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擺了擺手:“誒,這怎麽行,還是按年紀算吧?我82年的,你多大?”話說著,曹軍把目光看向寧昊。


    寧昊迴道:“那我比你大點,我77年的。”


    曹軍說:“既然你比我大,我就叫你昊哥得了,你叫我小曹就行。”


    寧昊也覺得能這樣親切一些,靦腆地笑了笑:“行,聽你的。”


    寒暄客套幾句之後,曹軍跟寧昊簡單提了下,自己對《父親》這首歌的mv要求。


    關於劇本內容,曹軍隻有一個要求,就是要緊扣“父親”這個主題,不能言之無物。


    對於擅長自編自導的寧昊而言,寫個mv劇本,簡直就是小兒科,跟吃飯喝水似的。


    隻是沉思了片刻,寧昊便拿出紙筆,寫出了一篇關於父親和兒子互相和解的故事。


    曹軍看了劇本大綱之後,覺得很滿意,說:“昊哥,咱們就按這個劇本大綱拍吧。”


    寧昊點點頭:“行,那我先把劇本完善一下,潤潤色,要是你覺得沒什麽問題的話,我們明天就可以開拍。”


    看到寧昊效率如此之高,曹軍心中也是暗暗佩服,笑著迴道:“沒問題,就按你說的辦。”


    難得見到這麽配合的歌手,寧昊心說,這偶像歌手也太好糊弄了,隨便弄個劇本就能搞定。


    當然了,寧昊也喜歡跟曹軍這樣的歌手合作,主要是事少,沒那麽多屁話。


    事實上,曹軍之所以沒提太多的要求,主要也是因為,隻是一首歌的mv而已,沒必要本末倒置。


    在曹軍看來,一首歌最重要的,還是歌曲本身的質量,mv情節寫的再好拍得再好,也隻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歌要是不行,就算把歌的mv,拍成史詩級大片都沒卵用。


    第二天,上午。


    由寧昊自編自導的《父親》mv,正式在京城開拍。


    因為雙方都是專業人士,寧昊帶的也是自己的團隊,所以配合得很默契。


    隻花了不到兩天時間,寧昊就帶領著團隊,把《父親》這首歌的mv拍好了。


    在拍攝《父親》這首歌mv的過程中,曹軍在鏡頭麵前表現出來得專業素養,也讓寧昊對其刮目相看。


    寧昊笑著誇獎道:“小曹,沒想到你一個歌手,演技居然這麽專業。”


    曹軍笑著反問道:“昊哥,你真是貴人多忘事,難道你忘了,我是電影學院表演係畢業的?”


    聽了曹軍的話後,寧昊才恍然醒悟,不好意思地笑道:“你不說,我都忘了你是演員了,隻記得你是歌手。”


    隨後就是mv的剪輯工作,曹軍閑著沒事,就抱著學習的心態,跟寧昊在機房學剪輯。


    作為一名受現代主義思潮影響的新一代導演,寧昊拍mv,或者拍電影的時候,都偏愛運用一種快速剪輯的方法,以此增加拍攝的鏡頭數目。


    比如取消遮擋、化出化入、淡出淡入等傳統手法,采用鏡頭之間的直接銜接,並在時空關係上進行跳接,也就是所謂的“蒙太奇”。


    蒙太奇這種剪輯模式,無疑加快了觀眾的視覺節奏,減輕了敘事的繁瑣冗長。


    這種剪輯風格,也是寧昊導演mv的一個鮮明特點。


    他汲取多年拍攝mv的經驗,在《父親》的mv中,大量運用快速淩厲的鏡頭轉換,將蒙太奇的拍攝技巧,施展得淋漓盡致。


    跟寧昊共事的這幾天,曹軍也是受益匪淺,學到了不少拍攝技術和經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曹軍既然想以後自己執導電影,肯定要多跟大佬學點經驗,尤其是攝影方麵的知識。


    不過,這年頭的內地影視圈,演員轉型做導演的還比較少,大多都是演而優則唱。


    演而優則唱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演好戲了就去唱歌,這個詞是從商而優則仕,演變而來的。


