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小會兒,會議正式開始。
令王建東感到奇怪的是,開幕儀式開始前,主辦方竟然安排一隊在香港學習的美國小學生清唱美國國歌。並且要求大家全體起立。
很多人陸陸續續站起來,單手扶胸跟唱,會場氣氛突然間很是莊重。
參加大型學術會議,還有這種唱國歌的環節?
而且,為什麽是美國的國歌?
匪夷所思。怎麽會是這樣?王建東一下子就被整懵了。
Program Book、所有的會議資料裏都沒有介紹過的啊?
但是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就這樣確實在王建東眼前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隻遲疑一會會,王建東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
這是王建東第一次遇見類似政治和學術的事情。
學術會的presentation上竟然也會碰見這樣的奇葩,這是王建東一開始沒有預見到的。
不過後來在大會的另一次會議上,王建東再一次遇見了類似的奇葩事件。
那次是他參加的另一場會議。講到一半,主講人中途口渴,想喝水。
可就是在主講人拿起水杯喝水的這個非常簡短的時間裏,觀眾席上一位學者摸樣的中年女人站起來竟然大聲說道:
“你這些說的都不對,對我們南非就完全沒有道理,我們那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你知道嗎?我們那還有很多人住不上房子你知道嗎?”
越說越激動,到最後,中年女人竟然離開自己的座位,一直走到主席台下麵,繼續大聲嚷嚷。
會場一片嘩然。王建東當時也驚訝得跟著眾人站了起來。
不過也有許多的參會者似乎見怪不怪,繼續無動於衷的坐在座位上。他們輕鬆的表情,彷佛就在看一幕戲劇。
主講人倒是處變不驚,甚至還簡單迴應了中年女人幾句。
觀眾裏也有人說我們不是在討論南非而是橋梁的問題,但中年女人好像根本沒聽見。
最後,還是一個看上年紀比較大的女學者解了圍。
她望著中年女人的臉,很認真的說,“你知道嗎,我覺得你說的真的很對。你聽著,我能感覺到你特別憂心你家鄉的人們,我跟你一樣,真的,我覺得他們好可憐,他們需要更多研究者去關注。”
幾句話後,王建東居然非常戲劇性的看見那個南非中年女人平靜下來了,在那裏站了幾秒,並且小聲說了聲“謝謝”,然後退迴她原來的位置坐下了。
後來想起來,那個中年女人一身鮮紅的長袍真是夠耀眼。王建東想,她可能其實是需要知道大家理解她的感受。
以至於後來的會議晚宴上,王建東看見她依舊穿著紅袍鏗鏘有力的在餐廳裏穿梭。王建東一直不敢正眼看她,特別怕她走過來把那天講的東西再跟他說一遍。
學術人不應涉終極關懷、不應過問價值,更不應該卷入政治。
學術和政治這兩個領域本來應該保持相對的距離。這是從小到大、無數的教科書裏都會有的基本概念。
但這一次參會的接連發生的親身經曆,讓王建東一下子就體會到政治與學術二者實質性相互影響的陰暗麵。
長話短說,迴到正題。
接下來才是今天這次會議的正式開始。
在學術會議上每個panel都會有一個主持人,一般是一個對該主題比較熟悉的學者或者paer,來主持現場、介紹presenter、組織問答環節。
這場會議主持人是在世界橋梁行業享有盛譽的美國專家Peter。
說實話,王建東就是衝著這位的麵子而選擇的這一次講座。
要知道,這位Peter,可是活在許許多多相關文獻中的大人物。當初王建東做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論文的時候,都有選擇性引用過他的相關論文資料的。
這一迴親眼在現實生活中見到活生生的大人物。
以前隻是在paper中看到的一些領域內的人的名字,現在不僅親眼見了,親耳聽了他們的報告,而且還可能有機會親自跟他們交談。
王建東的內心裏彷佛充滿了激動,自然對接下來的會議內容更是充滿期待。
