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是不會虧待太醫的,更何況是受全天下醫者仰視,專替天子診病的醫正。太醫署有一間專屬暮笙的房舍,內裏布置齊全,幹淨雅致,有這樣的地方來歇夜,暮笙覺得已受優待。
她如上迴那般,就著膏藥用力地將膝蓋上的積血揉散,使藥力透入肌理發揮最有效的藥性。幸好懂得醫術,不然一迴一迴的淤青請大夫也麻煩得很。
不過,貌似她上一世就很善於包紮上藥,說不定這方麵她還真有一點天賦。暮笙將瓷質的藥瓶放到一邊,就著窗外漏進的一地清亮的月光想起那一陣,還是五殿下的陛下重傷在身,住在裴家的園池中養傷。
她安然自若得很,半點不擔心幾乎要了她命的傷勢,也不關心那派刺客刺殺她的幕後之人究竟是誰,一派理所當然地賴在她家養傷。每到換藥之時,她精力總是尤為充沛,挑剔丫鬟的動作太過粗魯,會壓到她的傷口,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地要她親自動手為她敷藥包紮。
礙於她皇女的身份,她隻得屈服,做了半個月的丫鬟,事事親力親為的照顧她。起先,自然是手生的,五殿下疼的齜牙咧嘴:“你就不會小心點兒?”
她半點沒給她留情麵,冷冷地嘲諷迴去:“若非五殿下任性,此時便能少吃點苦了。”她這話說得委實不客氣。五殿下卻不以為忤,很愉悅地一笑:“還望小姐憐惜。”
幾次下來,她的換藥包紮的手法便嫻熟得能與醫女媲美,五殿下也少吃了很多苦頭,她安之若素地養傷,她卻不能一直把人留在家裏,何況,外麵已為這位任性的小皇女的行蹤鬧翻天了。幾番催促後,終於在某一日的清晨來了一群侍從接她離去。
臨行前,她笑吟吟地看著她,道:“你救我了一命,我會報答你的。”
那時她光喜悅於終於能將這燙手的芋頭甩開,根本沒理會她這番話。也許是她趕人的意圖太過明顯,五殿下見不得她這得意洋洋地模樣,便口角含笑地湊到她的耳邊,吐氣如蘭:“先別急著高興,總有一日,你會主動來找我的。”
她自然不信,全然不放在心上,她是手握實權的宰首之女,能有什麽事需要去找一個無權無寵的皇女?很是敷衍的道:“那裴昭便靜候那一日地到來了。”
結果,三日後,先帝昭告天下,立皇五女脩禕為太女。四位皇子爭了十幾年的東宮之位出人意料地落在了默默無聞的孟脩禕手中。她瞬間從一個無權無寵的皇女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皇位繼承人。
月華清冽,沉靜如水。夜漸深,地板上的月光也漸漸偏移了方向。那些深埋在記憶當中的事,她以前從未去迴想,現在想來卻總能發現一些當時沒有覺察到的東西。暮笙平躺在榻上,眼睛大睜,無神地望著頂上的帷帳。
是不是那時候,陛下就已對她暗生情愫?
暮笙輾轉半宿,又想到白日陛下聽聞母親因毒而亡時無半點意外的冷靜麵容,她是早就知道的?那麽她知不知道裴昭死得離奇?照她追根究底的性子,哪怕不知全部,必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可疑。那麽,她懷疑父親了麽?若是陛下已知曉,她要弄清真相便會容易很多。
左思右想,直到快天亮暮笙才睡意昏沉地入眠,不到一個時辰,她又得起榻應卯。真是一刻不停的勞碌命。幸而她自小就在母親的教導下自律自立,如今身處逆境,過著與從前錦衣玉食、悠閑自在截然不同的日子也很快就適應了。
傍晚歸家,暮笙拐去了狄府看狄公狀況如何了。
隔了三日,狄公已有明顯的好轉,暮笙將藥方稍稍改了幾處,與狄家人道:“照這個方子服上一旬便可痊愈了。”
