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關羽那樣,如果關羽能夠有機會,殺死“昔日”裏曾經害死過他的東吳大帝孫權和呂蒙二人的話,你覺得關羽會不會出手?


    恐怕關羽會直接把東吳大帝孫權和呂蒙二人,用青龍偃月刀給細細地剁成臊子,如此方才能夠解關羽的心頭之恨。


    還有張飛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張飛能夠有機會,殺死“昔日”裏曾經害死過他的範疆和張達二人,你覺得張飛會不會出手。


    恐怕張飛不用丈八蛇矛,把範疆和張達二人,捅上百、十來個窟窿眼兒,那都得是張飛那天身體不舒服手懶了。


    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這才是人之常情,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的諸侯勢力君主們。


    之所以能夠摒棄前嫌的,選擇和自己“昔日”裏的這些仇敵們聯起手來,一同來對付冀州城內晉國司馬家政權。


    就是因為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除了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以外,他們同樣也是理智大於情感的政治家。


    畢竟身為掌握一個諸侯勢力政權的君主,不光是要考慮到個人的善惡對錯,同樣也要考慮到集體的利益得失。


    當利益足夠大的時候,哪怕是自己的仇敵當前,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也能夠淡然處之,甚至是與其把酒言歡,笑臉相迎。


    這也是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些諸侯勢力的君主們,人人所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


    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麽也就別想著能夠當什麽諸侯勢力的君主了,除非你有掛在身上,否則最後也隻會害人害己罷了。


    像是關羽和張飛這樣的蜀漢政權大將,好歹還有他們的大哥蜀漢昭烈帝劉備,每天把他們帶在身邊,對他們耳提麵命。


    有什麽事情和謀劃,蜀漢昭烈帝劉備也都基本不會背著自己的好兄弟,關羽和張飛二人。


    所以關羽和張飛二人,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的大哥蜀漢昭烈帝劉備,這一次來參與樂國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四國諸侯勢力君主們的會盟活動所圖甚大。


    為此哪怕是要和蜀漢政權“昔日”裏的死敵,魏武帝曹操和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兩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合作,蜀漢昭烈帝劉備也在所不惜。


    而蜀漢昭烈帝劉備之所以要這麽做,其實也是有著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就算是有什麽“昔日裏的”仇怨,現在也要暫且先隱忍一番,等日後有機會了,再報仇雪恨也不遲。


    所以關羽和張飛二人,才會如此的克製自己的行為,哪怕當初蜀漢昭烈帝劉備,領著關羽和張飛二人。


    一起參加樂國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四國諸侯勢力君主們的見麵會盟活動的時候。


    關羽全程都死死地盯著東吳大帝孫權,隻把一雙丹鳳眼,都給瞪成了銅鈴大眼,真是恨不得用眼神殺死東吳大帝孫權。


    但是就算是這樣,關羽全程也沒有說任何一句不該說的話,也沒有做任何不該做的動作,甚至連一句狠話都沒有放。


    旁邊的張飛也是如此,在參加樂國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四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見麵會盟活動的時候,張飛也少見得十分消停。


    要知道這張飛可是一個,跟著當時還聲名不顯的蜀漢昭烈帝劉備,一起參加漢末時期,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會盟的時候。


    都敢當眾大吵大鬧的渾人啊,一點也沒有給當時在場的天下十八路諸侯們麵子。


    張飛要是耍起性子來,可是根本不會管什麽時間、地點、人物的,隻要他張飛想鬧了,那就一定要鬧。


    可是這一次樂國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四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會盟,張飛卻表現得出奇的冷靜。


    由此也可見,在經曆過了“昔日”裏的那次意外死亡之後,其實張飛也已經有了不小的改變。


    反正最後關羽和張飛二人,都護衛著蜀漢昭烈帝劉備,老老實實地參加完了此次樂國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四國諸侯勢力君主們的見麵會盟活動。


    就是因為關羽和張飛二人,知道他大哥蜀漢昭烈帝劉備,這一次所圖甚大,甚至都不惜和自己“昔日”裏的仇敵們聯手了。


    所以關羽和張飛二人,才會表現得如此克製,就是不想又因為在他們兄弟二人這裏出了什麽問題和差錯。


    從而又一次地影響到了他大哥蜀漢昭烈帝劉備,興複漢室並且成就一番霸業的宏圖大業。


    可是像關羽和張飛他們二人這樣,這種蜀漢昭烈帝劉備絕對親信的心腹待遇。


    在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裏麵,又有幾個人能夠享受到呢?