想想也是,能請到這樣大師級的專業人士作為主持,可想而知這次會議的主題該是多麽的精彩,讓人充滿想象。
會議程序倒是比較簡單。
一開始,主持人Peter作了簡短的說明,播放了15分鍾左右的本專業自上屆大會以來的曆史迴顧等簡單總結;接著,就是一個個的專家學者做講座。然後互動環節。
按照會議安排,一個panel一般有4-5篇論文,每個presentation長度在15-20分鍾左右。中間穿插提問或者留到最後的半個小時左右集中討論。大部分panel最後留20分鍾到半個小時給大家討論和提問題。
一般一個環節長度為一個半小時。
再然後,會議就結束了,確實有些“簡單”。
不過,盡管自認為準備非常充分,但是在這一次、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國際性的大型講座上,王建東還是遭遇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打擊,應該說是他聽第一次聽講的感覺似乎要更準確一些。
對的,就是王建東第一次聽國際會議的感覺,被“打擊”了。
所謂“打擊”,怎麽說呢,如果用另外一個通俗易懂的詞匯,完全可以用“聽天書”三個字來概括。
對的,對於這一場、以及接下來的很多場會議,王建東簡直就是在“聽天書”。
首先,他一開始根本搞不太清楚Peter、各位presenter到底在說什麽,其次是搞不太清楚底下的觀眾到底在說什麽,再次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程序到底又是為了什麽。
這時候,如果有人重點觀察王建東的話,應該就是連著幾天都張大了嘴一副受驚嚇狀。
為什麽會變得這樣?
當時的王建東其實自己也不太理解。
後來他迴上海後,有一次偶然間跟一個在國外讀博的同行閑聊,說到自己第一次參加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的這些感受,說他覺得自己彷佛自始至終在會場裏覺得像在夢遊,看一切彷佛都不真實,也不太能知道大家在說什麽、在幹什麽------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這位博士倒是很理解,說他也在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時出現了類似情況。他說,請記得我們曾經的狼狽體驗---這一些,主要還是因為語言和文化上多維度shock。
這位同行的建議是,大家都需要時間去學習和適應,而且這種適應的速度往往會超出你的想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令王建東感到奇怪的是,開幕儀式開始前,主辦方竟然安排一隊在香港學習的美國小學生清唱美國國歌。並且要求大家全體起立。
很多人陸陸續續站起來,單手扶胸跟唱,會場氣氛突然間很是莊重。
參加大型學術會議,還有這種唱國歌的環節?
而且,為什麽是美國的國歌?
匪夷所思。怎麽會是這樣?王建東一下子就被整懵了。
Program Book、所有的會議資料裏都沒有介紹過的啊?
但是這不可思議的一幕,就這樣確實在王建東眼前真真切切的發生了。
隻遲疑一會會,王建東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
這是王建東第一次遇見類似政治和學術的事情。
學術會的presentation上竟然也會碰見這樣的奇葩,這是王建東一開始沒有預見到的。
不過後來在大會的另一次會議上,王建東再一次遇見了類似的奇葩事件。
那次是他參加的另一場會議。講到一半,主講人中途口渴,想喝水。
可就是在主講人拿起水杯喝水的這個非常簡短的時間裏,觀眾席上一位學者摸樣的中年女人站起來竟然大聲說道:
“你這些說的都不對,對我們南非就完全沒有道理,我們那還有很多人吃不上飯你知道嗎?我們那還有很多人住不上房子你知道嗎?”