幾位舅舅自然對她多有感激,令人奉上豐厚的診金來。暮笙也落落大方地收下了,此時若是推拒,倒顯得她別有目的。
她在狄府留了片刻,也未見哥哥來看望外祖父,想必今日又碰不上了,暮笙深覺遺憾,又想哥哥在禦林當差,要見麵也不會太難,況且安國公府恢弘氣派,她去門口等他就是了。這般安慰了自己,她便不那麽失望了。
她要見哥哥,是因多日不見,她很想念他。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們自小就很親密,從未有過爭吵。父親變成了一個她完全認不出來的人,母親因此而慘死,這世上若有一個人能與她感同身受,就隻有哥哥了。
暮笙想著,步履沉穩地走出狄府大門,卻在門外意外碰上了。
裴諶一身曲裾,青衣瀟瀟,身姿磊落,他的容貌與裴昭很像,隻是裴昭更為清秀柔和,而他則線條分明,俊美硬朗。見有一年輕貌美的小姐從外祖父門內走出,裴諶放慢步子,頷首見禮。
二人交錯而過。暮笙忍不住道:“裴公子。”
裴諶止步,迴過頭來,嘴邊帶著一抹從容不迫的笑意,這笑暮笙她最懂不過,從前她也是這樣,不是因心情好,也不是因見到對方開心,不過是出於自小所受的良好修養,對誰都是這般看似親近,實則疏離。就像一張麵具,呈現給世人最無暇也最虛假的一麵。
隻有在麵對陛下之時,她才會被她氣得不得不揭下這張麵具,提起全部的精力與她據理力爭。暮笙心念一閃,竟有片刻失神,雖然她從不承認她對陛下心有愛慕,然而,事實便是,從一開始,她對陛下就與對任何人都不同。
裴諶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容貌秀麗出眾的姑娘,溫和地開口問道:“在下裴諶,不知小姐有何賜教?”
暮笙暗自深吸了口氣,介紹自己:“小女薄暮笙,供職太醫署。”
裴諶恍然,笑意真心了一些,翩然有禮地低身一揖:“原來是薄醫正,多謝醫正為吾外祖盡心,在下感激不盡。”
暮笙的眼中頓時染上暖暖的笑意,她很快地說道:“舉手之勞罷了,況且我是醫者,救人看病原就是我的本分。”
府門內有仆役朝外麵張望,他們身前是人來車往的坊巷,此處並非說話的好地方,不等裴諶開口,暮笙便道:“有一事需與裴公子詳談。”
這話說的,像極了那些欲與他有所進展的貴女們的托詞,裴諶挑了下眉,眼中劃過一絲了然與不快。暮笙很快便捕捉到了他這微妙的情緒變化,心中頓時更愉快了一些,飛快地說道:“七日後便是休沐,到時,希望能在城西望京樓與裴公子一敘,”見裴諶掩藏在溫潤外表下的不屑,暮笙斂下笑意,鄭重道,“我要說的,是關於令妹裴昭之事,望公子務必要來。”
有多久沒有人提起過這個名字了?裴諶聽見妹妹的名字,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恍惚感,他迴過神,見那姑娘還在等候他的答複,立即便同等鄭重道:“休沐日一早,在下必如約而至。”
他態度轉變得如此突然,暮笙卻了然於心。就是這樣,不論發生什麽,哥哥是不會放棄她的,隻要提裴昭之名,哥哥絕不會視而不見。
得到裴諶的迴複,暮笙心情大好,她已琢磨好說辭,把她知道的告訴哥哥,父親勢大,以她一人之力,是絕不能撼動的,她需與哥哥聯手。
隻是……那畢竟是父親,哥哥素來敬重父親,是否會願意……
父子相殘畢竟不是人人都願麵對的事。哥哥尚青年,未居禦林,前程似錦,若被傳出一絲忤逆的名聲,他的前途便毀了。況且,有幾個人忍心對生身父親下手?
就如的她,即便是受到那般不公的對待,想起死前那一幕,想起那般慈愛可親的父親殘忍至極的話語,她痛苦無助迷惑憤怒,卻不曾生出一絲想要報複的欲、望。
若不是得知母親亦遭毒手,她怎麽會有那般強烈的恨意?