    在古代,有很多人一開始是經商的,後來商場上成功了以後就去當官,意圖發展。


    我國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方說李嘉誠就是個典型的代表,他不但是大商人,還是政協,人大的委員。


    而港台的娛樂圈,也有很多又拍電影,又拍電視劇,又唱歌的影視歌三棲藝人,最成功最典型的代表,就是90年代的香江四大天王。


    而在我們內地,演員是一個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職業,很多影視演員,都想拓展自己的副業。


    所以,演員不單隻是演戲,很多演員都跨界做了歌手,從趙微再到近期的鄒迅、陸義,再到陳昆,都發過唱片。


    就連在《神雕》選角中失利的王曉明,也開始蠢蠢欲動,打算籌備自己的第一張唱片,仿佛這年頭,不出唱片的演員,都不算是當紅演員了。


    除了唱歌這項副業之外,也有不少演員投資商業的,像演員任泉,他開的火鍋店生意就特別好。


    10月18日,晚。


    葉懸一想到曹軍,過兩天就要去象山影視城拍戲了,就覺得不舍和難過。


    洗完澡後,葉懸小心翼翼地問曹軍:“軍軍,我可以去你們劇組探班嗎?”


    曹軍想都沒想,便說:“當然不可以,你要是去我們劇組探班被發現了,咱倆的緋聞,肯定要鬧得全國皆知!”


    葉懸撇了撇嘴,委屈巴巴地說:“可是,我要是想你了怎麽辦?”


    曹軍沒好氣道:“你那是想我嗎?你那是饞我身子!”


    葉懸打了曹軍一下,嗔道:“討厭!盡笑話人家。”


    曹軍笑道:“懸姐,你就知足吧你,我天天給你香蕉吃,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最近這幾天,葉懸的粘人屬性,開始讓曹軍感覺有點難纏了。


    要是偶爾見一次,然後一塊對劇本,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可是,壞就壞在,葉懸是個非常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人,拍戲對她來說,隻是謀生的一種方式。


    她並像蔣馨那樣熱衷於演戲,她更喜歡拍完戲之後,慢慢地享受生活。


    曹軍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他跟葉懸頂多算是誌同道合的好友,並沒有愛上對方。


    另一方麵,自從曹軍接拍《神雕俠侶》這部戲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可以說是戲約不斷,幾乎每個月,都有製片人拿著劇本找他。


    曹軍現在是寧缺毋濫,非男一號不演。


    結果,還真有幾部戲的男一號找上門來。


    不過,就算是男一號的劇本,曹軍也沒有馬上就接,還要看它有沒有火的潛力。


    如果是前世時沒看過,或者沒聽說過的電視劇,曹軍都以檔期為由推掉了。


    在多部劇本邀約中,也有兩部電視劇的男一號,讓曹軍感到猶豫不決。


    一部是《薛仁貴傳奇》,另一部是《少年包青天3》。


    這兩部劇,曹軍都看過,屬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兩部劇,要演也可以,不演好像又有點可惜。


    一時之間,曹軍也下不了決心,反正《神雕俠侶》也還沒拍完,他想再等等,看有沒有更好的劇本。


    現在的曹軍,已經有選擇權了,他現在不缺錢,他現在拍戲,更多的是為了取悅自己,演自己想演的戲。


    讓曹軍比較納悶的是,來找他拍的都是電視劇劇本,從來沒有接過一部電影劇本。


    不過,曹軍也能理解,電影圈和電視圈,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圈子,檔次也不一樣,這兩者之間,仿佛又一層天然的屏障。


    除非,曹軍能紅到周傑輪那種程度,否則,很難會有電影公司會主動找上門來,找他拍電影。


    哪怕是巔峰無敵的任賢齊,在他最火的時候,金庸古龍武俠劇可以隨便演。


    然而,任賢齊接拍的也大都是電視劇而已,電影方麵的資源是有,但是要比電視劇少了許多。


    曹軍琢磨著,要像周傑輪那樣電影戲約不斷,必須要再加把勁才行了。


    ps.感謝書友喜樂健康的打賞支持,感謝每一位小夥伴的投票、留言鼓勵,感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從仙劍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上孤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上孤橙並收藏華娛從仙劍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