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紙盒、貼標簽、串吊牌……。下午,小毛、小花和“四眼”又圍坐在一起開始做手工勞動。
將模切好的紙板一摞摞放於飯桌上,用毛筆給兩側小邊均勻刷上漿糊,再將刷過的紙板兩邊扶起,大邊壓小邊,然後用橡皮筋繃緊,錯角45°疊放。最後自檢合格後,懸掛上標示牌,這樣一個紙盒就基本完成。
小花動作不熟練,不僅速度很慢,還總是拿毛筆不穩,刷出來的漿糊不僅不呈一條直線,還總是刷到規定的範圍以外。
小毛每次看見,就手把手再一次教育,一邊講解一邊親手示範其中的要點。
他介紹自己的經驗,首先要保持自己的雙手幹淨,保證紙麵、操作麵清潔,防止不潔的東西粘汙。塗膠時掌握好均勻度,一定要平整、到位,不可超出紙的規矩邊。
比方講,塗抹紙盒漿糊時,四個角一定要塗抹緊密、無縫隙,四角及上邊要平齊,過於靠裏或靠外都會給後麵的工序帶來麻煩。稍有疏忽還可能影響到紙麵的清潔度,如溢膠、粘連和清潔情況等,嚴重者更會造成紙張破裂或起皺,甚至報廢。
但是說起來容易,小花全要做到卻是很難。用刮尺刮邊時,四邊一定總是刮不到位,四角接口翹起或出現皺紋。
小毛沒得脾氣,隻好自己趕緊用紗布趕擦掉多餘的漿糊,盡量使盒子粘貼牢固,表麵光滑無氣泡、無膠漬。
小花不好意思地笑笑,接著往下做,還是繼續出錯。
過完年,大人們繼續上班。因為距離開學還有將近十五天。這樣一來,小毛他們就有了相對充足閑下來的時間,但後來也沒有多少閑著。
除了常規的學習,做做寒假作業,另外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糊紙盒。
陸家嘴附近的裏弄,大多住著一些周邊廠裏的工人、職員。大家都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三餐不愁,但也不富裕。
其時街道還有好多體弱多病或身體有殘疾的婦女沒又正式工作,也沒有收入,是全職太太。但她們不願整天耗在家裏,想出來幹點事,掙點錢貼補家用。
於是街道經多方了解,出麵協調,辦起了生產組,給洋火廠,紡織廠,或者是給糕點廠糊糊紙盒,甚至給造紙廠撕布條,這些婦女們倒也幹的熱熱鬧鬧。
也許有人不知道,上海以前曾經有好幾家的火柴廠。火柴盒的組裝全依靠手工,把薄薄的木片和紙用漿糊粘糊而成,因此長期配發到街道,或是再發到居民家中去做。
根據任務的不同,這些手工的勞動靈活實行全日、小時、計件等報酬製度。在當時,居民在家中為工廠做手工活是很常見的,包括印金銀紙、糊紙盒等。
勤勉的“四眼”奶奶在家做家務之餘,閑下來的辰光,就在街道生產組預支硬板紙迴家糊紙盒。
奶奶不僅要忙著三餐家務,還得常去收發點領取材料和運送成品。這種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勞動有時候就落在了“四眼”和小花兩個孩子身上。
“四眼”家裏有一塊長一米五、寬不到半米的木板,平時是“四眼”睡覺用的床板,有“活”的時候,它就又成了糊紙盒的操作台。
讀小學的時候,作為孩子,“四眼”唯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玩耍,對糊紙盒可以說痛恨到了極點。白天上學,到了晚上,外麵的小朋友們快樂玩耍的尖叫聲一陣陣傳到耳邊,“四眼”卻必須坐在家裏糊這破東西,這根本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以前“四眼”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能不敢就堅決不幹,或者偶爾象征性地糊幾下。
因白天玩太瘋了,每到晚間9點一過,瞌睡蟲就找上了“四眼”。常常手中一邊機械地糊著盒子,一邊就垂著眼皮睡著了,糊出來的盒子就會變成奇形怪狀。這時侯,“四眼”就會被剝奪工作的權利,或者說是享受不工作的待遇,到一邊呆著去。
但是奶奶她們通常每晚要工作到10點以後,外加床板上的漿糊結成硬殼,要清洗幹淨。四眼“還等著這塊床板用來睡覺,所以就隻能是偎縮在牆角邊打著瞌睡,等待著騰出那塊床板,總是將近11點才能睡下。
這一次寒假糊盒子就是奶奶要求他們兄妹倆製作的。剛好小毛有時間,也加入進來。小毛家裏相對寬敞一些,所以連場地也擺在了小毛家裏。
將漿糊用鋼綜鑊子在灶批間加水,煤球爐上調製活好,“四眼”端進來房間裏。他用手指頭小心地挑起來一些,放進嘴裏嚐了一小口,砸吧砸吧嘴說道:
“嗬嗬,米粉做的漿糊真心不錯。要不是過年的辰光吃夠了好東西,平常的話,這樣的漿糊完全可以當菜下飯吃的。”
小花努努嘴,鄙視地朝表哥看了幾眼,沒有說話。
小毛笑了笑,說道:“漿糊都是有定量的。你要是吃掉了,那我們這批盒子就沒有辦法完成了。”
四眼笑笑,放下手中的鋼宗鑊子,說道:“你們就真想著在家裏糊一個下午?反正我不行的。”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小毛嘲笑道:“要不,我們繼續開始做作業?”