暮笙不禁有些遲疑,她走在太醫署外麵的一條小道上,四周皆是青翠的綠茵。獨自一人再次徘徊,不過是想理清那繁雜的思緒。
最後,暮笙決定,先從哥哥口中探知這兩年之中發生了什麽,還有哥哥,他知道了多少,再做打算。
她想明白了,步履都輕鬆起來,正要迴太醫署去,便見前方有十二人抬的玉輦朝這邊來。玉輦華麗莊嚴,前後侍衛宮人無數,旌旗華蓋,儀仗次第,卻井然有序無一絲喧鬧。
這般威嚴無上的架勢,滿天下唯有陛下一人。
暮笙大吃一驚,頓時感覺膝蓋好疼。她忙惶然轉頭四顧,想著有沒有地方可讓她避一避。她可不要再與陛下碰麵了。
她如上迴那般,就著膏藥用力地將膝蓋上的積血揉散,使藥力透入肌理發揮最有效的藥性。幸好懂得醫術,不然一迴一迴的淤青請大夫也麻煩得很。
不過,貌似她上一世就很善於包紮上藥,說不定這方麵她還真有一點天賦。暮笙將瓷質的藥瓶放到一邊,就著窗外漏進的一地清亮的月光想起那一陣,還是五殿下的陛下重傷在身,住在裴家的園池中養傷。
她安然自若得很,半點不擔心幾乎要了她命的傷勢,也不關心那派刺客刺殺她的幕後之人究竟是誰,一派理所當然地賴在她家養傷。每到換藥之時,她精力總是尤為充沛,挑剔丫鬟的動作太過粗魯,會壓到她的傷口,想方設法、絞盡腦汁地要她親自動手為她敷藥包紮。
礙於她皇女的身份,她隻得屈服,做了半個月的丫鬟,事事親力親為的照顧她。起先,自然是手生的,五殿下疼的齜牙咧嘴:“你就不會小心點兒?”
她半點沒給她留情麵,冷冷地嘲諷迴去:“若非五殿下任性,此時便能少吃點苦了。”她這話說得委實不客氣。五殿下卻不以為忤,很愉悅地一笑:“還望小姐憐惜。”
幾次下來,她的換藥包紮的手法便嫻熟得能與醫女媲美,五殿下也少吃了很多苦頭,她安之若素地養傷,她卻不能一直把人留在家裏,何況,外麵已為這位任性的小皇女的行蹤鬧翻天了。幾番催促後,終於在某一日的清晨來了一群侍從接她離去。
臨行前,她笑吟吟地看著她,道:“你救我了一命,我會報答你的。”
那時她光喜悅於終於能將這燙手的芋頭甩開,根本沒理會她這番話。也許是她趕人的意圖太過明顯,五殿下見不得她這得意洋洋地模樣,便口角含笑地湊到她的耳邊,吐氣如蘭:“先別急著高興,總有一日,你會主動來找我的。”
她自然不信,全然不放在心上,她是手握實權的宰首之女,能有什麽事需要去找一個無權無寵的皇女?很是敷衍的道:“那裴昭便靜候那一日地到來了。”
結果,三日後,先帝昭告天下,立皇五女脩禕為太女。四位皇子爭了十幾年的東宮之位出人意料地落在了默默無聞的孟脩禕手中。她瞬間從一個無權無寵的皇女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皇位繼承人。
月華清冽,沉靜如水。夜漸深,地板上的月光也漸漸偏移了方向。那些深埋在記憶當中的事,她以前從未去迴想,現在想來卻總能發現一些當時沒有覺察到的東西。暮笙平躺在榻上,眼睛大睜,無神地望著頂上的帷帳。
是不是那時候,陛下就已對她暗生情愫?
暮笙輾轉半宿,又想到白日陛下聽聞母親因毒而亡時無半點意外的冷靜麵容,她是早就知道的?那麽她知不知道裴昭死得離奇?照她追根究底的性子,哪怕不知全部,必然也能看出其中的可疑。那麽,她懷疑父親了麽?若是陛下已知曉,她要弄清真相便會容易很多。
左思右想,直到快天亮暮笙才睡意昏沉地入眠,不到一個時辰,她又得起榻應卯。真是一刻不停的勞碌命。幸而她自小就在母親的教導下自律自立,如今身處逆境,過著與從前錦衣玉食、悠閑自在截然不同的日子也很快就適應了。
傍晚歸家,暮笙拐去了狄府看狄公狀況如何了。
隔了三日,狄公已有明顯的好轉,暮笙將藥方稍稍改了幾處,與狄家人道:“照這個方子服上一旬便可痊愈了。”
幾位舅舅自然對她多有感激,令人奉上豐厚的診金來。暮笙也落落大方地收下了,此時若是推拒,倒顯得她別有目的。
她在狄府留了片刻,也未見哥哥來看望外祖父,想必今日又碰不上了,暮笙深覺遺憾,又想哥哥在禦林當差,要見麵也不會太難,況且安國公府恢弘氣派,她去門口等他就是了。這般安慰了自己,她便不那麽失望了。
她要見哥哥,是因多日不見,她很想念他。一母同胞的兄妹,他們自小就很親密,從未有過爭吵。父親變成了一個她完全認不出來的人,母親因此而慘死,這世上若有一個人能與她感同身受,就隻有哥哥了。
暮笙想著,步履沉穩地走出狄府大門,卻在門外意外碰上了。
裴諶一身曲裾,青衣瀟瀟,身姿磊落,他的容貌與裴昭很像,隻是裴昭更為清秀柔和,而他則線條分明,俊美硬朗。見有一年輕貌美的小姐從外祖父門內走出,裴諶放慢步子,頷首見禮。
二人交錯而過。暮笙忍不住道:“裴公子。”
裴諶止步,迴過頭來,嘴邊帶著一抹從容不迫的笑意,這笑暮笙她最懂不過,從前她也是這樣,不是因心情好,也不是因見到對方開心,不過是出於自小所受的良好修養,對誰都是這般看似親近,實則疏離。就像一張麵具,呈現給世人最無暇也最虛假的一麵。
隻有在麵對陛下之時,她才會被她氣得不得不揭下這張麵具,提起全部的精力與她據理力爭。暮笙心念一閃,竟有片刻失神,雖然她從不承認她對陛下心有愛慕,然而,事實便是,從一開始,她對陛下就與對任何人都不同。
裴諶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容貌秀麗出眾的姑娘,溫和地開口問道:“在下裴諶,不知小姐有何賜教?”
