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東吳政權之中的文武大臣們,也很少有跟東吳武烈帝孫堅和東吳長沙桓王孫策,他們父子二人,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存在。</p>


    這就讓東吳大帝孫權,在他父親東吳武烈帝孫堅和他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都還活著的情況下,陷入到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之中。</p>


    就比如說現在吧,東吳大帝孫權懷疑,自己的父親東吳武烈帝孫堅和自己的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之中。</p>


    有一個人偷偷的背叛了東吳政權和自己,把東吳政權的機密情報,秘密泄漏給了那個樂國的國君鍾神秀。</p>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東吳武烈帝孫堅和東吳長沙桓王孫策,他們父子兩個人,都背叛了東吳大帝孫權。</p>


    反正肯定是有人把東吳大帝孫權的那個,先和樂國、曹魏、蜀漢,這三國諸侯勢力結成聯盟。</p>


    然後再借著為樂國、曹魏、蜀漢、東吳,這四國諸侯聯盟清除隱患,討伐瑤台郡南部地區的那個小諸侯聯盟。</p>


    從攻打冀州城晉國司馬家,這個戰爭漩渦中順利脫身,最後再借助樂國、曹魏、蜀漢,這三國諸侯勢力的名頭,趁勢奪取瑤台郡南部地區,壯大自身實力的計劃。</p>


    偷偷的泄漏給了樂國的國君鍾神秀,這才讓東吳大帝孫權原本的脫身計劃,徹底的功敗垂成。</p>


    那麽既然東吳大帝孫權現在有了這種懷疑,肯定就是要著手進行調查的,畢竟如果東吳大帝孫權真的能夠查出什麽證據來。</p>


    說不定東吳大帝孫權還能夠借此機會,一舉扳倒他父親東吳武烈帝孫堅和他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這不就因禍得福了嗎。</p>


    可是在派誰去執行這個艱巨的調查任務上,卻讓東吳大帝孫權犯了難,不是他們東吳政權之中沒有人才。</p>


    事實上,人家東吳政權本就是以人才數量眾多而聞名的,那句:江東子弟多才俊,可不隻是說說而已。</p>


    雄踞江東地區的東吳政權,自然也不可能會缺少人才加入,別的不說,就光是東吳政權的那四大都督。</p>


    就個頂個的都是一世之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個人又有哪個人是等閑之輩呢?</p>


    雖然東吳政權的這四大都督裏麵,有三個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之人,可是這也絲毫不影響他們在有限的生命進程中,散發出無限的光芒來。</p>


    東吳政權第一任大都督周瑜,先是輔佐東吳長沙桓王孫策,幫助他一起打下了江東的這片基業,在漢末三國的亂世之中站穩了腳跟。</p>


    之後周瑜更是幫助東吳政權以弱勝強,打贏了一場足以決定曆史走向,事關東吳政權生死的關鍵性戰役:赤壁之戰。</p>


    無論是戰績還是實力,周瑜都妥妥是漢末三國亂世之中的第一檔人才,哪怕是放在整個華夏曆史上,周瑜也都是能夠數得上名號的風流人物。</p>


    東吳政權第二任大都督魯肅,雖然在小說《三國演義》裏麵,魯肅表現的像是一個鐵憨憨一般的忠厚長者、老好人。</p>


    但是事實上,就和諸葛亮跟蜀漢昭烈帝劉備的隆中對一樣,魯肅也跟東吳大帝孫權整出過一個榻上策。</p>


    都是為自己所屬的勢力,設計了一個完整的戰略方針,從這方麵來說,說魯肅是一個戰略大師都毫不為過。</p>


    後來魯肅更是為蜀漢政權和東吳政權之間的結盟,出了大力氣,另外正史上真正單刀赴會的人其實是魯肅,而不是關羽。</p>


    而且魯肅是在東吳政權發動了突襲,從蜀漢政權的手裏麵,強行奪取了荊州地區的三郡之地後。</p>


    才約關羽單刀赴會,情況更加緊張和危險,並且魯肅還在會議上說得關羽無言以對,足見魯肅有勇有謀。</p>


    東吳政權第三任大都督呂蒙,這位就更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了,雖然東吳大帝孫權背刺蜀漢政權,偷襲荊州的行為非常的可恥。</p>


    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呂蒙把取荊州這一仗,打得極為漂亮,一招白衣渡江,就輕鬆把荊州給收入到了東吳政權的囊中,還順手把關羽給逼入到了死路上。</p>


    同時這也是自東吳大帝孫權,承父兄之誌,執掌東吳大權之後,取得的最耀眼的一次功績。</p>


    讓東吳政權全據了長江天險,不再受到蜀漢政權占據長江上遊的戰略優勢威脅,這對於東吳政權的戰略意義非常重大。</p>


    所以哪怕呂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閃耀過後就迅速消失,也無法掩蓋呂蒙對於東吳政權的卓越貢獻。</p>


    至於東吳政權壽命最長的第四任大都督陸遜,那就更沒有什麽好說的了,隻能說東吳大帝孫權的命是真的好。</p>


    總是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得到關鍵之人的幫助,陸遜先是在東吳政權圖謀荊州的時候,發揮了至關重要作用。</p>