“四眼”大聲叫道:“小毛你辣手的。做作業?那還是繼續糊盒子好了。不過我可和你們說好,再糊到一百隻,一定要休息一會兒的。”
“沒問題。你先幹活。東西還沒做多少,就時刻想著出去玩了,不來事的。”
三人繼續幹活,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聊天。
其實“四眼”說的真心沒錯。糊紙盒的漿糊,剛出鍋的時候熱乎乎的,還帶著糧食的香氣,看上去更像是某種誘人的點心,而不是賺錢的工具。
糊紙盒的價格很低,糊很多隻也隻能獲得微薄的酬勞。為了幾分幾毛錢,手指要被漿糊泡到發白起皺,累到脖子和腰背酸痛。
可以講,這盆小小的漿糊,恰恰是“糊口”兩個字生動的寫照。
實際上,不寬裕的生活環境也像是漿糊,將人們緊緊粘貼在日常的作息裏。
將模切好的紙板一摞摞放於飯桌上,用毛筆給兩側小邊均勻刷上漿糊,再將刷過的紙板兩邊扶起,大邊壓小邊,然後用橡皮筋繃緊,錯角45°疊放。最後自檢合格後,懸掛上標示牌,這樣一個紙盒就基本完成。
小花動作不熟練,不僅速度很慢,還總是拿毛筆不穩,刷出來的漿糊不僅不呈一條直線,還總是刷到規定的範圍以外。
小毛每次看見,就手把手再一次教育,一邊講解一邊親手示範其中的要點。
他介紹自己的經驗,首先要保持自己的雙手幹淨,保證紙麵、操作麵清潔,防止不潔的東西粘汙。塗膠時掌握好均勻度,一定要平整、到位,不可超出紙的規矩邊。
比方講,塗抹紙盒漿糊時,四個角一定要塗抹緊密、無縫隙,四角及上邊要平齊,過於靠裏或靠外都會給後麵的工序帶來麻煩。稍有疏忽還可能影響到紙麵的清潔度,如溢膠、粘連和清潔情況等,嚴重者更會造成紙張破裂或起皺,甚至報廢。
但是說起來容易,小花全要做到卻是很難。用刮尺刮邊時,四邊一定總是刮不到位,四角接口翹起或出現皺紋。
小毛沒得脾氣,隻好自己趕緊用紗布趕擦掉多餘的漿糊,盡量使盒子粘貼牢固,表麵光滑無氣泡、無膠漬。
小花不好意思地笑笑,接著往下做,還是繼續出錯。
過完年,大人們繼續上班。因為距離開學還有將近十五天。這樣一來,小毛他們就有了相對充足閑下來的時間,但後來也沒有多少閑著。
除了常規的學習,做做寒假作業,另外一項主要的工作就是糊紙盒。
陸家嘴附近的裏弄,大多住著一些周邊廠裏的工人、職員。大家都過著差不多的生活,三餐不愁,但也不富裕。
其時街道還有好多體弱多病或身體有殘疾的婦女沒又正式工作,也沒有收入,是全職太太。但她們不願整天耗在家裏,想出來幹點事,掙點錢貼補家用。
於是街道經多方了解,出麵協調,辦起了生產組,給洋火廠,紡織廠,或者是給糕點廠糊糊紙盒,甚至給造紙廠撕布條,這些婦女們倒也幹的熱熱鬧鬧。
也許有人不知道,上海以前曾經有好幾家的火柴廠。火柴盒的組裝全依靠手工,把薄薄的木片和紙用漿糊粘糊而成,因此長期配發到街道,或是再發到居民家中去做。
根據任務的不同,這些手工的勞動靈活實行全日、小時、計件等報酬製度。在當時,居民在家中為工廠做手工活是很常見的,包括印金銀紙、糊紙盒等。
勤勉的“四眼”奶奶在家做家務之餘,閑下來的辰光,就在街道生產組預支硬板紙迴家糊紙盒。