暮笙暗自深吸了口氣,介紹自己:“小女薄暮笙,供職太醫署。”
裴諶恍然,笑意真心了一些,翩然有禮地低身一揖:“原來是薄醫正,多謝醫正為吾外祖盡心,在下感激不盡。”
暮笙的眼中頓時染上暖暖的笑意,她很快地說道:“舉手之勞罷了,況且我是醫者,救人看病原就是我的本分。”
府門內有仆役朝外麵張望,他們身前是人來車往的坊巷,此處並非說話的好地方,不等裴諶開口,暮笙便道:“有一事需與裴公子詳談。”
這話說的,像極了那些欲與他有所進展的貴女們的托詞,裴諶挑了下眉,眼中劃過一絲了然與不快。暮笙很快便捕捉到了他這微妙的情緒變化,心中頓時更愉快了一些,飛快地說道:“七日後便是休沐,到時,希望能在城西望京樓與裴公子一敘,”見裴諶掩藏在溫潤外表下的不屑,暮笙斂下笑意,鄭重道,“我要說的,是關於令妹裴昭之事,望公子務必要來。”
有多久沒有人提起過這個名字了?裴諶聽見妹妹的名字,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恍惚感,他迴過神,見那姑娘還在等候他的答複,立即便同等鄭重道:“休沐日一早,在下必如約而至。”
他態度轉變得如此突然,暮笙卻了然於心。就是這樣,不論發生什麽,哥哥是不會放棄她的,隻要提裴昭之名,哥哥絕不會視而不見。
得到裴諶的迴複,暮笙心情大好,她已琢磨好說辭,把她知道的告訴哥哥,父親勢大,以她一人之力,是絕不能撼動的,她需與哥哥聯手。
隻是……那畢竟是父親,哥哥素來敬重父親,是否會願意……
父子相殘畢竟不是人人都願麵對的事。哥哥尚青年,未居禦林,前程似錦,若被傳出一絲忤逆的名聲,他的前途便毀了。況且,有幾個人忍心對生身父親下手?
就如的她,即便是受到那般不公的對待,想起死前那一幕,想起那般慈愛可親的父親殘忍至極的話語,她痛苦無助迷惑憤怒,卻不曾生出一絲想要報複的欲、望。
若不是得知母親亦遭毒手,她怎麽會有那般強烈的恨意?
暮笙不禁有些遲疑,她走在太醫署外麵的一條小道上,四周皆是青翠的綠茵。獨自一人再次徘徊,不過是想理清那繁雜的思緒。
最後,暮笙決定,先從哥哥口中探知這兩年之中發生了什麽,還有哥哥,他知道了多少,再做打算。
她想明白了,步履都輕鬆起來,正要迴太醫署去,便見前方有十二人抬的玉輦朝這邊來。玉輦華麗莊嚴,前後侍衛宮人無數,旌旗華蓋,儀仗次第,卻井然有序無一絲喧鬧。
這般威嚴無上的架勢,滿天下唯有陛下一人。
暮笙大吃一驚,頓時感覺膝蓋好疼。她忙惶然轉頭四顧,想著有沒有地方可讓她避一避。她可不要再與陛下碰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