越說越激動,到最後,中年女人竟然離開自己的座位,一直走到主席台下麵,繼續大聲嚷嚷。
會場一片嘩然。王建東當時也驚訝得跟著眾人站了起來。
不過也有許多的參會者似乎見怪不怪,繼續無動於衷的坐在座位上。他們輕鬆的表情,彷佛就在看一幕戲劇。
主講人倒是處變不驚,甚至還簡單迴應了中年女人幾句。
觀眾裏也有人說我們不是在討論南非而是橋梁的問題,但中年女人好像根本沒聽見。
最後,還是一個看上年紀比較大的女學者解了圍。
她望著中年女人的臉,很認真的說,“你知道嗎,我覺得你說的真的很對。你聽著,我能感覺到你特別憂心你家鄉的人們,我跟你一樣,真的,我覺得他們好可憐,他們需要更多研究者去關注。”
幾句話後,王建東居然非常戲劇性的看見那個南非中年女人平靜下來了,在那裏站了幾秒,並且小聲說了聲“謝謝”,然後退迴她原來的位置坐下了。
後來想起來,那個中年女人一身鮮紅的長袍真是夠耀眼。王建東想,她可能其實是需要知道大家理解她的感受。
以至於後來的會議晚宴上,王建東看見她依舊穿著紅袍鏗鏘有力的在餐廳裏穿梭。王建東一直不敢正眼看她,特別怕她走過來把那天講的東西再跟他說一遍。
學術人不應涉終極關懷、不應過問價值,更不應該卷入政治。
學術和政治這兩個領域本來應該保持相對的距離。這是從小到大、無數的教科書裏都會有的基本概念。
但這一次參會的接連發生的親身經曆,讓王建東一下子就體會到政治與學術二者實質性相互影響的陰暗麵。
長話短說,迴到正題。
接下來才是今天這次會議的正式開始。
在學術會議上每個panel都會有一個主持人,一般是一個對該主題比較熟悉的學者或者paer,來主持現場、介紹presenter、組織問答環節。
這場會議主持人是在世界橋梁行業享有盛譽的美國專家Peter。
說實話,王建東就是衝著這位的麵子而選擇的這一次講座。
要知道,這位Peter,可是活在許許多多相關文獻中的大人物。當初王建東做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論文的時候,都有選擇性引用過他的相關論文資料的。
這一迴親眼在現實生活中見到活生生的大人物。
以前隻是在paper中看到的一些領域內的人的名字,現在不僅親眼見了,親耳聽了他們的報告,而且還可能有機會親自跟他們交談。
王建東的內心裏彷佛充滿了激動,自然對接下來的會議內容更是充滿期待。
想想也是,能請到這樣大師級的專業人士作為主持,可想而知這次會議的主題該是多麽的精彩,讓人充滿想象。
會議程序倒是比較簡單。
一開始,主持人Peter作了簡短的說明,播放了15分鍾左右的本專業自上屆大會以來的曆史迴顧等簡單總結;接著,就是一個個的專家學者做講座。然後互動環節。
按照會議安排,一個panel一般有4-5篇論文,每個presentation長度在15-20分鍾左右。中間穿插提問或者留到最後的半個小時左右集中討論。大部分panel最後留20分鍾到半個小時給大家討論和提問題。
一般一個環節長度為一個半小時。
再然後,會議就結束了,確實有些“簡單”。
不過,盡管自認為準備非常充分,但是在這一次、也是人生的第一次國際性的大型講座上,王建東還是遭遇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當然了,這裏所說的打擊,應該說是他聽第一次聽講的感覺似乎要更準確一些。
對的,就是王建東第一次聽國際會議的感覺,被“打擊”了。
所謂“打擊”,怎麽說呢,如果用另外一個通俗易懂的詞匯,完全可以用“聽天書”三個字來概括。
對的,對於這一場、以及接下來的很多場會議,王建東簡直就是在“聽天書”。
首先,他一開始根本搞不太清楚Peter、各位presenter到底在說什麽,其次是搞不太清楚底下的觀眾到底在說什麽,再次是不太理解其中很多程序到底又是為了什麽。
這時候,如果有人重點觀察王建東的話,應該就是連著幾天都張大了嘴一副受驚嚇狀。
為什麽會變得這樣?
當時的王建東其實自己也不太理解。
後來他迴上海後,有一次偶然間跟一個在國外讀博的同行閑聊,說到自己第一次參加大型的國際學術會議的這些感受,說他覺得自己彷佛自始至終在會場裏覺得像在夢遊,看一切彷佛都不真實,也不太能知道大家在說什麽、在幹什麽------
<a id="wzsy" href="http://www.fantuantanshu.com">fantuantanshu.com</a>
這位博士倒是很理解,說他也在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時出現了類似情況。他說,請記得我們曾經的狼狽體驗---這一些,主要還是因為語言和文化上多維度shock。
這位同行的建議是,大家都需要時間去學習和適應,而且這種適應的速度往往會超出你的想象。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