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個咖啡細節不動聲色地貫穿全劇始終,剔除它看似並不影響故事的主線。


    可恰恰是類似微妙的小細節,讓兩人的愛情有了日常的質地。


    累積起日常的,還有種種常見的矛盾。


    一開始是夫妻倆出身差異、文化程度懸殊導致的夫妻矛盾。


    後來又是姑嫂、親子、鄰裏等之間的矛盾。


    但《父母愛情》並沒有陷入以往年代劇或家庭劇「婆媳矛盾」「姑嫂衝突」「妯裏鬥法」「兄弟反目」等惡俗狗血的窠臼。


    所有矛盾都是細碎的累積,它們也終究是細碎的,很快便又化解到生活中去了。


    因此,雖然安傑與小姑子江德華,一開始隔三岔五也會有一場小衝突。


    但它給觀眾能帶來的不是「家鬥劇」的緊張和憤怒,而是我們日常所見的因為觀念和生活習慣不同引發的矛盾。


    它讓人左右為難又哭笑不得,但底子都是愛,最終又讓人釋然。


    這個家庭樣樣都有,誰也不能要求他們免俗,但再怎麽樣,那都是人民內部的矛盾。


    本劇的重點不在這些「家鬥」,而是非常好玩的這麽一家人,如何吵著、笑著、欣欣向榮地度過了幾十年。


    日常感和真實感是觀眾接受一部劇的前提,在此基礎上劇集表達的意圖才得以可能。


    《父母愛情》打動人的,是劇中的父母愛情。


    這部劇沒有將父母的愛情唯美化了,甚至一開始父母的愛情是殘缺的。


    像安傑和江德福,都


    不是完美的人。


    在那個年代,安傑是出身不佳的資本家小姐。


    江德福雖然擁有良好的社會地位,但他文化水平不高,形象一般,還離過婚。


    兩人結婚時,江德福是出於愛意,安傑並不盡然。


    喜歡浪漫、具有文藝情懷的她,起初看不上大老粗的江德福。


    她選擇江德福,或多或少也有一種功利需求,通過婚姻幫助整個家族擺脫資本家的身份,給安家帶來社會地位的改變。


    隻是完美的愛情,並不是因為它有一個完美的開端,不是因為愛情中的兩個人是完美的,而是兩個人因為愛對方,一點一點地成為對方需要的更完美的人。


    《父母愛情》的難能可貴和真正動人之處在於,它為觀眾呈現了這一過程,呈現了一個原本並不完美的愛情,是如何在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慢慢變成完美愛情的。


    像組織一開始礙於安傑的身份,並不同意江德福的婚事,但江德福為了與安傑結婚寧願脫下軍裝迴農村老家種地,也不惜放棄晉升的機遇。


    婚後他努力遵循安傑的生活習慣,乖乖地當起了「三洗丈夫」。


    而安傑雖然是資本家小姐,但傲而不驕,在嫁給江德福之後,種種家務活得幹淨利索,很快就適應了妻子和母親的角色。


    為了江德福來到偏遠荒涼的海島,並適應了艱苦的海島生活。


    他們一點點地改造對方,一點點地適應對方,最後一點點地成為


    對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很多人或許都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愛欲泛濫卻又普遍愛無能的時代。


    你看市麵上種種甜寵劇或者廣告宣傳,為我們呈現的都是一種完美愛情的態勢。


    一見鍾情、天雷勾動地火,然後就是愛得死去活來、非你不可,寵溺的細節則體現在男方為女方的各種買買買上。


    因此,經常在彈幕上看到說,「這部劇又激起了我的少女心」。


    每個人都少男心少女心泛濫,都在期待著那種百分百匹配的


    愛情,一勞永逸的地老天荒了。


    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知不覺不約而同地愛無能了,我們在根本上忘卻了:愛情從來都是需要經營的,平凡的生活也需要用心經營。


    那種嚴絲合縫的完美愛情並不存在,想要完美就需要我們進行種種修修補補,這裏我們為對方讓一步,那裏對方為我們改一點。


    但我們在失去經營的能力,失去為愛改變、為愛行動的能力。


    要麽在焦急等待中感慨真愛難覓、幸福難尋,要麽成為婚姻圍城裏的困獸,覺得婚姻真是一座墳墓。


    這就是《父母愛情》打動觀眾的奧秘——它是送給所有普通人的一堂關於愛情和婚姻的平實教育課。


    它打破我們對於父輩愛情的誤解,促使我們反思偶像劇愛情觀,教我們洞悉美好愛情的奧秘,撫慰我們內心深處的愛情焦慮,緩解我們對於婚姻圍城的


    恐懼.


