之間問道:“外公,這是什麽地方?”
“此處名叫乾坤裏。乃是三千年前大成仙師廣成子飛升之前悟道修煉之所,仙師以此間尺許方圓,創須彌乾坤,自有一番時空境界。據仙師箴碟玉囑告示,他曾於此乾坤裏輪迴修煉五萬年,方才於此得道。可惜目前時間來不及,否則這天師洞真會讓你們受用無窮,還是先將當下厄難度過,以後有緣,還可再來此間。”顧龍升鄭重說道。
周瑜心中還是不太明白,他此前也是曾經多次進過此洞,卻從沒進過如此之深,也根本沒有發現這間石室,至於什麽須彌乾坤,他可是一點不懂。至於周靈、趙琴歌,他們一次都沒有進過此處,隻有耳聞,難得一見,今日到此,早已目迷五色。
周靈問道:“外公,什麽時間來不及,今夜我們來這裏做什麽?”
趙琴歌卻對此間山淵頗感好奇,明明隻是一間石室,為什麽甫一進入,便見朗朗晴空,萬裏青山碧波?顧龍升心中知道趙琴歌的疑惑,笑著說道:“陣法大道,本是一途,琴歌你如今修煉的陣法,其實與我青城道法乃是萬法一宗。古往今來,曆代大宗師無不是陣法高手,司馬、諸葛之流,不過略知微徑,隻能依賴山川木石,加以自身才智,能得奇門遁甲、微衍八卦之妙,卻始終不入大乘。大成仙師廣成子,乃以自身莫大神通,自創一乾坤世界,人入其中,便入其陣,陣內縱使千年萬載,陣外也不過須臾瞬間。天上大羅神仙,以無上智慧神通,自可創出萬千自在世界,因此,你我存活這個世界,也許便可能是某位神仙自己創出來的。自古幽幽多少事,盡入萬千笑談中。靈兒、瑜兒,還有琴歌,你們尚還年輕,還不曾入道,貧道自小入青城山,如今已逾一甲子,這些年來我遍訪道友,尋幽探秘,多有研究。除青城之外,宇內多有仙山名川,盡管各自道法並不完全類同,倒也頗有相通之處,昔日我與西昆侖耶律驍丹煮酒論道,曾於談笑間手結法印,瞬間蓮花盛開,枯木逢春,忽爾便曾想到,我們翻手之間便能令花開敗,那我們之生命攸關,是否也可能便是大神通至聖翻覆之間的玩笑呢?此前我曾一直諄諄尋求得道升天的良方,如今這麽細細一想,或許萬法由心,境界上了,心便不一樣。試想想,如能有大智慧大神通,自創一世界,在這個世界裏,無所不能,心之所至,力無不屆,該有多好?”
顧龍升隻是將心中道法用來解答三小心中疑惑,卻不知他這一番話,卻深深引起了三人的興趣,更在日後,改變了三人的命運。真可謂一飲一啄,莫非天定。
趙琴歌眼見這小小石室,卻能如夢如幻也似,高下數千裏,心中無比欣羨,又聽得顧龍升關於陣法的這番議論。她心中早起波瀾,眼看淡定而立的周瑜,嘴角起了一絲笑意。
顧龍升伸手攬過兩個外孫,柔聲說道:“青城即將有大厄,我已算到此次難逃一劫,對於修道人來說,道家四九天劫接踵而來,本是喜憂參半。也許過了今日,我便可得道飛升,也或者從此灰飛煙滅。道家本有預測後事之功,但我推演多次,卻始終灰蒙一片,正所謂渡人渡厄終難渡己。後事我已安排妥當,隻你兩人我卻放心不下,你們身世多舛,孤苦無依,我心中多有歉疚,實在不忍心你們再飄零江湖。不過我也已算定今後這天下將係於你們兄弟兩人之手,還望你們日後兄弟若是刀兵相見,千萬要顧兄弟之情,不要做自相殘殺之蠢事。你們已經一十六歲,想當年我一十六歲之時,業已一人獨自闖蕩江湖,交了幾個好友。既然天意難違,索性讓你們出去曆練一番。目前有兩個去處,一是東海孤晏城,一是江南飛柳莊,東海孤晏城是你們姨母所在之地,飛柳莊是你們外婆老家,兩地均是當地大豪,可當得千軍萬馬,你們要早去那裏,相信這兩處地方可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