奶奶不僅要忙著三餐家務,還得常去收發點領取材料和運送成品。這種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勞動有時候就落在了“四眼”和小花兩個孩子身上。
“四眼”家裏有一塊長一米五、寬不到半米的木板,平時是“四眼”睡覺用的床板,有“活”的時候,它就又成了糊紙盒的操作台。
讀小學的時候,作為孩子,“四眼”唯一願意做的事情就是玩耍,對糊紙盒可以說痛恨到了極點。白天上學,到了晚上,外麵的小朋友們快樂玩耍的尖叫聲一陣陣傳到耳邊,“四眼”卻必須坐在家裏糊這破東西,這根本是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以前“四眼”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能不敢就堅決不幹,或者偶爾象征性地糊幾下。
因白天玩太瘋了,每到晚間9點一過,瞌睡蟲就找上了“四眼”。常常手中一邊機械地糊著盒子,一邊就垂著眼皮睡著了,糊出來的盒子就會變成奇形怪狀。這時侯,“四眼”就會被剝奪工作的權利,或者說是享受不工作的待遇,到一邊呆著去。
但是奶奶她們通常每晚要工作到10點以後,外加床板上的漿糊結成硬殼,要清洗幹淨。四眼“還等著這塊床板用來睡覺,所以就隻能是偎縮在牆角邊打著瞌睡,等待著騰出那塊床板,總是將近11點才能睡下。
這一次寒假糊盒子就是奶奶要求他們兄妹倆製作的。剛好小毛有時間,也加入進來。小毛家裏相對寬敞一些,所以連場地也擺在了小毛家裏。
將漿糊用鋼綜鑊子在灶批間加水,煤球爐上調製活好,“四眼”端進來房間裏。他用手指頭小心地挑起來一些,放進嘴裏嚐了一小口,砸吧砸吧嘴說道:
“嗬嗬,米粉做的漿糊真心不錯。要不是過年的辰光吃夠了好東西,平常的話,這樣的漿糊完全可以當菜下飯吃的。”
小花努努嘴,鄙視地朝表哥看了幾眼,沒有說話。
小毛笑了笑,說道:“漿糊都是有定量的。你要是吃掉了,那我們這批盒子就沒有辦法完成了。”
四眼笑笑,放下手中的鋼宗鑊子,說道:“你們就真想著在家裏糊一個下午?反正我不行的。”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小毛嘲笑道:“要不,我們繼續開始做作業?”
“四眼”大聲叫道:“小毛你辣手的。做作業?那還是繼續糊盒子好了。不過我可和你們說好,再糊到一百隻,一定要休息一會兒的。”
“沒問題。你先幹活。東西還沒做多少,就時刻想著出去玩了,不來事的。”
三人繼續幹活,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話聊天。
其實“四眼”說的真心沒錯。糊紙盒的漿糊,剛出鍋的時候熱乎乎的,還帶著糧食的香氣,看上去更像是某種誘人的點心,而不是賺錢的工具。
糊紙盒的價格很低,糊很多隻也隻能獲得微薄的酬勞。為了幾分幾毛錢,手指要被漿糊泡到發白起皺,累到脖子和腰背酸痛。
可以講,這盆小小的漿糊,恰恰是“糊口”兩個字生動的寫照。
實際上,不寬裕的生活環境也像是漿糊,將人們緊緊粘貼在日常的作息裏。