    從這部劇中,我們收獲的是擁抱生活和熱愛生活的勇氣,激起的是對真善美的追求。也因此它常看常新,百看不厭。


    實際上,這部劇一開始沒取得太耀眼的成績,早在劉清山的預料當中。


    原版劇就是一部當時首播的時候沒有多火爆,等過兩三年之後又重新火起來的電視劇。


    但這一版本由於有了劉清山和金溪善這一對搭檔的緣故,不需要再等上兩三年,隨著劇情的深入而逐漸起勢,就是劉清山早有的心理準備。


    隻是自己的猜測,他隻對金溪善一個人說起過,連國視也沒有一個人了解。


    於是,在這個六月的最後一天晚上,《人世間》的主創們,就擠在了春城市的南湖賓館的小會議室裏,在集體觀看《父母愛情》。


    坐在第一排的,就是金溪善、劉清山和一眾老戲骨們。


    圍繞著正在觀看的劇,他們之間也正在熱情的交流著。


    薩老師就在誇讚劇裏的安傑:「安傑是幸運的,江德福是值得嫁的。同時她又是聰明的,用高情商去贏得了全家上上下下的幸福。」


    金溪善笑著搖搖頭:「她這個是靠江德華在撐著。如果不是這個小姑子,如果江德福不是軍官,生這麽多孩子隻會一地雞毛。說實話安傑不適合做老婆,特別是那種夫妻貧賤起家的老婆。不會做家務,不會持家。」


    丁永戴搖搖頭,「不會做家務?德華沒來之前,家務是誰給


    做的?」


    「在這部電視劇中,安傑是最幸福的女人!」張麗感歎著***話來,「丈夫寵著,娘家哥哥姐姐嫂子寵著,小姑子雖然有點倔,但也是盡心盡力地幫她帶娃,她身邊的人全是正能量,陽光的,山子把這個角色寫得太好了!」


    劉清山難得地謙虛了一迴,「作品一致好評的背後,很多工作人員都付出了心血,和這些敬業的工作人員和演員們是分不開的。台前一分鍾,台後卻集合了那麽多人的心血和付出,每個拍攝背後都有這樣許多動人的故事。」


    「劉導,給我們講一段唄,剛好現在是廣告時間了!」最喜歡八卦的黃蕾大唿小叫起來。


    劉清山跟金溪善有了個對視,後者掩嘴笑道:「就將安傑生孩子的那段吧,反正你也不是講過一次兩次了!」


    《父母愛情》裏有一幕堪稱神來之筆,那就是老丁老婆王秀娥給安傑生孩子。


    播出時,幾個女人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但其實拍攝現場更是笑料百出。


    劉清山已經拿它當笑料,在不止一個場合說過這一段了,每迴都是笑聲不斷。


    當時要拍生孩子的戲,但是飾演安傑的金溪善還沒生過小孩,不知道生孩子什麽感覺。


    為了讓她能找到感覺,劉清山刻


    意找來一部寒國喜劇片,讓金溪善學習裏麵女演員生孩子誇張嘶吼的表演方式。


    開拍時,那就更來勁了,除了她一個人做足功夫以外,片場的


    工作人員,導演組都繃著一根弦。


    幾位女性老演員更是親自示範,一邊給飾演王秀娥的劉天瓷講戲,一邊給金溪善表演陣痛時候該怎麽叫,也是苦了在場幾位男工作人員了。


    這段裏麵還有個經典鏡頭,那就是王秀娥用茅台酒給剪刀消毒的時候,還不小心吞了一口酒,當場被辣得臉都變形了。


    當時全劇組的人都在一旁看著,被她整得哈哈大笑,特別是那幾位老戲骨更是對劉天瓷的表演豎起大拇指。


    不過隻有一邊躺在床上的金溪善就沒這麽舒坦了,她在看到王秀娥噴剪子的時候,可把她嚇死了,還得瞪著眼睛問:「你幹什麽啊!」


    劉天瓷這邊的表演過關了,接下來就輪到重頭戲,安傑產子了。


    當時,劉清山就一直在旁邊跟她講:「你記住啊,醞釀一下情緒,然後這麽叫,對啦,要撕心裂肺,眉頭緊鎖,繃緊牙齒......」


    其實他也不懂,嘴裏說的這套也都是剛從那部寒國電影裏學來的。


    金溪善迴憶著看過的別的女演員生孩子場景,一邊兩手緊緊抓著被單,拚盡全力咬緊牙關,聲嘶力竭,等著一聲啼哭,這娃是終於降生了!


    一屋子的人,都鬆了一口氣!


    這場戲不光是這兩位主角,一邊的孫媽和德華雖然幫不上忙,但是那著急忙慌的神態,動作也是一個沒落下。


    德華更是「不顧前嫌」,在一旁拚命給嫂子喊「使勁兒」。


    這


    場戲結束後,兩位閨蜜好友劉霖和金溪善更是躲進被窩裏,笑得合不攏嘴。


    重現拍攝過程,可不像在現場那樣笑料百出。


    人們笑得都快喘不上氣來,是因為劉清山的模仿能力極強,把別人的表情動作都能惟妙惟肖地複製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寸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寸刀並收藏娛樂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