    呂蒙就是借陸遜之手,不斷地向蜀漢政權的大將關羽,連續地進行示弱。</p>


    這才讓關羽越發的驕縱自大,不斷抽調荊州的兵力,最終大意失荊州,丟了荊州的同時,也丟了自己的性命。</p>


    後來陸遜更是幫助東吳政權,打贏了最關鍵的夷陵之戰,讓東吳政權在荊州地區,徹底的站穩了腳跟。</p>


    之後陸遜更是用自己的餘生,一直守護著東吳政權,就連東吳大帝孫權稱帝的底氣,都是陸遜在石亭之戰。</p>


    給東吳大帝孫權打出來的,否則東吳大帝孫權這一輩子,最多也就隻是一個大魏吳王的命。</p>


    哪怕陸遜最後被東吳大帝孫權逼迫,含恨鬱鬱而終,也不影響陸遜的兒子陸抗,繼續守護東吳政權。</p>


    可就是在這東吳政權的四大都督裏麵,真正能讓東吳大帝孫權信得過的人,也就隻有呂蒙和陸遜二人而已。</p>


    人家周瑜和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情同手足,關係好得不得了。</p>


    甚至連東吳政權的基業,都是周瑜和東吳長沙桓王孫策兩個人,合夥打下來的,妥妥的東吳政權大股東。</p>


    如果非得讓周瑜,在東吳大帝孫權和東吳長沙桓王孫策之間,做出一個選擇的話。</p>


    那麽哪怕是讓周瑜選上個一萬次,周瑜也會選一萬次的東吳長沙桓王孫策。</p>


    而魯肅“昔日”裏雖然是後來直接投奔的東吳大帝孫權,但是魯肅卻和周瑜是至交好友,東吳長沙桓王孫策在“昔日”裏也非常地賞識魯肅。</p>


    這就讓魯肅在東吳大帝孫權,和他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之間舉棋不定,左右逢源,態度曖昧,東吳大帝孫權自然也就難以完全相信魯肅。</p>


    至於呂蒙這邊,就完全都不一樣了,在東吳長沙桓王孫策身死之前,呂蒙雖然就已經開始發跡了。</p>


    殺了人之後不光是沒有被懲罰,還被貴人舉薦,得以跟在東吳長沙桓王孫策的身邊做事,後來更是擔任了東吳政權別部司馬的職務。</p>


    但是這也並沒有讓呂蒙,特別的受東吳長沙桓王孫策重視,還是等到了後來東吳長沙桓王孫策,遇刺身死之後。</p>


    呂蒙被剛剛繼位,急於提拔年輕將領的東吳大帝孫權賞識看重,這才從此開始一飛衝天的。</p>


    像是呂蒙這種,東吳大帝孫權親自一手提拔和培養起來的心腹大將,他東吳大帝孫權又怎麽可能會不信任呢?</p>


    至於最後一個陸遜,一來陸遜所在的江東大族吳郡陸氏,和東吳長沙桓王孫策有大仇。</p>


    光是看這一點,陸遜就不可能為東吳長沙桓王孫策所用,甚至可能比呂蒙還要可靠一點。</p>


    二來,“昔日”裏東吳大帝孫權,和陸遜的相處時間最長,因為陸遜活的時間夠長啊。</p>


    所以東吳大帝孫權也最為了解陸遜的品行,知道陸遜絕對不可能是那種三心二意之人。</p>


    當年東吳大帝孫權之所以要故意逼死陸遜,也隻不過是因為畏懼陸遜在東吳政權之中的威望過高。</p>


    東吳大帝孫權擔心自己去世之後,他的繼承人無法再繼續壓製陸遜,讓陸遜的後人在東吳政權之中坐大,最後反客為主罷了。</p>


    隻可惜陸遜這樣可靠的臣子,卻沒有在《諸侯爭霸》這個夢境虛擬遊戲世界開局後,重新投靠到東吳大帝孫權的麾下。</p>


    而是至今都渺無音信,這就讓東吳大帝孫權的手底下,直接少了一個最為重要的助力。</p>


    可是東吳大帝孫權的父親東吳武烈帝孫堅,以及東吳大帝孫權的兄長東吳長沙桓王孫策的麾下,卻不是這個樣子的。</p>


    在東吳武烈帝孫堅的身邊,有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員大將,他們或許不是東吳政權之中,最能征善戰的那幾名將領。</p>


    也不是東吳政權之中,武藝最高強的那幾名將領,但是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他們這四個人,卻絕對是東吳政權中,資曆最老的那幾名將領了。</p>


    他們的關係網,遍布整個東吳政權的軍方,隨便找一支東吳政權的軍隊,都有他們四個人“昔日”裏的同僚或者部下。</p>


    這隨便把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他們四個人放到哪裏去,東吳政權軍方的人,不得給他們四個人幾分薄麵啊。</p>


    就光是憑借他們四人在東吳政權軍隊之中的威望,東吳政權之中,就沒有任何一個人,膽敢小覷了程普,黃蓋,韓當,祖茂他們四個人。</p>


    至於東吳長沙桓王孫策的身邊,那就更厲害了,別的都可以不談,就光是周瑜和太史慈這兩員大將,就已經勝過一切了。</p>


    要統兵能力有統兵能力,要自身的戰鬥力有戰鬥力,東吳長沙桓王孫策的手底下,這還有什麽好挑剔的。</p>


    更何況東吳長沙桓王孫策和周瑜、太史慈二人的關係又特別的好,一個是情同手足的摯友,一個是不打不相識的心腹,全都是那種可以為了東吳長沙桓王孫策,獻出自己性命的忠誠臣屬。</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侯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畫餅仙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畫餅仙人並收藏諸侯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