    而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又真的敢把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


    都毫無保留地告訴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之中的所有將士們嗎?


    尤其是這些諸侯勢力之中的絕大部分將士們,其實都根本得不到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君主們的全部信任。


    個別的諸侯勢力君主,甚至可能身邊連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沒有,沒有錯,說的就是你,以多疑而聞名於世的魏武帝曹操。


    所以要是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要是把這些信息,都給全部公開出去了的話,難道就真的不怕有手下會泄密嗎?


    就算魏武帝曹操、蜀漢昭烈帝劉備、東吳大帝孫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君主們心大,不怕會有手下泄密。


    他們又真的有這個時間、精力和耐心,去一個、一個地跟自己手底下的這些將士們,挨個去解釋一遍自己的計劃嗎?


    要知道曹魏政權、蜀漢政權、東吳政權,他們這三國諸侯勢力之中,隨便哪一國的諸侯勢力,不都得有個幾萬名將士啊。


    這要是全都跟他們挨個解釋一遍,那恐怕真的要解釋到猴年馬月去才行了,所以就還不如按照以往的慣例來呢。


    上麵的人怎麽傳達命令,下麵的人就怎麽來執行,下麵的人也不用知道上麵的人,為什麽要他們這麽幹。


    而上麵的人,也不會給下麵的人去特意解釋,下麵的人隻管像個機器一樣,執行好上麵的人傳達下來的命令就好了。


    但是下麵的人,他們終究也是人,並不是真正的機器,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在“昔日”裏的恩怨情愁。


    雖然他們這些下麵的人,可能完全不知道為什麽,自己效忠的君主,要和這些“昔日”裏的敵人們聯手。


    不過終究是上麵下達的命令,那就遵從命令就是了,反正隻要不是真的和那些“昔日”裏的敵人,在一起並肩作戰,那就沒有問題了,反正眼不見為淨嘛。


    可要是下麵的這些人,親眼看見“昔日”裏,曾經殺死過自己的仇敵,居然就這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了自己的麵前。


    恐怕無論是誰,都無法克製住自己想要報仇的衝動吧,畢竟下麵的這些人,也永遠不可能會知道上麵的君主們。


    心中到底有什麽宏圖大誌和深謀遠慮,做出來的種種決定,又到底是有著什麽樣的長遠計劃,為了什麽樣的未來考慮。


    這並不是因為下麵的這些人,就真的是愚不可及了,大家都是一樣的人,雖然可能確實會有所差別,但是這個差別絕對不大。


    隻是因為信息的偏差和眼界的局限性,讓下麵的人看不到那麽“遙遠”的未來,這才會顯得他們鼠目寸光而已。


    同理,如果我們跨越時間的長河來看的話,那些曆史上的賢明君主們,所做出來的每一個決定,也未必就都是對的。


    甚至也不乏一些,在後世之中逐漸演變成了遺禍無窮的惡政例子,難道那些曆史上的賢明君主們。


    也都是什麽愚蠢至極並且鼠目寸光的人嗎?那肯定是不能夠的啊,這些人一個、一個地粘上毛,比猴子還精明。


    究其原因,那些曆史上的賢明君主們,之所以會頒布惡政,其實同樣也是因為眼界的局限和信息的偏差。


    畢竟不管是多麽好的計劃,歸根結底,也還是要讓人來去實施的,而隻要有人經手了,那麽就早晚都會出變故。


    所以上麵的人雖然也未必就一定會特別的賢明,可是他們接受到的信息多、情報多,眼界自然也就要更遠。


    他們所製定出來的每一個計劃,也許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但是他們的出發點,在絕大多數的時候,卻肯定都是好的,他們所製定出來的每一個計劃,也一定都會是最適合當下的。


    而他們下麵的這些人,既沒有接收到那麽多的信息和情報,也沒有那麽長遠的眼界,自然也就不會考慮那麽多的事情。


    隻知道有仇報仇,有冤報冤罷了,哪怕是有著軍令方麵的明文限製,不可以明著攻擊盟友,卻也可以在暗中搞一些小動作啊。


    比如說投個毒啊、放個火啊、暗中打一打仇人的悶棍啊,反正隻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有困難就克服困難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侯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餅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餅仙人並收藏諸侯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